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聖賢皆寂寞 唯有「隱」者留其名
【小編導讀】李白真的豁達如詩中所寫嗎?他也曾走過終南捷徑!2015年11月21日,天降冷雨,首都圖書館與商務印書館聯合主辦「首圖講壇·尚讀沙龍」,邀請北京師範大學著名《史記》研究專家韓兆琦先生講「歸去來兮——中國古代的隱士」,小編冒雨前往,雖館外冷雨凄凄,報告大廳的讀者卻熱情不減。韓先生言隱士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稱的,簡而言之應是有做官之才能而拒絕官場的人。聽完先生之講,小編腦洞大開,想起中學語文課本中李白詩表現的豁達之情,便來扒一扒大詩人李白的隱士經歷。
文║韓兆琦
《新唐書·隱逸傳》說,吳筠原來考進士沒有考中,一賭氣躲進南陽的倚帝山,當了「隱士」。後來皇帝把他召進京師,讓他當道士,在大同殿接見他,並讓他「待詔翰林」,於是一下子名滿天下。再如大詩人李白。據《新唐書·文藝傳》說,李白生性豪邁,看不起科舉的路子。他先是隱居於四川的岷山,又隱居在山東的徂徠山,與孔巢父、韓准等合稱「竹溪六逸」,漸漸地名氣越來越大。後來又認識了吳筠,在吳筠的推舉下,也受詔進了京師。李白在離家的時候曾寫過一首既驚喜萬分又感激涕零的詩。其中有:「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入朝後也被唐明皇用為「待詔翰林」,李白被尊稱為「李翰林」,他的詩集有時被人們稱為「李翰林集」,就是這麼來的。接著又出現了什麼「醉寫嚇蠻書」,什麼「貴妃捧硯」、「力士脫靴」等一系列傳說,於是李白名震天下,其來頭顯然又比吳筠大了不止百倍、千倍了。至於後來李白沒有在朝堂站住腳,沒過多久又被人排擠出來了,那是另一碼事。這都是通過「終南捷徑」進入仕途的例子。
唐代的詩人里,有許多是當過隱士,又愛好山水旅遊的,但唐代隱士的山水旅遊與南北朝時期的隱士在目的上有很大不同。南北朝隱士的山水旅遊,基本上就是出於愛好,是為了達到精神上的一種滿足;而唐代隱士的山水旅遊,一方面固然還有出於愛好的原因; 但在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入仕,為了四處奔走找門路、找靠山,於是這種山水旅遊對於許多人來說,就成了一種順便完成的一舉兩得的事情了。唐代的這種隱士最為大家所熟知的當然應該首推李白。李白少年時好神仙、好劍術,二十歲開始在四川漫遊,曾去過青城、峨嵋諸名山。二十六歲出川,先做了一次大規模的全國性旅遊,他先後浮洞庭,歷襄漢,上廬山,東至金陵、揚州,復折回湖北,以安陸為中心,又北游洛陽、嵩山、龍門、太原,東遊齊魯,登泰山,南遊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接著入朝當了一段不長時間的供奉翰林,很快又被排擠出來。接著他又開始了第二次漫遊,這次主要是河南、河北、山東,再有就是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李白曾先後和元丹丘、孔巢父等隱居於嵩山、徂徠山、剡中以及廬山等地,但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漂泊、漫遊中度過的。這對於李白來說,有苦有樂。是壞事,也是好事; 但對於中國文學來說,卻恰恰是由於李白的這種生平遭遇,才成就了李白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李白那些評說不盡的膾炙人口的山水詩,以及種種其他詩歌,就是在這種漂泊旅遊中寫出來的。諸如寫入川山路之驚險的《蜀道難》與《送友人入蜀》;寫長江之壯闊雄奇的《早發白帝城》與《送孟浩然之廣陵》; 寫廬山與廬山瀑布的《廬山謠》與《望廬山瀑布》;寫睹物感懷,居今思昔的《蘇台鑒古》與《襄陽歌》;寫感謝主人盛情招待的《宿五松山下荀媼家》與《金陵酒肆留別》,等等。甚至連幼兒園小朋友也會背誦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也是李白在漂泊旅遊中為思念故鄉而寫出來的。「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愛入名山游」,這是李白的樂趣與追求,李白毫無疑問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山水旅遊作家。
李白寫這種隱居之樂的作品更多,即以大家所熟知的就有《山中問答》:「問余何事棲碧山,消答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yǎo 咬)然去 , 別有天地非人間。」有《山中與幽人對酌》:「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有《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去獨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爭山。」作品都描寫了山中的美景與詩人悠散自得、與世無爭的情趣。隱士通過作品表現了他們傲棄世俗、鄙夷官場的情緒。這種作品如王績的《贈程處士》:「百年長擾擾,萬事悉悠悠。日光隨意落,河水任情流。禮樂囚姬旦,《詩》《書》縛孔丘。不如高枕上,時取醉淆愁。」沈千運的《山中作》里曾說:「棲隱非別事,所願離風塵。不來城邑游,禮樂拘束人。」他還說:「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有薄田園,兒耕女織。偃仰今古,自足此生,誰能作小吏走風塵下乎 ?」唐朝隱士說這種話最多的自然是李白,他曾在《江上吟》中說:「屈平文章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興酣下筆搖五嶽,詩成筆傲凌滄州。功名富貴若常在,漢水亦應西北流。」他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說:「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 ? 直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和當年陶淵明說過的「不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意思一樣,態度是很強烈的。對於這些,我們當然不能完全否定他們的某種真實; 但我們又不能對之過分相信,因為唐朝的隱士多數人名利心很強,換個時候,他們往往就又能寫出極力頌揚、巴結權貴的作品。
