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慧廣法師:禪宗見地

 

禪宗見地

 

(在這裡,大家可以領受接近第一義的佛法。)

 

慧廣法師

 

△佛性:人人皆具佛性,乃指人人皆可修成佛。成佛是指成為一個沒有煩惱的解脫智者。解脫,是指不再罣礙、不再恐怖,究竟涅槃。《心經》所言「究竟涅槃」,乃由「般若」智慧斷除「執著」後,自然達成的境界,是原本具有的狀態,不是「修」而「得」,乃還其「本來面目」的境界。

 

△本具:既然「本來具有」,何以無法享用呢?由於一念無明,不明實相,而起妄想執著之故。證悟的人,並非比別人多出了什麽,只是減少了那些莫須有的煩惱。

 

△正念、妄念:要達到「正念」與「妄念」不二的境界,必須要證入空性才有可能。在空中,自然無正念、妄念之分別,證入空性則遠離貪執,(自然在定中)。而「妄念」是什麽呢?一念離貪執便是「正念」,因「貪執」使得「念」成「妄」、因貪執而隨妄念轉。所以啊,一念離貪執,則念念皆菩提。東想想、西想想,則生種種智慧,如果「斷念」,那只是「無想定」,與禪並不相應。這也就是為什麽六祖要說「惠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什麽時候,才算「證入空性」?斷盡「我法二執」時。

 

△妄念非敵:所謂「不與妄念為敵」,是指在修行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發覺有妄念時,妄念自絕,心中不必為了有妄念而懊惱不已。隨它來也隨它去,心中不再介意,當下便是解脫。當證入不二時,則無正念、妄念之分別,哪來的敵對狀態呢?若能做到「不與妄念為敵」,便是快樂修行人。

 

△見山不是山: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是初悟見性的境界,見到萬法空性,不被假相所迷惑,無我無法、無凡無聖。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這是澈悟之後的境界,肯定人間有善惡、有凡聖、有業報,但能隨業而不變,不忍眾生苦。第一階段:色即是空,第二階段:空即是色。

 

△「我」的觀察:對「我」作深觀,深入的觀察「我」是什麽?「我」在哪裡?「我」是如何形成?構造如何?深深的體驗「我」是如何存在?如何感覺到有「我」?若無此色身,還會有「我」的覺知嗎?麻藥入體內時,「我」在哪裡?為什麽全身麻醉的人,一醒過來,什麽都不知道?難道「我」那麽經不起考驗?一下子就被麻藥化掉了?等麻藥過後,又慢慢感覺有個「我」存在了?那麽麻醉時,是不是顯示根本沒有「我」的存在?「我」的存在感,只是因緣際會下的產物?可見有「我」是一種錯覺。但是,什麽東西引起這個錯覺呢?是「受、想、行、識」。那麽,受、想、行、識又是怎樣形成的呢?仔細的一個一個分別、觀察「受」、「想」、「行」、「識」的生起,都是緣起的產物。可見啊,觀五蘊無我、無蘊也不是「我」。「我」不過是因緣際會下的錯覺!誤會有個「我」的存在。不斷的觀,觀「我」如何形成……。啊!原來不過如此這般。

 

△心中常無真理:證入實相的人,不可能認為有唯一的真理。「真理」之本性亦空。真理的存在也是緣起緣滅,有時地之限制。「真理」不實,就像「我」之不實一樣。無我則無法。「空」不是唯一的真理,「空」亦自性空、「空」亦為條件下之一法。「空」非實,如同「我」非實。無「我」亦無「空」。那麽,空來空去、又空空,有什麽意義呢?只要能令吾人生厭離、去貪執,則空或空空皆是妙法,否則便是戲論,毫無實益。證入實相者,遠離空或不空、真理或非真理等分別戲論。在實相中,一切只是如如,一言半句儘是多餘。

 

△定力漏盡:當一個人繼續在定中,習氣便不易起現行。欲證漏盡,恐怕需要深厚的定力來達成。佛陀時代,一言半句便能令人入漏盡通,可能是因為他們原先就已有深厚的禪定功力,習氣也修得差不多了,只須東風(般若智慧)一吹,便證入阿羅漢。只當逆境來臨時,才能考驗自己的習氣是否已經斷盡;逆境若沒出現,就難確定是否已經漏盡。

 

△小乘與大乘:佛法沒有大小乘,人心卻有大小。小乘與大乘如何界定呢?阿羅漢就沒有菩薩精神嗎?阿羅漢當然也有可能進趣無上菩提、廣度眾生。菩薩乘所用方便法,很多是為了度眾。那麽,大小乘的差別,在修行上,可能是小乘強調如實境,不屑於欺騙眾生,而大乘因大悲故,杜撰了很多方便法來度眾。是一種善意的欺騙。以欲相鉤牽,後令入佛智 ──欲:他方有淨土可往、有「我」不滅……。

 

△阿羅漢之後:但是,證入阿羅漢,煩惱止息後,還不能算圓滿。因為啊,度眾的「方便力」不夠自在;「神通力」不夠自在;報身不夠自在。所以,阿羅漢還要繼續修學種種後得智,及鍛鍊剛強的體魄(報身),以便達到更圓滿的自在。這就叫做「菩薩道」,而阿羅漢僅屬解脫道。

 

△悟後起修:開悟以後,了知無生死。本來無「生」、本來無「我」,哪有「我」死後到哪裡的問題呢?哪有業力或習氣而造成輪迴的事情呢?習氣本來空(業障本來空),開悟之後便「安」了。可是為什麽還要「悟後起修」呢?因為,那如幻的「習氣」令如幻的「我」不得自在。亦即悟後可以沒煩惱,但習氣令人不自在。故銷融習氣、斷盡餘習,證入涅槃,才得大自在。

 

△對外道的看法與態度:一個開悟的人,確實有如《圓覺經》上的境界:「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因而在開悟者心中,不會對外道起瞋慢心。但是,一個人若不開悟,便無法體會這種境界。所以開悟很重要。目前在外道中,似無人開悟的證據,因此雖不排斥外道,但積極推銷佛法則有必要。對於外道,我們必須同情與尊重,有機會則可鼓勵向佛。

 

△參話頭開悟的原理:在「疑情」成片的時候,突來的刺激,劃破了疑團;或者,突發的境界,轉掉了當下的疑團。此時,呈現出一種無滯、無著的清淨心,心中空無所有(本來無一物,一絲不掛),本來無煩惱。一切是如此的安祥寧靜,並不是疑團打破而得到了什麽答案。佛陀夜睹明星,與古人見桃花而開悟,其原理是一樣的。在疑情成片時,出現的明星或桃花,是一種突發的刺激。此刺激把內心的疑團打掉,獲證完全寂靜的清淨心。並不是夜睹明星悟到緣起法。過程是:起疑情──住疑情──止觀同運──功夫成片──爆破疑團。

