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第一----三分冊

史前時代

原始農耕

1.時間 一萬年前開始原始農耕。

 2.標誌人類實現第一次偉大經濟變革;

 3.意義:食物持續供給,定居有了保障。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和人 口的增加,人們聚族定居,形成農耕聚落。

 4.特徵:南稻北粟,

5.典型:姜寨遺址。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炎黃傳說

中華文明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早期先民創世的集體記憶, 是以神話傳說的形式,經一代代人的口耳相傳而得以保留傳承的。在 華夏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有關炎帝、黃帝的傳說,在春秋戰國以來的 歷史文獻中佔有突出地位。近年來,中國人普遍以炎黃子孫自稱。

 

 

特徵與核心區域

特點:滿天星斗,八方雄起。 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起源核心地區。

 

 

《禮記.禮運》中的夏朝,文獻記載說:夏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建立之後是「小康 之世」。「大同之世」是「天下為公」的社會,「小康之世」是 「天下為家」的社會。世襲製取代禪讓制,設官分職,有軍隊、設 監獄,制刑法。

 

二里頭文 

在時間與地域上與文獻記載的夏朝最吻合的考古遺址是二里頭文 化,宮殿式建築說明二里頭社會已經分化,經濟生活農業為主,出 現禮器。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豐富的資料。

 

用文獻與考古相互印證的方法探究歷史(二重證據法)。研究歷史的途徑 所謂「二重證據法」和「多重證據法」 (商朝—文獻、甲骨卜辭和考古資料多重印證為信史) 1.考古。包括出土的文物、遺址、當代的物品等等 2.文獻資料。可以是第一手的也可以使第二手的。例如:史記、甲骨文、當 時人的日記、博物館的書籍、專家學者的評論等等 3.神話傳說。這個用的比較多的是史前和夏商左右時間的研究。 4.調查訪問等等。

 

什麼是第一手資料

指某歷史事實發生時產生的資料,有些本身就是該歷史事 實的直接遺存,有些可能是親歷者或見證人的記錄。如文物遺 跡、原始文件、檔案等。

什麼是第二手資料

又叫轉手資料,它是相對於第一手資料而言的反映該歷史 事實的轉載或複製資料。如歷史學家的研究著作、神話傳說、 民間故事等。

信史 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領湯完成了滅夏事業,建立了商朝。由於甲骨文 的發現和解讀,以及河南安陽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資料的發現,商朝已成為我 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的歷史也因文獻、甲骨卜辭和 考古資料的多重印證而成為信史。 方國聯盟,內外服制。內服是商王管地;外服是方國首領管地,商王間接管轄。商與 周邊方國存在著一種鬆散的聯盟關係,商王是方國聯盟的共主。方國則臣服 或歸附於商。

 

 

青銅器與甲骨文

1.青銅器:代表司母戊大方鼎,主要是禮器,專用於禮典祭祀,是等級 身份和政治地位象徵,有溝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權力功能。

2.甲骨文: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比較成熟文字,真實地記載了商朝社會 各個領域的歷史狀況,是探究商史的第一手資料。

 

青銅器:代表司母戊大方鼎,主要是禮器,專用於禮典祭祀,是等級身份和政治 地位象徵,有溝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權力功能。

 

 

周朝

西周的建立 bc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敗商軍,史稱「牧野之戰」,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鎬京(今陝西西 安),史稱「西周」。

 

 

封邦建國體制的內容 

1.分封對象:主要是同姓諸侯;還有殷人後裔 和原殷邦方國的首領。

 2.作用:「封建親戚.以藩屛周」,實現了對 殷人合圍、提高王權。

 

 

禮樂制度

1.創立:周公

2.內容:禮指典章、規則、禮節、儀式;樂指 音樂、舞蹈、史詩、歌詠;

3.作用:貴賤有等,上下「和同」。

4.實質:敬天保民。

社會大變革

1.bc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後人稱東周。包括春秋和戰 國兩個時期。

2.經濟變革:鐵制農具和犁耕技術;最深刻的變革。

3.政治變革:由封邦建國到中央集權大一統。

 4.思想變革:由禮樂制度到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

 1.背景: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思想文化提供物 質基礎。 社會轉型,「士」最為活躍,為治理社會提出各不相同的方案, 形成了諸子百家競相爭鳴的局面。 2.內容: 儒家:孔子,主張仁;孟子:主張仁政;荀子:主張禮法合一; 道家: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 法家: 韓非、李斯,主張:提倡法治;君主集權制;重視功利。