唐代的隱士們提到茶,似乎以李白為最早,他有一首《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序》。其文說:「余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白如雪,棲則倒懸,蓋飲乳而長生也。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飲之,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余游金陵,見宗僧中孚,雲余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師及青蓮居士李白也。」其詩說:「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屑。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敘述了茶葉來歷的神奇及其養生之功效。
唐代既有隱士歷史又嗜酒如命的,最突出的當然要數大詩人李白了。據《新唐書》說,李白在剛出川不久,在與孔巢父、韓准等隱於山東的徂徠山時,就「日沉飲,號竹溪六逸」。後來他被召進京,任供奉翰林時,「猶與飲徒醉於市」。有一天,「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huì會)面,稍解,授筆成文,婉麗精切,無留思。帝愛其才,數宴見。白嘗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杜甫在《飲中八仙歌》里說李白:「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肆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後來李白離開長安,到華山遊覽。《唐才子傳》說他「乘醉跨驢經縣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 ? 敢無禮 !』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書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裡,不得騎驢 ?』宰驚愧,拜謝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長笑而去。」此外在小說戲曲中還有 「醉寫嚇蠻書」等不少有關李白喝酒的傳說,甚至連李白的死,也被說成是喝醉酒後要到江里去捉月亮,結果騎著一條鯨魚而去了。在李白現存的九百多首詩里,關於喝酒的作品很多,有表現他對自己的才幹與前途充滿自信的,如:「人生得意須盡歡 ,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進酒》)有表現他懷才不遇,內心憤激的,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行路難》)有表現他蔑視權貴的,如:「屈平文章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興酣下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州。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江上吟》)有表現他憤世嫉俗,內心煩躁的,如:「棄我去者今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有表現他與朋友的情誼的,如:「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客中作》)有表現他隱居山中之心態悠閑的,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有表現祖國山河之美的,如:「鏟卻君山好,平鋪江水流。巴腹無限酒,醉殺洞庭秋。」(《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後》)有悲懷舊友之逝的,如: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對酒憶賀監》)有表現他個性豪放,橫絕一切的, 如:「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 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 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台。千金駿馬換少妾,醉坐雕鞍歌《落梅》。車旁側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催。咸陽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襄陽歌》)他又說:「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月下獨酌》)李白是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人格與他的作品,都對我國後代有重大影響,李白與酒及詩的神奇故事,將永遠被我國與全世界的人民所喜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shangwuwenjin)
推薦閱讀:
※如何教出聖賢人的七個綱領
※中華聖賢經2
※孝道三、古聖賢銘言
※《天傳彌勒新經》:八、以善為法渡聖賢,以惡為戒懲冥頑
※詩書聖賢(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