 

△為什麽持名唸佛不容易開悟:當唸佛唸到功夫成片,也只是在「定」中,與一般禪定沒有不同。光是禪定是無法開悟的,必須起「觀」才能增長智慧。當唸佛唸到一心不亂,再把佛號捨掉,並起觀。可以觀三法印(止觀)、或提起疑情(參話頭)。讓疑情功夫成片,如此,便有機會頓悟。參話頭起疑情的效果,比觀三法印來得大。

 

△修除習氣的方法:1、觀無我、證入無我,則習氣不易起現行。2、堅定不拔的意志力,立志做個不隨境轉的大丈夫,決心不向習氣投降,要有勇士斷腕的魄力,不作敗將!3、禪定的鍛鍊,常在定中,則習氣不易起現行。先起觀,然後照見「空」。因悟空而脫落了貪執心,斷盡習氣,即能入阿羅漢。

觀有兩種:

(1)是由解而知法理,知空、知無我,但情意上感受不到,只是知識上的了解。如今要將此知解,打入內心深處,以便轉化情意。這時便須定下心來,反覆的思維諸法是如何的空?我在哪裡?……去體會為什麽什麽是無我?這種觀法,就是不斷的在暗示自己,也可說是利用自我催眠的效應來轉化情意。

(2)另一種觀是:心中無成見,從實去思維宇宙萬法的現象,從而發現原來一切都是無常、一切都沒有意義,連自我都不可得,因而斷捨了貪執的心。這種觀的效果較第一種大。

 

△實相:世間(俗諦)的真相與出世間(第一義諦)實相不同。實相即指那不可言喻的不二境界。實相無相,無法言宣,亦即一真法界、禪。涅槃是指貪瞋痴的止息。三毒止息,自然能體驗到禪。斷諸貪著,則入不二境界。於畢竟空法,不驚、不畏者,宿具善根。

 

△貪瞋痴斷盡:貪瞋痴斷盡即便解脫。在修行上,應直接從「痴」下手較善巧,先破無明、證悟實相,則貪瞋之消除較容易。欲令人不貪,最直截了當的方式,就是讓他體悟世間的真相──無常、苦、空、無我,因而引起對一切法的厭離,自然不起貪著,(無貪則無瞋)。例如:當發覺胸部很可觀的那人竟是男人時,貪心當下止息!當發現眼前的大閣樓只是海市唇樓時,追逐的心當下止息!當發現「我」的存在,不過是一種錯覺的誤會時,一切貪求當下止息!所以,無常觀、無我觀(緣起觀),值得推廣;不二法門亦殊勝,打斷一切妄想,直入不二境。

 

△莊嚴是悲心:凡夫習慣於執取法相,如果一個悟道者,法相不夠莊嚴,便很難令凡夫生起信心,所以一個悟道者,常須基於悲心來莊嚴他的法相,令眾生歡喜,以便度眾。

 

△不二是禪境:凡是能打破吾人「妄想執著」的方法,都可體驗禪。由親身經驗得到的訊息,加上強烈自信心,容易造成偏頗的見解。這是過於盲目相信「經驗」所產生的副作用,修行人本身要有這種警覺心。一切智、無師智人人皆同,後得智則需謹慎處理,寧可採取較保守的態度,免於以偏概全。顯然禪必須透過「緣起」的現觀,方有可能,這句話已經違反了「經驗主義」的原則,除非這個人已經圓滿的透過其他所有修持的方法,才有可能下這種結論。由悟緣起「空」(緣起)、悟「無生」證入「不二」,或直指「不二」都可。禪,是「不二」的境界,只要打破「妄想與執著」,便可證入這不二的禪境。為了打破執著妄想,可透過緣起的現觀、可透過疑團的爆破、亦可透過明師直指而到達。

 

△不二法門:中國祖師禪,常用一言半句,打斷學人的妄想執著,令人悟入「不二法門」。這真是直截了當,無關乎常與無常、生或無生,無關乎空或緣起、無我或真我。這是一種直入不二境界的妙門,所以叫做不二法門。這是直指人心的禪。「╳╳禪」所謂「禪必須透過緣起的現觀方有可能」。這是一種偏見。若透過緣起的現觀,而打破一切執著,確實也可以體驗禪。但這也只是體驗禪的方法之一。「緣起觀」也不過是方便法之一,千萬勿以為「緣起」就是唯一究竟的真理。

 

△如何體會無生:讓我們來追究一下:吾人所謂的「生」,是指生命過程中的哪一霎那呢?是從娘胎出來的那一瞬間嗎?但尚在娘胎裡的胎兒,已經是活生生的一個生命體了。所以不應說脫離娘胎才算「生」。進一步,胎兒形成以前,哪一天才算生命的「生」起呢?往前追究,可追究到一個受精卵。一個受精卵就是「我」嗎?如果這就是「我」,那表示「我」不過是一個卵與一尾精蟲和合而得。否則,那到底「我」是從卵子而來,還是從精子而來呢?再往前追究,卵子或精子又是如何形成?……這樣追究上去,真正找不到有「我」「生」這回事。如果沒有「生」,那有「死」可言呢?可見所謂「死」,一定是由我們誤解事實所引生的觀念。沒有「生」,沒有「死」,不就是「無生」嗎?

 

△消除死忙的恐懼:要消除死亡的恐懼,體悟「無生」實在是最善巧的方法。明白本來就沒有一個「我」出生過,肉體的消亡是不生不滅中,因我們的誤解而引起的假相,那也是不曾間斷過的變化中的片段。我們被這自己的誤會而來的片段嚇壞了。

 

△業障本空:業障本空,當我們說「業障深重」,其實是「我執很濃」的意思。我執越濃,便感業障越重,若打破我執,則業障不可得。

 

△禪定離欲:在家人若修習禪定,享受到禪定之樂後,自然就厭離欲界之樂。所以要遠離欲樂,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嚐嚐禪悅之味。常以禪悅為食的人,逼他縱慾也難──吃過仙桃,就不想吃蘋果了。當你已不喜欲樂,而你的另一半,無法與你同步昇華時,要如何去面對性愛呢?這正是考驗智慧的時候。

 

△生死疑惑:有些人對於生命,抱著一種生任其生、死隨它死的態度,似乎很澹然。但這不是真正的了脫生死,只是不管它,暫時漠不關心而已,並非達到對生死無畏的心境。生死的問題,只是讓人感到「不安心」,真正讓人煩惱痛苦的「我」的實在感。因有「我」的存在感,而引發種種的煩惱,若能體證根本沒有一個「我」存在著,則一切問題迎刃而解──包括生死的疑惑。所以,從「無我」下手是最直捷的修行法,而觀無常是證入無我最便利有效的方法。

 

