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周易杭氏學-清-杭辛齋 > 1-周易杭氏學-清-杭辛齋
06-01
凶」。然事有常變,處變得正,亦天地大義所不廢。而八宮以雷澤為最終歸魂之卦,故以歸妹名之。 豐 《象》曰:雷電皆至。按:豐與噬嗑上下易,亦先後天同位之卦也。而豐之名,則只取象後天。東南震曰出,離日中,謂之豐者,萬物皆相見,生物至盛之時也。 旅 《象》曰:山上有火。按:旅與賁為上下易之卦,名之曰「旅」。昔人多未詳其義,不知亦由八宮取象者也。乾七世遊魂為火地晉,歸魂火天大有。仍復乾位,若歸魂不歸,游入離宮,則四爻變為火山,故曰「旅」也。 巽 《象》曰:隨風巽。按:重木而曰「隨風」。隨對象為蠱,蠱先後甲,巽先後庚,因緣所在,學者最宜注意。 兌 《象》曰:麗澤兌。按:麗,離也。鄭氏作離。兌講學,離明兩作,在明明德,大學之始。詳《學易筆談初集》。
推薦閱讀:
渙 《象》曰:風行水上。按:渙,亦以本卦兩象之名者也。渙與畜對。
節 《象》曰:澤上有水。按:節亦先後天同位。噬嗑合,同人親,節者符節,比者比附,特以先後天四正之卦,立此合同節比之名,先後之大義亦顯著矣。乃後人猶聚訟不休,何哉! 中孚 《象》曰:澤上有風。按:中孚亦先後天同位之卦。孚者同也,中者巽五兌十,五十居中,故曰「中孚」。 小過 《象》曰:山上有雷。按:小過與大過同例。先天震居坤之左,艮居坤之右,皆過乎中。陰體,故曰小過。 既濟 《象》曰:水在火上。按:既未濟坎離相交,與泰否損益同例。既濟六爻皆當,陰陽定,而易之道窮。故《虞氏易》以乾坤成兩既濟為凶。 未濟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按:既濟則易無可易而窮,物不可窮,故《序卦》以未濟終。濟者濟河也,地天泰馮河,坎離濟河,(天地際,亦陰陽際。善惡生死,皆此際。故人處天地間,不能逃陰陽之外,即不能不濟渡此際。佛經所謂渡也,即濟謂已登彼岸,已渡此泰河也。未濟離上坎下之位未動,猶未登彼岸者也。此佛經與《易》名異而義皆相通者也。)濟此河也。泰馮河馬壯,坎馬亟心,立心恆,乾健不息,坤行無疆,皆合先後天之義,通天地人之道。六十四卦往複,皆為此「濟」之一字。故《易》者濟世之書,孔子贊《易》以濟天下萬世,後人猶以《易》為教人卜筮之書,豈不痛哉! 卦別第五 《易》之為書,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故《易》三畫而成卦。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三畫之卦,因而重之。為六畫之卦六十有四。《周禮》「太卜掌三《易》之法,《連山》、《歸藏》、《周易》,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經卦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三畫之卦,別卦則六畫之卦。三《易》法雖不同,而經卦別卦之數皆同。可見文王以前,早有六畫之卦。安得至《周易》始有後天八卦之方位乎?三代而後,師說紛歧,因卦有正反及上下左右相易,而皆別成一卦。故類別日多,稱名互異,後人幾無所適從。爰擇要疏錄,並各舉其例。以便初學。其名異而實同,或名同而各家之說互異者,名從其朔。要皆由別卦所孽乳,故署曰「卦別」。 內卦外卦 重三為六畫,合兩卦成一卦。故六十四卦,每卦均有內外之分。卦畫由下生,故以下卦為內,上卦為外。泰否之「內陰」而「外陰」,「內柔」而「外剛」,即《象傳》之自舉其例也。泰 乾內坤外。故《彖》曰「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
否 坤內乾外。故《彖》曰「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 觀泰否兩《彖》,內卦外卦之別,顯然易明。惟卦有以內外言者,有不必以內外言者。通變無常,各適其當,未可泥一端而論也。 陰卦陽卦 《系傳》曰:「陽卦多陰,陰卦多陽。陽卦奇,陰卦偶。」此專指六子之卦言也。後天以用為先,故以少者為主。一陽之震坎艮為陽卦,一陰之巽離兌為陰卦。而先天以體立言,則取多者為主。故兌巽以二陽之卦,合為澤風大過,言陽過乎中也。震艮以二陰之卦,合為雷山小過,言陰過乎中也。乾坤坎離,各得陰陽之中,皆三畫卦也。若六畫之卦,其陰陽之分,例至不一。有以卦言者,則乾與三男為主者稱陽卦,坤與三女為主者稱陰卦。有以爻為主者,則以奇爻為主者稱陽卦,偶爻為主者稱陰卦。自宋以後,諸說紛歧。有以邵子陽儀陰儀立論者,有以辟卦陰陽所生分別者,有以《序卦》之先後分陰陽者,如屯陽蒙陰需陽訟陰之類。雖各言之成理,要皆有當有不當。蓋乾坤為《易》之門,六子生自乾坤。八純而外,餘五十六卦。雖各有陰陽之分,必先明其體用,而後有分陰分陽之可言。以體用交互,體陽者用必陰,體陰者用必陽。准此以觀,諸家之圖說,自可瞭然矣。 貞卦悔卦 卦之有貞悔,亦如爻之有動靜也。悔古作每卜 。論卦體,則內貞而外悔。言占卜,則靜貞而動悔。坤之六三曰「含章可貞」,乾之上九曰「亢龍有悔」,此內貞外悔,經文之自舉其例也。《左傳》:「秦伯伐晉,卜徒父筮之,其卦遇蠱。曰:蠱之貞風也,其悔山也。」亦內貞外悔之一例也。《國語》:「秦伯召公子重耳於楚,楚子厚幣以送公子於秦。公子親筮之曰:尚有晉國。得貞屯悔豫皆八。」此靜貞動悔之例也。 消卦息卦 《左傳正義》曰:「伏羲作十言之數,曰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消息。」虞仲翔氏,即本此十言立說。《荀九家易注》:「泰卦曰陽息而升,陰消而降。」虞氏十二消息,復臨泰大壯夬乾為息卦,姤遁否觀剝坤為消卦。《易》曰:「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又曰:「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故陰陽往複,此息則彼消,此消則彼息,亦卦義相傳之最古者也。卦例圖說詳下《卦候》章。 往卦來卦易道陰陽往來,乾圓往屈,坤方來信,往來屈伸。而六十四卦陰陽,與時消息,循環不窮。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序卦》首乾坤終既未濟。乾往卦,坤來卦。屯往卦,蒙來卦。至既濟往卦,而未濟來卦,一往一來,各以其序。順逆之數,皆天地自然之法象也。
對卦 對卦(旁通、錯卦、類卦)者,陰陽相對。如乾對坤,坎對離,屯對鼎,蒙對革,頤對大過,中孚對小過之類。虞氏謂之旁通,來知德氏謂之錯卦,《周易指》謂之類卦,皆對卦也。六十四卦相對者八,皆自為一卦。不相對者二十八卦,反之別為一卦,得五十六卦。然不相對者,亦各有其相對之卦。略例如右: 以上八卦,陰陽相對,反覆不衰,有對而無反者也。 余卦類推,有對而又有反者也。 覆卦 覆卦(反卦、綜卦)者,一卦覆之而又別成一卦者也。如屯之覆為蒙,需之覆為訟,師之覆為比。六十四卦,除乾坤坎離等八卦,餘五十六卦皆有覆卦也。漢人亦曰反卦,來知德氏謂之綜卦。(來氏謂綜者如織布扣經之綜,一上一下者也,故名反覆之卦為綜。然覆實上下相倒置,非一上一下之謂,綜之名殊未確合,故非議者甚多。) 如震反為艮,巽反為兌。而震之與巽,艮之與兌,又為對卦也。余卦類推。若泰否既未隨蠱漸歸妹等卦,對而兼覆,所謂反覆不衰者也。 交卦 交卦(兩象易、上下易)者,本卦內外兩象,交相易位。內卦出外,外卦入內。虞氏謂之兩象易,亦有謂上下易者,向無定稱。今以其內外交易,故名之曰交卦,取便演講時之辨識,非敢雲確當也。(來氏謂綜者一上下,以名此卦,或尚相近。惜數一百年來稱名久混,不能用也。)交卦之義,互見於經傳甚多。略舉如左:如天澤履與澤天夬,內外兩象,交相易位者也。故履上九曰「夬履,貞厲」。又如雷風恆與風雷益,內外兩象,交相易位者也。故恆曰「立不易方」,益曰「為益無方」。各卦以此類推,《彖》、《象》之相互見義者,厥例正多,不勝縷指也。半對卦
