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供應商如何奪回那些失去的利潤?

一套dining

set,餐廳桌椅套裝,在美國的零售價,可能是1299美元。

而中國供應商出口報價和成交的FOB價格可能是300美元;其他內陸運費、到美國的海運費、美國當地的一些雜費等,約120美元;美國零售商門店的銷售價,利潤可能佔40%,也就是520美元。這樣一來,1299-300-120-520=350美元。我們的問題就來了,這359美元的中間利潤去了哪裡??

很可能

,就去了美國進口商的腰包,或者在港台新加坡那些代理那裡。那為什麼,這部分利潤,不能被中國供應商擁有?而是中間再轉一手或者幾手?難道老美是傻子么?不跟中國的工廠直接做生意,非要中間再轉幾手?

深度分析,其實可以簡單總結三方面的原因:

1)信任

一個美國零售商,往往更信任他的同胞,更信任相對發達的新加坡和港台地區的貿易公司。他當然可以直接向中國大陸的工廠採購,但是需要曠日持久地去跟進這些事情,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要招聘各類員工負責跟單、負責單證、負責瑣碎的溝通和確認細節等等,還要負責驗貨,要為產品的品質承擔風險,還要找代理負責各種出運手續,要聯繫美國當地的貨代,要有專門的同事負責進口適宜等等。極度麻煩,而且非常昂貴。

我們不能以中國的思維去思考美國的公司,美國人工很貴,這些事情在中國可能很便宜,請兩三個員工就可以搞定,但是在美國,你可能要請上五六個人,以美國的用工成本和各種福利,這部分薪酬就是一個極高的數字!

而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往往各個環節和體系,都已經非常完善,所以最合適的,就是服務外包,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讓合適的公司,做合適的事情。一方面降低成本,一方面提高效率。

所以美國零售商,往往喜歡下單給美國進口商。是因為信任,也是為了避免麻煩。一旦產品在美國出問題,就可以找那個進口商負責。他是美國人,是美國公司,不怕他跑了,不怕他不認賬,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而新加坡和我國港台地區,畢竟在過去壟斷了亞洲貿易多年,非常專業,各方面也容易和歐美零售商對接。思維理念和工作手法,都很接近。容易打交道,且效率高。就這樣,「信任、專業、便捷,還有風險控制」,造就了美國零售商的採購偏好。

2)思維和銷售方式的不同

我們國內大部分貿易公司和工廠的業務員,常常會問客人,「你要什麼?你有什麼要求?你有樣品么?你要我們怎麼做?你的目標價是什麼?」

但是歐美和我國港台的業務員就不同,他們跟美國零售商聯繫,是告訴buyer,「我們有什麼,我們今年的主推是什麼,我們今年的設計和色系是什麼,我們可以給你供應什麼,我們非常了解也能夠滿足你的市場需要和法律法規要求的相關測試,我們的同類產品在美國大約賣什麼價位,如果跟我們合作,我們大約能讓你維持多少的利潤」。

看出差異了吧?如果還不是太明白,我再舉個我親身經歷的例子:

多年來,我一直在美國零售商的office工作,部分時間在香港,部分時間在美國總部,跟各類供應商打交道,很容易理解這種差異。有一次,我上司跟我說,C,你現在可以考慮今年冬季的採購了,聖誕前我們做一次促銷,你做一個presentation給我,我們home

decor這個team要做哪些項目,來配合indoor

furniture的銷售。

然後呢,我會去找國內的工廠和貿易公司。我會問,「你們做過美國市場么?有沒有直接跟零售商合作?」我這麼問是有兩個目的的。第一,我要知道,他們了解美國的測試和法規,知道美國客人的taste;第二,如果能直接跟零售商做生意,說明他已經做到可以取代importer的角色,能跟美國和港台新加坡的貿易商有同樣思維方式和工作習慣。如果兩個答案都是yes,那好,我會告訴這個供應商,「請你推薦一些適合我們今年聖誕前促銷的home

decor類的產品,還配合我們的indoor furniture

series」。當然,我也會提供相關的設計、色系、顏色搭配,以及pantone色號等等。

但是很可惜,國內99%的供應商,一般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他們不知道怎麼推薦。大部分人接到這樣的詢盤,一般就會問,「你要什麼?你看一下我們的網站,或者給我你要找的產品圖片,以及數量,我們給你報價」。這只是最最低端的外貿模式,上世紀90年代可以成功,因為沒什麼競爭,因為制度沒放開,可以大肆賺錢,不需要動什麼腦子。但是到今天,已經落後海外很多了。