△不如實:何以說「斷滅空」是邪見呢?因為本來就沒有「生」這回事,硬要妄指有「滅」,當然是不如實的邪見。因為本來無生、本來無我,所以根本就不應該問「我」死後去哪?這是不如實的妄問。這也就是為什麽佛要默然的原因。

 

△不具善根:若未具足善根(具有戒定慧基礎及慈悲心),隨便給予空性或無我的直指,恐怕會有墮入頑空的危險性──反正一切皆空、一切都無所謂,便可胡作非為,因為既無作者亦無受者……。這將是多麽可歎的併發症。

 

△經驗主義:個人的經驗最可靠,但不一定可靠。在修行路上,也不可能只憑個人的經驗便可進行。如果我們根本不相信修行可以解脫,我們怎麽會去修行呢?那我們憑什麽相信修行可以解脫呢?只因為相信佛有解脫的經驗而相信嗎?這種信乃建立在非個人經驗上。這是不是也帶有迷信的色彩?通常是姑且先相信,驗證後便不是迷信。所以,要完全依憑經驗主義是不可能的。

 

△人類的侷限:盡可鼓吹科學的態度、與經驗主義的立場,但要尊重迷信的無法避免,世界上沒有人不在迷信中。佛就不迷信嗎?佛憑個人智慧來推論「造物主」──上帝不存在,認為不可能有個主宰。若是憑人類所能擁有的意識分別推論而出,如果就這樣相信了,豈不是迷信自己的「智慧」?人無法避免這種侷限,因為人所擁有的「工具」本身便有侷限。故,若認為某法是唯一的真理,這是大我慢;既無一法可得,豈有「真理」這個法在!

 

△五蘊非善惡:吾人可以經由分析、推論得知此身無我,然後確認無我。但雖無「我」可得,此身確具有種種的妙用,除了可以發神通外,眼耳鼻舌身意的種種感受,雖然是虛妄的,但「如實」的令人苦、令人樂。這種「實在感」有必要排斥嗎?當一個人果真能不執著時,則離苦得樂,而隨緣享受。何須視五蘊如毒蛇呢?五蘊皆空、非善非惡,但離貪執,則隨緣攝用無妨解脫。

 

△證入:知無我,尚有「我」的實在感;證入無我,才能泯除實在感。所謂「證入」,是將你悟得的真相,滲入心髓,刺激或感動了你的整個心,並因此改變了你的情感,以致種種感受起了變化。

 

△自在:悟空的人,也許會認為習氣不必修,因為一切本來空、萬事自如如,何須再修整?確實,悟空可以抖落一切的分別煩惱。但「習氣」是否令人自在呢?若真能自在,也就無習氣煩惱了。若無法達到真正的自在,只好悟後起修吧。修行的目標是「自在」,不應只是開悟。

 

△自性見:聽說某人修行好,就起懷疑、不以為然或嫉妒,這就是一種「自性見」、一種法的「實在感」,表示他尚未證入空性。看到某外道名聞利養,便起衝動,覺得難過、覺得邪法逍遙,感到很不爽快。這也是一種「自性見」、一種「實在感」,表示尚未證悟。無修無證、無修而修,這是悟後的說法,未悟的人可別受到迷惑。

 

△無我妙用:佛法之殊勝,在於其「無我」、緣起法。唯「無我」乃能令人進入徹底的解脫,否則執有梵我或上帝,都無法完全超越,即使自己是上帝,又有什麽用呢?「無我」的觀察,讓人徹底的泯除一切慾望,免於一切妄想。真是妙極了!

 

△方便:「不二法門」也是方便法,如同「無我」、「空」等皆為方便法,欲令吾人證入那無法言宣的境界。在不二中無不二想;在如如中,無如如想,一切心行止息。

 

△無惑:達摩祖師,到中國要找一個「不被人欺」的人,也就是指「無惑」者。眾生一直都被五蘊所惑,以為色、受、想、行、識皆是實在有的,所以會見色等而起煩惱。真能照見五蘊皆空的人,便不為「色」所騙、不為境所轉,如此才能成為大丈夫。故要不被人欺、不為色惑、不受境轉,如如不動。

 

△觀心:今天的社會,一般在家眾要像古人那樣專參話頭,恐怕不易。可以在工作時,用「觀心法門」,不須動腦筋時,再提起「疑情」。這樣較為善巧方便,適合今人修。觀心、起疑情,互為交叉運用。

 

△信仰:「證入涅槃,便得解脫」,並不是依據科學方法而得到的真理,還是屬於宗教的信仰。誰能證明沒有貪瞋痴便是解脫(沒有貪嗔痴,當下即解脫),不必再受生,死後便沒事了?既無法驗證而相信,豈非便是迷信!(事實上,根本沒有可解脫的主體)佛法或禪,只是解脫我們當下的煩惱、安我們的心而已,勿以為佛法萬能、莫以為「某某禪」就是科學、理性,其實一樣的不夠科學、不夠理性,切勿自我虛誇、自我欺騙。

 

△皆是虛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指眾生心中所執著的一切相。人不實、佛不實、愛不實、恨不實、山河不實、鬼神不實……,凡能想像的「相」,皆是虛妄不實,並非單指你在定中的境界為虛妄。所以,不能用這句話勸修行人,認為定中所見之相皆是虛妄。因為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在定中看到的人,與平常時候看到的人,是同樣的虛妄,也等於是眾生心中,同樣執以為實的人。平常若無法「見人非人」,定中當然亦無法「見人非人」了。所以定中見到的佛菩薩,與平常見到的佛菩薩,應同是一樣的真實、或一樣的虛妄。

 

△花開花落:一朵綻放的花,飄放出滿園的芬芳(花開花落,身不由已)。曾經只是一顆種子、萌芽、生根而成長,只是綿綿密密的變化著,找不到「生」的原點,也沒有「滅」的終點,在緣起緣滅中,不由自主的裝扮與表演。

 

△止觀:好像斷電似的,面對美色不再起衝動(無心行故),不再發射腦波,如深潭無波。止觀的力量,沒有參禪來得強。疑團一破,心意頓時轉化。止觀應屬漸修,參禪屬頓悟法門。如果不在「禪定」下功夫,對於「妙境」便只看得到而吃不到。悟時必然定慧等持,沒有散亂中的悟境。沒有「慧」的「定」是木頭,沒有「定」的「慧」是知解狂慧。

 

△疑與悟: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應作如是解:「疑情」本無大小可言,此處大小蓋指用心之力道。如果全心全意整個心都浸潤在疑情裡,則疑團爆破時,會有身心全然脫落的感覺,其悟也大點;倘若用心不專,不能整個心投入疑團裡,則有所省悟時,只是感到澹然的輕安而已,其悟也便小些。而「不疑不悟」則是大家都不認的。

 

