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風雨五十年,2025遠景目標機遇與挑戰並存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3日在菲律賓國際會議中心出席第20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李克強與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共同主持會議。這是會前,李克強同與會東盟十國領導人合影。新華社劉衛兵攝

隨著第31屆東盟峰會於13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隆重開幕,東盟也由此拉開了成立50周年紀念活動的序幕。在當地時間11月12日舉行的慶祝東盟成立50周年晚宴上,來自各國的賓客歡聚一堂,共同舉杯祝福東盟。本次系列峰會,除了東盟自身的10個成員國外,另有美國、中國等17個非成員國,共計27個亞太國家共同參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經抵達了馬尼拉,出席此次東盟與中國的10+1峰會與東盟和中日韓的10+3峰會。

彈指之間,東盟50歲了

今年的東盟峰會與歷年相比更加引人注目之處在於——今年適逢東盟成立50周年的大慶,所以本年度的東盟峰會也成為了東盟成立50周年慶典的一大盛會。許多國家也紛紛對此表示祝賀。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於12日晚上舉行了巨大規模的國宴,歡迎出席峰會的各國元首。

不知不覺中,東盟已經走過了50年的歷程。東盟的前身是由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三國於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地區組織——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領導人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盟的成立,並明確了組織的定位與理念。1980至1990年代期間,隨著汶萊、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的先後加入,東盟成員國增加到了當前的10個,而東蒂汶則為觀察員國。

本屆東盟峰會的主題是「擁抱變革,融入世界」。包括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內的各國領導人和政府代表將討論如何實現東盟共同體2025遠景目標,並就地區和國際熱點問題交換意見。

成為了舉足輕重的區域組織

在成立之初,東盟還只是一個較為鬆散的區域組織,而成員國之間由於政治立場不一、利益各異,以及存在著宗教上的差別、領土上的爭端等,一度曾爆發激烈的內部爭鬥,部分成員國之間甚至還曾經兵戎相見。

然而,在風風雨雨50年後的今天,東盟已經令整個世界刮目相看。從人口數量來看,東盟已經成為了一個人口超過6億,面積達450萬平方公里的區域集團,總人口遠遠超過了歐盟;從經濟體量來看,它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從影響力來看,東盟已經變成了一個在世界範圍內具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區域組織。如今,各大國都積極發展、拉近與東盟的關係,東盟已經與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歐盟、韓國、俄羅斯和印度十個國家形成了對話夥伴關係,並建立了定期會晤的機制,如10+1、10+3、10+8等。其中,10+3對話機制建立迄今已經20年了。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撰寫了《東盟奇蹟》一書,把東盟過去50年的發展成果稱之為「一大奇蹟」。他認為,與英國鬧退盟的歐盟相比,東盟的影響力則蒸蒸日上,因為東盟兼顧了各自成員間的主權和彼此的利益關切,沒有強推統一貨幣與共同邊界。其實,東盟的發展壯大很好地演繹了「適者生存」的概念。在過去,人們一直看好歐盟,但現在卻更加看好東盟。

共同體建設帶來重要機遇 

各國領導人在馬尼拉參加東盟系列峰會開幕式(視覺中國)

東盟於2015年最後一天宣布正式建立東盟共同體,並於2016年開始啟動東盟共同體的建設,在去年於寮國首都萬象舉行的第28屆、第29屆東盟峰會上,東盟國家領導人討論了如何落實《東盟2025:攜手前行》的願景文件,規划了到2025年的一系列社會發展計劃,涵蓋了貿易、基礎設施建設、企業發展以及人員流動等多個領域。

在這一願景推動下,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六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CP)的談判則正在不斷取得階段性的進展。一旦最終達成,從東盟與外部市場的關係來看,經濟多樣性有助於多層次對外經濟關係和全方位區域經濟架構的形成,有助於東盟國家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整體提升。

此外,在今年8月,中國與東盟多個成員國的外長通過了「南海行為準則」框架協議,標誌著雙方朝向這一準則的最終協議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它有助於東盟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排除一切外來干擾推動共同體的建設。菲律賓外交部表示,南海行為準則的正式談判,預計將於明年全面展開。

未來的挑戰依然不可小窺

50年彈指一揮間,從明年起東盟將邁入另外一個50年,從而向百年東盟邁進。在這一過程中東盟面臨的挑戰依舊嚴峻。首先,成員國間的發展極不平衡的問題。在東盟內部,既有像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人均GDP突破萬(美)元的國家,也有像寮國、緬甸以及柬埔寨等相對較為落後的國家。如何統籌內部發展,協調各國經貿合作關係,儘快縮小各成員國之間的差距,是東盟必須要面對的頭等大事。

其次,東盟部分成員國之間不僅存在領土之爭,而且還面臨著諸多非傳統安全方面的挑戰。正如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13日的開幕式中所說:「恐怖主義和暴力極端主義危及我們區域和平、穩定及安全,因為這些威脅不分邊界。」同時由於東盟中多國為海洋國家,來自海上的威脅也日益嚴峻,它包括海盜、海上走私、毒品交易等。杜特爾特說:「活躍於各海域的海盜和武裝搶劫行徑威脅到我們的生活環境,並破壞區域和全球商業穩定。非法毒品交易威脅持續危及我們社會各界。」他表示,「這些重要議題將可能是東盟方面長期面臨的焦點。」作為擁有全球最多的穆斯林人口的一大區域,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正在不斷向這一地區滲透。

再次,東盟不斷上升的影響力也使其成為了一個「雙刃劍」,別有用心的區域外勢力對東盟的介入與拉攏反而成為了東盟的兩難選擇,一方面,使其一貫奉行的獨立、不結盟的政策面臨著考驗;而另一方面,域外勢力的介入必然會影響到東盟與中國的傳統友好關係。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的越南裔研究員黎洪和表示說:「我認為,圍繞南海問題,東盟如何在大國間保持好平衡,避免站隊,是至關重要的問題。」顯然,在實現東盟共同體2025遠景目標的過程中,機遇與挑戰並存著。


推薦閱讀:

多少個小目標,成就了現在的王健林?【風向標品牌策劃】
你應該怎麼做出期望
只要你願意開始,什麼時候都不會晚 | 我想對你說
2017年初畫的餅,年底都實現了嗎?

TAG:目標 | 東盟 | 挑戰 | 十年 | 機遇 | 遠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