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成才繪畫作品欣賞

賀成才,1960年出生於遼寧省營口市,自幼學習繪畫,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書畫院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被烏茲別克授予國家藝術科學院院士。在長期的藝術創作實踐中,大膽創新、師於前人,又不拘泥於前人,逐步形成了清新、飄逸、質樸、典雅的藝術風格。

主要參展作品及藝術活動:

1992年 作品《古渡春秋》參加全國性美術活動「紀念毛澤東同志視察黃河四十周年畫展」獲優秀獎並被收藏;作品《黎明》參加「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65周年全軍美展」。

1993年作品《無風的早晨》參加「首屆全國中國畫展展覽會」。

1994年作品《晨曦》參加「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1995年作品《搏》參加「95中國體育書畫大展」獲銅獎並被收藏。

1996年作品《春意》參加北京美協舉辦的「迎春畫展」獲獎並被收藏。

1997年作品《年輪》參加「北京市美術作品展」;作品《精武圖》參加「第四屆中國體育美展」。

1998年由部隊轉業到北京美協工作。作品《年輪》參加「北京市美術作品展」和全國「群星獎」美術作品展。

1999年組織參與創作了由江澤民總書記題詞的迎澳門回歸《江山萬里圖》巨幅長卷;作品《清音》參加「跨世紀迎澳門回歸全國山水畫大展」。

2000年作品《浮雲積翠》參加中國美協和雲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全國著名畫家西部行展覽即採風活動」,其作品被組委會收藏。

2001年作品《年華——玫瑰色的回憶》參加第十一屆中國美術金彩獎全國書畫作品展並被收藏。

2002年作品《荷花圖》被魯迅博物館收藏;作品《北京的早晨》參加「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北京市美術作品展」,並獲優秀獎;作品《觀魚圖》赴日本參加中國畫作品展。

2003年組織召開了北京美術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作品《荷夢》、《高山流水》等作品參加了由寧夏文化廳和北京美協主辦的「寧夏採風作品展」。

2004年作品「過梁」參加第十屆全國美展;作品《古柏吟》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赴法國中國風情邀請展。策劃組織創作了《新北京盛景圖》中國畫巨幅長卷;同年隨北京文聯赴德國文化交流,並代表北京美術家向德國友人贈送《新北京盛景圖》長卷印刷手卷。

2005年作品《溪山聽泉》參加「東方既白——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和北京市青聯舉辦的全國青聯委員名家邀請展;作品《雨後白雲山無盡》參加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並被毛主席紀念堂收藏。

2006年作品《聽雨》、《竹林吟詩圖》等作品,參加中國美協舉辦「水墨新象——當代中國畫名家收藏展」。

2007年作品《鄉村記事》被邀請參加了由全國政協舉辦的「和諧頌」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中國著名畫家作品展;作品《閑看丹秋起白雲》參加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局主辦,北京畫院承辦的「山水情韻——中國畫名家作品展」;參加由中國美協、廣州軍區組織的「邊關情」慶祝建軍80周年赴廣西邊關採風活動;作品《一枝一葉總關情》,被邀請參加由香港文化藝術推廣會舉辦的「香港藝術界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大匯展」。參加由中國美協組織的全國著名畫家赴俄羅斯考察和藝術交流活動;隨北京市文聯赴西班牙,參加「奧運向北京走來」文化交流活動。

2008年作品《詩意圖》參加中國國家畫院舉辦的「真情無價,真愛永存」向四川汶川災區捐贈獻愛心活動,並分別參加中國紅十字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向四川災區多次捐贈作品活動。

2009年組織召開了北京美術家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同年11月參加由北京文聯、北京對外友協組織的赴美國藝術交流活動;作品《閑看丹秋起白雲》參加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2010年組織召開了北京美術教育研討會和北京中國畫問題研討會,八月參加中國友聯畫院赴日本中國畫聯展;策劃並組織了「北京意象系列中國畫大展」。

2011年組織首都美術家赴法國、義大利採風寫生考察藝術交流;組織了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慶祝建黨、祝福祖國」百米中國畫長卷展覽活動。