△二諦融通:我們可能會犯上一個錯誤,那就是:用真諦來討論俗諦、或用俗諦來議論真諦。既然要開口討論,便只得站在俗諦的立場,真諦只能用來印證自己的境界、或驗證弟子的境界,不是用來議論的。譬如,有人說:「最近治安不好,應想些方法來防治。」另一人卻說:「世間本來清淨,治安豈有好不好的問題,何用對治乎?」這就是犯了「真諦」與「俗諦」的溷淆與不融通。一個證悟者,要在「無分別智」中面對差別的世間相,在真俗二諦中融通自在。

 

△真俗不二:修行中最難得的是:如何將「正覺世間」與「有情世間」融通自在,這需要「後得智」的鍛鍊。以「無分別智」來面對「差別的世間」,這也就是從空起有、從真入假的鍛鍊,等到一切都融通無礙了,便叫做「真俗不二」的中道。

 

△方便:一切法門都是方便法,「佛法」亦不例外,但佛法有其基本教理,即三法印。勿以「方便」為由,而違反三法印的說法,否則便不能宣稱是佛法。在覺者的胸懷裡,包容了一切法,不會對外道起貪瞋心,但也不會讓佛法任由破滅,最佳的護法方法就是修道有成,並積極去宣揚佛法。

 

△不是悟:勿以「學識」當作悟,懂得很多宇宙人生的道理,那是知,不是悟;勿以「輕安」(大樂)當作悟;

勿以「發通」當作悟;勿以「解脫感」當作悟;勿以「悲天憫人」當作悟;勿以「物我兩忘」當作悟;勿以「天人合一」(萬物同體感)當作悟;勿以「何處非佛」當作悟;勿以「心空如洗」當作悟;勿以「空無自性」當作悟;── 於如如中無如如想,近矣。

 

△證悟:並非證悟以後便知道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來源,而是明白了生命的真相。證悟以後便沒有「疑惑」的困擾,對於「生」與「死」的問題不再有困惑。註:了解「根本」未曾生未曾死,本來不生不滅,但如果心中尚有「不生不滅」的概念,那只是解悟,不是證悟。在證悟上則沒有這種概念,生或無生都不會影響心的清淨。

 

△證悟徵象:什麽才是證悟呢?說即不中。但「悟」的人至少有以下這些徵象:無一法可執著、心中常無煩惱、佛理通達、沒有惑惱(可能還有習氣)、很容易體諒別人。

 

△唯識:「萬法唯識」並非說一切色法由心識所造出來,而是指一切法的相,是隨著心識而轉變。比如說,同一件事,有苦有樂乃心識的呈現;「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法相,皆是妄心分別執著而顯現。所以,不能冀求一個念頭就要山河大地化為烏有、一個念頭就要讓自己長出三個頭來。因此,也無法要求「明心見性」的人,身無百病、或以健康狀況來衡量一個人的悟境。

 

△見性:打從開始學佛,我們就被嚇住了,說什麽成佛、作菩薩有多難,明心見性多麽不容易,還是老實念佛吧,抓住一句佛號,到了西方再說。其實,成道確是不容易,見性則沒有想像中的困難。成佛沒有急就章,見性卻有速成法。

 

△直指: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直指的對象,應具備哪些條件?(1)善根;(2)聞思慧成熟;(3)基本的定力。如果尚有絲毫好惡之心,表示你還是凡夫一個!無所得的平常心裡找不到「豪情萬千」,一切歸於平實、平澹、平凡。安心之道,一般宗教教人把心安在一個對象上,如上帝、天國或淨土,而禪宗是教人「住於無住」。

 

△空:在「空」(果地)中,法門是沒有差別的,修與無修都一樣、苦與樂都不值得大驚小怪。但是啊,有一個事實擺在眼前,能讓人離苦得樂,達到苦的完全止息的法門,這種法門,我們就稱它為究竟法門。(世上無所謂唯一究竟的法門)

在「空」(果地)中,悟與不悟都一樣,反正大家都在涅槃中(沒有人不在解脫中)。可是啊,不悟的人就得枉受假苦!

 

△空有:如果心中尚有「緣起緣滅」的真理在,表示尚未進入真如三昧。應於空中不起空想、於有中不起有想,遠離空有之戲論。(更確切的說,於空中就是於有中,於有中就是於空中,空有是不二的,為了方便凡夫去理解,才有空、有之分別戲論。)悟空只是進入實相的過程,實相非空非有、離言說相。

 

△唯識:眾生皆生活在觀念與想像當中。由於各有各的想像,所以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各自所想像的世界裡。這就是「萬法唯識」的道理。禪不是定,但沒有定就沒有禪,所以體驗禪,應先具備禪定的基礎。「悟」是佛法的目標,「解悟」可減輕煩惱,而「證悟」則徹底了無煩惱,修行的目地是為了「證悟」。欲除貪瞋痴是下根人的修法,證悟則貪瞋痴根本不可得,自然無煩惱。不二法門,將心境提升到那「不二」的境地,離兩邊不立中間,進入實相的世界。但不二法門,亦為悟入實相的方便法。

 

△悟道:悟道,並不是指瞭解了一個什麽真理,而是體驗到一種境界。所謂禪悟,就是體驗到那無以言喻的清淨心。那種境界離兩邊、無分別,又叫不二境界。而這種境界,就是人人本具的「原始樣態」,所以稱為「本來面目」。恢復這個本來清淨的面目,叫做悟道、見道。此時的感受是自在。

 

 

禪問答(上)

 

△入定是什麽?

問:禪定、入定是通達解脫的途徑,一般人未經歷其境,大多不了解,可否談談入定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答:入定時,內心上是一種「明覺」、「空明」。那種狀態是:你心裡很清楚,像一面鏡子,可以感覺到一切的存在,但心中不會有念頭產生。也就是說:雖然心裡可以感受到一切動靜,卻不會產生妄念,內心清清澈澈,有如鏡子。

 

問:這種情形,可不可以解釋成心裡感覺很明白?

答:普通人心裡明白,只是一種感受。感受是一種念頭,但入定的狀態卻是完全沒有一點念頭的產生,心中像平靜的湖面。湖水清澈無比,有別於散亂或昏沉。昏沉的話,心就不會敏感,對外界會顯得遲鈍。所以,入定的心仍明白的覺知萬事萬物的存在,但是卻都不會起一個想要什麽的念頭。

 

△定心與開悟之心相同嗎?

 

問:這種禪定的心跟一般開悟的心境,有沒有一樣?或有什麽差別?

答:「定」只是一種明覺,開悟的話,則不只是定,而是在定的背後,還有個「安心」。換句話說,開悟不只是心定,而是得到了心安。

 

問:開悟的人與入定的人,有沒有一樣?

答:不一樣。入定只是一種心中無念的狀態,開悟則是體驗了本來面目。於是不會產生妄想、不會有種種妄想的產生;對於生死問題,已經明瞭。由於明瞭了生死的真相,所以對生死不再感到恐懼,心中不再有生死問題存在;入定只是超越乎散亂與昏沉,心中清澈無比而已,並沒有對生死問題覺悟。

 

問:開悟過的人,其平常心境跟定中的心境有沒有一樣?

