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版孫悟空雖然好,但並非最好
這幾日的朋友圈和微博,幾乎都被一個人承包了——
六小齡童
他幾乎是孫悟空的代名詞。
也是幾代人心中真正的大聖。
雖然後來者此起彼伏,像周星馳、張衛健等人的孫悟空也深入人心,但無一能夠超越六小齡童。
今天魚叔看到知乎日報上一篇關於「六小齡童版孫悟空」的文章,有種顛覆腦洞的感覺。
魚叔極少用別人的文章當頭條,但這篇是個例外。
來源:知乎
作者:羅罔極
獨立魚已獲作者授權轉載
六小齡童演的猴確實好,幾近以假亂真的程度,但它未必像孫悟空。
最起碼,不像原著小說里的孫悟空。
那孫悟空究竟是什麼樣的?
吳承恩這樣描寫:
寶林寺的僧官看到他真箇是生得醜陋:七高八低孤拐臉、兩隻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獠牙往外生,就像屬螃蟹的,肉在裡面、骨在外面。
《西遊記》第三十六回
別不信,最像此描述的,是《西遊降魔篇》里的孫悟空。
豬八戒也遠不是 86 版那個肥頭大耳嘟嘟嘴的賣萌豬。
吳承恩如此寫:
我那大徒弟姓豬,法名悟能八戒,他生得長嘴獠牙,剛鬃扇耳,身粗肚大,行路生風。他本是天蓬元帥臨凡,只因錯投了胎,嘴臉象一個野豬模樣。
《西遊記》第二十九回
最像原版豬八戒的,是張紀中版:
實際上,西遊記從來就不是一本老少咸宜的書(多數人讀過的都是青少年現代白話閹割版)。
原著里人物醜陋,勾心鬥角。
悟空八戒沙僧都曾是以吃人為生的野生妖怪。
尤其是沙僧,唐僧的前九世很可能都被沙僧吃了。
《第八回》
那怪道:「我願皈正果。」
乃向前道:「菩薩,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閑時拿來頑耍,這去,但恐取經人不得到此,卻不是反誤了我的前程也?」
菩薩日:「豈有不到之理?你可將骷髏地掛在頭頂下,等候取經入,自有用處。」怪物道:「既然如此,願領教誨。」
菩薩方與他摩項受戒,指沙為姓,就姓了沙,起個法名,叫做個沙悟凈。當時入了沙門,送菩薩過了河,他洗心滌慮.再不傷生,專等取經人。
許多人質疑孫悟空吃人,且看《第二十七回》行者笑道:
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里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
或變金銀,或變庄台,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晒乾了防天陰哩!
西遊記里有許多血腥且少兒不宜的描述——
《第三十回》
當晚,眾臣朝散,那妖魔進了銀安殿,又選十八個宮娥彩女,吹彈歌舞,勸妖魔飲酒作樂。那怪物獨坐上上席,左右排列的,都是那艷質嬌姿,你看他受用!
飲酒至二更時分,醉將上來,忍不住胡為。跳起身大笑一聲,現了本相。陡發凶心,伸開簸箕大手,把一個彈琵琶的女子,抓將過來,扢咋的把頭咬了一口。
嚇得那十七個宮娥,沒命的前後亂跑亂藏。卻說那怪物坐在上面,自家斟酒,喝一盞,扳過人來,血淋淋的啃上兩口。
《第七十二回》里蜘蛛精的描寫:
那些女子見水又清又熱,便要洗浴,即一齊脫了衣服,搭在衣架上。一齊下去,被行者看見——
褪放紐扣兒,解開羅帶結。
酥胸白似銀,玉體渾如雪。
肘膊賽冰鋪,香肩欺粉貼。
肚皮軟又綿,脊背光還潔。
膝腕半圍團,金蓮三寸窄。
中間一段情,露出風流穴。
女妖下面那條魚是八戒
據說這就是,「老不看三國,少不看西遊」的由來。
所以,西遊原著其實是不適合拍成電視劇的,若真要拍,起碼也得是《權力的遊戲》的規格。
首先是少兒不宜。
其次是思想內涵極其深刻:
借神魔佛道的背景諷刺社會,有關這類的解讀何止千萬字。
再者,畫面著實龐大。
《第五回》:
李天王即調四大天王與二十八宿,一路出師來斗。大聖也公然不懼,調出獨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與四個健將,就於洞門外形成陣勢。你看這場混戰,好驚人也。
