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 090207古典本草入門10

090207古典本草入門10

最終修訂時間2015/01/19

 

 

正確使用中藥的原則

還有一個原則:「補瀉在味,隨時換氣」。這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李東垣)的觀點。最重要的是抓住葯的味,補和瀉都決定於味。

至於當下這個方子整體的寒熱定性,是寒性還是溫性,取決於病人來看診時的天地之氣(五運六氣),以及這個人目前的體質和氣機、病機,這三者當下的感通反應。

比如有個脾胃非常虛寒的人,他需要常年吃理中丸,四季寒溫不同,冬天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或者乾薑人蔘可以加量,夏天可能幹姜就得稍微少一點,白朮可以多一點,因為夏季脾胃多濕而虛弱。

如果又是夏天,氣運又偏燥火,那可能幹姜還得再少一點,人蔘也得少一點。如果他最近睡覺不是太好,可能甘草要多一點。甘草有微微闔中焦的力量,再加上蓮子、白扁豆、粳米,都有輕微闔的意思。這些可以隨時變化。以上都是根據天時和體質「隨時換氣」。

在「隨時換氣」上,比如這個脾胃虛寒的人感冒發燒了,如果燒得很厲害,喉嚨也很痛,上焦暫時性形成了一個封閉的、鬱熱的狀態,要打破這個狀態,用藥來疏解平衡一下上焦的熱,可以暫時用比如雙黃蓮,這也是根據病機「隨時換氣」。

或者用一些發汗藥,中藥西藥都可以。封閉鬱熱的格局一打破之後,他的本相又會出現,又會出現平時脾胃虛寒的癥狀,這個時候再給他吃附子理中丸,這還是隨時換氣。

所以傳統中醫重視說「標和本」,本就是平時的體質,他中焦下焦不太足,標可能是他今天皮膚癢了,明天感冒了,後天又拉肚子了。

那標和本怎麼去判斷?只需要判斷一個問題,如果他的根本問題是中焦不足,就看補了中焦後,身體能不能以自己的力量去把這些問題化解掉,如果能化解掉,就只管補中焦,其它的病不用都管。

如果現在光補中焦化解不了,還需要一些輔助的葯,比如說上焦需要開開表,中焦需要化化濕,那我就做一點加減法,在理中丸的底子上,加點金銀花、菊花、板藍根,甚至黃連、黃芩、黃柏都可以。但這個加減法,必須考慮劑量和選葯不能破壞干擾整個方子的大方向。比如對於特別虛弱敏感的病人,上面舉例的金銀花、菊花、板藍根、黃連、黃芩、黃柏都是苦寒之葯,需要非常小的量,或者改為桑葉、蘇葉、荊芥、生薏仁、車前草、胡黃連……這就是「剛柔輕重」之別。

再舉個例子,他的本是中焦虛寒,但是他現在上焦熱很明顯,燒得很厲害,我如果用補中焦的葯會使他的燒得更厲害,這個時候的權宜之計,是不管中焦,先給他用清熱的葯,但要「中病即止」。上焦鬱熱一解,回過頭再來考慮脾胃,這是「急則治其標」。其實就是怎麼打怎麼打都離不開「本」這個根據地,這就叫隨時換氣。大家先有個概念,後面還要講很多葯和方子。

在《傷寒論》裡邊有一句話比如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就是看到肝有病了,按照五行來說木克土,這個病會傳到這裡來,那你應該先考慮實脾。我們發現大部分有肝病的人,消化系統確實有問題,從三焦氣血來治療的思路也是通過中焦的調理來慢慢增加正氣,讓人體氣化周全,這個過程也是在幫助全身的木氣周流疏通,然後通過消化系統把淤滯在血分和氣分的邪氣排出。尤其是對於嚴重的肝硬化和肝癌。

