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花鳥傳世精品鑒賞(52幅)
寫生蛺蝶圖
趙昌
捲紙本 沒色
縱27.7厘米 橫91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是一幅描寫秋天野外風物的寫生畫。在構圖布局上,畫家有意在畫面上方
留下很大的空白,景物多集中在畫面的下部。將野菊、霜葉、荊棘和偃伏的蘆葦等,布置得錯落有致。在晴空中有三隻美麗的彩蝶正在翩翩飛舞,一隻蚱蜢正在向上觀望。整幅畫把秋日原野的高曠清新、風物宜人的景色,描繪得十分動人。作品用筆遒勁,逼真傳神,設色清麗典雅,清勁秀逸。花卉用筆筒率,變化自然。雙鉤、暈
染繪近處花卉的陰陽向背。蚱蜢和蝴蝶,用筆十分精確,微染出不同質感。畫面有一種純凈、平和、秀雅的意境和格調。(下圖為局部)
趙昌,生卒年不詳,字昌之。廣漢(今屬四川省)人。擅畫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蟲。重視寫生,自號「寫生趙昌」。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間,聲譽最隆。
杏花圖 趙昌 團扇 絹本設色 縱25.2厘米 橫27.3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館藏
此圖繪一枝杏花, 繁花盛開。畫家用極寫 實的手法,將杏花粉白 含俏、堆霜集雪之姿,刻 畫得栩栩如生,勾線精 細,以粉白染瓣,富有 層次。杏花盡顯晶瑩剔 透、冰姿雪清之雅韻。
杉2圖 趙昌 閉扇 絹本 縱27.5厘米
(日)私人藏
此圖中畫折枝桃, 枝葉多姿,桃形圓滿,布 局得當。勾線柔細,稍有 濃淡變化,設色明麗,暈 染勻整。
竹蟲圖 趙昌 立軸 絹本設色 縱99.4厘米 橫54.2厘米
(日)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此圖畫幽篁疏影,雙鉤填彩,以色之濃淡來顯葉之向背、竿之盤曲。枝葉飽滿,姿態多樣。另有花卉野瓜、蝴蝶蜻蜓縈繞而飛,又繪天牛、螽蜥,無不刻畫入微,瓜葉果實又仿效徐崇嗣的「沒骨」畫法。設色濃麗而又不隱墨骨。此圖有梵仙禪師贊,相阿彌題籤,天室和尚題跋。
墨竹圖 文同 立軸 絹本 墨筆 縱131.6厘米 橫105.4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用水墨畫倒垂竹枝,以獨創深墨 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寫竹葉,濃淡相宜,靈 氣頓顯。筆法謹嚴有致,又現瀟洒之態。
文同(1018—1079),字與可,自號石 室先生,又號笑笑先生,四川梓潼人。曾 官司封員外郎、秘閣校理。又受命守湖州, 故人稱「文湖州」。傳派即為湖州竹派,影 響深遠。傳世作品有《墨竹圖》。
寒雀圖 卷絹本設色 縱25.5厘米橫101.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作品描繪隆冬的黃昏,一群 麻雀在古木上安棲入寐的景象。作 者在構圖上把雀群分為三部分:左 側三雀,已經憩息安眠,處於靜態; 右側二雀,乍來遲到,處於動態; 而中間四雀,作為本幅重心,呼應 上下左右,串聯氣脈,由動至靜, 使之渾然一體。鳥雀的靈動在向 背、俯仰、正側、伸縮、飛棲、宿 鳴中被表現得維妙維肖。樹榦在形 骨輕秀的鳥雀襯托下,顯得格外渾 穆恬澹,蒼寒野逸。此圖樹榦的用 筆落墨都很重,且烘、染、勾、皴, 渾然不分,造型純以墨法,筆蹤難 尋。雖施於畫上的赭石都已褪落, 但絲毫未損害它的神采,野逸之趣 盈溢於絹素之外,有師法徐熙的用 筆特點。