答:不大一樣。大致上來說,開悟者內心常常保持在「定」的狀態。但有個差別:面對事物時,會有念頭起伏,遇到問題時也會起念加以思考。不同於凡人的是:他不會受其所思考的問題困擾,也不會被妄念所拘束。至於打坐入定時,念頭已沒有起伏,不會對問題做思考了,有別於悟者平常「不斷百思想」的狀態。六祖惠能所說的這句話,便是在表達開悟者平常的心境。

 

問:那是說,開悟過的人,心裡仍會起念頭、會面對一切好壞,但是他的心很安,不會受到影響、束縛?

答:對。有念頭起伏沒有關係,不會受其影響,更不會起煩惱。

 

△開悟到什麽(上)?

 

問:這能否說是,對萬事萬物本質的一種透視,了解它是怎樣之後,就不會再執著了?

答:應該是了解到本性、見性之後,就自然而然放下,不會再執著種種形相或概念。

 

問:萬物跟人同一個本性,那麽,可否說見到了這本性,就像哲學家認為的宇宙人生有一個原理,一旦透視了它,一切問題就都能融會貫通了?

答:不大一樣。如果說有一個本性可見,那還是認為有個真理,執著了真理。開悟的內容是:根本沒有一個真理可執著。所以,見性不過是個方便說,事實上,沒有一個性可見。那是一個過程,必須超越空呀、有呀……的概念,然後心中沒有一點真理可以執取。

 

△開悟到什麽(下)?

 

問:這樣說來,「見性」的境界,是超越了一切語言、思想……等等?

答:對!進入「不二」的境界。

 

問:好,現在我們知道「見性」是一種超越相對的境界,說什麽也不是。那麽,這是不是什麽都「沒有」?

答:不是「沒有」。所謂「有」,是指現象,我們必須尊重現象的存在。

 

問:那麽,是「空」囉?

答:到那種不二境界,已沒有空、不空的問題了,那是屬於一種心無所執的境界,所謂的「解脫」,就是說,沒有什麽可讓你去執著的。舉個例子來說:當一個人悟到原來一切都是緣起、都是空的時候,他受到所悟緣起或空的感動,當下打斷了妄想、執著的心,進入一種無所求的意境──啊!原來一切都是不可得、不可求的。於是,在他脫落了執取的妄念後,心就進入一種很清淨的境界。在那種境界裡,他不覺得還需要什麽,也沒有想要去考慮什麽是真理、什麽非真理的念頭。

 

問:這是說,當一個人體會到萬事萬物的本質是空、是緣起之後,他內心會產生一個大轉變?

答:這是一種方法。由緣起的體悟而轉變他的心,但並非每個人都如此。例如:以參禪者而言,是在整個心念凝結成一個疑團。當疑團被打破後,整個妄心亦被粉碎,然後體會到,就是這麽一回事而已,所以心就放下來了。放下以後,心就變成一個很清境的心,沒有想要去執取什麽慾念。由於沒有什麽心想,就能享受當下的美好。

 

△有佛性嗎?

 

問:現在我們換個話題,有沒有「佛性」?

答:這要看「佛性」的定義是什麽?

 

問:一般認為「佛性」,就像有一個東西存在著,只是看不見、摸不著,依這個定義講,有「佛性」嗎?

答:如果「佛性」用境界來講,就比較講得通。例如:每個人都具有成佛的實在性。所以「成佛」,就是進入一種完全沒有煩惱的解脫境界,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到達的。依此而言,可以說每個人都有佛性。

 

問:是不是可以說,有成佛的可能性才能成佛?眾生都有覺性,既然有覺性,是否就表示有個東西存在。

答:應該也可以這樣講,每個人都有覺性。

 

問:但是,覺性也是有對象,如果沒有對象的時候,覺性也不存在呀!

答:對象並非沒有……。這個問題談來總是困擾,唯有進入不二境界,才無此困擾。

 

問:不二境界,也不是每樣東西都斷滅?

答:那不是斷滅,絕對不是斷滅。

 

問:若不是斷滅,就表示有存在。既然有存在,可否用「佛性」或「涅槃」來形容它?

答:這種文字、語言上的爭議,實在是講不通了。真的,講到最後還是不通的。文字語言只能讓我們體會到,那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實際上,那是沒有辦法用文字語言來完全表達的。因為,不論怎樣表達都會有漏洞的。

 

禪問答(中)

 

△涅槃是怎樣?

 

問:換個方式來說,開悟的人,就是進入涅槃,剛才說過,那種境界不是斷滅、不是什麽都沒有。既然如此,用世間法來說,當一個人進入涅槃之後,他還是存在。那麽,他是怎樣的存在?

答:那種存在就是:他該吃飯的時候就吃飯,該睡覺的時候就是睡覺,如此簡單、自然。

 

問:站在凡夫的立場來講,證入涅槃者,死後就不再受輪迴。那麽,他死後是怎樣?

答:已證涅槃的人,沒有死不死的問題,因為,當下就是不生不滅。

 

問:這個我了解,死是身體在死。

答:「死」的概念,是來自於相對世界的錯覺。當一個人進入涅槃之後,就超越相對概念,所以沒有生與死的困擾。因為超越相對概念,就不受相對概念(生、死)的束縛,但可以有相對概念來和一般人溝通。溝通必須有相對概念才行。

 

△解脫者死後去哪?

 

問:對。我們就是站在相對概念上來講,有一天,這個身體死亡了,修淨土宗者有淨土可往生;凡夫有六道輪迴,那麽,一個證入涅槃、已得解脫者,他是怎樣?他要去那裡?

答:如果站在相對上來講,有來有去的,來了之後要去哪裡呢?當然是去到他來的地方。問題是:根本就沒有來、也沒有去──不生不滅的,你說他要去那裡呢?他沒有這個問題。

 

問:那解脫者,死後豈不變成宇宙間的孤魂了?

答:一個真正得到禪悟的人,他不會有這種種的疑惑。死後要去淨土或哪裡,都是一種方便,用來安慰眾生的心,讓眾生有個依靠。真正證入解脫、入不二境界的人,心中沒有這些問題存在,沒有這種困擾。

 

問:難道他沒有想要去佛的淨土、或乘願再來?

答:沒有,都無來無去。

 

問:都無來無去,那是怎樣?

答:這種心想是錯誤的。這是想以有限的、相對世界的語言文字,來擬議無限、覺諸對待的境界,那是不可能的。

 

問:大乘經典曾談到,阿羅漢還要迴小向大。言中之意,似乎說阿羅漢死後仍將往生佛國的淨土、或乘願再來?

