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徹卻」——立斷的大圓滿見(二)

「徹卻」——立斷的大圓滿見(二)

標籤: 大圓滿  禪宗  瑜伽  大手印  勝義光明  分類: 見修寶炬 2008-06-23 17:27

     圓滿的頓悟  中國漢地曾有達摩祖師「一葦渡江」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法於神光法師(二祖慧可)的記載,達摩祖師因此被尊為東土禪宗初祖。無獨有偶,達摩祖師只履西歸時,曾在藏地傳授「古薩里」③法,以密傳口訣而實修般若法門,創立希解派,成就的弟子很多。但在西藏流傳不廣,時間也不太長。但藏地的大手印、大圓滿等法門也因此深受禪宗思想的影響。由此可見,禪宗與密宗大手印、大圓滿等法門有著密不可分、同一法流的淵源關係。禪宗也曾被近代寧瑪巴諾那呼圖克圖印證為「大密宗」,即相當超越於圓滿次第之上的大圓滿次第,說明漢地禪宗相當於藏地大圓滿最高法門。

     達摩祖師東傳的圓頓之法,從600卷的《大般若經》中來了一個「本來無一物」的大革新,從而創立了獨具特色的中國佛教禪宗。同禪宗相同的是藏密大圓滿亦以本來無一物、本來清凈、本不生為理論思想依據,並同禪宗一樣認為以語言文字來闡明、修習佛法是「說食不飽」,主張像達摩祖師面壁九年那樣徹底實修,以實修之悟證來達成就的目的。大圓滿的見確實是一種比較瀟洒的圓頓之見,在藏密瑜伽各派的修法只有恆河大手印的見地可以比得上,漢地也只有禪宗六祖的南禪圓頓之教可以與之媲美。

     禪宗與大圓滿在修行層次上和見地雖然相當,但禪宗在傳統作風上較大圓滿深奧,特別是在唐朝禪宗鼎盛時期所出現的直截了當、鋒利快捿的修行法門更勝一籌。其主要差異就在禪宗與大圓滿在隨機而用上有所不同。藏密大圓滿雖為無相灌頂,但為了表示口耳傳承、心印傳承,通常必用水晶球或圓鏡來做為大圓滿傳授的表示,並有預先傳下的正式儀軌。禪宗則脫卻這樣的固定儀軌儀式,而以大機大用來傳受,無有一定表示物。所以禪宗的師父如果沒有證得,不足以傳授弟子,而弟子如未證得,也不能得此大法。而大圓滿因有一定儀軌,則上師如有傳承而沒證得,亦可照本宣科傳下去。大圓滿得傳承就可修習徹卻、妥噶,而禪宗如未正式開悟,不許有聞思上之盲修。所謂「不破初關不閉關,不破重關不住山」。往往十年八年到處參訪不得開悟,而一旦開悟其成就和顯示神通變化也是非常驚人的。藏密瑜伽諸祖師中也有像禪師一樣隨機而用的。一些上師也用特殊的方便之法使弟子立刻頓悟,頗似禪宗的棒喝、打地、叉脖子、舉拳、築脅、砸鍋、吹毛等等形形色色的離奇而又平常的使弟子證悟的故事。可見在真正修行的大道上佛法是無宗無派的④。

     另外,大圓滿自生、自顯、自解、自然的四原則,在禪宗來講是不許說出的,讓禪人自己悟入。因為禪宗認為眾生常常執著「有」,唯一辦法就是否定一切。禪宗也說知「有」,但「有」是什麼?則切忌說破,因為用語言所形容的「有」都不像,所以,寒山大師說:「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在修行弟子時機未成熟時,不以語言來亂加摸索,以去除得證的障礙,這就是禪宗的高明之處。大圓滿的傳承作風則不同,不怕說破,上師以證量顯現於具信心、時機的弟子,而真正得傳弟子則不落文字語言的框框(相似證量)中去。

     雖然,藏密瑜伽的上師,特別是噶舉巴上師將大圓滿融入大手印中聯合修習,或者二者同時傳授。但大圓滿與大手印是有顯著的不同之處的。首先,大圓滿無次第,起首就與無住相應,剎那圓滿,不用修證,即見、即修、即行、即果,頓中頓為其本色;而大手印有見、修、行、果四次第,有多面、先後、止觀、悲智等指示。