3.地位:對中國後世的思想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中國 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學術思想最為燦爛的一頁。

皇帝與中央集權體制

1.內容:皇帝制度:最高統治者稱 皇帝;中央官制:最高官職為丞相、 御史大夫、太尉,下設廷尉、治粟 內史等。郡縣制度:地方政府為郡 縣兩級,長官由朝廷任命。縣下有 鄉里,郡縣屬吏自行選用,基層屬 吏職權頗重。 2.措施:統一貨幣、度最衡、文字 等,修築長城,焚書坑儒等。 3.特點:地方政府在經濟、政治等 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 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於中央。奠 定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政治 制度的基本格局。

從「無為」到「有為」實質是漢武帝加強皇帝中央集權

 (1)內外朝制度:為加強皇帝集權,裁抑丞相職權;啟用身邊的親信近臣,參與朝 廷大事的討論,形成了宮廷的決策核心,稱為「內朝」或「中朝」;而以丞相為首 的政務機關稱為「外朝」。

(2)刺史制度:漢武帝創設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監察宮員,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 監督和控制。

(3)推恩令:頒布「推恩令」以削弱諸侯王的權力,大體消除了漢初郡國並行制帶 來的負面影響。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漢武帝時,採用董仲舒、公孫弘等人的建議,設立五經博士,將儒學定為官學, 其他諸子之學「罷黜」在官學之外;在長安建立太學,教授五經,從中選撥官吏。

(2)影響:儒學在官學中「獨尊」地位確立,經學的教授、學習,為儒家學者置身 仕途開闢了道路,通經致用成為古代學者的普遍追求;儒學成為歷代王朝的統治思 想和社會主流意識形態。

(3)武帝的執政原則可以概括為「儒表法里」,他所信任的大臣多是既精通儒術又 深明刑法的人。

(4) 三.對西域疆土的拓展 漢武帝通過對匈奴的三次戰爭,大體解除了匈奴對北邊的威脅,並在河西走廊設河 西四郡,以加強對西域的控制。

東漢的建立 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是為漢光武帝,定 都洛陽,史稱「東漢」。

 

豪強地主(1)原因:兩漢時期己經存在豪強勢力,到 東漢進一步發展;東漢的「柔道」政策對貴族 官僚和地方豪強有妥協的一面;封建自給自足 自然經濟的分散性。

 (2)表現:建立大莊園,控制大量依附農民; 擁有私人武裝;精通儒學文化,控制地方輿論; 有的連續數代在朝中位居高官,把持中央和地 方政權。

(3)影響:豪強地主勢力逐漸演變為割據勢 力,對中央集權的統一王朝構成巨大威脅;出 現軍閥大混戰,東漢名存實亡。

三國

208年,曹操親率20萬大軍南下,企圖一舉殲滅孫、劉,平定天下。軍事上處於劣 勢的劉備與孫權聯合抗曹,雙發大戰於赤壁。孫、劉軍隊運用火攻,大獲全勝,迫 使曹操北還。隨後,劉備進佔四川,孫權進一步擴展了東南轄區。 三國鼎立局面的最終形成 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廢漢建魏,定都洛陽,史稱「曹魏」; 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 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國號吳,定都建業,史稱「孫吳」。三國鼎立局面最終形 成。

南北朝政權的更替 北:五胡十六國(匈奴、鮮卑、羯、氐、羌)→北朝(北魏→東魏、西魏 →北齊、北周); 南:東晉→→南朝(宋→齊→梁→陳); 後,北周滅北齊,隋朝代周,南下滅陳,統一全國。 二.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1)背景:十六國時期,內遷的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雜處中原,加速了民 族融合的步伐;北方少數民族的社會、經濟、文化相對落後,認同並接受 先進的漢族文化;不少胡族君主身體力行,提倡漢化。 馮太后改革:基層實行「三長制」,完善地方行政,加強中央集權;頒布 官吏俸祿制和懲辦貪贓的規定;推行「均田制」。 (2)孝文帝改革內容:遷都洛陽;改穿漢服、說漢語、改漢姓、與漢族通 婚;尊崇孔子,實行禮制,提倡以孝治國。 (3)影響:得到漢族地主對北魏政權的擁護,鞏固了其統治基礎;加快了 民族融合的進程;推動了北方少數民族社會、經濟、文化的進步。