半對者,本卦之內外兩象,有一象易為對卦,(如乾易坤、震易巽之類)或內或外,均與所易之卦,象義相關。其例如下:如雷澤歸妹,外卦之雷易為風,成風澤中孚,是上半之對卦也,故歸妹曰「月幾望」,中孚亦曰「月幾望」。又如山水蒙,外卦之山易為澤,成澤水困,亦上半之對卦也。故蒙曰「困蒙」。 以上為上卦對易者也,名曰「上對」。其下卦對易者,更舉例如左:如天澤履,內象之澤易為山,成天山遁,是下半之對卦也。故履曰「履虎尾」,遁曰「遁尾」。又如地水師,內象之水易為火,成地火明夷,亦下半之對卦也。故師曰「左次明夷」,曰「左股」。 以上為下卦對易者也。無論上下卦對易,與所易之卦,象義必相聯貫。惟有見於《彖》、《象》者,有不見於《彖》、《象》者。然雖不見於《彖》、《象》,而其意義自在。潛心玩之,必有所得也。 半覆卦 半覆卦者,與半對卦同例。或內或外,各以覆象所得之卦求之,其義自見。舉例如左:如水雷屯,內卦之雷覆為山,成水山蹇,即下半之覆卦也。故「屯難也」,「蹇難也」。又如天雷無妄,內卦之雷覆為山,成天山遁,亦下半之覆卦也。故無妄曰「無妄之疾」,遁曰「有疾厲」。無妄曰「行人得牛」,遁曰「執用黃牛」。 以上下半之覆卦也,名曰「下覆」。其上卦易為覆卦者,為例亦同。更略舉如左:如山天大畜,外象之山覆為雷,成雷天大壯,即上半之覆卦也。故大畜「利貞」,大壯「利貞」。大畜曰「輿說輹」,大壯曰「壯於大輿之輹」。又如風天小畜,外象之風覆為澤,成澤天夬,亦上半之覆卦也。故小畜曰「惕出」,夬曰「惕號」。小畜曰「既雨」,夬曰「遇雨」。 以上上半之覆卦也,名曰「上覆」。覆卦亦稱反易,故互見之義,往往相反。如地山謙下覆為地雷復,謙曰「利用征伐」,復曰「十年不克征」,其最顯著者也。昔人不解八卦相錯,即六十四卦相錯之義,每卦只於六爻中摸索,望文生義,宜無從索解者多矣。 上下對易卦 上下對易者,本卦上下兩象,自相對易。如泰否既未濟之類。象既對易,卦義必自相對。如泰否,上下自相對易者也。故泰曰「小往大來」,否曰「大往小來」,自相對舉。既未濟言上下例同,不贅。上下反易卦
上下反易者,本卦上下兩象,自相反易,如頤如大過及中孚小過之類。象既反易,卦義亦往往見相反之意。舉例如下:頤,山雷頤,上下兩象,自相反易。故《象》曰「道大悖也」。悖字古文本從兩或字,正反相對。一字之微,其與卦象之適合精當至此,謂非造化之筆哉!頤之名,取上下相合。而上止下動,非頤亦無以確肖其象。而象之上下,又為反易。玩《彖》、《象》六爻,無不各顯其義。神矣哉!又如大過,澤風大過,亦上下兩象自相反易。故象取枯楊生稊,枯楊生華,亦以示反常之意也。 半對半覆以下,古人皆未嘗言之。觀象玩辭,發見各卦之互見其義,或互見其名者,於卦象無不相關。反覆推求,始知皆由於上下兩象,各有正對反對之故。《彖》、《象》經傳,不啻自舉其例,至為明顯。遍征各卦,無不貫通。一旦豁然,如撥雲霧,而見天日。因廣對卦覆卦之意,類別其名,以便講習之稱引。然字累而文不雅馴,殊為歉憾。海內外專精小學名學之君子,能各撰一簡賅切當之名,畀垂久遠,則著者所寤寐求之,馨香祝之者焉。 之卦 《系傳》曰:「爻也者,各指其所之。」之,往也,由此往彼也。《左傳》蔡墨曰「坤之乾,亦乾之坤」,言八卦陰陽相交,奇偶相易。虞仲翔氏專言之正,謂不當位之爻(如陽爻之二四六,陰爻之一三五。),皆當之而當位。乾之二四六爻不當位,之坤之一三五則當位。坤之一三五不當位,之乾之二四六則當位。名曰「之正」,謂之而得其正也。惟乾之坤,坤亦之乾,則乾坤兩卦,成兩既濟。既濟定,陰陽消息,皆止而不行,乾坤幾乎息矣。故又以成兩既濟為凶。必乾初之坤四而上之坤三,然後旁通交變以周六十四卦。初上未動,而二五先行,亦為凶。焦理堂《易通釋》,又本此以演為《時行》、《失道》各圖。要皆一家之言,足備參考。若泥其例以言《易》,多窒礙難通,學者不可不知也。 右為乾坤二卦之正,余卦類推。惟占家言卦變亦曰之,則不以一爻為限。三爻變至五爻變,皆以所變之卦為之。如乾之剝,家人之睽。一卦變六十三卦,皆謂之曰之卦也。詳《學易筆談初集》。 互卦 互卦(中爻、約象)者內外四爻,二至四,三至五,又各成三畫之卦一。兩卦交互,又成兩卦,故漢人謂之互卦。京氏曰:「會於中而以四為用,一卦備四卦者,謂之互。」崔氏子元曰:「中四爻雜合所主之事,撰集所陳之德,能辨其是非,備在中四爻也。」(京氏所謂一卦備四卦,以本卦內外兩象,更以二至四三者至五,又各得一卦,合為四卦也。) 《系傳》曰:「《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 又曰:「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耶?」(阮氏《校勘記》:其用柔中也「用柔」下有「得」字。)《系傳》之言中爻,詳矣備矣。字字精實,孕育宏深,不可忽略。即以六爻言,初上及中四爻之時位象數,已劃然分明。後儒尚有疑互卦為非聖人之說者,則承掃象之餘習,不辨中爻二四三五之說,他更無論矣。《系傳》既詳備至此,而《左傳》之說,尤可為三代言易不廢中爻之確證。為圖如下:
《左氏傳》:「敬仲之將生也,周史有以《周易》見陳候者,陳候使筮之,遇觀之否(四爻動,偶變奇,風地觀變天地否)。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又曰:坤土也,巽風也,乾天也。風為天(風為天,猶雲風變天,即巽變乾也)於土上,山也。」謂觀中爻三至五為艮,變否二至四亦為艮,此言互卦之最古者。故《朱子語錄》曰:「互體如屯卦震下坎上,就中四爻觀之,自二至四,則為坤。自三至五,則為艮。互體漢儒多用之。《左傳》中說佔得觀卦處亦分明,看來此說亦不可廢。」蓋其時言易者,皆莫明中爻,而反對互卦。故朱說云爾。 《系傳》言中爻謂二五三四,初與上不與焉。因二與五為本卦上下兩象之中爻,三為二至四成一卦之中爻,四為三至五成一卦之中爻,故四者皆謂之中爻。然後人之言互卦者,則不僅二三四五,實合初上與二三四五言之。又自五至上,復反至初言之,皆謂之互。故京氏又謂之約象。觀《雜卦傳》兩卦對舉,中爻皆成互卦。而自頤以下八卦,皆首尾交互,返歸於乾坤坎離四卦。列互卦如左: 吳草廬曰:「自昔言互體者,只以六畫之四畫互二卦而已,未詳其法象之精也。今以先天圖觀之,互體所成十六卦,皆隔八而得(外一層隔八卦得二卦,即中一層互體之卦名),縮四而一(內層一卦縮外層四卦)。圖之左邊,起乾歷八卦至睽歸妹(中層睽妹即接乾夬),又歷八卦而至家人既濟(家人既濟即接睽妹,余卦仿此),又歷八卦至頤復。圖之左邊,起姤大過,歷八卦至未濟解,又歷八卦至蹇漸,又歷八卦至剝坤。左右各二卦互一卦,合六十四卦互體只成十六卦,又合十六卦互成四卦,即乾坤既未濟。學《周易》始乾坤終既未濟,以此歟!」 蓋統雲互卦,不但為中四爻,二至上五至初,亦皆交互成兩卦。更以五至上,復由上反之初二三四,亦互成兩卦,所以又稱約象。《序卦》「剝窮上反下」,即由上反初之一例也。 澤山咸。中爻為天風姤。五至初,互天山遁。二至上,互澤風大過。若由五至上,更反之初二三四,仍互澤雷隨。由四至上,更反至初二,互地天泰,澤山反為雷風,則中爻又與上下互亦各相反。 地天泰。中爻為雷澤歸妹。五至初,互雷天大壯。二至上,互地澤臨。五至上,更反之一二三四,為澤山咸。四至上,更反至初二,為澤雷隨。地天泰,反為天地否。即上下易,中爻上下互,相反亦同。 辟卦 月卦 辟卦亦稱十二消息卦,與月卦另詳下《卦氣》章。 包卦宋儒言《易》,又有包卦之名。包卦者,六畫之卦,以上下三畫,中包三畫。如咸恆為坤包乾,損益為乾包坤之類,亦由互卦推衍而得者也。包卦之名,始於林黃中氏,謂由一卦分兩卦,兩卦分四卦,一正一反,又得四卦。是即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因朱晦庵力駁之,故其說不行。然言之成理,亦不可謂毫無意義也。後儒如紀大奎等,頗采其說。略舉其例,如右圖:
