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宗派源流(五)--上清派 靈寶派 樓觀道 茅山宗

道教宗派源流

上清派

    上清派為早期道教派別之一。是東晉中期楊羲造作的"上清經"逐漸傳播後形成的。

  關於"上清經"的來源,《雲笈七》卷五李渤撰《真系》,及陶弘景《真誥》卷十九《真誥敘錄》均稱:東晉興寧二年(364),有魏華存等眾仙真下降,魏將清虛真人王褒所授"上清"眾經三十一卷並諸仙真傳記、修行雜事等授弟子琅瑯王司徒公府舍人楊羲(331~386),楊得魏華存所傳,用隸書寫出,傳護軍長史丹陽句容許穆(305~376)。許穆再傳子許翙(341~370)。《真誥敘錄》云:"凡三君手書。今見在世,"經"、"傳"大小十餘篇,多掾(許翙)寫。《真授》四十餘卷,多楊(羲)書"。由此可見上清派始創過程中,楊、許經書造作之一斑。實際上"上清"眾經、諸仙真傳記、並修行雜事等即揚羲的扶乩降筆。二許去世後,翙子臨沮令黃民(361~430)收集先世所寫經符秘籙,於東晉元興元年(402)奉經入剡,為馬朗、馬罕禮敬供養。至東晉末,有道徒王靈期等向許黃民求經。王等遂在所得幾卷經書基礎上,竊加損益,盛其藻麗,再次造撰,凡五十餘篇。這是繼楊、許扶乩降筆之後,又一次"託言真授"的造經活動。從此"上清經"流傳甚廣,"舉世崇奉"。於是,一個以皈依上清經籙的新道派--上清派漸次形成。

  此時許黃民見王靈期經書卷帙豐厚,門徒殷盛,乃"鄙閉自有之書,而更就王求寫",致使"許王齊轡,真偽比蹤"。

  南朝宋元嘉六年(429),許又封其先世真經一櫥留馬家。後又為嘉興殳季真所得,以付陸修靜。陸又兼得《靈寶經》《三皇文》,遂總括《三洞》為世宗師。泰始七年(471),陸撰《三洞經書目錄》,繼又"撰經義百有餘篇",於是上清派"孫經宗壇,教法大備"。後陸又以"三洞"並楊、許真書授弟子孫游岳(398~489)。至梁代,陶弘景(456~536)又師事孫游岳。於永明六年(488)在茅山獲楊、許手書。八年,傳又得真人手跡十餘卷。十年,陶弘景隱居茅山,自稱華陽隱居。

  為弘揚上清經法,他在顧歡《真跡》的基礎上,以"真人口授之誥"為名,編《真誥》一書,其《真誥敘錄》對"上清經"之源流及傳授過程作了較詳細的敘述。陶更廣集上清法術,纂《登真隱訣》二卷,使上清經訣較之陸修靜時更為完備。由於陶弘景為陸修靜二傳弟子,對上清派又作出較大貢獻,遂成上清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此後"茅山"成為上清派的中心,世人改稱上清派為"茅山宗",而進入上清派發展的新階段。

  上清派最早崇奉的主要經典是《上清大洞真經》(一稱三十九章經),謂讀之萬遍即可成仙,被譽為"仙道之至經"。

  《正統道藏》收《上清大洞真經》六卷,系南宋茅山上清三十八代宗師蔣宗瑛之校勘本。謂"苦齋三年,乃得讀之",而誦詠萬遍即可"乘雲駕龍"而升天,是謂"上登上清"。蓋道教認為:天有玉清、太清、上清三境,皈依上清派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師道的"太清"更高。該經首敘修鍊者登齋入靖,誦詠《大洞真經》前,應經叩齒、咽津、行氣,存思(一稱存想)、咒祝等一套程序,以及"存思日月法"、"存思二十四星法"等。"存思",乃早期上清派的典型修鍊法,出於魏晉間的《黃庭內景經》。該經也是上清派崇奉的另一重要經典,是一部以中國醫學臟腑學說為理論基礎,認為人體百脈關竅各有主神,需用"存思"法以存守身神的修鍊專著。儘管經中缺乏具體作法,功理、功效也多有不實之辭,但借"存思"身內諸神、身外諸物來集中意念,達到精神內守,神不外馳,正體現了上清經法的根本。

  上清派尊元始虛皇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微天帝大道君、後聖玄元上道君、上相青童道君、上宰總真道君、小有清虛道君為"上清經籙聖師七傳真系之譜"。奉魏華存為開派祖師,"嗣上清第一代太師"。楊羲為第二代玄師,許穆為第三代真師,許翙為第四代宗師,馬朗、馬罕為第五、第六代宗師,陸修靜為第七代宗師,孫游岳為第八代宗師,陶弘景為第九代宗師。