 

 

 

 

 

 

唐朝

三省六部制政事堂

 (1)初創於隋文帝時,經唐的繼承與發展,更趨規範化、程 序化。 中央設中書省負責草詔、門下省負責審核、尚書省負責執行; 其中,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管具體事 務。三省長官都是宰相。

(2)唐朝設政事堂作為宰相議事的處所。凡遇軍國大事,由 政事堂會議商定,經皇帝批准後,以詔令形式頒布執行。其後, 凡被加以特定官銜而能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官員都是宰相。

(3)評價:三省六部制其實是皇權逐漸增強的產物,眾多宰 相集體議事,分工明確的三省互相牽制,使個別宰相難以擅權 專斷。不過,這一制度若能嚴格執行,.皇權將受到一定限制, 因而隋唐時代的皇帝,尚無絕對的專制獨裁之權。

科舉制

(1)科舉制是一種通過分科考試形式選拔官員的制度。

(2)由隋朝開創,經唐朝逐漸健全。唐朝科舉考試常 設明經、進士兩科,尤以進士科為重。

(3)作用:網羅天下俊才,擴大了統治基礎;人才選 撥、官員任命的權力完全收歸中央,對門閥勢力有效抑 制,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貞觀之治 626——649年

(1)貞觀年間,政治清明,經 濟發展,社會安定,民族和諧, 史稱「貞觀之治」。

(2)表現:政治上,完善三省 六部制和科舉制;舒緩刑法, 寬政安民;知人善任,廣招賢 才。經濟上,輕徭薄賦,休養 生息,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文化上,重視教育。民族關係上, 開明的民族政策;改善與周邊 民族的關係,與之和平相處, 並加強國防,平息邊患。

唐蕃關係

(1)唐太宗十分重視與周邊少數民族的 關係,與之加強交流,和平相處。

(2)他接受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和親要 求,將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進 了漢蕃兩族的友誼,在歷史上傳為佳話。

 

 

開元盛世

 唐朝的鼎盛出現在唐玄宗(即唐明皇) 李隆基時期,當時出現政治清平、社會 安定、經濟高度繁榮的景象,後人讚譽 為「開元盛世」。

絲綢之路的全盛

 (1)背景:自漢朝開通「絲綢之路」後,其對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 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唐朝在西域設有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管轄 當地事務,並駐軍防守,絲綢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的基礎上臻於全盛。

(2)西域大食、天竺、波斯等國的商人、僧侶、使節等絡繹不絕。特別 是擅長經商的粟特人,成為溝通東西方經濟與文化的重要媒介。

(3)來往商品:中國的絲綢、紙張、瓷器,工藝技術、思想文化西傳; 西方物品及音樂、舞蹈、天文、歷算、醫藥和宗教信仰等傳入中國。

(4)長安作為絲綢之路的東端,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 是舉世聞名的國際大都會,極為繁華,是東西方交通的樞紐。

 

 

 

 

 

遣唐使

(1)唐朝與東鄰朝鮮、日本的交往密切。

(2)日本將與唐朝的交往視為國家大事,曾先後十多次派「遣唐使」來 中國交流學習,隨行的還有眾多的留學生和學問僧。日本通過這種方式, 全面吸收融合唐文化。

(3)在19世紀西方影響進入之前,東亞諸國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 化圈,即儒家文化圈。

 

宋朝

北宋的建立960年,後周禁軍將領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北宋長 期與遼、西夏和金等民族政權並立。

 

 

文官體制 

 宋太祖鑒於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傭兵自重、禁軍將領篡奪皇位的歷史 教訓,在政治、軍事方面進行了改革。