六十四卦,皆可以此類推。但咸恆坤包乾也,而咸亦可謂之坎包巽,恆亦可謂之坎包兌。損益乾包坤也,損亦可謂之離包震,益亦可謂之離包艮,其實即中爻之二與四三與五也。他卦上下相推,亦無不如此。特以陰陽內外言之,亦自有此一象。故存之。 像卦 像卦者,合六爻之奇偶觀之,像三畫之一卦也。《系傳》曰:「象也者像也。」故謂之像卦。來知德氏謂之大象,如大坎大離之類,實皆像卦也。於卦義均有關係,《彖》、《象》可證者甚多。舉例如下:頤像離,中孚像離,大過像坎,小過像坎。 此來氏所謂大象之坎離,故《序卦》以列於坎離既未濟之前也。余卦仿此。重畫或單畫者例亦同。 大壯像兌。雷天大壯無兌,而合全卦觀之,有兌象。兌為羊,故象辭雲「羝羊」「喪羊」。 剝像艮。山地剝,合全體觀之,有艮象,故重艮,《象》雲「孚於剝」。 六爻合觀之象,無不各有取義。如咸恆損益,為乾坤互交,而又像坎離者也。故咸恆繼坎離為《下經》之首,而損益次十一十二,與泰否等,其義大可見矣。 命卦 命卦(動在其中)者,昔無此名。青田端木氏《周易指》,據《大傳》「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而發其例。凡卦六爻,《象》下所系之辭,言卦名者是也。卦有陰陽,不論其爻之剛柔,爻無卦名。卦陽六爻以陽論,卦陰六爻以陰論。如乾陽卦也,惟九三一爻有卦名,則九三為陽。余以陰論,即命為謙,如坤陰卦也。六爻無卦名,六爻皆以陰論,仍為坤。如屯陽卦也,二五兩爻有卦名。二五為陽,余皆陰論,即命為坎。蒙陰卦也,初二四五上有卦名,皆為陰。二爻以陽論,則命為謙。如震六爻皆有卦名,震陽卦,六爻皆陽,命為乾。余可類推。動在其中者,合陰陽兩卦之中,陰陽交變。如屯命坎,坎離動在其中,為小過中孚是也。聲應卦
聲應卦,亦發例於《周易指》。同聲相應,孔子於六爻《象傳》贊語,皆有韻以分陰陽。平為陽仄為陰,如乾分贊三次,曰:「陽在下也」,「德施普也」,「反覆道也」,「進無咎也」,「大人造也」,「盈不可久也」,為六陰聲是坤卦。又曰:「下也」,「時舍也」,「行事也」,「自試也」,「上治也」,「窮之災也」,五陰一陽是剝卦。又曰:「陽氣潛藏」,「天下文明」,「與時偕行」,「乾道乃革」,「位乎天德」,「與時偕極」,三陰三陽是泰卦也。坤卦六爻曰:「致堅冰也」,「地道光也」,「知光大也」,「慎不害也」,「文在中也」,「其道窮也」。初二四上,皆陽,三四陰,坤應聲中孚也。 卦象第六 《傳》曰:「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是先有象而後有數。而古聖人之作《易》也,仰以觀象於天,俯以觀法於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然則八卦之象,皆法天地之象。萬物之象,並則河圖洛書以定其數者也。八卦之象,始於羲農黃帝,而後代有孳乳。《說卦傳》之象,非孔子所創造,必有所受。問禮於老子,象數在其中,故曰「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列舉之象雖不多,而用無不備。自王弼有「得意忘象」之言,後人未得其意,輒以掃象為擴清蕪穢,易學由此荒矣。南宋而後,漸知象之重要,然又未能求諸根本,以邵子大小方圓各圖為易象之標準。而《說卦傳》八卦之象義,反略焉不講,或以不解解之。有明來知德氏,研求象學二十餘年,頗有發明。然未解者,亦尚什之七八也。前清經師,如黃、毛、朱、王、胡、錢、惠、段、桂、張、焦、端木諸家,各有心得。而是丹非素,不相會通。爰萃眾說,擇善而從。縱未能盡,參諸《學易筆談》所述,亦庶幾矣。 大象 乾,天。天不可見,以日月星辰見之。故蔡墨言「乾之六龍」,皆指星象。天行不可測,由地測之。故天無方無體,乾無方無體。 坤,地。地為實質,有體可測,有方可紀。承天而時行,天之用皆著於地。而地代天終,時行物主,靜而有常。天地定位,法象備矣。 艮,山。高於地者為山,地氣乃上通於天而雲出也。一陽上覆,萬寶蘊藏,山之用也。 兌,澤。下於地者為澤,天氣乃深入於地而龍潛焉。一陰外見,以陰涵陽,澤之用也。山澤通氣,上感下應,人生乃通乎天地。 震,雷。雷伏地中,一陽奮出,萬象昭蘇。見天地之心,為乾之肖子,動萬物莫疾乎雷。巽,風。風行天下,陰陽相遇,品物咸章。風不可見,而無微不入。撓萬物者,莫疾乎風。雷風相薄,出入無疾。陰陽和,地天泰矣。
坎,水。坎本坤體,故水性就下。陽含陰中,氣化為質,潤萬物者莫潤乎水。天一之精,萬物資生,資此坤中之一元也。 離,火。離本乾體,故火性炎上。陰麗於陽,氣盛生光,萬物皆相見。其精為日,水火不相射而相逮,天地之大用備矣。 天地山澤雷風水火,為八卦之大象,《易》之本也。八卦相錯,因而重之為六十四。陰陽相交,變化以生。而象之變易,亦各因時位而異。而要不越此八者之範圍也。 本象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觀象畫卦,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而物各有所本,象以象物,亦莫不各有其本。故本象著焉。 乾為馬。物性馬最健,得陽剛之精,晝夜不眠。房星為天駟七星之次,七星為馬,於辰為午,故馬為火畜。蠶馬首龍精,故馬蠶同氣。在天為龍,在地為馬,皆乾行也。 坤為牛。牛性柔順,屬土屬陰,不動即眠,起先後足,與馬相反。牛為大物,故物從牛。坤備萬物,故以牛象之。 震為龍。乾變震為長子。龍雷同類,龍馬同種。馬八尺以上曰龍,龍陽物而生於純陰之地,震象也。 巽為雞。雞善伏,《九家》曰「應八風也」。風應節而變,變不失時。雞時至而鳴,與風相應。故有風疾者禁食雞。雞將鳴,必動股振羽,故曰「翰音」。 坎為豕。豕水畜。《傳》言星斗散精為彘,斗星坎地。朱氏曰:「亥為豕者直室也,坎之所自生也。」 離為雉。雉文采象離。朱氏曰:「雉方伏時,東西風則復,南北風則去而不復。坎勝離也。」卜楚邱論明夷之謙曰「當鳥」。鳥者朱鳥也,離之次也。 艮為狗。《九家》曰:「艮止,主守御也。」艮數三,七九六十三,三主艮。斗為犬,故犬三月而生。斗運十三時日出,故犬生十三日開目。艮火之精,畏水不飲,而以舌舐,斗則以水解也。 兌為羊。朱氏曰:「兌,說也,羊內狠者。二陽伏於一陰之下也。」項氏曰:「未為羊而主兌者,金生於土也。土旺則金生,故坤伏必於建未之月。」 此所謂「遠取諸物」也。漢上朱氏曰:「說八卦本象也。」 乾為首。首為眾陽所宗,乾尊在上故為首。《虞氏易》:「明夷九三得其大首,乾三之上也。」 坤為腹。《正義》:「坤能包藏含容,故為腹。坤體中虛,亦象腹。」朱氏曰:「坤又為身為躬。按艮為身,言坤之變艮為背,則坤為腹也。」 震為足。震動於下,故為足。震為乾初,健行,故稱足也。陽起自下,亦足之象。 巽為股。《正義》:「股隨於足,巽順故為股也。」按:足動而股不動,隨足而動,故咸曰「執其隨」。巽下偶,亦股之象。 坎為耳。《正義》:「北方之卦主聽,故為耳。」按:坎陽涵陰中,故耳聰內。腎開竅於耳,腎水竭則耳聾,皆坎象也。 離為目。《正義》:「南方之卦主視,故為目。」按:離陰麗陽中,故目明於外。心開竅於目,仍繫於腎而見於外,皆離象也。 艮為手。艮動於上,故為手。朱氏曰:「艮止者,動極而止也。震艮相反,行者必止,止者必行。疾走者掉臂,束手者緩行。」項氏曰:「李椿年號逍遙子,作《周易傳》曰:一身之榮衛,還周會於手太陰。一日之陰陽,昏曉會於艮時。在人其象為手。」按:此說最精。證諸《內經》,與震之為足,合觀方見。古聖「近取諸身」一節之玄妙精微,非僅以表面之動靜,合卦畫之陰陽已也。 兌為口。