答:大乘經典就是大開方便之門,講了很多方便,每位菩薩都可以講許多的方便。

 

問:原始經典說,涅槃不可思議,不能用凡夫的思想去臆測。

答:對!一個人必須到達相當的程度;程度不夠,聽到涅槃就會起疑惑,覺得沒有依靠。所以,大乘經典為了攝受這些人,只好用種種方法來引渡他,告訴他死後有個去處或什麽的,主要是在安眾生的心。

 

△不生不滅是什麽?

 

問:一般人感興趣的,可能是證涅槃者,在不生不滅中是怎樣?能夠表達出來嗎?

答:其實,不管有沒有證入涅槃,每個人都是不生不滅的,凡夫只是不知道而已,證入涅槃者,則是悟到、知道罷了。由於證悟不生不滅,心就進入了一種清淨的狀態。發現原來一切都是那麽的清淨、自在,不會起個念頭想:死了是怎樣?不生不滅是怎樣?心完全安於那種平靜、自在、清淨的境界。在那種境界裡,心可以說徹底的安了。

 

問:可是,肉體總有死亡的時候,那時候,他是怎樣?他要做什麽?

答:沒事可做。這個肉體的存在和毀滅,只是同一件事,並非肉體死了,就有一個「我」要到哪裡去,根本是無我、無主宰。

 

△迴小向大的含義

 

問:那麽,大乘經典為什麽說,阿羅漢還要迴小向大?

答:這是說阿羅漢,他自己解脫了,但如果不講究方便,光用他證悟的境界來演說佛法,可能很多眾生都接受不了。如此,便只能自受用,不能度眾生,終究不圓滿。而度眾生,就要有許多的方便、要吸收很多的方法,才能攝受眾生。一個解脫者,不見得有這個能力,於是他開始學習這些方法,充實度化眾生的方便。這就叫做「迴小向大」。所以,一個解脫者,也可以勸人念佛,求往生淨土。如此做,只是度化眾生的一個方便而已。

 

問:看來很多問題,都是在鑽牛角尖?

答:對!都是為了度眾生,不得不施設方便,若以禪的立場來說,根本就直截了當,就這樣而已,講那麽多幹嘛!可是,沒有辦法,眾生心實在太難度了。真的太難度了,需要許多的拐彎抹角才行。

 

禪問答(下)

 

△它不是個東西

 

問:「如來藏」也是常被佛教徒談到的名詞。「如來藏」可能有幾種解釋,其中一種是:如來「藏」在眾生心中,每個眾生心中都有如來,只是被妄想、煩惱、執著蒙蔽了。

答:這也是方便說,「如來藏」名詞的提出,只是為了讓人們了解:每個人都能成佛、到達解脫,只因妄想、煩惱、執著太多,以致不能解脫。

 

問:如此說來,「如來藏」也和「佛性」一樣?

答:可以說是同樣的意思。

 

問:不是說有個東西,這個東西不是世間物?名詞如「佛性」或「如來藏」,只是用來表達它的存在,而它的存在不像世間物的存在?

答:它不是個東西──不是世間上的東西,也不是世間外的東西。根本就不是東西。它只是一種表徵、一種形容,不是說有一個如來藏的東西,被另一個東西包起來。它的含意是說,人們所以不能進入清淨的涅槃境界,都是妄想煩惱與執著在作怪,一旦妄想等打掉之後,心就會進入清淨、不生不滅的境界。那時就會發現:自己本來是如來,只是被妄想等覆藏,不知而已。

 

問:既無我,涅槃中的清淨,是誰在感覺?

答:「清淨」也是方便講,是針對煩惱來說的。也就是要讓眾生感覺到,自己有很多的煩惱,而消除了煩惱、沒有煩惱的那種境界,就叫做「清淨」。

 

△解脫道上四層次

 

問:依你看,從凡夫修行到達解脫,有幾個層次?

答:從禪悟修行來說,應該有四個層次。它們是:(1)放下;(2)明心見性;(3)無我,真正證入無我;(4)阿羅漢,貪瞋痴永遠止息。這是參考一些資料,再配合修行經驗,覺得這種分法,蠻實用的。譬如說,某某人開悟了,通常我們會誤以為他進入無我的境界了。於是,便用「無我」來衡量他,結果就會感覺:這個人還有點我執嗎?怎麽會是開悟的人呢?然後,一個無我的人,我們又用阿羅漢來衡量,於是又發現,這個人還有點習氣,怎麽是阿羅漢呢?

其實,開悟不過是解脫道上的一個階段。所謂「開悟」,只是得到安心,對生死問題了無牽掛。但是呢?他可能還沒有進入無我。他會比較傾向無我,卻還不是無我。真正無我的話,心就不會再有厭煩。因為,他的心已跟世間的緣起緣滅完全融入。所以,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他都能無怨無悔。可是,習氣或許還存在,必須不斷的修行、磨練,直到貪瞋痴慢疑等等都止息了,才是圓滿的境界。這就叫阿羅漢。

 

問:開悟、明心見性還不能「無我」嗎?

答:這要看「無我」的層次,一般來說,明心見性只是斷「分別我執」而已。我們看過去禪宗祖師語錄。一個人已經開悟了,師父卻還要鼓勵他,必須繼續修,不斷的起疑情、不斷的用功。由此便可見,開悟絕非就是無我,更不是已圓滿。

 

△怎樣是「無我」?

 

問:你說的「無我」,是怎樣的情形?

答:「無我」就是說,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他的心完全的跟因緣融合在一起。換句話說,不管所遇到的事情怎樣,心都在無怨無悔的狀態,不會起厭煩、不會討厭、不會不滿,心裡不會有什麽不爽快,一點點都沒有。這才是真正的「無我」。

 

問:會覺得厭煩,可說還有俱生我執?

答:是啊,有俱生我執,還沒有進入無我。必須俱生我執除掉以後,才叫做四果。而俱生我執實在是很難斷的。

 

問:看來,要達到「無我」,可不簡單?

答:俱生我執斷了,進入無我,才是達到解脫的境界;對凡夫來說,便可以說已進入大解脫境界。但還有點習氣,不算圓滿,只是那些習氣不會帶給他煩惱。能夠進一步消除了習氣,就已到達圓滿的境界,也就是大自在──隨時都自自在在的。

 

問:習氣為什麽難斷?

答:習氣雖然難斷,卻不會令開悟者煩惱。通常開悟後,就沒有煩惱,雖然知道自己有習氣存在,也感到有些不自在,別人看他也不自在,但他不會為此產生煩惱。

 

問:初步的無我,凡夫較有修養也做得到,但要完全無我,就不容易了。

答:這就如,突然間有人拿著槍指著你、要槍斃你的時候,你心裡有沒有嚇一跳?沒有的話,表示你已達到真正的無我了。相反的,感到震驚、害怕,那表示你還有「我」── 俱生我執未斷。

 

△如何不受輪迴?