所以治肝病要注意中焦和消化道,但是不建議尚未熟練掌握三焦氣血大方向的初學者拘泥於五行生剋,容易把自己繞暈,因為疾病的演化不一定就這一個模式。肝病有很多種,有的比如說是急性的肝病或者爆發性的肝炎,發展很快,馬上就要死掉的,或者膽病,在中醫也屬於肝病範疇,如果是化膿性的,有急腹症的,大便也不通的,這種情況就不該實脾了,應該倒過來,應該當先瀉脾。其實這個「實脾」,應該理解做「調節脾」。最終的目的,是讓中焦的運化功能正常。

所以中醫最重要的一個觀點叫什麼?辨證。辨證論治就是因人因時因地,還有因病制宜,不要變成趙括用兵,按框框來就比較麻煩。

上個月碰到一個病人,就比較讓我擔心,她最近看了流行的中醫暢銷書,然後就愛上了拔火罐,什麼病都拔,女兒感冒咳嗽三個月,她就一直給她拔。拔不好,也不讓去看別的醫生,這就是給自己圈了一個框框。

中醫治法很多,各有各的作用。拔火罐是什麼?偏重於開、散、瀉,有點類似中藥里的辛涼解表葯,涼是降,辛是開,適合於上焦或者表面有實熱,而且這個實熱位置偏表,用這樣的方法來開就很合適,孩子病了三個月,病已經入里,消化也不好,里虛。吃理中湯是捷徑。

學生:我覺得五行還是很有用的,五行裡面木對肝膽,膽是甲木,甲木是足少陽膽經,是從手到腳,是往下走的,足厥陰肝經是腳走到胸,是往上升的。五行裡面,木克土,但是如果土氣過強的話可以反侮,本身是個雙向的交流。克之間有個相互的交流。

舉個例子,我母親咳嗽、膽結石,我是用五行的方法把她調好的,也有可能是碰巧。我母親膽結石,膽囊拿掉了,所以她足少陽膽經往下沉降的力量不夠,所以我母親的肝陽外越,整天臉紅紅的,正常情況下金克木,現在木氣過旺,木反侮金,所以肺氣上溢,容易發泄,容易咳嗽。木氣金氣上逆之後,胃氣必然上逆,我當時給她開麥門冬和半夏,半夏是降胃氣的,麥門冬是降肺氣,然後再補中焦,兩天、幾塊錢就好。

李辛:上次我們討論過這張方子,按照三焦的思路怎麼看這張方子?麥門冬湯裡面,君葯是麥冬,量比較大,一般有三十克以上,然後有清半夏、有人蔘、炙甘草、粳米、大棗。麥冬是甘、微酸,平,半夏是辛、苦、溫,大棗是甘、溫或者甘、平。甘草、人蔘、粳米都是甘、平為主。人蔘的微苦能幫助氣收闔。

所以整個方子偏什麼?偏甘平,走中焦,而且有降、收、闔的力量,也微微有一點開。

我見過這位老人,她中焦非常虛弱,整體的格局,第一是不降,第二是中氣不足,中氣不足了以後導致上焦的肺氣不足,肅降功能失常。麥門冬湯有個很重要的一個葯,粳米。粳米就是我們吃的大米,它主要作用在中焦,是個非常平和的補充中焦精氣的好東西,它因為幾乎沒有偏性,所以成為我們的日常主食。在很多非常虛弱的病人身上,常常會用到。

 

半夏和麥門冬湯

學生:半夏辛、溫,但是它為什麼是降?

李辛:你們桌子上藥瓶里有半夏,先嘗一嘗它辛不辛?它沒有生薑那麼辛散。

我們的教材上寫半夏是辛溫,《藥性賦》也記載半夏是苦辛溫。但《神農本草經

》認為半夏是辛平。《葯鑒

》是氣微寒,味辛苦。張潔古(張元素)《主治秘訣》里是性涼,味辛、苦,氣味俱薄,沉而降。《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味辛平。開肺降逆。止汗。澀斂肺氣。