  上清派的開創人物均為士族出身,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統治階級上層亦有聯繫,但東晉王朝對江南士族懷有戒心,因而仕途多不得志,而崇道入教。上清派多重於個人精、氣、神的修持法,不重符籙、齋醮和外丹、貶斥房中術,易為士大夫和統治階級所理解和接受,也正是該派能較快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上清派的出現,反映了民間道教轉向士族道教發展的變化。後經陶弘景的闡揚,形成茅山宗之後,由於人才輩出,成為隋唐時期影響最大的道教派別。

靈寶派

    靈寶派為早期道教派別之一。由東晉末年葛巢甫在古《靈寶經》傳授基礎上進一步造作"靈寶"類經典之後所肇建。

  葛巢甫是東晉著名道士葛洪的從孫,生當東晉晚期。在此之前很久,即有靈寶經書的造作與傳授。東漢袁康所作《越絕書》,載有神人授夏禹《靈寶五符》經的神話故事,略謂:"昔禹治水於牧德之出,遇神人授以《靈寶五符》。後藏於洞庭之包山(今太湖西洞庭山)。"至吳王闔閭時,有龍威丈人得符獻之,吳王以示群臣,皆莫能識,乃令(使者)齎符以問孔子。"孔子告之乃《靈寶五符》云云。葛洪《抱朴子·辨問》有類似的記載。並謂:"《靈寶經》有《正機》《平衡》《飛龜授AE|》,凡三篇,皆仙術也。"其《遐覽》篇即著錄《正機經》《平衡經》《飛龜振經》各一卷,蓋以一篇為一卷。

  葛洪《遐覽》篇所錄之書出自其師鄭隱所藏,證明在鄭隱、葛洪之前,確有《靈寶經》問世。現《正統道藏》所存《太上靈寶五符序》卷上,亦載有上述授經故事,所述《靈寶經》淵源,大致與《越絕書》《抱朴子·辨問》之說合,只是略有增益,其書名亦同於《越絕書》之《靈寶五符》。據劉師培《讀道藏記》考證,此序及文與北周甄鸞《笑道論》及《御覽》所引《五符經》文合,證明它確是古《五符經》。此《太上靈寶五符序》共三卷,只上卷之首段方為序文,其餘為經,現將三卷皆標作序,"乃標題之訛也"。劉師培又據《太上靈寶五符序》卷上之"《五帝官將號》章,詳析五方帝名及五色;

  《太清五始法》章,以五藏、五常配五行,並及孤虛王相之法"認為"均漢人遺說,即出自漢季,亦未可知。"由上可見,在東漢末,至遲到漢、魏之際,已有"靈寶經"如《靈寶五符經》的出現,只是道士們為了神秘其書,將其托為夏禹或帝嚳所授或所傳。其托始之辭雖不可信,而出世年代較早,卻是可以從書中反映的時代思想特徵來斷定的。

  儘管靈寶經書出現的時間較早,但其卷帙一直較少,流傳也不廣。直到東晉中葉,繼楊羲、許謐造作"上清經"之後,葛巢甫以古《靈寶經》為基礎,加以附會引伸,造作出大批"靈寶"類經書,才使其卷帙有所增加。也正是在葛巢甫等大量造作"靈寶經"的基礎上,才逐漸形成以此經書命名的靈寶派。葛巢甫造作"靈寶經"書的時間,大致在楊、許造經之後,到其以經書傳弟子任延慶、徐靈期之前。楊、許造"上清經"始於晉哀帝興寧二年(365),葛巢甫以經書傳弟子任、徐在安帝隆安(397~401)末。葛巢甫所造"靈寶經",在社會上很快得以流傳,當王靈期詣許黃民求受"上清經"時(在許黃民於元興三年奉經入剡後),已是"風教大行"。據日本學者小林正美考證,葛巢甫造作的"靈寶經",主要有《靈寶赤書五篇真文》《靈寶赤書玉訣妙經》等。

  葛巢甫及其後繼者在造作"靈寶經"時,勾划出一個上自元始天尊,下至葛玄及其後嗣的傳經譜系。《雲笈七》卷三《道教所起》稱:"今傳靈寶經者,則是天真皇人於峨眉山授於軒轅黃帝,又天真皇人授帝嚳於牧德之台,夏禹感降於鐘山,闔閭竊窺於句曲。其後有葛孝先之類,鄭思遠之徒,師資相承,蟬聯不絕。"《靈寶略紀》更進而稱:"經一億劫,天地乃開,劫名赤明,有大聖出世,號曰元始天尊,以靈寶教化,其法興顯。"又經若干劫,太上大道君出世,"元始天尊下降,授道君靈寶大乘之法。"並賜道君"太上"之號。"帝嚳時,太上遣三天真皇齎《靈寶五篇真文》以授帝嚳,……