 

問:是否俱生我執斷,才能不受輪迴?

答:在開悟、明心見性之後,心裡就能明白,原來輪迴就是涅槃。

 

問:知道是知道,但能做到不輪迴嗎?例如、業會拖人去輪迴?

答:輪迴源於情緒的不穩定。一個人見性後,可能還會有情緒的起伏,要到四果,斷了業的習氣後,才不再有情緒的起伏,也就沒有輪迴的狀態。這是斷俱生我執以後的境界了。但雖有情緒的起伏等輪迴狀態,開悟的人並不會為此煩惱。

 

問:原始佛教談到,除了阿羅漢之外,阿那含以內的三果行者,捨身之後,尚免不了三界內的生死。您的看法如何?

答:三界可說是心的境界,並非離開了心,另有三界可去。我們的心具足了欲界、色界與無色界,已足夠我們去輪迴了。其實,不管一個人有沒有證悟,當下本來就是佛,三界、輪迴、煩惱等等,都由自己的妄想所造成,再由自己枉受諸苦。

 

△本來是佛

 

問:在真諦是這樣講,本來是佛。

答:是的,我們本來就是佛,不是經過修行才成佛。所以,為什麽大乘佛教不要像小乘那樣、一步一步修,而要人馬上就進入不二境界?它並非否定小乘的修法,而是用另外一種比較直接的方法。例如:密宗就講,你就是佛,要把自己當作佛、觀想成佛,然後煩惱很快就能消除。因為,佛是沒有煩惱的,佛也不是修來的。既然如此,經典為什麽又說了那麽多的修法?只是一種度化眾生的方便而已。

 

問:既然眾生本來都是佛,為什麽會有眾生?那不成了佛來做眾生?未來我們成佛之後,也會再輪迴做眾生?

答:其實,般若經典說,無佛、無眾生。這是真的,確實是沒有佛也沒有眾生。因為,沒有一個輪迴的主體,何來眾生?既無眾生,哪來佛?一些佛學名詞,在有妄心的人看來,會覺得困惑,一旦沒有妄心的時候,就會發現:啊!那都是多餘的,主要是在誘導眾生。我們把大小乘所講的對照、濃縮一下就知道.所有的佛法都是一種方便,主要是讓眾生的心有所依靠之後,慢慢的再來步入沒有煩惱的境界。但在講說方便之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大乘經典常常強調「本來成佛」。例如:《圓覺經》說:「眾生本來成佛」,《觀無量壽經》說:「是心是佛」。這絕不是亂說,而是直接說出事實,讓眾生能夠很快的體驗到;如果不能,只好繞圈子了,繞到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都在原地踏步。

 

問:能接受這種理念的人,恐怕不多。

答:就是這樣,所以要迴小向大,以大眾能夠接受的方法來攝受眾生。因此,大乘的方便,有很多值得諒解的地方。有不少人一直反對大乘,認為用原始佛教的方法來攝受眾生就好。可是,有些眾生沒有給他佛號、給他消災就不行,那將如何?

 

問:其實,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也是一種方便。

答:對呀!都是方便,「無我」是方便,「空」也是方便,龍樹菩薩就說過:「空」是個手段。(全文完)

 

△不需要「我」:感到不需要有個「我」,不必為了什麽而活,只是隨緣度日,不再貪求「我」的存在。沒有可嫉妒的對象、沒有令人討厭的目標、沒有死後如何的疑慮,對淨土毫無興趣,當下就是淨土、當下就是極樂。想要往生淨土的慾望,本身就是一種妄想,妄想有個「我」可以往生那常恆安樂的世界。「淨土」是為那些「我執」心無法破除的人安立的,這個法門有其存在的價值。

 

△「我執」:「我執」本來空。「我執」也是因妄想而有,由於長久以來的妄想,造成「執著」有「我」的習慣性。這種執著的習性(慣性),讓我們難以一下子就消除,所以悟後需要「保任」的功夫來漸漸消瀰那一種堅固的習性。所謂「大澈大悟」,就是指所有的妄想與執著的習氣消失殆盡,達到完全的清淨,而顯得自在。

 

△順境:在一個太順利的環境裡,確實難以檢驗是否已得心解脫,只有在種種的逆境裡,才能偵測出那微細的煩惱。像美色的誘惑、無理取鬧、無中生有的污衊、逼迫就範(逼你作你不想做的事),為你作你認為不必要的幫忙、故意找你麻煩……

 

△根境:若無六塵,則顯不出有六根之性用。例如:若無外境,則不知有眼根之見性。在外太空中,所見一片漆黑,若一出生即處於這種環境,則無「見」之概念。耳、鼻、舌、身、意等亦同。由此可推知,心與境同時出現,心境合一,無心則無境、無境則無心。主客合一,無主體則無客體,無客體亦無主體。

 

△悟道:悟道,並不是指瞭解了一個什麽真理,而是體驗到一種境界。所謂「禪悟」,就是體驗到那無以言喻的清淨心,那種境界離兩邊、無分別,又叫做「不二」境界。而這種境界,就是人人本具的「原始樣態」,所以稱作「本來面目」。恢復這個本來清淨的面目,叫做悟道、見道,此時的感受是自在。

 

△生滅:佛不說斷滅,因為本來就無「生」,如何有「滅」可說呢?換言之,並不是過去有「生」,也不是將來有「滅」,其實,當下就是寂滅啊。因為真妄不二,所以不求真、不除妄,一切都是真如體性的流露,皆是菩提的花朵。

 

△迷悟:迷與悟之分別執著也是一種妄想,這也就是為什麽一個證悟者的心中,根本沒有「我」「證悟」的心行,心中根本沒有「眾生應度」的想法。看到嬰兒餓哭了,就塞給他牛奶喝,心中不去思考有什麽事發生,但是明白一切。這就是惺惺而寂寂、寂寂而惺惺。迷與悟是三界內眾生的心行,證悟者發現根本無悟可悟。

 

△自在:無量劫以來就是這般自在,無量劫以後仍然如其本來。本來自在,不必他求;向來如此,不用害怕。原來眾生皆在極樂淨土而不自知──眾生無不皆已往生。

 

△覺性:覺性亦空,若求一個永不生滅的覺性,乃妄想也。「成佛」是說給貪執的凡夫聽的,鼓勵他們破除煩惱──破迷悟實,悟後則知無佛、無眾生。見、聞、覺、知乃夢幻中事,莫執有一個永恆的覺知。「常、樂、我、淨」是現量境界,乃相對於凡夫之「無常、苦、空、無我」而立言。不二境界,遠離這種言說相。

 

△善根:對於善根不具足的人,「空」容易落入斷滅。若一切皆空,該當何為?隨緣自在可也。對於見道的人,說空也好、說不空也好,不礙自在。因為禪乃不二法,離開分別相、離開言說相。

 