崔白,生卒年不詳,北宋畫 家。字子西,豪梁(今安徽風陽東) 人。性情疏放。擅畫花竹、禽鳥,尤 工秋荷鳧雁,注重寫生,精於鉤勒 填彩,體制清贍,在繼承徐熙、黃 筌兩體的基礎上另創一種清淡疏秀 之格,一變宋初以來畫院中流行的 黃筌父子濃艷細密的畫風。佛道、 鬼神、山林、人物等亦臻佳妙。傳 世作品有《禽兔圖》(一名《雙喜 圖》)、《寒雀圖》等。
雙喜圖 崔白 立軸 絹本 沒色 縱193.7厘米 橫103.4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又名《禽 兔圖》。繪秋風肅 殺、枯木槎椏。兩 只寒鵲(實為綬帶 鳥)飛臨,其中一 只剛停於樹榦之 上,立足未定,翹 尾展翅。樹下一兔, 正引首回顧,垂耳 張鼻,曲盡其妙。秋 兔雙禽,高下對峙, 互為呼應,渾然一 體。畫中以半工半 寫之法,繪枯木、衰 草和山坡,兔禽則 用筆工細,刻畫寫 實。色彩清淡,體 現了前人所說的 「體制清淡,作用疏 通」的藝術特色。
柳鴉蘆雁圖 趙佶 長捲紙本淡設色 縱34厘米橫223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中柳鴉蘆雁採用沒骨畫法,竹以 雙鉤法繪出,設色淺淡,構圖洗鍊。粗壯 的柳根、細嫩的枝條、姿貌豐腴的棲鴉、蘆 雁畫得都很精細工整。棲鴉雙雙憩息嬉 戲,蘆雁飲水啄食,形態自在安詳。點睛 用生漆,更顯得神采奕奕。此圖在黑白對 比和疏密穿插上取得了很大成功。整個畫 面恬靜雅緻、神靜氣閑。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 書畫家。神宗子,哲宗時封端王。政治昏 庸腐敗,但酷愛書畫,在位時廣收歷代文 物、書畫,極一時之盛;親自掌管翰林圖 畫院,用科舉辦法選拔畫家,對繪畫藝術, 起了推動和倡導作用。擅書法,自創瘦勁 鋒利的「瘦金體」。繪畫得吳元瑜傳授,繼 承崔白風格,重視寫生,體物入微,以精 工逼真著稱;工花鳥,相傳用生漆點鳥睛, 尤見生動。亦擅山水和人物。獲有「妙體 眾形、兼備各法」之譽。但有些作品乃畫 院中高手代筆。畫後押字用「天水」及「宣 和」、「政和」小璽或用瓢印蟲魚篆文,還 常押書「天下一人」。傳世作品有《芙蓉錦 雞圖》、《柳塘蘆雁圖》、《摹張萱虢國夫人 游春圖》等。
臘梅山禽圖 趙佶 立軸絹本設色 縱34厘米橫223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中畫一枝蠟梅,彎曲有致,枝梢 有數朵梅花已然開放。兩隻山禽似被畫面 外的什麼所吸引,正顧盼觀望。畫中彩墨 工細,運用自如,細筆勾花、枝,設色清雅。山禽刻畫細緻,神情逼真。構圖疏朗 明快大方。
瑞鶴圖 趙佶 長卷 絹本 設色 縱51厘米 橫138.2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圖畫壯嚴聳立的汴梁宣德門,門上 方彩雲繚繞,十八隻神態各異的丹頂鶴, 在上空翱翔盤旋,另二隻站立在殿脊的鴟 吻之上,回首相望,天空及宮殿周圍的祥 雲皆以平塗渲染,更烘托出仙鶴動飛之勢 和曼妙體態,氣氛祥和吉慶。畫後有趙佶 瘦金書題記一段。
芙蓉錦雞圖 趙佶 立軸紙本設色 縱81.5厘米 橫53.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幅設色畫芙蓉、菊花,雙鉤工整。錦 雞回首,仰望雙蝶戲飛。這幅畫寫實技巧 相當高超,錦雞羽毛的華美及細緻斑紋、 芙蓉花枝因錦雞停棲其上的搖曳動蕩之 都刻畫得傳神逼真。
桃鳩圖 趙佶 冊頁 絹本設色 縱26.1厘米橫28.5厘米
