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來的「德國製造」

洪艷

賓士、寶馬、奧迪、阿迪達斯、西門子等這些經常聽到的品牌產地都是德國。「德國製造」在製造業的各個領域,比如汽車、電器、運動、服裝、文具等都佔有領先地位。但是「德國製造」這個「金字招牌」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在一百多年前,它曾是歐洲其他國家眼裡的「劣質產品」。

1871年普法戰爭後,德國實現了統一。社會初步穩定,百業待興。要想讓國家強大,必須大力發展工業。德國苦於沒有資金和市場,就開始模仿當時世界第一個工業國家——英國的產品,用低劣的材料模仿製造,再偽造製造廠商標誌,低價銷售到各個國家。

久而久之,不僅影響英國的產品銷售,也影響了其質量的口碑。英國議會發怒了,四處宣揚德國的劣跡,說德國產品是偷窺設計,偽造廠商標誌。德國產品被扣上了「劣質產品」這頂不光彩的帽子。1887年,英國議會通過新的帶有羞辱性的《商標法》條款,要求所有進口商品必須標明原產地,規定從德國進口的產品都須註明「德國製造」。從此「德國製造」和「英國製造」就用來區分優質產品和劣質產品了。

英國人對德國產品的抵制和鄙視對德國人的打擊很大,引起了德國人的徹底反省。德國人也認識到要想國家長期穩定發展是不能只靠商品的廉價,只有產品質量過硬才能走得更久更遠。德國企業開始對自己的產品質量嚴格把關,設計上勇於創新。

工業家阿爾弗雷德·克虜伯首先在自己的工廠里停止了對英國產品的複製,他找到廠內的科研人員,認真研究如何能讓產品質量提升。德國工人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嚴謹的性格,讓克虜伯相信這次的創新改革一定會成功。克虜伯多次到英國學習考察,回國後不但把在英國學習的技術運用到生產中,還把在英國學到的企業管理方法也運用到工廠里。他覺得提高產品質量首先要提高工人的素質。工廠里一萬多的工人每天至少在高爐前工作十個小時,工作環境惡劣,高溫和灰塵對工人的健康也有嚴重的影響。克虜伯首先提高福利,保證工人工資、麵包和住房有保障,同時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和考勤系統,工人的行為被嚴格監督,遲到也受到相應的處罰。這樣既能保證工人安心工作,產品質量也得到保障,工廠效益不斷增長。幾年後,他公司的產品得到了一致認可,公司名字也成為了成功質量的標誌。

19世紀末,英國人也逐漸認可了德國產品。勞動力價格低廉使德國產品物美價廉,鉛筆、玩具、藥物、鐘錶、啤酒、鋼琴、傢具等已經出口英國及其他國家。德國的鋼鐵、化工、機械等製造業也佔據了領先地位。

20世紀初,德國製造的商品每年銷售額已經超過了英國,「德國製造」終於摘掉了「劣質產品」這頂不光彩的帽子,變成「金字招牌」。如果德國一直複製別的國家的產品而不在自己的產品質量和設計上下功夫提高和創新的話,就沒有現在的領先地位,德國人有時也會開玩笑說「德國製造」是被逼出來的!

(編輯 之之)endprint


推薦閱讀:

德國斯圖加特市Bella Italia 餐廳
八一八德國廚具(雙立人,福騰寶,菲仕樂)那些事兒
德國啤酒
小游德國
柏林打卡遊記

TAG:德國 | 德國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