鄭氏曰:「上開似口。」《正義》:「兌西方之卦,主言語,故為口。」朱氏曰:「艮為鼻。口鼻通氣,山澤通也。」 此所謂「近取諸身」也。余氏舒芑曰:「八卦之象,近取諸身者,六子以反對。遠取諸物者,六子以序對。四者易而坎離不易也。」王氏夫之曰:「因此見人之一身,無非乾坤六子之德業所著。由此而推之血氣營衛箸骸皮肉之絡理,又推之動靜語默周旋進退之威儀,又推之喜怒哀樂愛惡攻取之秩序,無非健順陰陽之所合同。而乘時居位之得失吉凶,應之不爽。君子觀象玩占,而於疾眚之去留,言行動作之善惡,皆可因此以反躬自省而俟天命。」按:六十四卦,上下往來,象之變化無窮,要皆以大象本象為準,所謂萬變不離其宗者也。初學觀象,首宜反覆研求,必得其會通,而後始有變化之可言也。 廣象 《說卦傳》末章,先儒皆以為廣八卦之象,朱子《本義》謂多不可解。且按之於經,亦不盡合,故與《序卦》、《雜卦》皆不加註釋。漢上朱氏曰:「說重卦別象也。六爻變化,其象豈能悉盡,此凡例也。智者觸類而長矣。」彭申甫曰:「《說卦》篇,不與《繫辭》、《文言》一例。蓋聖人觀河圖而定八卦之方位,因以臚列八卦之象,其開章即著明卦之所由立,爻之所從生,而歸本於和順道德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又申明性命之理,不外陰陽剛柔。其在人則為仁義,而理之所以窮,性之所以盡,則不外乎順時而已。蓋聖人仰觀俯察,實見乎《易》之為道,無時無地而不在焉,無人無物而不賦焉。於是分別卦位之性情,而先以人道之廣生大生,推而至於窮神而妙萬物,近取諸身吾身則全乎《易》也。遠取諸物,則一物皆有一《易》也。然猶恐人之泥於物而滯於象也,更推而廣之,於一卦各立無方之象以盡其變,俾讀《易》者即象可以見《易》,即物可以求象,不滯於理而能妙乎理。此聖人繼天立極,所以上承羲文之畫之辭。所謂神而明之,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者也。故聖人假象以明《易》。自後儒執《易》以求象,而《易》反亡矣。」彭氏之言,可謂得觀象玩辭之通,為學者指南之針矣。 乾為天。為圜(朱氏曰:圜者渾淪無端,周而復始也。按:不曰圓而曰圜者、以著渾淪圓轉,不滯不息之意也。鄭東卿曰:圜者數之本。)。為君。為父(君,群之長。父家之。長皆首出之意,人中之元也。)。為玉。為金(純粹以精,象玉。堅剛不屈,象金。物中之元也。)。為寒,為冰(乾位西北,時為十月,故有寒冰之象。)。為大赤(赤為周之色,故以首出之乾象赤。曰「大赤」者,以別於坎也。辟卦乾四月盛陽,赤亦盛陽之色稱焉。)。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良馬為乾之本象。來氏曰:「老,時變也。瘠,形變也。駁,色變也。」其說頗當。)。為木果(木之有果,生生不已。凡果皆圓,故取乾象。程子曰:「《說卦》於乾雖言為無,又言為金玉,以至木果,所謂類萬物之情也。故孔子推明之曰:此卦於天文地理為某,於鳥獸草木某於身體為某,各以例舉不盡言也。學者觸類而求之,思過半矣。」)。 坤為地,為母(父之配也)。為布(布有衣被天下之功。布者,播也。陽施陰布,與乾對也。)。為釜(《正義》:「取其化物成熟。」張氏曰:「釜者,化物而不化於物者也。」蔡氏曰:「虛而聚物,故為釜。」)。為吝嗇(朱氏曰:《易》言「吝」者,十二卦,十三艾,陽爻只居其三。蓋陰性翕而斂藏,故「多吝」。嗇,則吝之甚也。蓋坤之變象也。)。為均(地道均平。崔氏曰:「地生萬物,不擇善惡。」朱氏曰:「乾獨陽也,坤陰均之得平。」項氏曰:「吝,其靜之翕。均,其動之辟也。陶人制物之形者,謂之均。」亦此義。)。為子母牛(坤為牛,重坤則子母牛。朱氏曰:「坤交離也,離『畜牝牛』,母也。大畜艮坤之初為『童牛』,子也。」)。為大輿(坤能載物。朱氏曰:「地方而載,輿也。動而直方,大也。故曰大輿。」)。為文(朱氏曰:「一剛一柔相錯成文。有天而後有地,一不獨立二,則為文天。一地二也。」)。為眾(坤育萬物,眾也)。為柄(俞氏炎曰:「乾圓而曲,坤方而直。故有柄象。」崔氏曰:「萬物依之以為本。」)。其於地也為黑(黑,極陰之色,與乾對也。坤為地。又曰「其於地也」者,坤為黑,其於地乃其一耳。)。 震為雷,為龍(鄭氏曰:「龍讀為尨,取日出時色,雜也。」按:龍,乾象,而用則見之于震。)。為玄黃(玄黃,天地之離也。震為乾坤始交,故備乾坤之文。)。為旉(王肅曰:「旉,華之通名。」虞氏以旉為專,姚信「專,專一也」。《正義》曰:「春氣至,草木皆吐,敷布而生也。」按:旉者,陽敷於陰。)。為大塗(大塗,萬物所出,震卯兌酉,陰陽往來之路也。震為行,大塗充盡,震行之用者也。)。為長子。為決躁(程氏曰:「陰來陽必決,兌陽中,故決而和。震剛動不中,故決而躁。」)。為蒼筤竹(《正義》:「竹初生之時色。蒼筤,取其春生之美也。」)。為萑葦(朱氏曰:「萑葦,震之廢氣也。」張氏曰:「剛為竹,柔為葦。」)。其於馬也為善鳴(朱氏曰:「《易》凡有震聲曰鳴。」程沙隨曰:「震分乾一體,故為馬。得陽之聲,故善鳴。」)。為馵足(京氏荀氏曰:「馵足,陽在下。」《正義》:「馬後足白為馵,取其動而見也。」朱氏曰:「下伏巽,故後足白。」)。為作足(虞氏曰:「馬白後左足為馵。震為左為足為作,初陽白,故為作足。」徐氏曰:「作足,雙舉前足也。」程氏曰:「與薄蹄反。」)。為的顙(朱氏曰:「乾為首,上發震爻為的顙。《傳》所謂的顱也。」虞氏曰:「的,白額。」)。其於稼也為反生(鄭氏曰:「生而反出也。」宋氏曰:「陰上陽下,故反生。」)。其究為健(究,極也。虞氏曰:「震巽相薄,變而至三,則下象究。其究為健為蕃鮮,與四成乾故。」參看《學易筆談》。),為藩鮮。 巽為木(朱氏曰:「震巽皆木。獨言於巽者,蕃鮮之時,震剛木,巽柔木。」)。為風(陸績曰:「風,土氣也。巽坤之所生,亦取靜於本而動於末也。」按:震巽陰陽始交,天感地應;震動則巽為風,而風之鳴仍為震。)。為長女。為繩直(翟氏曰:「上二陽,其正一陰,使不得邪僻,如繩之直。」按:索,繩也。陰陽交索,坤初素得巽,坤動而直,故為「繩直」。)。為工(荀氏曰:「以繩木,故為工。」朱氏日:「天地變化萬物者以巽,而莫見其變化之跡,故巽為工。」木曰曲直。巽,德之制,工也。)。為白(萬物之色盡於七,巽齊萬物,七色和一,故為白。詳《學易筆談初集》)。為長。為高(陰伏於下,陽升於上,故為長為高。震巽初索皆稱長。獨著於巽者,震長而大,巽長而高,互文也。)。為進退(荀氏曰:「風行無常,故進退。」按:巽居辰巳、辰五巳六,陰陽之中,進退之間也。)。為不果(或進或退,不果之象。乾為木果,巽變其初,故曰「不果」。)。為臭(虞氏曰:臭,氣也。風至知氣,巽二入艮鼻,故為「臭」)。其於人也為寡發(鄭作宣發。虞曰:「為白,故宣發。」馬君以宣為寡發,非也。《正義》「寡,少也。」)。為廣顙(《正義》:「額闊為廣顙。二陽在上,故稱廣。」形見於巽而色著于震,亦互文也。)。為多白眼(虞氏曰:「巽白,離目向上,則白眼見,故多白眼。」)。為利市三倍(巽位居離與震之間,火雷噬嗑,「日中為市」。詳《學易筆談》。)。其究為躁卦(朱氏曰:「巽三變成震,震為決躁。」)。 坎為水,為溝瀆(虞氏曰:「以陽辟坤,水性流通,故為溝瀆。」)。為隱伏(虞氏曰:「陽藏陰中。」)。為矯輮(宋氏曰:「曲者更直為矯,直者更曲為輮,水流曲直似之。」)。為弓輪(乾為圓,坎得乾中爻,半規象弓,全規象輪。舊說多破碎,少可取者。)。其於人也為加憂(《素問》:「金在志為憂,水在志為恐。恐則甚於憂,故曰加憂。」)。為心病。為耳痛(火臟在心,坎水勝之,故為心病。水臟在腎,開竅於耳。而水在志為恐,恐則傷腎,故為耳痛。)。為血卦。為赤(《正義》:「人之血,猶地之水也。赤,血色。」李鼎祚曰:「十一月一陽爻生,在坎陽氣初生於黃泉,其色赤也。」)。其於馬也為美脊(陽在中央,脊也。)。為亟亟心(荀氏曰:「極,中也。」坎居北子一位,剛動,故亟心。按:亟,古極字。)