(日)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此冊頁在傳為宋徽宗的作品中比較特 別。桃花與枝葉鉤勒精工,棲鳩動態自然 而生動,用生漆點睛,卓有神采,整體色 彩華麗。傳其為畫家二十六歲時的作品。
梅花詩意圖 岩叟 長卷 絹本 水墨 縱19.2厘米 橫112.8厘米
(美)弗利爾美術館藏
圖中畫盛開的梅花,樹榦上墨書有 岩叟」二字,應是作者的名或號。從畫風 上看,不似北宋,或為南末後期至元初之 作。以北宋王岩叟為作者,不足為信。此 圖運筆道勁有力,構圖疏密有致,枝條穿 插,富有韻味,具揚補之遺法,為補之傳 派中上乘之作。
岩叟,生卒年不詳,即北宋王岩叟。字 彥霖,《宋史》有傳,未稱其擅畫,或為畫 家之號。南宋宋伯仁,號雪岩,擅畫梅 叟或即宋伯仁自號,待考。
雪中梅竹圖 徐禹功 卷絹本水墨 縱30厘米 橫122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圖中野梅橫空而出,修竹兩竿,節葉 紛披,虯枝疏梅半壓積雪,鐵干嶙峋,俱 以水墨烘暈出凌雪傲霜之姿,用筆生動老 勁。竹節上書,「辛酉人」款。乾隆弘曆及 諸臣在畫心空隙處題記多段。前隔水明人 徐守和題籤,拖尾揚無咎行書《柳梢青》詞 十闋,詞意與書法皆極清秀悅人,與此圖 同屬精華之品。書畫名家趙孟堅所書兩長 跋,書法特縱,與揚氏端壯靜穆形成鮮明 對照。
徐禹功,生於1141年,卒年不詳,南 宋畫家。布衣, 自號辛酉人,江西人。工 畫梅竹,師揚補之,得其瀟洒之趣。傳世 作品有《雪中梅竹圖》,即《雪梅圖》。
四梅圖 揚無咎 長捲紙本墨筆 縱37.2厘米橫358.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卷分四段,畫梅花含苞、待放、盛 開和殘敗的變化過程。含苞:畫嫩枝尚未 疏張,枝頭已著花蕾,預報花期將臨;待 放:疏展的枝幹,已經有少許含苞初綻; 盛開:舊枝新條上的朵朵繁花,已經盡情 開放,香氣襲人;最後殘敗一段,表現殘 萼敗蕊,隨風飄散,頗有美人遲暮之情。作 者的墨梅,一改彩染或墨暈花瓣之法,為 墨筆圈線,氣韻清爽不凡,韻致高遠。既 不同於描粉縷金的院派,又不同於逸筆草 草的逸體。墨韻高華,清意逼人。
揚無咎(1097—1169),南宋畫家。字 補之,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本蜀郡成 都人,傳之無咎已為清江(今屬江西)人,寓 豫章(今江西南昌)。擅書,學歐陽詢,筆勢 勁利,詩詞俱工。能畫水墨人物,師李公 麟,尤擅水墨梅、竹、松、石、水仙,以 畫梅最著稱,尤宜巨幅。其「孤標雅韻」之 畫風,與其傲兀耿介之品格有關。和當時 畫院中盛行的富麗華貴的「宮梅」繪法不 同,對後世影響甚大。
落花游魚圖 劉宋 長卷絹本設色 縱26.4厘米橫252.2厘米
(美)聖路易斯美術館藏
此圖開始先畫盛開的杏花,伸向水 面,向後展開,落花引來群魚爭食,或聚 或散,或潛游,或上浮,或回泳,翻藻戲 蒲,以示水中的暢泳自然之態。其畫法全 用渲染,間或用沒骨法,不見鉤勒,活潑 生動。這種表現方法和詩情畫意,獨創一 格,多為後人所仿效。
劉窠,生卒年不詳,北宋畫家。字道 源,一字弘道,少時流寓都下,遂為汴(今 河南開封)人。官至朝奉郎。擅畫魚,深得 戲廣浮深、相忘江湖之意。傳世作品有《落 花游魚圖》、《春溪魚藻圖》、《群魚戲荇 圖》。
果熟來禽圖 林椿 冊頁 絹本 設色 縱26.5厘米橫2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有林檎果一枝,枝上碩果累 累。其上棲息一小鳥,翹起尾巴,挺起毛 茸茸的胸脯,作欲飛的情態,形象生動可 愛。懸掛著沉甸甸果實的枝柯,彷彿在輕 輕地顫動。果葉正反兩面的枯榮之態刻畫 細緻,連蟲蝕的痕迹都頗為清晰。畫面雖 然簡單,卻充滿生氣盎然的意趣,具有強 烈的感情色彩。全圖筆法精工,設色妍美, 是南宋初期花鳥畫的代表作。