△無欲:「無欲」得以入禪,無欲則無所求──不求依處、不求有我。無我則無我所,故「空無所有」並不恐懼。因為無始以來,本就一無所有,萬法本來空、本來就是涅槃。見道之後,才真正體會什麽是「妄想」。所謂妄想就是於本來清淨的實相裡,自己在那兒加油添醋,編造莫須有的種種煩惱,以致枉受諸苦也。

 

△解脫:眾生本來就已解脫,更貼切而言,本來就沒有解脫不解脫的問題,種種問題皆出自眾生的妄想。為什麽會在清淨中無端起妄想呢?這正是《圓覺經》所探討的的理趣。不管你學不學佛、不管你信不信上帝,眾生本來就已解脫,根本沒有得救不得救的問題,無始以來眾生皆在極樂淨土中。只是,悟則還我本來清淨,不悟則枉受諸假苦。

 

△醒夢:「醒夢一如」乃不二境界,是指醒與非醒乃吾人妄心之分別。醒與非醒皆不可得,欲求覺醒、欲求不入夢寐亦屬妄求。醒也自在、夢也自在,無夢無醒可得,乃真入不二也。欲修得無夢之境界,是有為法,不足取。

 

△醒夢一如:眾生本來成佛,不管你是醒著還是睡著,畢竟都是佛,也無需一直想著「原來我就是佛」,知道的時候是佛、睡著了也是佛,昏迷不醒了,仍然是佛。所以啊,你不必害怕「睡夢中怎麽辦?」這種憂慮,是因為不了解醒夢一如的真義。

 

△真心何在:

 

問:「當你睡著的時候,真心哪裡去了?」

答:「萬法本無生,無你也無我、無心也無境、不來也不去,不管是睡著還是醒著,『心』畢竟不可得,沒來也沒去。」

所謂「自主」,是指「心境」不受貪瞋痴習氣的左右,能隨緣而自在,並非能「為所欲為」的自主。在空無我的實相中,哪有「自主」的法呢?「主宰」不可得,追求一個能主宰的我,是妄求,那是根本違背緣起法的。不問你懂得多少道理,但問自己嚐到多少解脫味。

 

△具足:本來具足一切。具足個什麽呢?三身四智嗎?既然是本來具足,豈是「修得」?原來是「修悟」而知本來具足,並非悟後能多「出」了什麽。

 

△能所:沒有能得的「主體」(能),也沒有被擁有的「客體」(所),一切是如夢如幻、如真如假,並沒有「人」或「佛」擁有過什麽,所以具足一切。這一切就是「空」──原來就是空無一物。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亦如此,一切皆空。

 

△有我、無我:說有我、說無我皆是方便說,只為了讓眾生體悟那不二的境界。在不二的境界裡,超越了「有」、「無」的相對概念。在能所雙泯、雙融中,根本沒有「我有」、「我無」之問題存在。同樣的,生與死的概念也不存在,當然就沒有生死的煩惱。「無生」也是一種方便說,極善巧的讓眾生度過生死的煩惱。所以,「無生法」確實是極微妙的方便法。

 

△無執:貪而無執、瞋而無執、痴而無執,當下解脫。「無執」就是戒定慧。「無執」即無住──無住生心。在無執著中任憑發揮種種妙用;在「無執」中,當下即不二境界。所以啊,貪瞋痴與戒定慧不二。如何不二呢?因為貪瞋痴本空、戒定慧本空。(這個,未悟者是難以理解的。)

 

△不起執著:去愛你的孩子吧!去愛你的情人吧!沒有情感的心,豈不只是一灘死水?愛算是一種貪,這種貪若起執著,就會生煩惱;若不起執著,當下便是解脫;能不執著,便是上上戒啊。去指責不自愛的人吧!去懲罰犯法的人吧!沒有作用的心,豈不只是一灘死水?「怒」算是什麽一種瞋,若起執著,就會生煩惱,若不起執著,當下便是解脫。

 

△痴與慧不二:昧於實相的人,會自覺有許多的憂惱,其實呢,不管是痴迷或覺悟,都不妨礙眾生本來涅槃。眾生從本以來就已經解脫啊!痴與慧都是涅槃相,若不執著,便無痴、無慧可議!痴與慧乃無二無別。痴與慧會有不同,是由於凡夫的分別心所生起。但,「痴與慧」是悟後的境界。悟前,痴是痴、慧是慧;悟後,痴與慧無二無別。

 

△不二:小乘行人以斷除貪、瞋、痴、慢、疑之習氣為成就,大乘行者則以證悟不二為成就。證悟不二則無煩惱,當下解脫自在。貪瞋痴與戒定慧不二,不假修持,習氣本身亦是涅槃相。習氣本身不是煩惱,為習氣而煩惱才是傻瓜。所以,大乘佛教行者證悟不二後,當下悟知原來一切眾生本來就已解脫(更貼切的說,是根本就沒有解脫、不解脫的問題),凡夫則因不明真相,而枉受輪迴的心行。

 

△不二的效用:證悟不二者,因無貪、瞋、痴可得,便能在凡夫眼中的「貪、瞋、痴」裡逍遙自在。但卻令凡夫莫名其妙、甚至誤解而謗佛。故證悟者以慈悲為懷,為眾生表演出較合乎凡夫口味的舉止,最好能不帶一點點五毒的習氣,較能讓眾生滿意、讓眾生信服。當然啦,若能表演些微神通,更讓眾生傾倒。

 

△事實:眾生本來就已解脫,從本以來就已在極樂淨土中,根本沒有往生不往生的問題,無需阿彌陀佛來接引。只是未悟的眾生,不知擺在面前的這一個事實。

 

△實相:當下就是實相的顯現,然而凡夫卻帶著種種的有色眼鏡來觀看,在實相中添加了許多影像,以至不認得實相。那些添加的影像,就是貪瞋痴的投影。基於貪,便加上貪愛所引起的概念與價值感;基於瞋,便加上瞋恨所引起的概念與價值感;基於痴,便加上許多的妄想與臆測。所以啊,若要見到本來面目,必須要打開三毒的覆蓋,也許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慢慢去琢磨,也有可能在一瞬間頓悟本來。但是,不管哪一種途徑,基本的禪定功夫是需要的,沒有定不可能體驗禪。

 

△體驗禪:「無我」,是體驗禪的途徑之一。那麽,「我」可不可以體驗禪呢?在「禪」境中,並無「我」或「無我」的概念,若執著有一個「常我」、或執著根本「無我」等體驗,表示仍未體驗實相。可見藉由「真我」的方便修行,到達某一個層次,可能瞬間遠離「我」、「非我」等概念,而體悟實相。

 

 


推薦閱讀:

學佛的真相(十七)公案是給誰看的?
月夜歸航的【丹道禪宗】
心往好了想,事便往好了走 | 僧敲月下門
實修淺悟:禪宗與如何得清凈

TAG:禪宗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