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頭條銀行再次表態, 第三方支付機構或遭滅頂之災!

  昨日,工商銀行推出「自助註銷快捷支付」功能,用戶在手機銀行APP上可以自助查詢以及解除綁定第三方支付平台,再一次表達了銀行業對於第三方支付的明確態度。  此次工行推出「自助註銷快捷支付」功能,可以說是銀行業內首家。小編認為對於一些小型第三方支付機構而言可能將是滅頂之災,而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已經較為成熟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用戶習慣已經養成,消費場景布局已定,影響或許不大。  四大行限額  銀行和第三方支付的恩怨糾葛可以說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四大行抱團下調支付寶快捷支付額度的「集體事件」,被業內看做銀行向第三方支付正式宣戰的「第一槍」。  2014年2月28日,工行率先調低了對支付寶快捷支付的額度,其中電腦端轉入第三方支付的限額調低至5000元/筆,單月限額5萬元。農業銀行單筆單日額度下調到1萬元。此前,工行的快捷支付並沒有額度限制,農行對單筆單日也沒有額度限制。  3月17日,中行也跟進,對支付寶快捷支付實行單筆和單日最高1萬元的政策。  3月22日,支付寶交易量最大的建行也對支付寶「發難」,把快捷支付額度調低到了單筆最高5000元,每月不超過5萬元。  至此,四大行均已對支付寶快捷支付額度作出了下調。綜合來看,四大行對支付寶快捷支付的單筆額度和單日累計基本限制在萬元以下,最低的僅為5000元。  而對於此次作出快捷支付額度調整原因,銀行方面早已抱團統一口徑,「主要是為了客戶的資金安全。」  對此,馬雲曾以「支付寶,請扛住!」為題發表文章表示:「市場不相信眼淚,市場不相信封殺,市場怕不公平,四大天王聯手封殺,支付寶雖敗猶容,雖死猶生,但決定市場勝負的不應是壟斷與權力,而是用戶!」。「支付寶,生逢其時?死的其所?」馬雲也質疑了誰給銀行們的權力可以傷害儲戶支配自己資金的權力,不知道誰來監管四大「國手」聯合封殺的合法性。  不過後來,馬雲又刪除了相關文章。  央媽再補一槍  2015年7月31日,央媽發布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支付進行了限額規定。意見稿顯示,支付機構單個客戶所有支付賬戶單日累計金額不能超過5000元,年累計應不超過20萬元。額度限制之低曾引發業內廣泛討論。  2015年12月28日正式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辦法》將所有網路支付賬戶分為三個類別:  至此,第三方支付不再是「野孩子」,被央媽套上了「緊箍咒」。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非銀行支付機構開立的支付賬戶總量為26.36億個,其中個人支付賬戶26.30億個,完成實名認證的支付賬戶共有13.46億個,佔總支付賬戶總量的51.07%。  打不死的小強  被銀行們圍追堵截的支付寶,沒有輕易地「狗帶」,而是進行了大膽的反擊。2014年雙十二支付寶推出五折線下掃碼活動,正式從線上走入線下。  與2013年6月13日餘額寶上線,標誌著互聯網金融崛起一樣,本次支付寶搶佔線下收單支付場景,被業內人所稱之為正式向銀聯宣戰,是一個里程碑式事件。  總有刁民想篡位,奮起直追的銀聯在去年雙十二之際聯合23家銀行組成的「復仇者聯盟」發布了「雲閃付」,之後在今年初又與蘋果和三星達成合作,推出ApplePay、SamsungPay,對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連環出擊,試圖一舉收復先前的移動支付失地。  艾瑞諮詢數據顯示,支付寶、微信錢包已佔據移動支付市場的80%份額,經過幾年的用戶掃碼方式的培育,支付寶移動端的實名用戶達四億多,微信錢包綁卡用戶也已過億,支付寶有淘寶天貓協助推進互聯網端到移動端的遷移,微信錢包有紅包和京東、大眾點評協助推進在移動端的應用場景建設。  反觀被寄予厚望的ApplePay、SamsungPay等均市場表現平平,讓銀行們非常失落。銀聯除了線下的支持QuickPass的POS商戶群體優勢,在互聯網端和移動端缺乏有效的「催化場景」,同時缺少在用戶培養、營銷戰略上的投入。被「寵壞了的用戶」表示並不買賬。  此時,銀聯和銀行們不得不承認,非但移動支付蛋糕沒搶到,線下刷卡領域也要江山不保。  用戶數據之爭  與支付寶、微信錢包的移動掃碼系支付方式不同,銀聯的「雲閃付」和ApplePay、SamsungPay等均是綁卡支付,仍然基於銀行卡。在實現支付時,其背後的清算原理與刷實體銀行卡一致,也是實現了資金在買賣雙方銀行賬戶間的劃轉,銀行能夠收集用戶的具體交易數據。例如,ApplePay的交易賬單中是能清晰看到商戶名稱的,與普通的線下刷卡交易無異。  目前所流行的快捷支付,則是基於支付公司自身的虛擬賬戶,實現資金劃轉,相當於在銀行賬戶體系之下又設了一層二級賬戶體系。例如,用戶3和用戶4之間的資金劃轉,銀行無法獲取其數據。  銀行們與第三方支付機構之所以撕得如火如荼,想要實現「將支付行為留在銀行賬戶體系內」之目標,不僅是出於用戶資金安全考慮,用戶的資金流數據才是雙方爭奪的焦點。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處理的互聯網支付業務金額共計2042.39萬億元,其中,我國商業銀行共處理網上支付業務363.71億筆,金額2018.20萬億元;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處理互聯網支付業務333.99億筆,金額24.19萬億元。  與此同時,支付業務由PC端向移動端持續遷移的趨勢也非常明顯,並呈高速增長態勢。2015年,國內銀行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138.37億筆,金額108.2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5.86%和379.06%。支付機構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398.61億筆,金額21.9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0%和166.5%。  可以看出,在移動支付業務筆數上,第三方支付機構已經遠超銀行。從對第三方支付開始警惕的兩年前,到對支付寶等如臨大敵的今天,銀聯和銀行們步步掙扎顯得蒼白無力,「刁民已然篡了位」。
推薦閱讀:

炎炎夏日皮膚黑應該怎麼穿衣搭配-頭條網
孩子拿得住你么?--如何與孩子立規矩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頭條 | 英媒稱奧蘭多恐襲攪動美國大選:候選人對立 公眾焦慮
順治帝的稱號還是劉伯溫起的呢?一個名字定江山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說玉藏「牌」,藏玉不可錯過的4種牌子! - 頭條網(toutiao.com)

TAG:銀行 | 第三方支付 | 支付 | 第三方 |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