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5、從小做起

 《家范》卷三

            ——中國的家庭觀念

 

                古人的教育方式

       

    《曲禮》:「幼子常視毋誑。」(「視」可以解釋為看大人怎麼做,孩子可塑性強,大人要做出榜樣,要給予好的示範,而不要欺騙。「別哭了,狼來了!」不好,是欺騙;「別哭了,一會兒給你買糖吃。」也不好,還是欺騙,除非你真的去給她買糖。)「立必正方,不傾聽。」(「立宜正向一方,不得傾頭屬聽左右也。」[1]小孩子,站立要正,不歪頭耷腦,不勾肩搭背,不東聽聽,西看看,亂打聽,傳瞎話。)「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牽扶長者要用雙手。「負劍」一說推劍於背,一說持劍。「負謂置之於背,劍謂挾之於旁。」[2] 「辟咡」口不直接對著對方說話,側著頭以示尊敬。這句話的意思是:老者教你習劍術的時候,不要正對著老者說話,以示尊敬。)《內則》:「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古人有一整套的教育方法,從離開娘懷自己吃飯開始,就教他用右手吃飯。用左手行不行?養成一個左撇子,有什麼不好?沒有什麼不好,主要是要與絕大多數人相同,不僅僅關乎外觀,形象,避免書寫,開車的不便,以及人與人的交往時發生不必要的麻煩。)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絲。(能說話,男孩子答應「唯」,女孩子答應「俞」。這有什麼不同嗎?「唯,諾也。」[3]「諾」就是承諾,不是一般的答應知道了,而「唯者,應之速而無疑也。」[4]立馬就答應,而且一定照辦。「俞」是文言嘆詞,表示允許,首肯的意思。男女語氣的不同,是培養男子漢氣概和溫柔的女性氣質的需要。「鞶,大帶也。」[5]男孩子腰束皮革的帶子;女孩腰束蠶絲的帶子。男孩女孩的區別主要是,養成男女的性別認知。把男孩子教得娘娘腔,好嗎!把女孩子都教得粗野狂悖,好嗎!女孩子當男孩子養,男孩子當女孩子養,離開了普遍的社會性別認知,有礙健康性格的養成。)六年,教之數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長者,始教之讓;九年,教之數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 (六歲起教兒女認識數字,辨別方向。七歲要有男女區別的概念,八歲就要知道長幼的先後次序,知道禮讓,不能再像兒時那樣沒大沒小。九歲要知道年月日的時間概念。十歲出門求學,讀書識字。十三歲,學習禮樂,詩書。「韶」是文舞,主要用於祭祀;「象」,是武舞,手持干戈矛盾,學習武功,強身健體。)

教育孩子要從小做起。這樣的學習,從離開娘懷就開始了,直到成人。兒時穿最好的,吃最好的,玩最好的,不是教孩子的最好途徑。「雖曰愛之,其實害之。」[6]教出一個林黛玉,不如教出一個花木蘭;教出一個賈寶玉,不如教出一個自食其力的打工仔;教出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狂悖之徒,不如教出一個腳踏實地的老實人好。「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7]教兒女,學做人,學做事,學禮讓,守法律,明道義,有愛心,知廉恥,最重要。

蠻橫不講理,不是孩子的錯,是父母的錯,父母沒有教他禮讓和恭敬,該負責任;好吃懶做,不是孩子的錯,是父母的錯,從小父母包辦代替,嬌生慣養,不知道為人應該勤奮、勤勉。父母教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言傳身教,你自己就是孩子的榜樣,你自己什麼樣?孩子就會學什麼樣。生活艱辛,父母們難免有不耐煩的時候,越是不耐煩,越是為孩子做榜樣的時候;你如何面對艱辛,孩子們記著呢!你如何面對困難,孩子們很清楚;你如何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孩子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你從不撒謊,孩子們不會撒謊。你不欺騙,孩子們不會欺騙。你誠實做人,就會成為你的家風,世代傳揚。

還有一樣,孩子也是要學的,就是性別認知,這是人生的最重要課程之一,這一課上得好不好,也取決於父母。父親是兒子的榜樣,母親是女兒的鏡子。把女兒當兒子養,把兒子當女兒養,爹娘的喜好和偏激,強加給子女,造成兒女人生道路上的溝溝坎坎,是爹娘釀成的悲劇。兒女要健康成長,就要從點滴做起,人要學,禮要學,事要學,說話走路穿衣吃飯都要學,都是父母的責任。

 



[1] 《禮記·曲禮上·孔穎達疏》

[2] 《禮記·曲禮上·鄭玄注》

[3] 《說文》

[4]清·劉淇:《助字辨略》

[5] 《說文》

[6] 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7] 《左傳·隱公三年》

推薦閱讀:

TAG: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