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閱讀記憶之50年代:小夥子要穿列寧裝 姑娘們愛上工裝褲[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50年代: 小夥子要穿列寧裝 姑娘們愛上工裝褲[組圖] 2009年10月19日11:04 人民網 摘自《中國生活記憶》 編著:陳煜 系列鏈接: 60年閱讀記憶之50年代:小夥子要穿列寧裝 姑娘們愛上工裝褲[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50年代:公共食堂不要錢和舉世罕見的「票證時代」[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50年代:全國遍地是鍊鋼鐵的土高爐 沒有鐵礦石就砸鍋[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50年代:城市交通基本靠走 第一代公車會發"噹噹"聲[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50年代:印450萬冊的《高玉寶》和夜半雞叫的「周扒皮」[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60年代:三年困難時期:開展大規模採集和製造代食品[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60年代:憑票供應和限量供應:造就中國市場排隊特色[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60年代:衣著:「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60年代:從蕃瓜弄到「高幹樓」 生爐子要用蜂窩煤[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60年代:革命的生活色彩:未婚夫妻定情時互送紅寶書[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60年代:孩子的遊戲:賭糖紙、做彈弓、玩鬥雞[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70年代:「的確良」代表時髦前衛 穿喇叭褲感覺就像在裸奔[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70年代:住房筒子樓、地震棚和石庫門[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70年代:文化生活:八個樣板戲八億人看八年[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70年代:閱讀小人書和手抄本[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70年代:品牌「老三件」和上海貨[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70年代:恢復高考 政治局討論決定報名費收5毛[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80年代:穿「幸子衫」、「光夫衫」和紅裙子[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80年代:獨生成時代「特產」:計劃生育被定為基本國策[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80年代:國家逐漸放開私人購車的限制[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80年代:卡式錄音機、迪斯科與卡拉ok[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80年代:戴蛤蟆鏡不撕商標 「大哥大」 是絕對的身份象徵[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80年代:「萬元戶」成流行詞 掀開了中國人致富的潮流[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90年代:穿著牛仔褲、「一步裙」引領時尚風潮[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90年代:王朔式的「痞子文化」與萬人空巷的《渴望》[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90年代:川菜館與四川火鍋成大眾選擇[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90年代:自助餐流行,扶牆進,扶牆出的尷尬回憶[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90年代:「白骨精」首進公眾視線 「小資」言必稱張愛玲[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90年代:「丁克」流行,結婚不要孩子 傳統家庭觀念淡薄 [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新千年:「肚兜」上街與唐裝再現[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新千年:沒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新千年:第一個起訴性騷擾的人與新婚姻法[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新千年:總理與農民[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新千年:新千年怪事[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新千年:三鹿奶粉事件最後的黑手 原來就是草他媽[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新千年:非典,讓我們戴上口罩 [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新千年:我們都是汶川人[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新千年:「鳥巢」盛宴[組圖]  60年閱讀記憶之新千年:中國生活記憶之2009年[組圖]           開篇語:閱讀屬於我們自己的時代記憶    共和國成立以來的60年,中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變遷,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豐富,無不折射出社會的進步。

  《中國生活記憶》,著力於反映這樣的點滴進步。在結構上,自1949年共和國起始之年,至2009年,實行「計劃單列」,將其中的時光按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新千年依次展開。每個年代的開篇,都有一個概括性的年代特徵和生活記憶關鍵詞;每個年代的結束,都有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語。這是為了給讀者提供閱讀便利。

  書中選取的,都是那些能夠觸動人們記憶深處的生活中的小事,比如50年代的「列寧裝」、「布拉吉」、糧票和上海弄堂里的給水站,60年代的「紅寶書」、彈弓、鬥雞,70年代的八個樣板戲、小人書、36條腿和「三轉一響」、爆米香、雞毛換糖和喇叭褲,80年代的紅裙子、假領子、迪斯科、鄧麗君和「大哥大」,90年代的「一步裙」、踏腳褲、「菜籃子工程」、生猛海鮮、股票、超市和甲A聯賽,新千年的「肚兜」、唐裝、房奴、「人造美女」、超級女聲和「動車組」??希望這些「雞毛蒜皮」的生活點滴,能讓經歷者感嘆,重新拾起對過去生活的記憶;能讓後來者了解,生活原來是這樣。

  謹以此書,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獻給勤勞勇敢、熱愛生活的中國人民。          50年代,百廢待興。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樸素簡單如當時一首民謠所說:「四個兜的中山裝,小米高粱吃得香,幾戶人家一個庄,走親訪友靠步量。」

  革命的激情,心中的理想,引領著50年代人們的生活,他們工作繁雜但沒有怨言,生活清苦但沒有牢騷,遇到困難也不氣餒。雖然他們曾經砸掉家裡的鐵鍋去大鍊鋼鐵,雖然他們曾經誤以為糧食畝產幾十萬斤,但他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無可厚非。

  直到現在還有人懷念:50年代,多單純啊!