說白了,在做外貿業務,這是最最底層思維階段和工作方式。如果客人要什麼,你做什麼,這是最基礎、最沒有附加值的加工環節。如果我什麼都有,我有產品,我有圖片,我有數量,我有樣品,那說明這個產品已經非常成熟,也一定是長期採購或者採購過的產品,我又憑什麼下單給你呢?我一定貨比三家,找到價格最好的,性價比最高的。哪怕你價格更低一些,如果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我往往還是會優先考慮老供應商,你依然沒什麼機會。

我再說說香港貿易商是怎麼做的。

同樣的詢盤,一個香港公司回答我,「你給我一周時間,我做好collection給你」。我回答,「行,我給你兩周」。但這個,已經是deadline了。

香港公司就會根據他們的工作經驗,知道採購什麼款式、什麼花型、什麼顏色的地毯;什麼款式、什麼面料、什麼尺寸的桌布;採購哪種style的燭台;用哪種款式的玻璃瓶;用哪種顏色、款式、色系的餐具和陶瓷餐具;然後配合不同花型的沙發靠墊;還有牆上的相框;還有地上的柳編籃;還有牆角的花瓶;還有角落的聖誕樹;還有一些架子上的裝飾品等等,一周內給了我400多個報價。然後再整理一份presentation給我,就是圖片整合這所有的產品,然後設計師做出的效果圖。

我這邊收到後,會跟buying

team的同事,設計師,PD

manager,merchandiser,planner,analyst等等,一起開會,討論哪些地方要改,哪些產品可以,哪些設計和顏色要改進,哪些搭配不合適等,然後篩選,大概多少產品可以列入考慮範圍,也許是150個item。然後呢,香港供應商還有更厲害的,馬上在內地sourcing,然後打樣,然後把所有的樣品發到美國。然後我們的設計師會布置一個展廳,把所有的產品根據效果圖,按照一比一擺成完全一樣的感覺,就好比一個模擬的超市,然後我們再看,再研究,再討論,看看哪些地方還要改進,還要修改。

等到第二次打樣完成後,才到了跟香港供應商談價格的時候。這150個item,我們研究研究,哪些貌似貴了點,你要降價;哪些價格沒法接受,差距太遠,你想辦法改動,或者改材料,或者換供應商,你去搞定,這是你要解決的。

因為我們做的,是一攬子計劃,定下來了,那ok,這個promotional的項目,會分給三到四家進口商做。可能這個香港公司,是其中的一個,大約他們能分到1700萬-2000萬美元的訂單。然後其它三家美國和台灣的供應商,再分剩下的2000萬美元訂單。這種操作,是大部分國內供應商沒法想像的。但利潤,就在這裡!!!

看到這裡相信你的心已經在滴血、疼痛,卻又自愧不如,感到無法企及。但最最重要的,還在後面。

3)灰色收入

一個毛絨玩具,揚州的工廠報價3.5美元,美國門店的零售價19.99美元,差價很大。揚州的工廠,可能賺0.5-0.6美元;香港或者美國的貿易商,可能賺5-6美元,是工廠的10倍;然後美國零售商,可能也有5-6美元利潤,其它的,除了雜費、運費、稅費和各種開支外,還有一個沒法忽視的地方,就是「可能存在」的灰色收入。

舉個例子,一個美國零售商的buyer,普通的那種,不算很強的、或者資歷很深的,可能年收入是5-6萬美元,加上業績的bonus,一般也就12萬美元左右。扣掉稅,可能也沒有太多,也許人民幣50萬不到點。這個收入,其實並不算高,國內很多外貿業務員,業績好的,提成加起來都不止這些了,高管和老闆就更加遠遠不止。

那就這50萬人民幣不到的年薪,他如何支付每天的各種開支?如何在美國過得舒適?如何休長假能在馬爾地夫旅行3-4個月,每天8000人民幣的酒店,3000多塊的餐費?如何能在南歐度假,享受摩納哥蒙地卡羅的陽光沙灘美女?