。為下首。為薄蹄(下首者上無陽,薄蹄者下無陽)。其於輿也,為多眚(眚,病也。虞曰:「敗也。」坤為大輿,坎折坤體故也。)。為通(坤「黃中通理」,通於坎也。)。為月(《正義》:「月,水之精也。」按:乾陽流於坤,形如日之光被於月體,與離日對也。)。為盜(虞與孔疏皆以水潛行象盜。按:盜,寇也。水之蝕土,如盜之侵掠也。或云:盜與竊古訓通。竊淺也。)。,其於木也為堅多心(陽剛在中,故堅多心。)。 離為火。為日。為電(在地為火,在天為日,陰陽相薄,則為電。)。為中女。為甲胄(上下皆剛,上為胄,下為甲。)。為戈兵(虞氏曰:「乾金離火煅之,故為戈兵。」《正義》:「取其剛在外以自捍也。」)。其於人也為大腹(乾為大,坤為腹。坤麗乾中,故曰「大腹」。)。為乾卦(詳《學易筆談》)。為鼈。為蟹。為蠃。為蚌。為龜(鄭氏曰:「皆剛在外。」虞氏曰:「取外剛內柔也。」朱氏曰:「鼈離交巽,巽巳為蛇,蛇或化鼈。為蟹者,巽交離也。蟹連兩目,重離也。為螺者,兌交離也。螺生於月,旋也。為蚌者,離交坎也。雀為蛤,雉為蜃,其類也。為龜者,坎交離也。龜游山澤,出入水火,含神負智,得坎離之正。頤損益三卦皆然。)。其於木也為科上槁(宋氏曰:「陰在內則空中,木空中則上科槁也。」《正義》:「科,空也。」)。 艮為山,為徑路(徑路,小路也。卦有大小,震大艮小。震為大塗,艮反震,故為徑路。)。為小石(水雷屯「磐桓」。磐,大石也。震象艮反震,故為小石。張氏曰:「徑,小也。路,大也。萬物自此而入,故小自此而出。故大石之小者,有可轉之理,乃能動能靜者乎?」按:震陽長至艮而極,已寓必反之理,故艮象皆以反動為言。)。為門闕(虞氏曰:「乾為門。艮陽在門外。故為門闕。」按:先天艮處西北,闕之地也。),為果蓏(張寞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luǒ)。」宋氏曰:「木實為果,草實為蓏。」郭氏曰:「乾為木果。艮,乾之餘氣也。」)。為閽寺(俞氏曰:「艮以剛止外,衛內之柔。閽人止物之不應入者,寺人止物之不得出者。」按:因上門闕而類及也。)。為指(指者止也。項氏曰:「與堅多節同義。」)。為狗(虞作拘。注曰:「指屈伸制物為拘。舊作狗。」朱氏曰:「此言為狗者,熊虎之子。《爾雅》曰:熊虎丑其子狗,初生未有文,猶狗也。」馬融虞翻郭璞以兌艮為虎,艮居寅位,艮究成兌,故艮為虎子。)。為鼠(虞氏曰:「似狗而小,在坎穴中,故為鼠。晉九四是也。」郭雍曰:「坎隱伏。在君子為隱,在小人為盜。艮之止,利則為狗,害則為鼠,皆一象而二義者也。」)。為黔喙之屬(馬氏曰:「肉食之獸,謂豺狼之屬。黔黑也,玄在前也。」程迥曰:「黔東北方之色,青黑雜也。」按:飛鳥之摯者,喙亦黔,不專指獸也。)。其於木也為堅多節(陽在外故堅多節)。 兌為澤(虞氏曰:「坎水半見。」)。為少女。為巫。為口舌(古巫皆少女以口舌通神者也。故類及之。)。為毀折。為附決(二象之舊說繁而鮮當,實皆對象。毀折對艮而言,艮為成終成始,艮兌陰陽相反,故兌為毀折附決。對震而言,震為決躁。巽之究為躁,巽覆為兌,故兌為附決。)。其於地也為剛鹵(澤涸為地必為剛鹵。今日內外蒙古之間沙漠延長萬餘里,西連新疆之戈壁,號稱萬里長沙,其左右地皆斥鹵,蓋為上古以前之大澤久涸成地,不知紀年,而鹵質猶在。此確合兌為剛鹵之象,甚易見也。曰剛鹵者,更含有物質變化作用。以今日化學之分劑准其陰陽正負而研索,尤饒興味,當別論之。)。為妾(《正義》:「少女從姑姊為媵也。」)。為羊(虞作羔,訓為女使。鄭作陽,謂養無家女行賃炊事,今時有之,賤於妾也。說另詳《學易筆談》。)。 右八卦為象,共百十有四。所謂舉例發凡,非物象之盡於此也。其例有互文者,有對取者,有類及者,有從變者。詳《學易筆談》。 逸象 《荀九家》逸象 《荀九家易》,八卦逸象,共三十有一。雲出自河內女子獻《說卦》後,實皆由本經《彖》、《象》採取。其未見者,只坤之漿,巽之鸛二象,去留皆無關宏旨。惟荀爽《集解》,去古未遠,當有所本。而朱子亦仍陸氏《釋文》之舊,附各卦後。今列舉如左: 乾之象四:為龍,為直,為衣,為言。 坤之象八:為牝,為迷,為方,為囊,為裳,為黃,為帛,為漿。 震之象三:為玉,為鵠,為鼓(玉或作王。鵠,項氏云:「鵠鶴古通用,當作鶴。」)。 巽之象二:為楊,為鸛。 坎之象八:為宮,為律,為可,為棟,為叢棘,為狐,為蒺藜,為桎梏。 離之象一:為牝牛。 艮之象三:為鼻,為虎,為狐。 兌之象二:為常,為輔頰。 孟氏逸象 孟氏逸象,傳自焦氏,亦自本經採取為多。間有互異者,以兩漢經師,各守師說,傳述不同。備錄如後,以資參證。 乾為王,為先王,為明君,為人,為大人,為聖人,為賢人,為君子,為武人,為行人,為物,為易,為立,為直,為敬,為畏,為咸,為嚴,為堅剛,為道,為德,為盛德,為行,為性,為精,為言,為信,為善,為揚善,為積善,為良,為仁,為愛,為忿,為生,為祥,為慶,為天休,為嘉,為福,為介福,為祿,為先,為始,為知,為大,為盈,為茂,為肥,為好,為施,為利,為清,為治,為大謀,為高,為揚,為宗,為族,為高宗,為甲,為老,為舊,為古,為大明,為遠,為郊,為野,為門,為道門,為百,為歲,為頂,為朱,為衣,為圭,為蓍,為瓜,為龍。 坤為臣,為順臣,為民,為萬民,為姓,為小人,為邑人,為鬼,為形,為身,為牝,為母,為躬,為我,為自,為至,為安,為康,為富,為財,為積,為聚,為萃,為重,為厚,為致,為用,為包,為寡,為徐,為營,為下,為容,為裕,為虛,為書,為邇,為近,為疆,為無疆,為思,為惡,為理,為體,為禮,為義,為事,為業,為大業,為庶政,為俗,為度,為類,為閉,為藏,為密,為默,為恥,為欲,為過,為丑,為積惡,為迷,為殺,為亂,為怨,為害,為遏惡,為終,為永終,為敝,為死,為喪,為冥,為晦,為夕,為莫夜,為暑,為乙,為年,為十年,為戶,為義門,為闔戶,為閉關,為盍,為土,為積土,為階,為田,為邑,為國,為邦,為大邦,為萬國,為異邦,為方,為鬼方,為裳,為級,為車,為輹,為器,為擊,為囊,為虎,為兕,為黃牛,為牝牛。 震為帝,為主,為諸侯,為人,為士,為兄,為夫,為元夫,為趾,為出,為行,為征,為作,為逐,為驚走,為警衛,為定,為百,為言,為講議,為問,為語,為告,為響,為聲,為音,為鳴,為夜,為交,為征,為反,為後,為後世,為從,為守,為左,為生,為嘗,為緩,為寬仁,為樂,為笑,為喜笑,為笑言,為道,為陵,為祭,為鬯,為禾稼,為百穀,為草莽,為鼓,為筐,為馬,為糜鹿。 巽為命,為命令,為號令,為教令,為誥,為號,為號咷,為處女,為婦,為妻,為商旅,為隨,為入,為處,為入伏,為利,為齊,為同,為交,為進,為退,為舞,為谷,為長木,為苞,為楊,為果木,為茅,為白茅,為闌,為草木,為草莽,為杞,為葛藟,為薪,為庸,為休,為繩,為帛,為腰帶,為繑,為蛇,為魚,為鮒。 坎為聖,為雲,為玄雲,為川,為大川,為河,為心,為志,為思,為慮,為憂,為謀,為惕,為疑,為艱,為蹇,為恤,為悔,為逖,為忘,為勞,為濡,為涕洟,為眚,為疾,為疾病,為疾癘,為疑疾,為災,為破,為罪,為悖,為欲,為淫,為寇盜,為暴,為毒,為瀆,為孚,為平,為法,為罰,為獄,為則,為經,為習,為入,為內,為聚,為脊,為要,為臀,為膏,為陰夜,為歲,為三歲,為屍,為酒,為叢木,為叢棘,為蒺藜,為棘匕,為穿木,為校,為弧,為弓彈,為木,為車,為馬。 離為女子,為婦,為孕,為惡人,為見,為飛,為爵,為日,為明,為先,為甲,為黃,為戎,為折首,為刀,為斧,為資斧,為矢,為飛矢,為黃矢,為網,為罟,為瓮,為鳥,為飛鳥,為鶴,為隼,為鴻。 艮為弟,為小子,為君子,為賢人,為童,為童蒙,為僮僕,為官,為友,為閽,為時,為豐,為星,為沫,為霆,為果,為慎,為節,為待,為制,為執,為小,為多,為厚,為取,為舍,為求,為篤實,為道,為穴居,為石,為城,為宮室,為門闕,為廬,為牖,為居,為門庭,為宗廟,為社稷,為鼻,為肱,為背,為腓,為皮,為膚,為小木,為碩果,為豹,為狼,為小狐,為尾。 