  50年代生活關鍵詞:列寧裝,布拉吉,糧票,公共食堂,廣播體操,打麻雀,土地改革,公私合營,全民鍊鋼。 

毛澤東在開國大典時穿中山裝的形象,引起世界矚目。

  中山裝和列寧裝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衣服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

  50年代以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聯繫在一起。西裝和旗袍漸漸地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幾十年。男人開始以中山裝為主裝,不再穿長袍馬褂;女人穿的是對襟襖,不再「裹足不前」。特別是中山裝,成為中國最莊重也最為普通的服裝。

  初期的中山裝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正統,缺乏創新。

  

  那時擁有一套毛料中山裝是令人羨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裝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兩支鋼筆,則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象徵。

  後來,受革命的感召和對共產黨幹部的崇敬,中山裝引起一些青年學生的追捧,有人根據中山裝的特點,設計出了款式更簡潔、明快的「人民裝」、「青年裝」和「學生裝」。

  還有一種稍加改進的中山裝,就是將領口開大,翻領也由小變大,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共和國的領袖毛澤東就特別喜歡穿這一款式的中山裝。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以後,國外有人便將這一款式的中山裝稱作「毛式中山裝」。

  新中國成立之初南京有童謠唱到:一進堂屋亮堂堂,房裡擺的大花床,姑娘穿的花衣裳,小夥子穿的「列寧裝」。

  新中國成立之初,蘇聯服裝成為當然的革命象徵,深深地影響著城鎮居民。「列寧裝」一度成為最流行的服裝。

  「列寧裝」,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它的式樣為西裝開領,雙排扣、斜紋布的上衣,有單衣也有棉衣,雙襟中下方均帶一個暗斜口袋,腰中束一根布帶,各有三粒紐扣。

  「列寧裝」開始本是男裝上衣,在中國卻演變出女裝,並成為與中山裝齊名的革命「時裝」。穿上「列寧裝」這種公認的「蘇式」衣服,顯得既形式新穎又思想進步,「列寧裝」一時成為政府機關女幹部的典型服式,因此也被稱為「幹部服」。

  「列寧裝」或多或少帶有裝飾性元素——雙排紐扣和大翻領,腰帶的作用有助於女性身體線條的凸顯。

  這款服裝後來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穿「列寧裝」、留短髮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樸素幹練、英姿颯爽。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君、第一個女火車司機田桂英,都曾是「列寧裝」的模特,勞模的示範,帶動了時代的風尚潮流。

  美中不足的是,當時「列寧裝」可供挑選的顏色並不多,清一色的藍、灰、黑,彰顯艱苦樸素的時代風氣。

   

   年輕姑娘喜歡穿工裝褲 

  上海著名配音演員蘇秀在《我的配音生涯》一書中回憶難忘的「列寧裝」: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那時我雖然已經有了一個孩子,但實足年齡尚不滿24歲。看著滿街紅旗,聽著那令人振奮的腰鼓聲,我是多麼羨慕那些剪著短髮、戴著藍布帽、穿著藍布列寧裝的女幹部啊!我渴望自己也能那樣地穿著,渴望著走到社會上去,渴望著工作。

  其實,我在廣播劇團很受重用,工作得很快活,可心裡總以自己不是國家幹部為憾。覺得既然不是國家幹部就不能去穿那象徵幹部身份的列寧裝。所以當我在報上又看到北京電影演員表演藝術研究所(即北京電影學院前身)招生的時候,我就又去應考了。

  「列寧裝」穿在葉琳琅飾演的女特務王曼麗身上,更讓人難忘。在一部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反特片《鐵道衛士》中,葉琳琅扮演的特務王曼麗是一個潛伏的女特務,「列寧裝」,直髮型,單布鞋,而並不是觀眾印象中女特務常有的花旗袍、燙髮頭和高跟鞋,難怪觀眾印象深刻。