     其次,大圓滿的總體特點是見地銳利、修行圓通,不經歷任何階梯,無修無證,剎那圓滿頓悟,而大手印的修法因為恐怕修學者不能立即相應、頓悟,所以有專一、離戲、一味、無修四瑜伽的漸悟。因此,大圓滿法糸統中有些修法,如《椎擊三要勝解法》,有次第、有步驟,其理趣同於大手印,而不是真正的大圓滿頓法。漢地所傳藏密大圓滿法,如《大圓滿虛幻休息法》、《大圓滿禪定休息法》等都名為大圓滿,實屬於大手印四瑜伽分段修習。但真正的大圓滿法中也分為四步境界,這主要是根據妥噶光明顯現的順序而分的,不是就徹卻而分的。「徹卻」為立斷的大圓滿正見,徹卻有四步境界仍是沿襲大手印的習慣,並不是蓮華生大師所傳授的大圓滿有徹卻四步境界,乃為後人效仿大手印所造。總之,有見地則有理趣束縛,有修則有執持束縛,有行則有取捨束縛,有果則有所希求。所以,大圓滿為一種無見之見,修者必須立即決定:煩惱為自心所生,無可斷;菩提本具有,無可修;本來具足大圓滿,無庸從新趨入。

     第三,大圓滿正見不同於大手印的俱生智見,為更高一層的本凈見,又稱大圓滿見。大圓滿見就是了達本來具足清凈,從而剎那圓滿。此種無見之見,不立文字,而以心印表示而成就最為殊勝。其特點為直接了當;一切法本來清凈,無縛無解,無修無證,當下當體,本來圓滿。

     大圓滿的境界也可以形容為一個水晶圓球,無有東西南北上下左右之分別,清明、無染、透徹、無礙、圓滿。大圓滿見則為事智和合一味的見。在時間上大圓滿見取當下,此當下並非指目前,而是三世共一時,過去未滅,未來亦不新生。大圓滿見在空間取當體,此當體不是指現在某事物的當體,而是指十方廣大無邊的宇宙空間無分染凈、聖凡皆在其中,無一物可取,亦無一事可舍;一粒微塵能廣含十方宇宙空間,可大可小,廣狹無障無礙。空間無不周遍,時間無不相續,超出時空的一切限制,遍於時空一切領域。這種妙理圓融的時空觀就是大圓滿的時空觀,它充另體現了華嚴世界的一乘圓滿之理。華嚴圓密十方的意境在藏密大圓滿中由理性認識升華為更高層次的感性認識——現量得證。所以,「大圓滿」被藏密瑜伽各派推崇為「最圓最頓」的修行之道。

     本來清凈見  修習藏密瑜伽大圓滿必須先修徹卻,才能進修妥噶,妥噶的基礎就是「加打徹卻」,意即本來清凈,為藏密瑜伽的大智慧。上根利智的修行者,無修無證,如如而住,自然而見自性者稱為「徹卻」。徹卻即指示一切眾生本來自在、清凈,自心本來光明空寂,但自己不認識罷了,「若能證悟此點,即是成佛」。依具證上師直指引見,不向外馳求,立斷妄念之流,得見本來清凈自性。如果可以不著不伏、不縱不收,任運而住,就可以本自圓成,見自心本來解脫、本來光明、本來智慧清凈。這種本來清凈的徹卻並非語言可道的見地與定境,為無見之見,無見之定,深妙不可說。如果能明了進修,則剎那徹悟,自然見性成佛。所以,徹卻就是立斷徹見本來清凈的大圓滿見。

     見自性而成佛是佛教修行的無上捿徑,舍此無其他捿徑。《海龍王經》曰:「智慧觀法常淡然,不見諸法有歸趣」,當下即見無生本具自性。所以,徹卻不向外求,一心不亂,不取不舍,明了自心即是佛,「我就是佛」、「佛就是我」為密宗根本道。徹卻又是大圓滿里的大中觀見,為頓超的見。《海龍王經》中龍女成佛的故事常常被人誤解,以為龍女獻了價值三千大世界的寶珠,釋尊即授記龍女成佛。其實是龍女的悟證,釋尊知其已悟道,從而做出龍女成佛的授記。龍女對佛說:「成佛如反掌,男女之身不可得,身心自然成佛道,吾即道不以道成。」最後一句話即「有見法而不觀者不以見法即成觀」⑤,顯示了「牛有二角皆在一頭」的中觀般若智慧。

     「徹卻」為藏密瑜伽大圓滿法指示本來清凈的實際立斷,此立斷不光是行人要了知本來清凈的道理,而且必須現量得見,剎那親證徹卻本來清凈見。主要修法就是修與阿達尼瑪佛智慧無二的《普賢王如來輪迴涅槃自解脫最高方便》。普賢王如來即阿達尼瑪佛,為元始法身佛,象徵著法界本體自性。他所示顯的智慧即是不生不滅的深奧哲理。其種子字藍色(即天藍色)阿字顯示了阿字本不生、相續不滅的理事圓融。行者自觀為阿達尼瑪佛,與此法身佛無二無別,即已明悟非空非有之理,剎那時了達無取捨、無善惡、十方圓明周遍、自在平等的密意,就可立斷諸恐怖、疑欲、妄念,從而顯現自心本有、無去無來的覺性。普賢王如來的心咒:「阿、打瑪打都、阿」,「打瑪打都」即法界之意,上、下二個「阿」字代表了不生不滅之本體,由阿字經廣大法界再還原阿字,表示無生本方便,也代表了整個法界的無生清凈。所以,「阿」代表了一切諸法的空性,除阿字外別無他法。藏密瑜伽的一切教授和修法都由此出生。