  帝嚳將仙,乃封之於鐘山。……至夏禹登位,乃登名山巡狩,度弱水,登鐘山,遂得帝嚳所封《靈寶真文》。……禹未仙之前,乃復封之鎮乎北嶽及包山洞庭之室。"後吳王闔閭登包山得之,群臣不識,以問孔子,謂是《靈寶五符真文》。因闔閭"侈性慢易,不能遵奉道科,而真文乃飛上天,不知所在。後其子夫差嗣位,乃登勞山復得之,奉崇供養,自爾相承,世世錄傳。至三國時,吳主孫權赤烏之年,有琅瑯葛玄字孝先,……入天台山學道,精思遐徹,未周一年,感通太上遣三聖真人下降,以靈寶經授之。……孝先凡所受經二十三卷,並《語稟》《請問》十卷,合三十三卷。孝先傳鄭思遠,又傳兄太子少傅海安君字孝愛,孝愛付子護軍悌,悌即抱朴子之父,抱朴從鄭君(思遠)盟,鄭君授抱朴,於羅浮山去世,以付兄子海安君,至從孫巢甫,以隆安之末傳道士任延慶、徐靈期等。世世錄傳,支流分散,孳孕非一。"類似上述傳經譜系,在陸修靜《靈寶經目序》《道教義樞》卷二《三洞義》《雲芨七》卷六《三洞並序》等書中,皆有記述。其所云元始天尊降授太上大道君,再遣三天真皇降授帝嚳、夏禹、吳王闔閭云云,自屬虛構的神話,所謂葛玄於天台山得"靈寶經"三十三卷,亦為造經者的依託。因葛玄乃葛洪從祖,其所撰《抱朴子》和《神仙傳·葛玄傳》,以及《道藏》所引《抱朴子》佚文,皆未載其事,僅提到葛玄、鄭思遠等傳授《太清丹經》及《三皇文》。元譚嗣先造《太極葛仙公傳》,錄有陶弘景《吳太極左仙公葛公之碑》,亦未記其事。因此,陳國符《道藏源流考》曰:"蓋本無其事,因六朝吳、會間,盛傳葛玄神跡,故造經者依託之耳。"有學者提出,既然漢末已經造出"靈寶經",葛玄傳授其中某些部分,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這種推測不無一定道理。但即使這樣,葛玄所得僅是古《靈寶經》的某些部分,絕不會有《靈寶略紀》所云三十三卷,只能是葛巢甫及其後繼者所造作。如真有其事,葛洪《抱朴子內篇》是不會不載的。

  從上述葛巢甫及其後繼者所編造的傳經譜系中,可以看出,靈寶派尊奉的最高神是元始天尊,祖師是三國吳道士葛玄。晉末至南朝宋時期所出的許多"靈寶經",大多托稱元始天尊所說,並以太極左仙公葛玄"語稟"、"請問"的形式加以鋪敘。其中如《洞玄靈寶本行宿緣經》,原名為《太極左仙公請問經》,《洞玄靈寶本行因緣經》,原名為《仙人請問眾聖難經》。據《靈寶略紀》載,葛玄所受三十三卷"靈寶經"中,即有"《語稟》《請問》十卷"。將這麼多經書依託於葛玄"語稟"、"請問",自非祖師不具如此資格。

  靈寶派所奉經典,以較早出世的《靈寶五符序(經)》《靈寶赤書五篇真文》,和稍後出世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簡稱《度人經》)為最重要。但因《度人經》強調勸善度人,標出了該派立教的主旨,故被後世靈寶派道士所特別重視,並被《正統道藏》收作第一部經書,因此後來《度人經》就成了靈寶派的祖經,許多道士皆為之作注。勸善度人確是靈寶教義的重要內容,也是它區別於其他道派的重要特點,與它同時出現的上清派著重個人修鍊,即與它有區別。後出的不少《靈寶經》不斷對此主旨進行闡發。陸修靜《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稱:"聖人傳授經教,教於世人,使未聞者聞,未知者知,欲以此法橋,普度一切人也。"①《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因緣經》還假葛玄之口告戒地仙三十三人說:

  "子輩前世學道受經,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唯自求道,不念人得道,不信大經弘遠之辭,不務齋戒,不尊三洞法師,好樂小乘,故得地仙之道。"即只念度身,不念度人,只能成為地仙,不能成為天仙。

