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過得十分坎坷,是否因前世造惡業太多呢?
我過得十分坎坷,是否因前世造惡業太多呢?
問1
上師,我這一生都過得十分坎坷,這是不是因為前世造的惡業太多所導致的呢?索達吉堪布答:
有些人在自己的人生生涯當中,一直都一帆風順,沒有遭受過什麼風風雨雨、艱難波折,而有的人卻是命運多舛、舉步維艱,這都是前世所造業力的結果。佛經裡面也說過「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也就是說,如果想知道自己前世表現如何,看看自己今生的遭遇就可以很容易地推知;如果想知道自己來世的境遇如何,看看自己今生的舉止就可以很容易地得知。今生感覺快樂,是因為前世積善所致;今生多行善業,來世就能更多地感受善果,就會過得很快樂。
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困難挫折,決不能因此而一蹶不振,甚至選擇自殺,佛教徒不是懦弱的,而是堅強的,對於人生的種種不幸,要有直面勇對的膽識和心力,更要有扭轉命運的勇氣和信心,一次不成功,還有下次的機會,只要不放棄,我們就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也可以知道,佛教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任何事情都會因自己的努力而改變,前世的惡報也許會因現世的某種善業而消減,我們不相信宿命論,我們只相信因果不虛。
問2堪布老師,您剛才講到,如果聲音是實有的,那麼它們的性質就應當固定不變,但因為不同的人對同一個聲音有不同的感覺,所以聲音就不是實有的。不過,事實上對所有的人來說,儘管每個人的感受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卻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大家都聽到了,或者這個桌子大家都看到了,這又應當如何解釋呢?索達吉堪布答:
你先不要坐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比如說,如果一個聲音被三個人同時聽到,那麼這個聲音究竟是好聽的聲音,還是不好聽的聲音呢?如果三個人的感覺各不相同,那豈不成了三個聲音了,因為一個實有的聲音不會發生本質上的變化。
好聽和不好聽,這只是態度的問題。
這不是態度的問題,而是由每個人的業力所形成的業感。就像六道眾生同時去看一碗水,有的會看成鐵水,有的會看成膿血,有的會看成住處,有的會看成甘露等等一樣,正因為水不是實有的,才會因觀察者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如果人類一口咬定那是一碗實有的水,其他道的眾生一定會起來反駁,因為他們明明看到的就不是水。同樣,因為不同的人對同一個聲音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聲音也不應該是實有的。
抉擇聲音的空性,還有其他辦法,比如用時間的長短來分解等等,此處我不多說,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中觀方面的論著。
問3堪布上師,有一種說法認為,般若可以歸納為《金剛經》,《金剛經》可以歸納為《心經》,而《心經》又可以歸納為一個字,那就是「空」,那麼,該如何區分世間、小乘、大乘與密乘的空性呢?索達吉堪布答:
沒有學過佛法的世間人認為,碗裡面一無所有,經堂里空無一人,就是所謂的空性;小乘行人認為,僅僅人我不存在,就是佛陀所說的空性;大乘行人認為,一切萬法皆為空性,雖然有如夢如幻的現象,但其本質卻根本不可能存在;密乘認為,一切萬法都是本來清凈的大光明,當然,這種見解比較深奧,大家不一定能夠理解。在一開始,我們可以先將萬法抉擇為中觀所說的空性,這種空性不是僅僅不存在的單空,而是遠離一切戲論的大空性,無論是空、不空、亦空亦不空、非空非不空這四邊的哪一種情況,實際上都不存在。等到這種見解穩固之後,就會對佛法與上師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作為密乘弟子,更要在穩固見解的基礎上修持五加行,在修完五加行之後,再去修持密乘,那時就會有手到擒來之感,因為密乘的見解自然而然地就生起了。
問4堪布,請講一下念佛與觀空的關係,究竟是念佛重要,還是觀空重要呢?解答:念佛是很重要的,尤其對一些文化不高、分別念不重的老年人來說,念佛更為重要。在念佛以後,內心可以平靜,罪障也可以消除,修持凈土的人如果能一心一意地念佛,肯定能收到殊勝的效果。《般若心經》講的是空性,是禪宗最為推崇的經典,但卻不是禪宗獨有的見解,任何一個大乘佛教的宗派,都應當承認並修持《心經》。索達吉堪布答:很多不明事理的人認為,凈土宗與禪宗是互相矛盾的,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也是水火不容的,坐禪觀空的人,就不能念佛;而念佛的人,又不能觀空性。其實,所有的佛教,都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所有的佛教徒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大家不應該把界限劃得如此分明,所有的佛教都是圓融一體的。在念佛的同時,也可以觀修空性,在觀修空性的同時,也可以虔誠地念佛,這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雖然在勝義當中,念佛是空性的,但在世俗當中,念佛卻能夠積累資糧,往生凈土。
昨天我聽說,這裡的工作人員從來不排斥任何一種教法,無論是小乘佛教的比丘,還是藏傳佛教的法師,在這裡都能受到同樣的尊重,我聽了十分高興。佛經當中也說過,我的出家人再不好,但僅僅以身披袈裟的功德,也理當受到人天的禮敬,更何況依教奉行、嚴持凈戒的出家人呢?
現在很多人就有這樣的一些想法:「既然我是學禪宗的,就決不能念佛,更不能修持密宗」;或者「我是學密的,密法是最上乘的,凈土宗算什麼,禪宗也不過如此……」;或者「密宗出家人是要吃肉的,他們沒有一點菩提心,我可不屑與他們為伍!」……總之,只要誰不能接受對方的宗派,就一定要挑出對方的毛病來批駁一番,這就是沒有領會到佛教的真正內涵所引起的。
很多人所謂的佛教徒並沒有真正地學佛,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時內,要麼睡覺、要麼玩耍,剩下的時間,也是忙於世間法,既不看佛法的經論,更不修持佛法,這樣就不會有什麼收穫,在遇到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問題之際,就無法觀空,所有的執著,都一下子跑出來了。
如果我們能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來修持,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就一定會有切身的感受和體會,就能真正體會到佛法的博大精深、無所不包的寬闊境界,到那個時候,就不會有這些是是非非的分別,也不會有這些對錯好壞的取捨了。
註:本講記的內容,是由各地的《心經》開示彙集而成。聽法者先後不一,講法者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為了讓各種根基的讀者都能從中受益,故保留了很多針對不同人的教言,若有前後矛盾處,敬請諸位諒解!
——摘自索達吉堪布《心經講記》
推薦閱讀:
※來,大師教你通過手相看子女是否孝順,晚年是否有福!
※ 子女是否富貴有能力,從你的出生日就能看出來
※看名字跟屬相是否關聯好(牛)
※你的八字是否和易學有緣?
※看孩子的學習情況,命理學是否果真對孩子學習有影響?
TAG: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