     密宗的主要經典《大日經》就是一部開示「阿字本不生」的真理的經典。它以胎藏顯現「若據本有,俱時圓滿」的道理,以引導修行者體認自身所具的佛性是一切眾生本有無生的。就阿字本身而言,則含有深奧的義理,為佛理的集中、濃縮和最高體現。阿字如同禪宗的「無」一樣,為沒有邊際的圓相,可大可小,「無」包括一切「有」,一切「有」都由此「無」出生。所以,阿字本不生就包括了一切「有」,萬「有」由此出生。阿字為帶有發起、發展性質(即華嚴一真法界的展現)的種子符號,如種子生果,阿字能生一切種子字和真言。阿字也代表了自心根本的、無師自然的智慧,代表了廣大圓融的法界體性。本來,大圓滿徹卻的本來清凈見的實相是不可能用具體語言文字來表達、表現的。因為,任何相對的語言文字都無法表達其意境,只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默然領悟,才能表現對這一真理的無言無相的深刻理解。所以,禪宗六祖認為:佛法與文字無關,佛法像天上的明月,而語言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不是明月本身;那種以語言文字即為佛法的觀點,就是把手指當成了月亮,視指而不視月,不但佛法未曾得到,連認識佛法的語言文字也搞不清楚。因此,大圓滿徹卻本來清凈見的實相也是不可言說的,也是無言、無見、無文字的。但語言仍然是明了無言之理的途徑之一,真理的實相又不得不借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由此就產生了禪宗無相參話頭,密宗有相觀種子字。阿字就是密宗彙集了最初本具、遍布一切、不生不滅的廣大法界的實相、真諦,成為密宗總持的總持、秘密的心肝。

     大圓滿徹卻類似大手印,而實超勝於大手印,二者有頓漸之別,徹卻不立四瑜伽,頓然直證;又大手印的俱生智見仍有因果上的分別,必先修證,然後證得。大圓滿徹卻屬本來清凈見,因果無分,無縛即無解;時間取當下,不用期待;空間取當體,不用選擇;不歷階梯,即見即修即行即果,當體圓滿現前。因此徹卻是一種立斷、頓超的見,是產生勝義光明的正因。徹卻的證得本為藏密不共之談(即為秘密),但古來有對其描述:其一為白色、圓形的明體顯現,白色為本性清凈光明之意,圓為功德圓滿無缺之意。正如《金剛頂經·一切義成菩薩告佛言》所云:「我見自心形如月輪」。其二為「見大」⑥周遍於一切法,意即本不生、色心不二(即心物一元)、無邊無際、無始無終。這也是一種明證自心本清凈、光明自在我心中的「常樂我凈」、「心月圓滿」的境界,如《佛說月光經》所云:「自心清凈,禪定自成,靜地修持,無仇無親,行住坐卧,均為善法。」總之,這種「自性本凈,天心月圓」的圓滿觀是很難以文字加以描敘的,一旦立斷而見此本來清凈見,即頓超常人所見的時空領域,顯現自心的本自光明,進入時空無礙自在圓滿的境界。

      註:

     ①即龍欽大圓滿心髓(大圓滿心中心)。

     ②禪宗以「禪」命宗,進一步擴大了禪定的觀念,重在「明心」、「見性」、「頓悟」,而不再局限於靜坐凝心專註觀境的禪定形式。

     ③「古薩里」為藏傳佛教對實修者的稱呼。

     ④關於密宗與同禪宗的相似,可以參見密勒日巴祖師傳奇中的「馬尾草上的斷證」。

     ⑤這是一種自然思維的體悟,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似乎就有些矛盾、悖論的意味了。

     ⑥密宗七大緣起之一,七大緣起即地、水、火、風、空、識、見。

     喝雲沙門依據「藏密瑜伽圓頓觀」和「藏密大圓滿及禪宗論籍法要」編寫

    [下篇:「妥噶」——頓超的大圓滿光。待後續。

我正在玩搜狐微博,快來「關注」我,了解我的最新動態吧。

http://sgc68.t.sohu.com/
推薦閱讀:

[轉載]《大圓滿前行》第21課筆錄
《大圓滿前行》第19課筆錄
大圓滿與禪宗的區別
大手印和大圓滿的區別

TAG:大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