  靈寶派的基本信仰,仍是長生成仙。但因南朝時期所出的"靈寶經"大量汲取佛教教義,起因果報應,三世輪迴,涅滅度等,故而使它的成仙思想被染上濃重的佛學色彩。如《太上洞玄靈寶智慧定志通微經》云:"當知三界之中,三世皆空;知三世空,雖有我身,皆應歸空。明歸空理,便能忘身。能忘身者,豈復愛身?身既不愛,便能一切都無所愛,唯道是愛。"這是佛教"以有生為空幻,故忘身以濟物"的思想,與道教原來提倡的愛身養生的宗旨大異其趣。既不愛身,也就不再追求肉體不死,即身成仙,而只追求積功累德,死後升入仙堂,或來世成仙。因此不少"靈寶經"宣揚所謂"滅度""輪迴"的成仙步驟,即要經過幾死幾生、若干輪迴之後才能成仙。如《九天生神章經》云:"夫學上道,希慕神仙,及得屍解,滅度轉輪,終歸仙道。形與神同,不相遠離,俱入道真。"《升玄內教經》云:"泥丸滅度,得免地官,魂神澄正,得升天堂,或補仙品,或生聖王,更相轉輪,儲積德行,行滿福立,雲輿乃迎。受度積功,非唯一生,志意不倦,克成仙王。"《諸天內音經》更假託天真皇人現身說法,敘述他經過六道輪迴、九滅九生之後,才"凌超三界,位登天真。"

  《洞玄靈寶智慧定志通微經》又稱道教最高神樂靜信,也是經過多次輪迴,累世積德之後才成高仙。葛洪《抱朴子·道意》云:"夫神仙之法,所以與俗人不同者,正以不老不死為貴耳!"今靈寶派宣揚所謂"滅度"、"輪迴",即幾死幾生後成仙,無疑是對原有神仙說的修正。

  靈寶派的修鍊方法,主要是符籙咒術,用它來召神役鬼,消災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又特別重視齋醮科儀,疑為葛巢甫所撰的《敷靈寶齋戒威儀諸經要訣》云:"夫學真仙白日飛升之道,皆以齋戒為立德之本矣。"

  陸修靜也謂"齋直是求道之本"。因此他為道教撰寫了大批齋醮科儀書,特別是靈寶齋儀。此外,受上清派的影響,也講存神,服氣,叩齒,咽津。從其重符籙科儀方面說,它與天師道相接近,而與上清派有區別;從其強調勸善度人方面說,又與天師道和上清派都不完全相同。

  《靈寶略紀》稱,葛巢甫在隆安末,將"靈寶經""傳道士任延慶.徐靈期等,世世錄傳,支流分散,孳孕非一。"

  《道教義樞》卷二《三洞義》作了同樣的記載。任延慶事迹不詳,徐靈期在《南嶽九真人傳》《南嶽小錄》《南嶽總勝集》等中皆有記載。《南嶽總真集·衡岳觀》稱其為吳人。但《南嶽九真人傳》與《南嶽小錄》皆稱他於西晉武帝太康八年(287)去南嶽建衡岳觀,蓋誤。《南嶽九真人傳》稱其為"宋時人",以南朝宋"元徽二年甲寅(474)九月九日於上清宮白日升舉。"(《南嶽總勝集》謂元徽元年九月九日沖舉),蓋得其實。

  除任延慶、徐靈期傳"靈寶經"外,與其同時的陸修靜(406~477)則是更為重要的傳人。他是南朝著名道士,對改造舊道教、建立士族新道教有很大的貢獻。他與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皆有淵源,但皆無直接的師承關係,自稱"三洞弟子"。唐道宣《廣弘明集》卷四對其評述曰:"昔金陵道士陸修靜者,道門之望,在宋齊兩代,祖述三張(張陵、張衡、張魯),弘衍二葛(葛玄、葛洪)。郗張之士,封門受籙。

  遂妄加穿鑿,廣制齋儀,糜費極繁,意在王者遵奉。"這一段評語是比較中肯的。

  陸修靜對靈寶經的弘揚和靈寶派建造確有突出的表現。

  第一,他對靈寶經書進行系統整理。因為自葛巢甫造構"靈寶經"以後,不少人又將它和"上清經"等相雜糅,繼續造作靈寶經典。"或刪破《上清》,或采摶余經,或造立序說,或迥換篇目,裨益章句,作其符圖,或以充舊典,或別置盟戒"。②

  陸修靜認為必須徹底改變當時"精粗糅雜,真偽混行"的狀況。為此他對當時流行的五十五卷"靈寶經",逐一進行辨別,剔除偽經,編出《靈寶經目》,於元嘉十四年(437)上呈宋文帝。在奏呈的表文中稱:"即今見出元始舊經,並仙公所稟,臣據信者合三十五卷。"③此《靈寶經目》已佚,他所考訂的是哪三十五卷,目前已難確切判定。

  第二,對某些靈寶經進行闡釋。陶弘景《真誥》卷二十《真誥敘錄》稱陸修靜"既敷述《真文赤書》《人鳥五符》等,教授施行已廣。"按《真文赤書》即《五篇真文》,載於《道藏》者不止一處,此指《元始五老赤書玉訣》,見《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卷上,據日本學者考證,為葛巢甫所造。