林椿,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錢塘 (今浙江杭州)人。孝宗淳熙(1174~1189) 時為畫院待詔。工畫花鳥、草蟲、果品,以 趙昌為師,設色清淡,精工逼真,善於體 現自然的形態,所繪花鳥果品,小品為多, 當時贊為「極寫生之妙,鶯飛欲起,宛然 欲活」。傳世作品有《果熟來禽圖》、《梅竹 寒禽圖》等。
海棠圖 林椿 團扇 絹本 設色 縱23.4厘米 橫24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林椿的花鳥師法 趙昌,刻畫精細,色彩 淡雅。此圖海棠勾畫、 暈染,工整細緻,栩栩 如生,以鉛白、胭脂設色,清麗端雅。
梅竹寒禽圖 林椿 團扇 絹本 沒色 縱24.8厘米 橫26.9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寫紅梅翠 竹,殘雪未消,寒雀 刷羽枝頭,神態生 動。竹梅為雙鉤填 彩,而雀則用細毫 寫羽毛,寫實逼真。
出水芙蓉圖 吳炳 團扇 絹本 設色 縱23.8厘米 橫25.1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出水荷花一朵,淡紅色暈染, 花下襯以綠葉,葉下荷梗三枝。作者用俯 視特寫的手法,描繪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 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質。全圖筆法精工,設 色艷麗,不見墨筆勾痕,是南宋院體畫中 的精品。
吳炳,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毗陵 武陽(今江蘇常州)人。工畫花鳥,寫生折枝, 妙奪造化,彩繪精緻富麗。紹熙初,光宗趙 悼皇后李氏,賞識其畫,授畫院待詔。畫風 謹守院體,作品較多。畫跡有《春池睡鴨》、 《山茶鵓鴿》、《鴛鴦瑞蓮》、《寶珠玉蝶》、《折 枝絳桃》等二十六件,著錄於《繪事備考》。 傳世作品有《出水芙蓉圖》。
竹雀圖 冊頁 絹本設色 縱25厘米橫2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寫棘竹叢生,枝椏橫出,枝頭有 一雀鳥正在悠閑地啄理羽毛。整幅畫面景 物聚於下側,可見南宋構圖新風的影響。 圖中竹枝用雙鉤技法,雀鳥在用色彩沒骨 畫出後,重點部位再用墨線描出。這是吳 炳傳世作品中的代表作。
楓鷹雉雞圖 李迪 立軸 絹本 設色 縱189.4厘米橫210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為宋畫中罕見的巨幅作品。圖繪 坡石竹叢中,一棵古楓拔地而起,枯枝上 一隻兇猛的蒼鷹正向下怒視著一隻慌忙逃 竄的雉雞。畫面上的山石樹榦用筆粗重, 輔以水墨皴染,其陰陽向背,都交待得十 分清楚。樹上的枝葉疏密有致,層次鮮明。 楓葉、竹、草、皆以雙鉤繪出,略加點染。 鷹、雉的羽毛描繪精細;鷹之蓄勢待發與 雉之倉皇膽寒,刻畫得十分準確生動。整 幅畫面給人以嚴謹結實、氣魄宏偉之感。
李迪,生卒年不詳,河陽(今河南省孟 縣)人。北宋宣和年間,他任職畫院,授成 忠郎。南宋紹興年間,他復任畫院副使。李 迪擅畫花鳥、竹石,畫犬亦佳。長於寫生。 傳世作品有《風雨歸牧圖》、《雪樹寒禽 圖》、《楓鷹雉雞圖》。
獵犬圖 李迪 冊頁 絹本 沒色 縱26.5厘米 橫26.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獵犬圖》原載《歷 代名筆集勝冊》,又載於 《虛齋名畫錄》卷十一。 此圖繪一獵犬慢步前行 狀。全幅畫風工整,精細 入微,形神皆佳。