(1)集中兵權——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確立樞密院主軍政、三 衙統兵、皇帝總攬兵權的體制;軍隊部署實行「內重外輕」原則(禁 軍和廂軍);更戍法(將兵不識); (2)重用文官——通過科舉大量提拔文人做官,重要官職由文人擔 任,形成文官政府;宋朝還實行官、職、差遣分離的制度。

科舉制的完善 

(1)制度創設宋朝繼承了隋唐開創的科舉制,在考試製度和規則 方面做了較大的改革。宋朝科舉主要分為解試、省試和殿試,殿試 由皇帝直接面試。為了防止考生徇私舞弊,開創「彌封」、「謄錄」 制度。宋代科舉增加策論考試,考核士子對儒家經典的理解和對社 會事務的分析能力。

(2)科舉制的作用:不僅為宋朝選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對普 及教育和傳播知識產生積極影響。

北宋、遼、西夏 鼎立的局勢

(1)916年,契丹首 領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契 丹國,後改國號為遼。 遼在管轄地區實行「以 國制治契丹,以漢制治 漢人」的政策。1005年, 北宋、澶淵之盟。宋遼 之間的戰爭狀態結束, 雙方維持了百餘年的和 好關係。

(2)1038年,党項 族首領元昊稱帝建國, 史稱西夏。1044年,西 夏與宋、遼達成和議, 形成三國鼎立局勢。

 

 

 

南宋

靖康之變南宋的建立

(1)1115年,女真完顏部首領阿骨打,仿漢制,稱帝建國,國號大金。

 (2)1127年,金攻入宋朝開封,俘虜北宋徽宗、欽宗二帝及后妃貴戚等數千人北撤, 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3)1127年,趙構稱帝,定都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岳飛等將領長期與金對 峙。1141年,「紹興和議」。形成宋金長期對峙局面。

 

 

海上絲綢之路

 (1)南宋重視海外貿易(原因:西夏的興起阻斷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南宋 經濟的繁榮和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造船業和造船技術的進步)。其中, 廣州、 泉州和明州(寧波)是著名的三大港口,並設立市舶司進行管理。

(2)宋代的海上商路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或「香料之路」,以中國泉 州為起點,可通往日本、高麗、東南亞、印度、波斯、阿拉伯乃至東北非, 不僅使宋朝獲得巨額財政收入,也給通商各國的文明進程增添活力。

畢昇發明泥活字印刷術;泥活字印刷術向外 傳播(a) 北宋時期,畢昇創製泥活字印刷,比歐洲早了四 個世紀。13世紀,東傳朝鮮、日本,西傳中亞、 波斯和歐洲。對中外文化交流和傳播產生了巨大 的影響。

 

 

 火藥武器的發明和使用的影響

 火器的發明和使用,改變了戰爭方式,從此進入 到冷兵器和火器並用的時代。南宋時創製了 「突 火槍」,宋元年間發明了「火銃」。13世紀,火 葯隨蒙古西征傳入阿拉伯地區,後傳至歐洲,對 歐洲歷史發展影響巨大。

 

沈括與《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是北宋科學家沈括用筆記體裁寫成 的一本科學著作。該書不僅保存了大量的科技史 料,還記載了許多平民在科技上的創造,書中的 描述和分析準確而富於科學性,被譽為中國科學 史上的里程碑。

元朝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忽必烈建立元朝

(1)1206年,鐵木真(成吉思汁)建立大蒙古國(地跨歐亞)。

(2)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1279年,南宋滅亡。

行省制度

宣政院、彭湖巡檢司

 (1)元朝對遼闊疆域的統治措施:中央設中書省(總理全 國政務)、樞密院(掌軍事)、御史台(掌監察)。中書 省下設六部,直轄地區稱為「腹里」,由中書省直接管轄。

(2)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者「省」。行省制 度的確立是中國行政制度的一大變革,「省」作為地方一 級行政機構沿用至今。

 (3)吐蕃作為特別行政區,由宣政院管理,西藏正式成為 中國的一個行政區域。

 (4)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灣)。

 

 

明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應天(今南京), 是為明太祖。 二、內閣制度與皇權的加強

(1)朱元璋即位後,大力加強皇權,廢除了中書省 和丞相一職,中國歷史上延續了1600年的宰相制度由 此終結。集皇帝、宰相於一身的朱元璋獨攬大權,力 不從心,所以設殿閣大學上,侍從左右,以備顧問, 協助皇帝處理朝廷文書。