  《人鳥五符》,在今本《五符經》(即《太上靈寶五符經》)無其文,是早已亡佚的古《靈寶經》。陸修靜對它們作了"敷述",使之擴大了傳播範圍,至陶弘景時,其"教授施行已廣"了。

  第三,系統撰訂齋醮科儀。據記載,三張五斗米道時期,曾製作了部分道教齋儀,如塗炭齋、旨教齋。寇謙之改革天師道,和葛巢甫肇建靈寶派時,也曾增制了某些齋法,或撰寫了某些齋儀書。但內容都較簡單。陸修靜總結了已往經驗,重新造作了大批齋儀,使之從內容到形式都得到了充實和提高。據他所著《洞玄靈寶五感文》記載,他把原天師道的一二種齋儀,擴充為包括天師、上清、靈寶各派齋儀在內的"九齋十二法"。即上清齋二法;靈寶齋九法:金籙齋、黃籙齋、明真齋、三元齋、八節齋、自然齋、三皇齋、太一齋、指教齋;洞神齋一法,即塗炭齋。據《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記載,陸修靜撰作了除黃籙齋外的上述各種齋儀書。據其他資料記載,他又撰有多種齋醮樂章,如《升玄步虛章》《靈寶步虛詞》《步虛洞章》等。《茅山志》卷十稱陸修靜"所著齋法儀範百餘卷"。經過陸修靜的大量撰著,道教的齋醮儀式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其後隋唐道士張萬福和唐末道士杜光庭繼續撰著齋儀,皆以陸修靜之書為本。齋醮法事是道教進行宗教活動的重要方式,又是交通朝廷、影響群眾的重要手段,對社會的影響很大。陸修靜的上述建樹,自然獲得後世道士的讚譽。

  由於陸修靜從事了上述工作,"於是靈寶之教,大行於世。"④

  可以說,靈寶派雖為葛巢甫所肇建,但它的真正弘揚者則是陸修靜。或者說,經過陸修靜的弘揚之後,靈寶派才大行於世。

  其"大行於世"的情況,陶弘景《真誥》的兩條注文從側面作了反映。該書卷十一注曰:在齊初,上清道士王文清曾在大茅山下建崇元觀,二十年內,"遠近男女互來依約,周流數里,廨舍十餘坊。而學上道者(指修上清經籙者--引者注)甚寡,不過修靈寶齋及章符而已。"同書另一注文說:

  茅山每年"三月十八日輒公私雲集,車有數百乘,人將四五千,道俗男女,狀如都市之眾。看人唯共登山作靈寶唱贊,事訖便散,豈有深誠密契,願睹神真者乎!"可以看出,從齊到梁,作為茅山宗祖山的茅山,上清法反而不被人們所重視,群眾感興趣的倒是靈寶派的齋醮法事,靈寶信徒超過了上清信徒。這是陸修靜弘揚靈寶經法的結果。

  陸修靜雖對靈寶派的發展有很大貢獻,但未見有弟子傳承其靈寶經法者。因此靈寶派在陸修靜之後的情況已不甚明了,且直至隋唐,也無靈寶道士顯名於世者。大約至北宋初,方見靈寶派在江西清江縣閣皂山形成傳授靈寶經籙的中心,被稱為閣皂宗,使靈寶派再次顯名於世。

  註:

  ①②③④《道藏》第9冊824頁,第22冊19頁,第9冊839頁,第6冊376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樓觀道

     樓觀道為早期道教派別之一。形成於北朝北魏時期,流傳至隋唐間。

  樓觀道尊尹喜為祖師。尹喜的原型是春秋時代與老聃齊名的道家關尹。《莊子·天下》將其與老聃並列,嘆為"古之博大真人哉"!關尹主張"在己無居,形物自著",做人要"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所以他"未嘗先人,而常隨人。"《呂氏春秋·不二篇》在論諸家學術特點時,稱"老聃貴柔"、"關令貴清"。高誘注云:"關尹,關正也,名喜,作《道書》九篇。"司馬遷為老子作傳,有曰:"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①於是關尹遂成為關令尹喜,道德五千言之《老子》遂成為老子為尹喜所寫之書。傳為劉向所著之《列仙傳》曰:"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學,常服精華,隱德修行,時人莫知。老子西遊,喜先見其氣,知有真人當過,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授之。後與老子俱游流沙化明('明'為'胡'字之誤--引者注),服苣勝實,莫知其所終。尹喜亦自著書九篇,號曰《關令子》。"此傳除將尹喜之官階由函谷關令升為周大夫外,又增加了他善內學、隱德修行的行誼,特別是增加他與老子俱游流沙化胡的內容。其後道士們據此加以增飾、渲染,敷衍成系統的老子化胡成佛的故事。其中除西晉王浮作《老子化胡經》以外,東晉、南北朝時,又有《玄妙內篇》《出塞記》《關令尹喜傳》《文始內傳》等許多有關老子和尹喜的傳記,加以渲染。在這些經、傳中,尹喜始終是老子化胡(實為化佛)的隨行大弟子和得力的助手或代理人,成為老子化胡故事中最顯赫的人物。因此在這個時期逐漸形成的樓觀道就選擇這個顯赫人物作為自己的創派祖師。《樓觀本起傳》:"樓觀者,昔周康王大夫關令尹之故宅也。