花籃圖 李嵩 冊頁 絹本設色 縱19.1厘米 橫26.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重設色, 描繪在精美的花籃 中盛開的鮮花。全 圖畫風工整艷麗, 可謂工筆重彩畫中 的佳作。
李嵩(1166— 1243),南宋畫家。 錢塘(今浙江杭州) 人。少為木工,頗 遠繩墨,後為畫院 待詔李從訓養子, 隨從習畫。歷任光 宗趙悖、寧宗趙擴、 理宗趙昀三朝畫院 待詔。擅畫人物、 佛道像,尤擅界 畫。傳世作品有 《貨郎圖》、《花籃 圖》、《西湖圖》。
秋柳雙鴉圖 梁楷 冊頁 絹本 縱24.7厘米 橫25.7厘米 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枯權上一 枝垂柳隨風搖曳,二隻 烏鴉繞樹飛鳴,一輪圓 月淡淡無光。全幅構圖 清疏,意境幽邃,寥寥 數筆便將秋季黃昏刻 畫得淋漓盡致,筆筒意 賅。此圖表現出作者細 致的觀察能力、高度的 概括能力以及精深的 筆墨表現能力。
梁楷,生卒年不 詳,南宋畫家。祖上為 東平(今屬山東)人,居 錢塘(今浙江杭州)。工 畫人物、佛道、鬼神,兼 擅山水、花鳥。性格豪 放不勒,人稱「梁瘋 子」。畫分二體:一日 「細筆」,一日「減筆」。 對明清的徐渭、朱耷 等,以及現代齊白石等 有影響。傳世作品有 《六祖截竹圖》、《八高 僧故事圖》、《柳樹寒鴉 圖》等。
柳樹寒鴉圖 梁楷 冊頁 絹本 墨筆 縱22.4厘米橫24.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墨筆畫枯柳 疏枝,二隻烏鴉棲息在 枯乾上,另有兩隻繞樹 飛鳴。全幅構圖簡潔, 意境深遠;幾枝敗柳把 冬季蕭瑟的氣氛巧妙 地烘托出來;四隻烏鴉 形神各異,筆筒神全。 這種畫風已開寫意花 鳥畫的先河,對後世產 生了很大的影響。
倚雲仙杏圖 馬遠 冊頁絹本設色 縱25.8厘米橫27.3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一枝杏花輕 靈潤秀、堆粉砌霜之姿。 用筆精細工整,設色淡 雅,氣韻生動。
馬遠,生卒年不詳, 南宋畫家。字遙父,號欽 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 濟),出生錢塘(今浙江杭 州),曾祖賁、祖興祖、父 世榮、伯公顯、兄逵,均 為畫院待詔。遠擅畫山 水,兼精人物、花鳥,工 於畫水。後人把他與夏 圭並稱「馬夏」,合李唐、 劉松年,稱「南宋四家」。 傳世作品有《踏歌圖》、 《雪屐探梅圖》、《水圖》、 《白薔薇圖》等。
白薔薇圖 馬遠 冊頁 絹本設色 縱26.2厘米 橫25.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折枝白薔薇, 用細筆勾花瓣,白粉暈染,花葉用線勾描而染 以汁綠。全圖用筆嚴謹, 一絲不苟,畫風清麗。
四羊圖 冊頁 絹本 淡設色 縱22.5厘米橫2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四隻山羊在枯樹下打鬥、觀望 的不同動態,形象生動,逗人喜愛。全圖 用筆簡練樸實,色調柔和中又有對比。以 大面積淡墨渲染出坡地,將天地區分開 來,並很好地襯託了畫面的主體。圖中景 物高低錯落,畫面富於變化,不愧為陳居 中的傳世佳作。
陳居中,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寧 宗嘉泰(1201—1204)時為畫院待詔。專工 人物和馬,也擅寫放牧、出獵等景。注重 寫實,觀察精微,風格「俊俏明媚」,富於 生趣,人謂其作「不亞黃宗道」。傳世作品 有《文姬歸漢圖》、《四羊圖》。