(2)明成祖朱棣即位後,選拔翰林學士入文淵閣值 班,在皇帝授總下參與機務,批答奏章,正式確立內 閣制度。內閣實質是皇權加強的表現。

 

 

 廠衛制度

自朱元璋設置錦衣衛之後,繼任的皇帝又先後設立東 廠、西廠、內行廠,這些特務機構合稱為「廠衛」。 廠衛由皇帝直接指揮。

 

清朝

清的建立

(1)1616年,滿族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各部落,建立大金政權,史稱後金。

 (2)繼位的皇太極於1636年稱帝,改國號為清。

 

 

明朝滅亡與清軍入關

 (1)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弔死景山,明朝滅亡。

(2)同年,駐守山海關的吳三桂放清軍入關,佔領北京,確立對全國的統治。

 

 

軍機處的設立

(1)康熙——設南書房,參與機務,草擬詔令御旨。

(2)雍正——設軍機處,完全秉承皇帝旨意辦事,執掌參贊機務、 批答奏章、草擬詔令等,是為皇帝出謀劃策、輔佐皇帝總攬全國軍政 事務的中央機構。

 (3)乾隆——進一步強化軍機處的職能,皇權得以空前加強。

 

 

清朝鞏固多民族國家的措施

 (1)東北——康熙時,兩次雅克薩之戰,抗擊俄國侵略,1689年, 簽訂《尼布楚條約》, 劃定中俄東段邊界。

(2)西北——康熙、雍正、乾隆平定蒙古准葛爾部叛亂;乾隆時, 平定新疆回部叛亂,統一天山南北,設伊犁將軍管轄。

(3)西南——雍正設駐藏大臣,監督西藏政務;乾隆時實行「金瓶 掣籤制」,由駐藏大臣監督達賴、班禪的轉世程序。

(3)(4)東南——康熙時,統一台灣,設台灣府,將台灣置於中央政府 的統一管轄之下。

 

 

商業繁榮的表現

 商品生產的發展促使各地 商業日臻繁榮。許多城市恢 復繁盛。

 

 

 《四庫全書》

 乾隆時編成《四庫全書》, 是我國最大的一部叢書,分 為經、史、子、集 4部。

 

 文字獄

 清朝為鞏固統治,竭力推 行文化專制政策,對知識分 子的思想牽制空前嚴厲,大 興文字獄。

「朝貢貿易」的特點

 由官方控制和壟斷的唯一合法貿易;有嚴格的貿 易限制;不以獲利為目的,加強了中外之間的友 好關係;政治意義大於商業意義。

 

 

葡萄牙人佔據澳門

16世紀中期,葡萄牙人把澳門作為貿易中轉的據 點。此後,澳門發展為溝通東西方經濟的樞紐。

 

 

閉關政策

 (1)原因:清朝統治者由於對西方勢力的戒備 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態,逐漸走上閉關鎖國的道 路。

(2)表現:淸初為隔離東南沿海的反淸武裝,實行海禁;康熙帝在位的中期,因局勢趨於穩定, 取消海禁,並指定在廣州等地設立海關;乾隆時, 實施閉關鎖國,只准在廣州一地貿易。清朝中期, 清政府對外商來華實施更為嚴格的限制,國門關閉更加緊密。

利瑪竇與徐光啟合譯 《幾何原本》

6世紀中葉,歐洲傳教士開 始來華傳教,以義大利人利瑪 竇為代表。利瑪竇與徐光啟合 譯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 成為第一部譯成中文的西方科 學著作。

 

 

 早期西學東漸的作用

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使得 不少中國人開闊了眼界,窺見 了一個原先全然無知的西方世 界;一些明智之士認識到中國 與西方的差距,開始對中國的 傳統和現狀進行反思。


推薦閱讀:

游本昌演完《濟公》後為啥突然消失一段時間?
新發現的泰坦巨龍「曼蘇拉龍」有助研究非洲恐龍史
老梁說天下之金正恩的個人經歷有哪些?
舊日本海軍航母(十九):大鳳 遲遲而來的重型航母
古代有性癮的女人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