  以結草為樓,觀星望氣,因以名樓觀。此宮觀所自始也。問道授經,此大教所由興也"。②《樓觀先師傳》和《樓觀本記》亦稱:昔周康王聞尹先生有神仙大度之志,乃拜為大夫,並賜嘉名,因號此宅為樓觀焉。次昭王時,大夫遇老君,因遂得道。其次,穆王乃欽尚遺塵,為建祠修觀,召幽逸之人,置為道士。自爾相承,於今不絕。③意即樓觀道是在周康王時開創的,尹喜為其創教祖師。這無非是為了托之古遠,在佛道鬥爭中以抬高自己的身價而已。事實上,該派在南北朝時期,也是力主老子化胡之說,為排佛教思想之最烈者。

  儘管樓觀道尊奉尹喜為祖師,但不能證實樓觀道在周康王時就已創立。因為道教所尊奉的始祖老聃是春秋末期人,如果真有一個關令尹喜,也只能與他同時,怎能在他們出生之前很久的西周康王時會產生出一個道教派別來?因為道家老子之變為道教老子,道家學派之演變為道教,是在他們以後很久的事。樓觀傳記作者為了使人相信尹喜在西周初年確已創立樓觀道,又在尹喜之後,安排了十二名所謂周秦道士:尹軌、杜沖、彭宗、宋倫、馮長、姚坦、周亮、尹澄、王探、李翼、封衡、張皓(見《仙苑編珠》所引《樓觀傳》)。稱他們相繼住樓觀,續傳尹喜之道。當然,這些記載,皆非信史。

  據其他有關資料核查,陝西周至縣樓觀,自三國末期起,始有道士隱居修道。最早者為三國末的鄭法師(履道)。繼之者有其弟子梁諶,活動於西晉,卒於東晉初。接著又有王嘉、孫徹、馬儉等,活動於東晉十六國時。截至東晉末,樓觀道士仍然很少,對社會影響甚微。表明在那之前,樓觀道尚未形成一個有一定特徵和一定內聚力的道派。它正式形成為一個對社會產生影響的道派,始於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時。據有關資料記載,太武帝始光(424~428)初,道士尹通事馬儉法師於樓觀,其後道術精進,漸獲令譽。"太武好道,欽聞其名,常遣使致香燭,俾之建齋行道。自是四方請謁不絕。④嗣後,道士牛文侯、尹法興等人才接踵而至,道士增至四十餘人。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中,道士王道義又從姑射山率門弟子六七人來樓觀,並大修觀宇,土木工匠就役者,日常百數。樓觀壇宇,一皆鼎新。王道義又"令門人購集真經萬餘卷",置樓觀。⑤再後,西魏文帝又欽敬樓觀道士陳寶熾,召入延英殿問道,太師安定公及朝士大夫皆從而師之。大統十五年(549)卒,詔謚正懿先生。⑥又召其弟子李順興至都城,試以法術,"有驗,由是朝野欽信。"⑦由是觀之,在北魏時期,樓觀道在封建統治者的支持下,始正式形成為一個擁有相當數量的徒眾、並對朝野上下有一定影響力的道派。

  樓觀派尊奉的經典主要是《道德經》,因為傳說此書是老子應尹喜之請而作,故為該派道士必修的經典。其次,因該派堅主老子化胡說,故敷衍老子化胡最鮮明的某些經書,如《老子化胡經》《老子西升經》《老子開天經》和《妙真經》等,皆為該派所重視。《道教義樞》卷二《七部義》引《太玄經》云:"無無日道,義樞玄玄。而尹生所受,唯得《道德》《妙真》《西升》等五卷。"《甄正論》卷中云:"(老子),後遂西之流沙,至函谷關,為關令尹喜演《道德》二篇上下兩卷,論修身治國,戒剛守雌,挫銳解紛,行慈儉謙下之道,成五千餘言。尹喜錄老子談論言旨為《西升記》,其中後人更增加其文,參糅佛義,大旨略與道經微同。多說人身心情性稟生之事,修養之理,夭壽之由。後人改記為經。"此外,據《仙苑編珠》所引《樓觀傳》和《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所編樓觀道士諸傳訊載,樓觀道士除修習上述諸經外,又傳習多種上清經,如《大洞真經》《黃庭內景經》《上清瓊文帝章經》《太上素靈洞玄大有妙經》《太上隱書》《靈書紫文》等,和少數靈寶經和三皇文。上清經和靈寶經皆肇造於東晉中葉,至東晉末和南北朝初始廣泛流播,樓觀道士傳習上述經書,當在北朝初葉以後。由此又從另一個側面證明樓觀道確實形成於北魏時期。