兌為妹,為妙,為妻,為朋,為友,為講習,為刑人,為小,為少,為密,為通,為見,為右,為下,為少知,為契。 右舉象至四百四十餘,然猶未能盡也。別本坎下有竊象,巽下有系象,兌下有窺象,殆逸之中又有逸歟! 補象 《易》注如《瞿塘來氏集注》等,均有補象,要皆由《彖》、《象》十翼之辭,擬議以意增補。然來氏乾之為郊為野等補象均已列《孟氏逸象》之中,而又補之。殆來氏僻居巫峽,得書不易,《孟氏逸象》,或未之見耳。實則《說卦》廣象,簡而能賅,提綱挈領,各卦《彖》、《爻》之象,無不可會通演繹,而各得其變化。及根本之所在,必字字而擬之補之,則泥象以言《易》,而《易》反不可見矣。各家補象,爰不復贅錄。 參象 參象者,乃八卦陰陽交變,未能以一卦之本象或變象盡之,因參合兩卦之象而會通之,其例已見於《廣象》。順德鄭氏《易譜》,觸類引伸,並證以前史占驗之詞,列為參象,亦足為初學之隅反也。 離之艮,為火焚山,山敗之象。於人為言,敗言為讒,故又為讒言之象。 乾之兌,天降為澤,為天子降心逆公之象。 震之離,火反燒木,有女嫁反害其母之象。 巽見艮,為山之材,而之乾有照以天光之象。 坤之乾,又見艮,有廷實旅百,奉之以玉帛之象。蓋艮為廷實旅百,乾為玉而坤為帛也。 坤之震,曰安而能殺,為公侯之象。 坤之坎,坤貞也,坎和也。和以率貞,有信之象。 震之坤,震為足,坤靜而不動,有足居之之象。震車也,坤馬也,又為車從馬之象。震為長兄,坤為母,又有兄長之,母覆之之象。又為眾,眾又歸之之象。 乾之坤,君降為臣也,為不終為君之象。乾天子也,變坤三爻皆出於乾,又為三出於天子之象。 坎之巽,為夫從風,風隕妻之象。蓋風為隕落物也。 震之坎,在春木旺龍德之時,為廢水之氣。來見乘加,昇陽未布,隆陰仍積,坎為刑獄,為刑獄壅濫之象。 乾之離,為中天出日,有光顯之象, 離之艮,為日落西山之象。 艮之離,為山下起日,乃方升之象。 艮之坎,為山嶽變海之象。 坎之艮,為深谷為陵之象。 坎月也,變震為雷生明,變兌為上弦之月,變乾為十五夜月,變巽為十八晚初虧月,變艮為下弦月,變坤為晦。 離日也,變震為初出日,變乾為中天之日,變巽為方斜之日,變艮為落山之日,坤知入地矣。 離之坤,曰太陽入地,有退休之象,有傷夷之象。 巽見乾之兌,有花木被馬毀折之象。 離之坎,坎來乘物,為月來掩日之象。郭景純曰:「變坎加離,厥象不燭,必有欺蔽之象。」 坎之離,為月往日來。 離甲胄,用兵戈之象也。而之坎知遇險於前,又不成出兵之象。 坤之乾,為自地升天之象。 艮之坤,有舍高就卑,去畸嶇從平坦之象。 坎之巽,風還吹水,有波濤之象。 坎之兌,水竭耳聾,臣壅主聽之象。 坤之坎,有平地開通之象。 兌之艮,兌口舌講和,而艮又止之,有欲和不成和之象。 乾之離,為圓器在爐灶之側。 坎之乾,為雲從龍。巽之艮,為風從虎。 震之離,離為矢,而火還燒震木,有張弧反射之象。 離之乾,在乾宮為同復於父,為歸宗。 震木之艮,有木入山之象。 坎之震,兌之震,為水澤中木,如逢坎離同位,乃其木是湯藥煎煮之象。 坎之艮,為官司刑獄而止不復升矣。 艮之巽,為居其所而風自播而今自行。 五行象 陰陽化合,播為五行。《禮運》曰:「布五行於四時,和而後月生也。」五行非質也,實天地陰陽之氣。氣有盛衰,而時位乘之,而生克變化之跡著也。氣不可見,仍見之於八卦之象。聖人作《易》,既極數定象,複發其凡於蠱巽之《彖》、《爻》。先後甲庚,各舉其端,而全《易》卦爻之陰陽五行無不可以此類推。而卦氣占候、九宮三式之術數雖繁,亦無能越此範圍。列象如右。卦數另詳下篇。 水火木金土,分陰分陽,有柔剛,各有配偶,共為十象,舊稱八卦。土金木皆有二,惟水火各一,實未知震兌各具水火之用也。震兌為陰陽出入之門,日月往來之路,不啻五行生化之原,故後天與坎離皆居中位。坎離居先天乾坤之位,震兌即居先天坎離之位。參觀《內經》,則陰陽升降,五行生化之作用,更顯著矣。 意象影象 意象影象者,日本易學之名詞也。經學諸書,自唐開元時傳入日本者為多。故日人講《易》,多宗李鼎祚《集解》,其占筮亦用唐人之揲法。卦象取用,有所謂意象者,如以震為船,翼為剪,離為鏡,艮為亭,類取形似,無甚深意義。但象本無方,意動成象,故得意既可忘象,亦能成象。《易》冒天下之道,以八卦相錯,陰陽反覆,能曲成萬物而不遺者,正以象之變化無盡,而肆應不窮。盈天地間唯萬物,生生不已,《易》亦生生不已。萬物之孳乳,日積月累,其數量為巧曆所不能計,而《易》之八卦,足以盡之。非神而明之,其孰能與於斯? 海通而後,西學東漸,名物之繁,百倍於昔。而鼎新革故,索之於《易》,無不各有其數,各有其象。如廣象以乾為金為玉,金玉或非伏羲畫卦時所有物。而三代以後,既有其物,而即以伏羲所畫乾卦之象當之。以三代之時,物質之最精最堅莫金玉若也。而今則金剛石之精粹堅剛,更出金玉之上,自可由金玉而更廣之以乾為金剛石。乾之因物付物,仍莫不確合而確肖也。廣象以坎為輿,坤為大輿,震為大塗,合坎通坤載震行而定其象,以當時載物之具,莫利於輿,莫過於大輿。而通行之路,莫便捷於大塗故也。今則交通之廣,運輸之捷,器用日新,幾非一名一物所能限。然則占事知來,制器尚象,非由廣象更推而廣之,安能盡其用哉!以卦言之,小過飛鳥遺之音,固未知今日之有飛機也,而象已確肖之。既未濟之曳其輪,未必知今日之有汽機也,而象已不啻曲繪之。古未嘗有化學之分劑也,而今日化學各原質之分化輕重,其量劑數無不與八卦之數合。是故但以象言,或猶疑為附會之適相巧合。若更證之以數度,參之以陰陽剛柔之氣運,而形質狀態,性情功用,無不一一彰明顯著。此意象之為用,非經生家鑽研故紙,取經傳之一名一物,自稱補象之足並論也。我國雖無意象之名,而京焦管郭之占象,見於本傳及《易林》、《洞林》諸書者,其以意廣古人之象者,固不勝指數。故特著之,為初學擴其心胸之一助焉。 影象之說,當本於吾國相傳之卦影。卦影之術,始於晉唐,而盛於南宋。嚴君平亦即其儔,今已失傳。而日本之所謂影象,類似吾國之伏象。惟不限以震伏巽,艮伏兌,大概與意象略同。說詳東京易學討論會丁巳年發行之易學雜誌,亦足供學者之參考也。 卦數第七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又曰「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河圖洛書之數,即此五十有五之數所分布而進退者也。聖人則圖畫卦,是故卦之數即圖書之數,亦即天地之數也。「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者,所以衍《易》,即以衍此五十有五之數者也。自宋儒竄易經文,以「天一地二」一節,移置「大衍之數五十」以前,兩數遂相混合,並為一談。異論紛若,左支右吾,卒無是處。漢學家雖力糾其繆,而於兩節之數理,亦未能分析清楚,與卦象《彖傳》相證明。乃沿繆襲誤,以迄於今。程朱而後,言《易》者皆崇理論,言象者已不多,言數者尤少。偶有一鱗半爪,又皆似是而非。同人講習,幾於無可取資。爰就所知,略貢芻蕘。所憾數學既淺,又荒廢日久,自知膚淺已甚。姑引其端,以待專家之續竟其緒也。 先天數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數,邵子《皇極經世》之數,所謂先天數也。相傳康節從李挺之氏學《易》三年,未能窺其奧,請益於李,叩其要旨。李乃授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之八字,康節言下大悟,恍然於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之天然位次,與數適合。而陰陽交錯,順逆往來,無不妙合。極深研幾,遂得貫澈天人,成《皇極經世》一書。程子嘆為內聖外王之學,朱子《木義》,又取其大小方圓各圖,弁諸經首。其後言《易》者,即以先天數為易數。