橘綠圖 馬麟 冊頁 絹本設色 縱23厘米 橫23.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畫橘梗幾枝,穿插錯落,從右向左斜出。畫面果繁葉茂,豐滿多姿,一派豐收景象。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作者細緻地 描繪出橘子全熟、半熟的不同 狀態,充分反映了高超的寫實功力。圖中枝葉、果實鉤勒填色,設色鮮麗,形神兼備,不愧 為寫生妙作。
暮雪寒禽圖 馬麟 卷絹本設色 縱27.6厘米 橫42.9堙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以清麗的筆法,繪出冰天雪地之中,山竹覆雪,兩隻寒禽躲在山石之下的杏枝上過夜的景象。以淡墨渲染全景,烘托出雪意,雙鉤寫竹,用筆勁力。整幅畫面蕭瑟冷峭,意境幽遠。
橘子葡萄、石榴圖 魯宗貴 冊頁 絹本 設色 縱24厘米橫25.8厘米
(美)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這是一幅有確切題款的南宋作品。畫橘子、石榴和葡萄,象徵多子多孫的美好願望。用色精細、沉著,寫實性極強。在左半部石榴葉上有不規則的「魯宗貴」款署,題字極小,隱約可見,在留傳下來的南宋作品中,很少有魯宗貴題款的作品,此圖殊為珍貴。
魯宗貴,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室 名筠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理宗紹定 (1228—1233)時為畫院待詔,出入楊附馬 家。工花竹、禽鳥、窠石,用筆意趣有餘, 描染佳妙。尤長於寫生,雞雛乳鴨,頗有生意。傳世作品有《春韶鳴喜圖》、《夏卉駢芳圖》等。
駿骨圖 龔開 捲紙本 水墨 設色 縱29.9厘米 橫56.9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龔開繪馬,瘦骨嶙峋。此馬伸頸低首, 似伏櫪之狀;鬃毛飄動,有秋風蕭瑟、不勝寒冷之感,而其眼神凜冽,仍寓不屈之態。用筆精到,勾線寫骨,鬃尾更是根根 寫出迎風飄擺之態,造型生動準確。
龔開(1222—約1304),宋末元初畫家。字聖予,號翠岩,淮陰(今屬江蘇)人。 擅畫人物,偶用濃墨染面頰,稱「墨妝」。 畫馬師曹霸,多瘦骨嶙峋,寄託其老無所 用之感慨。兼工山水。傳世作品有《中山出遊圖》、《駿骨圖》等。
紅梅孔雀圖 馬XXX 冊頁 絹本 設色 縱24.3厘米 橫31.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中一棵蒼鬱的翠柏和一株老乾縱 橫的紅梅,花葉交參,相映成輝。一隻雄 孔雀立於樹上,羽毛豐美,雌孔雀在樹下覓食。畫面富麗堂皇之中又有一種清雅淡 泊的意味。雖接近「黃家富貴」體制,但 用筆卻較之疏散通脫,有逸趣橫生之妙。
作者姓馬,但名已佚,其生平不詳。
墨蘭圖 趙孟堅 捲紙本墨筆 縱34.5厘米橫90.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墨蘭兩叢,生於草地上;蘭花盛開,如彩蝶翩翩起舞; 蘭葉柔美舒放,清雅俊爽。全圖用筆勁利,筆意綿綿,氣脈不斷, 是趙氏畫蘭的代表作。
趙孟堅(1199—1264),南宋畫家。字子固,號彝齋居士,海鹽(今屬浙江)人。能詩、擅書法,工畫水墨梅、蘭、竹、石,取法 揚無咎。尤精白描水仙,筆致細勁挺秀。傳世作品有《白描水仙圖》、《墨蘭圖》、《歲寒三友圖》。