  樓觀道傳習的修鍊方術,表現了雜采兼收的特點,即符籙與丹鼎皆習。如梁諶"食炁吞符,大盡其妙,又廣索丹砂,還而為餌"。⑧馬儉既曉遁甲占候之法,又斷谷、服藥、行氣、導引,還能役使萬靈,制役群邪,驅使六丁二十四神。⑨尹通"服黃精、雄黃、天門冬數十年",又能為人治病。其他樓觀道士大都如此。不過,兩者相比,服食藥物在樓觀道士中更為普遍。

  樓觀道發展至北周及隋,進入其鼎盛時期。道士王延,字子元,扶風始平(今陝西興平)人。西魏大統三年(537)入道,師陳寶熾於樓觀。與李順興相友善。後訪華山雲台觀,復師茅山道士焦曠,得三洞秘訣真經。北周武帝聞其名,遣使召之,王延至都久之,復還西嶽雲台觀,詔增修該觀以居之。

  其後武帝下詔廢佛、道,建立通道觀。命王延於通道觀校讎三洞經圖,凡八十餘卷;又作《三洞珠囊》(非現存王懸河之《三洞珠囊》)七卷,奏貯於通道觀。隋文帝即位,置玄都觀,詔以延為觀主,復以延為道門威儀。據說隋文帝還從之受智慧大戒,大臣蘇威、楊素等皆北面執弟子禮。王延於仁壽四年(604)卒於通道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王延傳》)。又有道士嚴達(字道通),北魏末入道,師樓觀道士侯楷,"學窮瓊韞,博通妙術",也馳譽於周、隋之際。北周武帝建德中沙汰佛教,正議同廢道教時,詔嚴達入便殿,問佛、道二教優劣。嚴達答曰:"主優客劣"。謂釋出西域,是客,道在中夏,是主。並謂:"客歸則有益胡土,主在則無損中華。

  去者不追,居者自保,又何送乎。"⑩表現了明顯的排佛思想。

  據說"上嘉其對",然迫於形勢,不得不二教同時俱廢。武帝廢除佛、道二教後,決定建通道觀于田谷之左,選釋、道二教中人以居之。其中選有樓觀道士嚴達與王延、蘇道標、程法明、周化生、王真微、史道樂、於章、張法成、伏道崇等十人。他們"以道術相忘,同乎出處,世號曰'田穀十老'"。⑾隋文帝開皇(581~600)初,嚴達又重修樓觀宮宇,度道士滿百二十員,羽流精鍊,"朝野宗奉"。⑿

  進入唐代,因唐宗室認道教始祖老子為聖祖,相應大力尊崇道教,特別是因樓觀道士岐暉(字平定)曾贊助李淵起義,故李淵作大唐皇帝後,對樓觀道特予青睞。武德(618~626)初,敕修樓觀宮宇,並賜田土十頃以充基業;又令改樓觀為宗聖觀,以岐暉為觀主,詔賜粟帛以充齋給。武德七年(624)十月,李淵又親詣樓觀,祀老子。岐暉於貞觀四年(630)羽化後,高宗即位,命原宗聖觀道士尹文操任昊天觀主兼知宗聖觀事。尹文操又曾奉敕撰《玄元皇帝聖紀》一部,凡十卷,總百十篇。高宗覽卷大悅,授尹文操銀青光祿大夫、行太常少卿事。此後又著《祛惑論》《消魔論》三十卷,續《樓觀先師傳》一卷,表現出強烈的排佛思想。

  總之,直至唐前期,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樓觀道一直處於向上發展階段。天寶(742~755)年間爆發安史之亂,此後樓觀道趨於衰落。中經兩宋,終於默默無聞。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曾改樓觀(宗聖觀)為順天興國。至金哀宗天興(1232~1234)間,因遭兵燹,樓觀焚毀殆盡。至元代,全真道加以修復,變為全真觀宇,原樓觀道士亦轉為全真道士。

  註:

  ①《史記》第7冊2141頁,中華書局,1959年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道藏》第19冊543頁,第22冊707頁,第5冊271頁,272頁,272頁,274頁,270頁,271頁,第32冊307頁,第5冊275頁,275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茅山宗