辛雖然有發散的作用,但半夏除了辛散,還能收斂、沉降,和生薑桂枝的辛是很不一樣的。

中醫的性味怎麼來的?還有人問更細微的東西,比如都是辛,這個辛的程度有多大。同樣是辛,為什麼這個辛是升那個辛是降?回到第一堂課講的《本草序例》,要看葯的形狀、質地、產地、炮製,比如說半夏用的是根,嘗起來還是有點粘粘的。

性味來源有幾個,當我們說「酸苦涌瀉,辛甘發散」的時候,第一,某個藥物確實有這個味道,但各個地域因為食物性味的偏好,對性味的評判沒有統一的標準,是個人的一種感受的表述。第二,古代的醫生根據藥物進入人體以後的走勢,反過來給藥物定性,所以酸苦甘辛咸,跟我們日常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不完全一致。既是一個味道,更是一個代表性味方向的代號、符號。

看古書的時候,你會發現有時候同一個醫生會用不同的符號,也有不同時代的醫生以不同的語言、符號說同一件事。剛開始會覺得這些都是互相矛盾。但你會慢慢體會到,一切表述不過是個符號的時候,你會開始體會古人真正要表達的心意是什麼?而不是以現代人的「邏輯」「概念」「內涵與外延」來分析。這個叫「得其意而忘其言」或者「得意忘象」。

有人問我,這樣會不會陷入不可知論?如果一個人還沒有培養出敏銳地直覺,怎麼去體會?所以你需要訓練自己,抓住人的虛實寒熱,升降開闔,抓住葯的虛實寒熱,升降開闔來互參。這樣每一個判斷都會有證據。

比如說古人的一個病案,會有病情描述、癥狀,然後一個方子,很多葯。下面常常會寫為什麼開這個葯、那個葯。這個葯起什麼作用?

你所需要的,就是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來推敲,這個葯在這裡,是寒的還是熱的、升的還是降的,走的是中焦、下焦還是上焦;它走中焦有沒有開,開通到上焦,還是就在中焦,是氣分還是血分,還是直接達四末,再看整體的方劑力量與病勢病機方向是否相合?這些才是需要大家慢慢去體會的重點。

那麼麥門冬湯整個方子為什麼往下走?第一,麥冬君葯,是偏陰的,還有粳米,相對來說是降的,所以總的方向是往下的。甘草平衡,大棗是從中焦這裡,稍微向上來一點點,但是也不厲害,半夏是有一點點往上走,但不強烈,合在一起,總方向是往下的。

學生:兩個方子都有人蔘,野山參、人蔘是不是有區別?

李辛:有區別,野山參更平和,入細微脈。用藥有王道、有霸道。華山劍也有君子劍和霸王劍。野山參吃進去,就跟喝好的茅台酒,喝進去以後它不往上走,也不衝撞。好的紅酒也是,喝下去以後,它是向下向內慢慢擴散的,然後在你全身潤開一圈。而一般的紅酒,喝了之後會感覺有點熱,向上升浮的感覺,走的是中焦氣分和血分。

野山參能夠深入到下焦細微處,三焦都能接通,表裡內外都能慢慢走一圈。把氣機給畫圓了。任何的病,都是氣機不流通,心情「一有拂郁」,就不流通,才有病。

但野山參是比較柔和的,人蔘的力量稍剛一些,西洋參的力量更剛強一些,要考慮會不會沖得太厲害,人蔘比紅參平和一些,紅參偏熱,對有鬱火的體質要小心。

去體會藥性,還有像上節課講的相殺、相反等藥物的七情,有些葯,單獨用都挺好的,但兩個葯合在一起會有一種反的力量。這個需要我們花時間去體會,再有,一個藥用在這個人身體里挺好的,到那個人身體里可能會有一些反作用,這都是細微的東西。不是看書背下來就可以上場殺敵了。對人體的氣機,對葯的特性把握得熟練精準一點,用起來就會心裡有數。

推薦閱讀:

易經卜卦入門/ 64卦表
八卦初級知識入門
蔡昔瓊《四柱入門輔導》第二十五課
《六爻入門》目錄

TAG:古典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