顯然,他的收入和支出是嚴重不符的。那如何支撐這種消費?就是我說的,「可能存在的」灰色收入。為什麼說可能存在?因為如果真實存在,說明證據確鑿,已經在牢里呆著了,不是么?

坦白說,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裡,其實貧富差距比我們想像中要小。除了那些做IT的,矽谷的高薪人士,以及那些華爾街玩金融的投行等,大部分貿易行業,都不會有很高的薪酬的,一般也就4-6萬美元而已,怎麼支付部分buyer的奢侈生活呢?大家心知肚明,我也不多說了。

但即便要拿暗佣,要拿灰色收入,美國的buyer,是不會下單到中國工廠,然後從工廠老闆那裡私底下拿錢的,因為他不放心。有把柄在你手裡,他改天如果轉單,你捅出來怎麼辦?他如果因為質量問題要索賠,你可以不賠,然後拿暗佣的事情要挾他,他就很被動。所以他可能就選擇下單美國進口商,然後呢,美國人和美國人之間,私底下再聊聊,談一些事情,喝喝酒,明白我的意思吧?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時候一個很簡單的訂單,一個訂單就一款單一產品,明明工廠的報價非常好,產品也相當不錯,非要讓美國進口商中間再過一手,香港貿易公司又賺一筆?

不是什麼大家說的國際慣例,而是因為明明存在,但是大家諱莫如深的桌底交易。

你是不是已經開始垂頭喪氣、心灰意冷了?咱再追多少年,似乎都沒什麼指望啊。說實話,確實很難,國際分工擺在那裡,但也不代表完全沒有機會。作為新一代的外貿人士,要跟港台和歐美貿易商全球競爭,才是出路!我們要朝以下幾個方面去改變:

1)真正意義上的思維國際化,要了解整個供應鏈,了解各個環節,而不僅僅是產品和價格這些低端的部分。比如蘋果公司,它自己沒有工廠,但是它掌握了最高的利潤,它把所有的生產服務都外包,它只專註於最最核心的利潤環節,就是設計和研發,還有採購。其它部分,都可以外包出去。

2)提升國內外貿企業員工的專業化培訓。因為單純詢詢價、報報價、有事沒事催一下,是沒什麼價值的。就做這麼機械化的工作,你好意思拿老闆的薪水么?對得起公司么?要懂談判,要懂市場,要了解海外,要有見識,要走出去,要多跟不同客人打交道,要跟比自己強的人多學習。一個從未去過美國的人,你讓他去負責北美市場的開發和戰略,不是笑話么?但事實上,很多公司,正每天上演這類笑話。

3)測試和法律法規,這是大部分中國供應商的軟肋。大部分業務員都會問客人,「你要做什麼測試啊?你有什麼測試要求啊?你要什麼報告啊?」而不是直接了當告訴客人,「我們有做UL,有通過Prop

65測試,有通過Phthalates的測試,美國市場沒有任何問題,你可以放心採購。」不是說完全沒人能做到,只是比較少,很少。

4)眼光和布局全球化。就像馬雲說的,大企業要有小作為,小企業要有大夢想。其實這說白了就是兩個概念,大公司,要注意細節;小公司,要有未來的戰略規劃。因為過去外貿行業的粗放式發展,已經落後於這個時代了,這條路也離盡頭不遠。未來的中國外貿行業,一定是精耕細作、精益求精的發展路線。多元化也好,專業化也要,一定要有附加值和差異化,一定要能夠在全球供應商在同一起跑線競爭,我們才有發展和出路。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也是外貿行業的不二法則。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沒有最合適,只有更合適。

沒有最出色,只有更出色。
推薦閱讀:

李振宏: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王權主義學派(5)
中國奶企進口含毒菌乳粉
中國國標舞網-華爾茲的音樂與擺盪動作
中國男士的悲哀
新加坡文獻館: 中國人的劣根性 寡廉鮮恥

TAG:中國 | 利潤 | 供應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