茅山宗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它的實際開創者是陶弘景。南齊永明十年(492),陶弘景歸隱茅山,自號"華陽隱居"。他繼承楊羲、許謐所傳上清經,悉心搜求散失的楊、許手書上清經訣真跡,編纂了專門記述上清派早期教義、方術及歷史的《真誥》以及《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等二百餘卷道經,弘揚上清經法。經他及眾弟子數十年的苦心經營,上清派的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實際上,當時茅山已成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後來上清派即被稱為"茅山宗"。

  自陶弘景以後,茅山宗人才輩出,其影響日漸擴大,唐宋時期益盛。唐代茅山道士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極得唐宗室的尊崇。他們時被禮請入京,或問道,或建醮,出入禁中,備受禮遇。朝廷又常為茅山宗建觀、賜田產,敕封茅山長生之林,禁止樵採、田獵。唐代社會上最顯要的道士多來自茅山。當時有"茅山為天下道學所宗"①之譽。

  宋代茅山宗歷代宗師多得宋室所賜"先生"稱號,至劉混康任嗣法宗師時臻於極盛。哲宗曾召他為皇后孟氏治病。紹聖四年(1097),敕命江寧府將其所居茅山潛神庵擴建為元符觀。徽宗即位後,敕令擴建元符觀為"元符萬寧宮",並賜劉混康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劍,又親書《度人經》《清凈經》《六甲神符》賜之。劉混康死後,徽宗追贈為"葆真觀妙沖和先生、太中大夫"。"三茅崇奉之嚴,未有盛於斯時也"。②茅山宗從南朝梁至北宋,鼎盛數百年,一直為道教主流。

  南宋以後,逐漸衰微,但仍傳承不絕,且時有高道名於世。至元代,名道士杜道堅入覲元世祖,奉璽書提點道教,住持杭州宗陽宮,皇慶元年(1312),仁宗授號"隆道沖真崇正真人"。其後,又有茅山道士張雨,以能詩善畫享譽於元後期。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元室封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總領三山符籙,茅山宗上清宗壇歸併入正一道。它作為道教的一宗,雖仍有傳承,但已是強弩之末了。

  據《茅山志》載,茅山宗共有嗣法宗師四十五代。第一代稱太師,第二代稱玄師,第三代稱真師,其後各代皆稱宗師。嗣法宗師的絕大多數皆出身茅山附近的句容、丹陽、溧水、金壇等縣世代崇道的隱逸之家,自幼受道教的熏陶。嗣法宗師的傳授,宋徽宗以前,一般以楊羲、許穆、許翙所傳上清經籙為憑。自劉混康獲得朝廷賞賜的九老仙都君玉印和玉劍後,嗣法宗師的傳法信物增添了印劍。現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圭、哈硯、玉符四寶仍藏茅山道院,為"鎮山四寶"。

  茅山宗崇奉元始天尊為最高神。主要傳承、修習楊羲、許謐、許翙所造的《上清大洞真經》,同時也兼習靈寶經、三皇經及天師道經戒法籙。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為主,修鍊理論在陶弘景時已基本形成,後經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人的弘揚而漸定型。

  茅山宗也提倡煉丹。該宗歷代修習的《真誥》載有不少煉丹服食成仙的故事。茅山華陽宮附近有陶弘景煉丹遺址,梁武帝曾服食陶弘景所煉丹藥,唐玄宗、宋徽宗亦對茅山道士煉丹極感興趣。歷代達官貴人、文人學士有吟詠茅山煉丹遺址的詩篇近二百首。

  茅山道士在道內稱上清弟子,或三洞弟子,以出家居道觀修鍊為主,並注重文化和宗教道德修養。鑽研道經,遵守法戒,施行齋醮多依古法。茅山宗有比較系統的教理和規範化的宗教儀軌。不少道士長於撰述,直到宋元時期。還有杜道堅、張雨以玄理詩文名世。笪蟾光《茅山志·真人著述經懺道書》收有《上清大洞寶經篇目》百部,《上清二十四高真玉籙》一部,《上清大洞寶籙篇目》三十五部,《眾真所著經論篇目》六十二部;鄭樵《通志·藝文略》著錄茅山道書目四十部。該宗著述宏富,為前期諸道派之冠。

  在中國道教史上。茅山宗有著重要地位,它不僅在隋唐時期成為道教的主流,而且對道教理論和修鍊方術也有較大貢獻,組織制度也較健全。因而它在諸符籙派合併為正一道之前,能與龍虎宗、閣皂宗鼎立為符籙三宗之一,合併以後,又能以小宗單獨承傳直至近代。

  註:

  ①《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中華書局,1982年

  ②《道藏》第5冊669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推薦閱讀:

茅山派張正熙年月日時干支的推算方法
奇門遁甲茅山法在線排盤
發生過命案的屋子做完法事後是否能安心地住下來?
茅山傳人1
茅山道教─上清宗

TAG:道教 | 茅山 | 教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