水仙圖(部分) 趙孟堅 長捲紙本墨本 縱24.5厘米橫670.2厘米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全卷繪水仙,布局疏密相 間,繁而不亂。作者以勁挺勻凈的細描鉤勒花葉,再用淡墨渲染出陰陽向背。花葉紛披穿插,層次分明,姿態如生。
叭叭鳥圖 法常 立軸紙本水墨 縱78.5厘米橫39厘米
(日)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此圖畫八哥鳥立於 老松幹上,鳥身以極為概括的淡墨和濃墨畫 出,用筆與用墨十分簡 練,但鳥俯首啄羽的動 態卻生動而自然。松干 和松枝以淡墨寫出,又繞以富有變化的藤枝, 虛實相映,筆筒墨潤,堪稱逸品的典範之作。
法常,生年不詳, 約卒於1281年,南宋畫家。杭州西湖長慶寺僧, 俗姓李,號牧豁,蜀(今四川)人。初儒生,中年出家。擅畫龍虎猿鶴、花木禽鳥、人物山水。筆 墨蕭散虛和,亦作潑墨山水,或用蔗渣草結,隨筆點墨,不費妝綴,意趣盎然。傳世作品有《觀音、猿、鶴》三聯幅,《龍、虎》對幅等。
鶴圖 法常 立軸 絹本 水墨 淡設色 縱173.9厘米 橫98.8厘米
(日)京都大德寺藏
法常所作的此圖原是和《觀音圖》、《猿圖》合為一套三聯立軸,其為左軸畫。圖中一隻仙鶴,昂首清啼,步出竹林。周圍雲蒸霧繞,仙韻十足。筆法輕峻有致,墨色酣暢多變。鶴的用筆較細緻,工寫兼備。以水墨畫竹林,墨色濃淡變化自如,這在前人是頗為少見的。淡墨渲染背景,以烘托主景物,使人有風聲鶴唳的清涼之感。
猿圖 法常 立軸 絹本 水墨 縱173.9厘米橫98.8厘米
(日)京都大德寺藏
此圖和《鶴圖》、《觀音圖》為三幅一套,此為右軸畫。畫中子母猿居於古松之上,猿與松的橫斜交叉恰好平衡,且與中軸相連。筆法粗獷放達,猿周身濃黑、面部作白,五官用焦墨簡點,近似符號,以濃墨畫猿骨幹、腳爪,後用筆擦之,質感很強。以「蔗渣草結」筆法寫松干枝枝葉, 不拘一格、生動潑辣。構圖頗具匠心,松干由近及遠,直插天空。附枝短杈,使空間分割多樣。
夜合花圖 佚名 團扇 設色 絹本 縱23.9厘米 橫25.4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為工筆院體畫,描繪夜合花一枝。畫面細枝茂葉,花朵叢生。枝葉、花朵俱用雙鉤填色,葉脈勾描分明。花有含苞、將開、綻放等狀。白花綠葉,色澤素凈,耐人觀賞。
蜀葵圖 團扇 絹本 設色 縱25.4厘米 橫25.9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畫以蜀葵為題,設色妍麗,對比強烈。描繪細緻工整,色澤濃厚,墨線 幾不得見,花開之姿 被表現的分外妖嬈。
梅竹雀圖 佚名 團扇 絹本 尺寸不詳 水墨 設色
(美)私人藏
此圖體現了南宋院體花鳥畫的典型特徵。圖中梅竹相依,由左上向下斜勢而出, 枝頭黃鶯,宛然欲起, 饒有生趣。構圖之精巧,線條鉤勒之細膩, 設色之清疏淡雅,都與畫院名家林椿的畫風相近。
枯樹鷗鵒圖 佚名 團扇 絹本 設色 縱25厘米 橫26.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作秋樹殘葉, 枯枝上棲息著一隻鷗鵒。整幅構圖疏密得體,用筆上整,刻畫入微,神形兼備,為宋代寫生花鳥畫中的傑作。
太液荷風圖 佚名 團扇 絹本 沒色 縱23,8厘米 橫25.1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大液池內碧葉連天,蓮花掩映,浮萍叢生,幾對野鴨正徜徉於湖面之上;空中彩蝶飛舞,乳燕展翅,一派風和日麗的景色。葉、花皆雙鉤填彩,以色彩之深淺繪出俯仰向背的關係。用筆十分精細, 得院體畫之精髓。
