傅佩榮:學習《易經》心得

我的學易心得有三句話:不學一定不會,學了不一定會,學會終身受用。本文先談前面兩點。一、不學一定不會先說不學一定不會。很多人沒有讀過儒家經典,但是聽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會點頭稱是,然後順著這句話也能發揮一番做人處事的道理。同樣的,道家的《老子》不易了解,但是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一聽就能讓人發出會心的微笑。這些都是創建在一般生活經驗上的警語,不學也能明白一些。但是《易經》不同。就以大家較為熟悉的「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為例,它在說什麼?顯然不是金庸小說中的「降龍十八掌」。沒有學過《易經》,如何可能知道它的意思?翻開《易經》,映入眼帘的是六十四個卦象。每一卦都是由下往上的六條橫線所構成。橫線分兩種,一為陽爻(橫線不斷裂),一為陰爻(橫線斷裂為兩半)。陽爻代表主動力,陰爻代表受動力。兩者配合形成變化中的某種狀態。《易經》即是「變化之書」。仔細再看,這些六爻卦是由兩個三爻卦所構成的。三爻卦共有八個,稱為八卦,這是基本單位。我們看到的先天八卦圖有什麼結構呢?上為乾卦、下為坤卦、左為離卦、右為坎卦、下左為震卦、下右為艮卦、上左為兌卦、上右為巽卦。中間是個太極圖,以曲線分為黑白兩部分。白色為陽氣,黑色為陰氣,稱為陰陽魚;白色中有黑點,黑色中有白點,代表陰陽會互相轉化,形成恆動狀態。在學習《易經》時,首先要熟記八卦所象徵的東西。譬如,在自然界:乾為天、坤為地、離為火、坎為水、震為雷、艮為山、兌為澤、巽為風。在家庭中:乾為父、坤為母、離為中女、坎為中男、震為長男、艮為少男、兌為少女、巽為長女。在身體上:乾為頭、坤為腹、離為眼、坎為耳、震為足、艮為手、兌為口、巽為股。在動物中:乾為馬、坤為牛、離為雉、坎為豬、震為龍、艮為狗、兌為羊、巽為雞。在性質上:乾為剛健、坤為順從、離為依附、坎為貓膩、震為行動、艮為停止、兌為喜悅、巽為順利。以上五類較為常用,如果繼續引申,至少還可以再列出十組對照表。由此可知,學習《易經》需要高度的聯想力,簡直近於心電感應了。在不同的卦的組合中,其意義也隨之調整。所謂「意義」,是依據卦辭與爻辭而定的。六十四卦各有一句卦辭,如乾卦的「元亨利貞」;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每一爻也各有一句爻辭,如乾卦九五的「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些辭據說是周文王與周公所作的。所謂學習《易經》,就是要設法理解這些充滿象徵的奇妙語句。據我所知,能明白百分之八十,就是高手了。不僅如此,即使學會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易經》包含兩個系統:一為義理,一為象數。二、學了不一定會「義理」是指做人處事的道理。現在的《易經》都是厚厚一本,三、四百頁,這是因為加上《易傳》的緣故。《易傳》是孔子與後代弟子合作的結果,原是發揮《易經》道理的,現在也成為《易經》的一部分了。這一部分談的主要是義理。譬如,看到乾卦,想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是儒家的典範人物,他看到每一卦都要提醒自己努力修養德行、提升智慧、增強能力。這種觀點與儒家孔孟的思想互為表裡,彼此呼應。這是「觀天道以立人道」。一卦代表一個處境,在不同處境中各有明確的修練方法,其目的在於修己以安人。不僅如此,一卦六爻還代表不同的位置,每一個位置都有上下前後的相互關係,也都有合宜的因應之道。就此而論,《易經》還是可以學會的。所謂「學了不一定會」,其實另有所指,就是象數部分。「象」是卦象,「數」是數字。數字從何而來?譬如,我們用一至八的八個數字代表八卦。乾為一,兌為二,離為三,震為四,巽為五,坎為六,艮為七,坤為八。然後,任何兩個數字就可以組合為一卦,再由此卦找出其中某一爻來回答你所提的疑問。該爻爻辭即是答案。現在要面對的是:一,如何得出這些數字?二,如何把三千年前所寫的爻辭轉用到今天的疑問上?為了回答第一點,《易經》有一套占卦方法,用五十根蓍草(今日可用籌策,狀似竹筷)來操作,經固定程序而得出一組數字。這組數字可以合成一個卦象,並且指示其中某些爻會有變化,再由此得出一句爻辭作為解答。為了回答第二點,必須先記得一句話:「占卦容易解卦難。」占卦只是一套固定程序,一學就會,但解卦則需多下功夫。前代與前輩學者對此已累積了不少成果,驗證了學無止境。至於為何說「學會終身受用」,以及《易經》占卦為何準確,則有待另文再談。
推薦閱讀:

易經基礎知識
秦始皇陵兵馬俑暗藏的玄機
曾仕強主講:易經的奧秘(第1至5集 講義)
易經智慧潛龍勿用

TAG:學習 | 易經 | 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