於卦爻《彖》、《象》之言數者,如「七日」「八月」「十年」「九陵」之類,悉以先天數當之,歧誤乃不可究詰。夫邵子先天數,非不合也。特邵子別有妙悟,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為主,如算學之數根。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只為其數之符號耳,故用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可也,用日月星辰水火土石亦無不可也。因邵子未嘗以此注《易》,但借卦爻以演其數,而所得之數理,變化分合,仍能與《易》相符。所謂殊途同歸,法異而實不異也。若以言《易》,則自當以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為主。先後體用,各有其數。與邵子之數同出天一地二之十數,並圖如左: 乾一對坤八,合九。兌二對艮七,合九。離三對坎六,合九。震四對巽五,合九。四九合三十六。乾陽三畫,坤陰六畫,合九。兌四畫,艮五畫,合九。離四畫,坎五畫,合九。震五畫,巽四畫,合九。四九亦合三十六。八卦相盪成六十四,除乾坤坎離頤中孚大小過八卦反覆不變,餘五十六皆一卦反覆成二卦,實只二十八卦。合乾坤等不變之八卦,亦共合三十六卦。三十六者,六之自乘也。故邵子曰「三十六宮都是春」,乃用六藏九,為邵子之獨有心得,別具用法。故依此數方位,與五行干支納甲皆不相合。納甲之象與乾一兌二之數無關,漢學家力辟先天卦位,而於乾一兌二之數,無能辯駁。偶有言者,亦隔靴搔癢,無當於理。茲另圖先天八卦之合洛書河圖數如下: 聖人則圖畫卦,卦數即圖書之數。圖書之一六,皆從下起,陽從一始,陰以六終,皆歸藏於北方,未有從上起者。邵子先天數,獨悟「易逆數也」一語,故反用圖書而逆由乾位起一,藏九不用,為兩數之對待。如洛書之藏十,其妙用在卦順則數逆,卦逆則數順,故仍不悖於陽順陰逆之天則。錯綜變化,而無不相通。若論先天八卦之本數,則自當取則河圖,陰逆陽順,以合於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之匹偶。而陰陽相對,皆得五數。如雷風一四合五也,水火二三合五也,山澤七八合十五,天地九六合十五,皆五也。仍以五為中樞。而一六為地雷復,九四為天風姤,二七為水澤節,三八為火山旅。所謂布五行於四時,無不合也。和而後月生,此納甲所以用先天之象,而取後天之數也。此理千餘年來,未有發明。由於不知陽順陰逆之數,以邵氏之數,強解京、焦之《易》,紛紜糾結,遂莫可究詰矣。陽數順由一始,為一三七九。陰數逆由四起,為四二八六。宋以後,皆以二四六八為陰數之用,此其根本之錯誤也。陽順陰逆圖數,余於庚申之秋,始由「乾乘六龍」一語悟得「乘六」之法,繪圖以明之。始知極數定象,通變成文,參伍錯綜,皆在陽順陰逆。而千餘年來,似是而非之注釋,均可一掃而空矣。圖說另詳《易數偶得》。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離九艮八兌七乾六。乾坎相連,一與六合。坤兌相連,二與七合。震艮相連,三與八合。巽離相連,四與九合。水火金木之數,各有配合,獨闕五十兩數。非闕也,坎一離九合十,中央戊己,而坤艮二八,亦合十為丑未,皆五與十土數所分寄,方位與洛書合,而數亦兼符納甲。其說已詳《卦位》章先天納甲圖,茲不贅述。更以數之順序,並列與洛書參照,則第一章二八易位,二五構精,兩圖之妙更可見矣。 坎離乾巽震兌坤艮皆相對,與卦位合。惟坤二與艮八之位互易,五運中樞,而十暗寓於八方。所謂通變化而行鬼神者,即在此坤艮易位之妙用。故曰「神樞鬼藏」,向來道家珍為神秘。非入其門奧者,不肯輕泄。實則邵子天根月窟,子正在丑,午正在未數言,已不啻明明揭示,特後人不自悟耳。 先後天八卦合數 先後天八卦,既各有其本位本數,而體用相生,升降變化,由合而分,亦由分而合。是以《易》之《彖》、《象》凡涉言數者,亦各有體用之不同。先天八卦本數者,以河圖為體者也。後天八卦本數者,以洛書為體者也。先後天八卦合數者,兼先後天之象而納十干之數者也。此數相傳最古,虞氏《易》即用此數也。 古納甲圖:東方甲乙配乾坤,南方兌艮配丙丁,西方庚辛屬震巽,而坎戊離己中央,因壬癸為乾坤兼納也。此圖壬癸居北屬坎離,以坎離代乾坤。有作離一坎六.者,陰陽互根,亦自可通。並前兩圖合觀之,當知邵子數與《易》之分別矣。 天地範圍數 天地範圍數,相傳即《連山》卦數。因其以艮為始終,所謂「範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者也。略舉例如左: 右圖始艮一,終艮十,而又以艮七為用,象數體用皆艮,故有《連山》易數之名。雖未必即為《連山》,而其象則兼先後天,數則合河圖洛書。與納甲納音,融會而貫通之者也。天地萬物之數,莫能外於是矣。陽數極於九,陰數極於六。陽,天也。天之用皆見於地,故數至六而體全,得七而六數之用行也。太陽無七,太陰無十,而艮兼用一、七、十者,一始十終,七則具成終成始之用者也。 八卦成列數 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非他,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之數也。八卦成列,天地之數,分陰分陽,與八卦並列,而五位配合,五行生布也,干支屬也。一始十終,順往逆來,六十四卦先後天往複循環,周而復始,而數有不周,獨闕西北。先天則艮闕,後天則乾無,而盈虛消長,於以無閥,皆出「乾知大始」。冒天下之道,以極天之數,定天下之象,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業,斷天下之疑,興神物以前民用,盡在於斯矣。 坎子一,艮丑二寅三,震卯四,巽辰五巳六,離午七,坤未八申九,兌酉十,乾戌亥無數。子午南北至卯酉春秋分,寒暑往來,日月出入,先天咸無,後天乾無,皆以無出有。此《易》數之精義入神,《易》道之廣大悉備,皆在此八卦成列之時位象數。宋後言《易》,先別門戶,爭道統,宗宋者以老莊之說為異端,宗漢者以先天卦位為不經,而《易》遂無從言矣。程傳號為易學正宗,而程子《自序》,謂予所傳者辭也,冀學者由辭以得其意。然《彖》、《象》十翼之辭,無一辭一字,不由象數而來。舍象數而言辭,辭烏從得哉!此圖之數,前人所未言。清季青田端木鶴田氏始創為之圖,簡要精當,足與經傳相參證。與舊有諸圖會而通之,不但於數理之要領可得,而古今來占筮推步之本源,悉在於是矣。 卦氣第八 既明方位象數,而氣可得言矣。氣不可見,顯之以象,定之以數,而驗之以候。五日為一候,故亦曰卦候。天地陰陽之消息,日月寒暑之往來,萬物生成,變化動靜,莫不先見乎氣。《彖》、《象》、《繫辭》,皆隱合氣候而未明言。言氣者莫著於京房,遂相傳京房卦氣,實非京氏所創也。周公之時訓與《月令?夏小正》,皆以象數為氣候之准,無不與圖書卦象契合。京氏特整齊而排比之,以六十卦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定占候災變,或為京房之法耳。黃粵洲曰:「上系七爻,起中孚『鳴鶴在陰』,十一爻起於咸『憧憧往來』。」卦氣從中孚至井,八十九陽,九十一陰。咸至頤,八十九陰,九十一陽,與《系傳》恰合。而孔子復於咸言「日月寒暑往來,陰陽屈伸」,是必三代已有此卦象氣候,孔子故於《系傳》及之,否則安有如此之巧合乎?特著錄其圖。非僅為占卜之用也。 京氏以六十卦當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每卦值六日七分,故又名為六日七分術。坎離震兌為後天四正,別立為監司,分管二十四氣,不入六十卦之內。六十卦之中,更有復臨泰大壯夬乾姤觀否遁剝坤十二卦為辟卦,分領十二月,每月約五卦。