這大聖一條棒,抵住了四大天神與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殺夠多時。大聖見天色將晚,即拔毫毛一把,丟在口中嚼碎了,噴將出去,叫聲:「變!」就變了千百個大聖,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戰敗了五個天王。
大鬧天宮的場面若讓好萊塢拍成電影,指環王恐怕也只能跪下了。
所以我想說一件事情:
86 版西遊記由於審查、思想、以及當時拍攝技術等種種原因,它和西遊記原著的出入極大。
六小齡童的表演固然好,但那只是他詮釋孫悟空的一種方式。
而周星馳、張衛健則是詮釋孫悟空的另一種方式。
這三種詮釋都屬於另闢蹊徑,不符合名著。
但是,六小齡童卻經常去說人家周、張等篡改世界名著,辱沒中華文化,做出諸如此類等等的道德抨擊。
彷彿孫悟空這個角色只能由他來演,其他一概胡扯。
賈玲向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道歉,六小齡童居然非常贊同:
而事實上,正是六小齡童與其團隊,一手把一部偉大的古典神魔小說改編成了優秀兒童劇。
那些極度吹捧 86 版西遊記的人,我想問一個問題:
你們看完全劇,除了說說「孫猴子演得不錯」「豬八戒也不錯」之外,還能感受到什麼?
抱歉,我幾乎沒感受到一絲佛與道的思想內涵,也沒看出任何諷刺不公社會的行為動機。
我也只能隨口說說:「演得不錯」。
它究竟體現出什麼「文化內涵」了?
在 86 版西遊里,孫悟空是高大全的黨員,唐僧是迂腐不化的笨蛋,八戒是一隻圈養豬,沙僧則只會說:大師兄二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這樣一部臉譜化的西遊記,真是你們想要的?
然而周星馳雖「惡搞」西遊記,在裡面添加女主角,創作出與原著看似毫不相干的劇本,並被六小齡童批評「拿棒子的動作像流氓」。
但是,我卻在裡面習得了許多深刻內容。
在《西遊降魔篇》中,我看到玄奘不是腦子轉不過彎的笨蛋,而是真正懂得悲憫眾生的僧人。
在《西遊降魔篇》和《大話西遊》中,我看到孫悟空不是臉譜化的英雄形象,而是一個因「大鬧天宮被佛祖關壓了五百年,卻仍冥頑不靈」,企圖再次棒指蒼穹的悲情大聖。
在《西遊降魔篇》中,我懂得了,少女們愛的不是天蓬元帥,而是天蓬元帥的那副皮相,而一旦他毀了容,少女們則紛紛避恐不及。
陳佩斯說,好的喜劇,往往包裹著悲傷內核。
就如同,金·凱瑞以喜劇對抗社會牢籠,周星馳以喜劇表達人文思想。
藝術家用謊言道出真相。
然而現在有許多老一輩人,他們看不懂當代青年弄出的一些東西,卻總習慣以自身標榜的所謂「資歷」來堂而皇之地對其批判(像不像不識白骨精的唐僧?)。 好似把頑固、不知創新改革當成了一種文化美德。
簡直就像是古代的腐儒。
我想,孫悟空已經不止是一個特定角色、名稱,它儼然形成了一種文化符號。
而文化符號可以有多種不同地表現方式,它不該被某一人或某一種特定形式所壟斷。
而我認為可悲的是:曾經最先給傳統文化作出大量改編的,卻和現在「四處叫囂尊重傳統文化」的,往往是同一波人。
六小齡童把他個人一心想塑造的正面猴王、蓋世英雄、含有戲劇精粹的靈明石猴表演得淋漓盡致。
而周星馳,同樣把他個人所理解的與天斗、與地斗、與命運作出不屈抗爭的傲骨妖猴詮釋得刻骨銘心。
六小齡童演得好,但並非最好。
因為每個演員對孫悟空的理解和表演方式都不同,且都不符合名著。
所以,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最好的孫悟空。
只有不同風格的孫悟空。
但凡讀過西遊記的人,一般都不會說自己懂西遊。
我沒有完全否定 86 版西遊記,畢竟在那個電視劇數量用手指頭都能數清,西遊能拍到如此實屬不易,也應了當時的老少咸宜。
但我想,人們不該將 86 西遊奉為神明,更不該奉為唯一的神明。
它距離我心中那個西遊,確實相差甚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