  多年後,步入老年的葉琳琅,在江南某農村拍攝《香魂女》的時候,被許多圍觀看拍戲的農民給認了出來,大家在指指點點地小聲議論著她飾演的王曼麗,快人快語、為人豪爽、充滿喜劇細胞的葉琳琅,於是來了個現場發揮,她不無幽默地拱手抱拳,連聲說道:「是我,是我,剛從監獄裡放出來。」一席話,逗得大家開懷大笑。

  年輕姑娘愛上工裝褲和「布拉吉」

  1949年以後,生產領域的工人階級地位得到提高,勞動最光榮,樸素是時尚,穿工裝成為一種榮耀。年輕姑娘們曾一度愛上男式背帶工裝褲和格子襯衣。

  工裝褲為背帶式,胸前有一口袋。與之相配的,一般是圓頂有前檐工作帽、膠底布鞋,布鞋多為手工製作。另外,前後掛膠、以草綠色帆布為面,橡膠為底的「膠鞋」,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穿用而得名「解放鞋」,成為這一時期城鎮民眾廣為使用和喜歡的鞋型。

  一般新鞋上腳前,要先釘上掌,孩子的鞋往往前面還打一個皮包頭,後跟也補塊皮子。男孩子的鞋,大腳趾前面縫一小塊「膏藥」補丁,很常見。

  新中國成立後,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綢緞面料,顯得封建味道有些濃。所以,參加工作的女性和女學生就摒棄了緞面,而採用具有農民文化特色的花布來做棉衣,以顯示與工農的接近。

  穿小棉襖時,為不失進步形象又防止弄髒棉衣(以免去頻繁拆洗),一般外穿一件單層的罩衣。50年代,大部分女性用「列寧裝」做罩衣。

  1955年5月17日,上海《青年報》刊登了署名「啟新」的文章《支持姑娘們穿花衣服》,文章認為,現在有條件可以打扮得美麗一些了,然而姑娘們的服裝大都還是「清一色」,有的姑娘全身一色藍。我們不但要把國家打扮得像一個百花盛開的大花園那樣,也要把姑娘們打扮得像一朵鮮花、一顆寶石一樣。文章最後呼籲:姑娘們,你們大膽地穿起花衣服來吧!

  1956年1月,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舉辦了花布、絲綢、織錦圖案展覽會,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注意,其中有不少鮮艷豐富、健康而富有生命力的花布圖案,如紅楓小菊、小玫瑰等,深受人們喜愛。1月10日上海《青年報》報道了這次展覽會,並再次提出:

  姑娘們,別老是穿得灰溜溜的,穿得漂亮些,把自己打扮得和鮮花一樣。

        當電影《護士日記》中的女護士簡素華哼唱著「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時,看過這部影片的中國男性,也為這位有點小資情調的美麗護士所傾倒。

  1956年,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流行的色彩也從藍色、灰色變得豐富多彩了。從蘇聯傳入的連衣裙「布拉吉」成為最受歡迎的服裝:寬鬆的短袖、褶皺裙、簡單的圓領、碎花、格子和條紋,腰際系一條布帶。

  「布拉吉」本是蘇聯女子的日常服裝,50年代,在中國大眾的視野中,多是蘇聯畫報、期刊和電影,那裡面人物的著裝和專門開闢的時裝專欄間接影響著中國大眾,身穿「布拉吉」的援華女專家則成了大眾直接模仿的對象。

  當蘇聯女英雄卓婭穿著飄逸的「布拉吉」就義時,「布拉吉」成為一種革命和進步的象徵,也因此成為50年代最流行的女性服飾之一。

  大街小巷、建設工地,上至知名女性,社會名流,下至基層女工,都曾穿過「布拉吉」,甚至幼兒園的小女孩也會有一件屬於自己的「布拉吉」。「布拉吉」在女性之中幾乎人手一件。一群年輕的女孩子,臉上寫滿笑容,身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滿懷著革命的激情,她們梳著油黑的大辮子或劉海齊眉的短髮,穿著五顏六色的「布拉吉」,嘴裡唱著流行的歌曲,上學、上班、開會、集會、遊園,投身於新中國百廢待興的建設之中。

  後來,由於中蘇兩國關係惡化,「布拉吉」的名稱不用了,但「連衣裙」即「布拉吉」的意譯名一直沿用下來。 點擊進入更多精彩>>>
推薦閱讀:

中蘇友好年代的海報
純真年代
80年代當家花旦,2段戀情後未婚先孕,孩子生父不詳,至今無人娶
別再問我什麼是八十年代
中國國學網-- 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一)

TAG:閱讀 | 記憶 | 姑娘 | 年代 | 列寧 | 50年代 | 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