始六日曰公卦,次辟卦,次侯卦,則值月中節氣交界。次大夫,次卿,以畢一月。周而復始。 卦氣起冬至,為中孚之二爻,至七日復卦,十二日復卦畢,第十三十四十五日則屯之內卦當之,約兩卦半當一氣,約十五爻當十五日也。小寒自屯四起,至謙與睽,亦兩卦半也。茲分舉其例如下: 或謂京房卦氣出《易緯》,不足以望先天。然按之《繫辭》,既有中孚與咸之前征,而驗之氣候,又與《時訓》、《夏小正》合,而邵子河洛先天諸數亦不能不採用其說。圖雖別用乾坤坎離,而河洛化工,仍取坎離震兌。蓋實始於《連山》曆法,四監周度。惟首起艮卦,然則京學之自來遠矣。 辟卦主一年十二月,自冬至七日後起,陰陽往複,周而復始。朱子曰:「是當以一爻分三十分,陰陽進退日一分。如陰剝每日剝三十分之一,一月方剝得盡。陽長每日長三十分之一,亦一月方長得成。故復之一陽,不是頓然便生,乃是自坤卦中積來。從小雪後一日生一分,竟大雪共三十日,生三十分,然後成冬至之一陽。姤之陰亦生於小滿,一日一分,積三十日,然後成夏至之一陰。觀此知陰陽絕續之際,果無一息之間斷也。」列子曰:「一氣不頓進。」又曰:「天道密移,疇覺之哉!」聖人作《易》,仰觀俯察,知天地陰陽之運行消息甚微,人無從覺,故以懸象著明之日月,分畫八卦,象陰象陽,以《易》道示人,天道斯昭昭矣。更以六十四卦,合周天之度,自疏而密,由略而詳。由一年十二月,分日分時分刻,以逮秒忽之微,均可顯之以象,推之以數,豈但為吉凶占卜之用哉!聖功王道基於是,百姓日用宥於是。彼自絕於天而言人者固背道,舍人以言天者,豈知道哉!孔子之《易》,明天地人三極之通,而齊之於木道(見於風雷益《彖傳》「木道乃行」。古今言《易》者均未注意,而道家亦由之而不知致。《易》道大用始終不明,可慨也夫!)。坎離秉天地之中,震兌劑陰陽之和,以成位育之功。釋道二教,闡咸恆之義,裁成輔相,協乎泰否,所以皆範圍於《易》數之內,而莫能外乎!進象數而言氣精微之蘊,更非潛心玩索,不能會其通也。 按:一卦值六日,共三百六十日,而歲度周,尚餘五日四分日之一。每日以八十分計,五日四分日之一,共得四百二十分,每卦應得七分,故合計六日七分,一卦始畢。五日為一候,三候成一氣,約一氣盡十六爻,為兩卦又四爻。是每月五卦,又盈兩爻也。故卦氣起中孚之二爻。節氣有長短,卦爻亦有盈縮。此揚子云《太玄》所以分七百二十九贊,以兩贊當一日,以當一歲三百六十四日半,而更以立踦贏二贊,以為坤縮也。 卦氣起《中孚?九二》「鳴鶴在陰」。鶴陽鳥也,居漢陰地,陽生於陰之義也。終於頤,「頤者養也」,歸養中宮,至中孚復出。斯造化之機軸。孔子贊《易》,以人事言天道,故贊《中孚?九二》曰「天下應之」,曰「天下之樞機」,可謂天人合一。冬烘先生以附會兩字抹煞之,吾無言矣。 日行與天度每不相及,因有歲差。東晉虞喜云:「五十年退一度。」何承天云:「百年退一度。」隋劉約云:「七十五年退一度。」唐僧一行又以八十三年退一度,許衡郭敬皆謂六十六年有餘退一度,較前說為近。鄭氏《易譜》引環中子說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正數也。」邵子《皇極》曰:「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七十五秒(邵子以一度作百分,京氏以一日作八十分,故其數異。)。」其二十五分即四分度之一矣,又另多七十五秒,是天過正數外七十五秒也。而歲周止得二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分二十五秒,是日不及正數二十五秒也。假以天所多七十五秒,補日所少二十五秒,作百秒為一分,則天恰合正數,日亦恰足正數矣。今乃日止二十四分,比天二十五分為欠一分又二十五秒,比天七十五秒為欠五十秒,故天行餘一分五十秒也。然則日之於大,每年退一分五十秒,十年退十五分也。六十年則退九十分,再加六年,又退九分,是六十六年,其退九十九分,是一度尚欠一分。以每年一分五十秒計之,則一分當八個月,便是六十六年零八個月,即退天一度也。曆法今密於古,當詳求之,以定卦值星度之位。庶數自密合,無毫釐厘之差。於萬事萬物之動靜吉凶,胥可以是准之矣。 萬氏彈峰曰:「乾附於坤,坤歸於乾。坤之遊魂乾仍歸乾,坤仍歸坤,坤仍歸坤,謂之歸魂。」六子互變,震巽二長,乃四孟月之主。五爻變後退歸四位,震附於巽,巽附於震為遊魂。震仍歸震,巽仍歸巽為歸魂。坎離二中,乃四仲月之主。五爻變後,退歸四位。離附於坎,坎附於離,為遊魂。離仍歸離,坎仍歸坎,為歸魂。坎離之遊魂在乾坤,乾坤之遊魂在坎離。此四正互換之卦。艮兌二少,乃四季月之主。五爻變後,退歸四位。艮附於兌,兌附於艮,為遊魂。艮仍歸艮,兌仍歸兌,為歸魂。艮兌之遊魂在震巽,震巽之遊魂在艮兌。此四隅互換之卦也,此正《說卦》「神也者」一章,去乾坤而言六子之義,乾坤主一歲之運,一卦管一月。六子為四時之主,一卦管十日。月有值月之卦,日月值日之卦,亦理數自然也。 京氏卦氣,出於納甲。八宮世應,皆與卦氣一貫。用八宮納甲之法,而莫名其義,得萬氏著明之。始知其天然之序,不假人為。特錄其圖如下,與下《卦用》章八宮參看。 卦用第九 八卦名位象數氣候既明,而用可得言矣。大用大效,小用小效,大小雖殊,其理則一。《彖》、《象》十翼,皆以明用。而無一辭一字,不根於象數。自象數失傳,專尚夫辭。乃望文生義,以今概古,論愛惡不出六爻之外,言變化限於兩象之中。而《彖》、《象》十翼之大義,不明於世也久矣。朱子《本義》,遂以《易》為聖人教人卜筮之書,以占卜為《大易》之本義。後之學者,既宗程朱,又蔑視數學小道而不屑言,是欲渡而去其楫,卒致占卜之用亦無可徵驗,反不若壬、遁、火珠之術為足憑。《易》道之大,乃盡失其用。舉世徒震其名,視為神秘杳渺而莫敢問津。嗚呼!是誰之過哉!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乾簡坤易,古聖已詔我矣。近取諸身,簡之至也。遠取諸物,易之至也。故又曰:《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用無不彰。其為用焉,孰大於是?京氏八宮世應飛伏之說,經學家素鄙為術數,而不入於經傳。而其為用簡易,深合於乾坤之變化。朱子知其用,以囿於世故,不敢昌言,僅取八宮世應歌訣,列《本義》之前,亦與隱名注《參同契》。同一苦心也。程子《易傳》,雖自稱尚辭,亦不能廢陰陽世應之例。術家專取八宮身世游歸飛伏之用,而又不明乾坤簡易之理,逐末忘本,與經生之有體無用,同一蔽也。 頻年講習,博考周諮,始知三《易》之卦爻象數,同源共貫。京氏之學,實遠符《連山》之曆數,近合《周易》之變通。稽諸經傳,證例正多,爰取為立用之准。有精於術數者,更深求之。以推衍《彖》、《象》十翼之辭,其相得有合者,必不止如吾之所知。知無盡而無窮,占卜云乎哉! 乾伸二用 《易》之大用,孔子《系傳》,言之詳矣。特後儒類以文字釋之,致孔子之徵言精義,皆忽略讀過,而莫名其蘊蓄宏深之妙。果能以孔子之言,一一以八卦之象數證之,則一字一義,無不各有體用之所在,亦無不各與象數相發明,而「為用不窮」一語決非以空言了之者也。八卦之用,皆本於乾坤,後天坎離代乾坤之用,而六十四卦之用,莫不由乾坤而生。孔子曰:「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天地萬物之用,備於是矣(雷霆震與艮風雨巽與兌皆相反之卦也,日月坎離與乾坤皆相對之卦也。詳玩其象,八卦之用可悟矣?推薦閱讀:
※《周易》註解的前言
※分析和預測:張靚穎被爆離婚事件情況和未來(梅花)丨案例117河西雜談17
※周易 六十四卦
※毛澤東懂周易?
※麥玲玲屬鼠的人2018狗年運程大全及運勢周易預測詳解大全
TAG:周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