荷花圖 佚名 團扇 絹本 設色 縱25.8厘米 橫2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近寫一支荷花,工細精緻。蓮瓣以粉罩染,又以桃紅由瓣尖暈染。以金絲細線鉤勒花瓣的脈絡紋路。用筆精細,形成一種光華灼灼、流彩溢光的效果,與眾不同。
碧桃圖 團扇 絹本 設色 縱24.8厘米 橫2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碧桃兩枝,枝上的碧桃花有的吐露盛開,有的含苞欲放。花瓣用細筆 勾描後多層暈染,富有層次變化和立體感。全圖用筆精細,設色淡雅,畫面雖小,意趣無窮,是南宋寫生妙品。
芙蓉圖 團扇 絹本設色 縱25厘米 橫26.2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構圖簡潔, 花枝斜出,彎曲有致。花、葉皆以墨線鉤勒輪廓,用筆如行雲流水,敷彩淡雅,立體傳神,得寫生之妙
榴枝黃鳥圖 佚名 冊頁 絹本設色 縱24.6厘米橫25.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黃鳥一隻, 嘴啄小蟲,棲止於榴枝上,神形畢肖。圖中枝梗從右向左斜出,沉甸甸的石榴掛於枝幹。榴葉蕭瑟,鳥的羽毛用淡黃染色後,再用粉白以短而細的筆觸勾描,具有毛茸茸的質感。鳥的翅膀和尾部等處,濃淡墨色參用。畫面設色儂艷而又對比鮮明。
梅竹雙雀圖 佚名 冊頁 絹本 沒色 縱26厘米 橫26.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綠竹叢中,白梅二枝,枝疏花茂,裊娜清冷。枝上兩隻小鳥 棲息,其中一隻抬頭向上遠眺,一隻低頭俯視, 形神畢肖,茸毛質感逼真。圖中竹葉為雙鉤填色,筆力勁辣,用筆精工,設色清麗。畫風近於南宋畫院一派,精工巧麗中又見生動。
霜筱寒雛圖 佚名 冊頁絹本設色 縱28.2厘米橫28.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繪五隻麻雀棲止於枯棘上,右側襯小竹一枝,清韻冷翠。圖中小鳥神態各異,動靜不一, 取向不同,形象生動逼真。從畫面看,小鳥的形象更接近自然情態,說明作者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寫實的功力。此圖用筆精工,設色優美,是南宋寫生花鳥畫中的妙作。
猿猴摘果圖 佚名 團扇 絹本設色 縱25厘米 橫25.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深山野林中,三隻猿猴攀援棲止於樹枝上。其中兩猿正品 果嬉戲,另一猿右臂抓樹,左臂摘取紅果,形象生動可愛。作者運用極為工細的筆法,描繪猿猴茸茸的細毛、靈巧的動態以及老樹的虯枝和枯葉,顯示出深厚功力。圖中坡石用小斧劈皴,枝葉用雙鉤填色, 筆法精工巧麗。
豆花蜻蜓圖 佚名 閉扇 絹本 設色 縱27厘米橫2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畫面為長圓扇形,繪豆花上棲息一隻黃褐色蜻蜓,枝葉微向下垂。整幅作品結構自然,疏密得體,色彩豐富,工寫結合。其中蜻蜓的描繪神妙入微。畫家不僅再現了蜻蜓的形態,甚至連透明的翅膀及紋絡都表現了出來。而豆花則以簡筆寫出,野趣天然。此圖舊傳為徐熙所作。
推薦閱讀:
※傳說中的陳摶老祖的傳世之作:心相篇
※宋 許道寧傳世經典《漁父圖》高清詳解
※納音真法傳世間?五行之中有真詮?(5)
※元代鎮國神器:瀆山大玉海,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傳世特大玉器
※唐音宋韻的文件夾【傳世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