2012年組織首都美術家赴雲南、廣西兩地採風寫生美術交流活動;策劃啟動了「中國名家畫北京」大型美術創作活動。

2013年組織全國美術家參與「中國名家畫北京」大型美術創作展覽活動;組織畫家分別赴新疆、西藏慰問寫生交流活動。作品「觀魚圖」、「一枝一葉總關情」參加由外交部、文化部、北京市委宣傳部舉辦的「北京國際和平藝術家作品展」, 被烏茲別克授予國家藝術科學院院士。組織美術家赴台灣美術交流活動,北京衛視專訪並播出。參加由全國政協書畫室組織的赴山東招遠「大道合行中國書畫名家相聚招金」採風寫生活動。參加由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中國文聯、紐西蘭-中國友好協會、紐西蘭七彩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紐西蘭鄧里文化基金會主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紐西蘭大使館和駐澳克蘭總領事館支持的「墨韻華風」中國書畫名家赴紐西蘭書畫作品展。並赴紐西蘭、赴澳大利亞兩國採風考察、寫生創作和文化交流。

                                                 妙造自然,食古而化

                                                            ——賀成才的山水畫

在中國畫的創作中,繼承和創新一直是畫家必須面對並且融會貫通在自己作品中的命題。出筆運筆間,藝術家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在方寸之中了。黃賓虹說,「今人作畫,不能食古而不化,要出古人頭地,還要別開生面。」這也是對今天的畫家提出的要求。但真正做到食古而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賀成才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的早期作品傳統風格較為明顯,隨著時間的三推移,作品呈現出不同的風貌。移居香港前,我和賀成才等幾位北京藝術界的朋友到我的家鄉山西去看壺口瀑布,那天恰逢壺口水漲潮不能上橋,我們就沿河灘一路往下走,繞到離水最近的地方,終於看到了奔騰洶湧的黃河水,當時我對賀成才說,「你最近的畫里有了北方畫派的味道」,他說,「是啊,北方山水很入畫。」那時他的作品同早期已有很大不同。最近看到他的一些新作,無論從構圖視野還是表現技法上,和之前相比不僅演變出不同的面貌,而且在傳統上漸變求新,食古而化,逐漸展現出自己的特色。畫家所下的功夫,可見一斑。

1、 食古而化

賀成才1960年出生於遼寧省蓋州市,二十年的部隊創作為他打下了紮實的繪畫基礎,同時部隊生活也深深地影響了他。參加畫展等藝術活動時,他從不遲到,他會對遲到的人說,「約好的時間憑什麼晚到?這樣做尊重別人了嗎,你們就是沒當過兵!」朋友開玩笑說他,不象藝術家 ,他卻有自己的理論,「藝術家非得留著長頭髮,得有符號嗎?」這個「沒有符號」的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上卻在不斷尋找自己的語言。他青睞于山水畫,因為這些創作讓他「覺得很放鬆」。 賀成才的畫沒有既定的格式,線條流暢,筆墨輕鬆,繼承了中國的傳統筆墨,但又沒有完全模仿和照搬古人,沒有被傳統所束縛,做到了食古而化,又別開生面。清原濟在石濤論畫中寫道,「似董非董,似米非米,雨過秋山,光生如洗。今人古人,誰師誰體?但出但入,憑翻筆底。」這段話用來形容賀成才的畫,很是恰當。

賀成才推崇石濤,這個才華橫溢的大家,一掃保守風格,以他自己從真山真水中得來的筆墨,寫出了大自然的宏偉神奇,這使成才十分佩服。在很長一段時期中,他對石濤作品非常喜愛。誠然,成才的作品有時也受石濤的影響,可是我們也能看出,他的作品絕不是依樣畫葫蘆地模仿石濤的筆墨,而是從石濤的創作道路中取得借鑒,來表現自己對大山大河的思想感情,因此他的畫可以說受石濤影響,但卻和石濤的面目迥然不同。

賀成才外出總喜歡帶著用舊了的狼毫作畫,他說狼毫畫破筆很好用。賀成才的山水畫,和傳統的山水又有不同,他注意到自然界不同時令季節的變化,在他的作品中, 雲、雨、霧、光、影的表現都十分鮮明。他還用重墨濕染來現山勢的郁蒼,由於成才希望畫面表現出雲霧新的變化,因此渲染技法也就必然要求有新的創造。

線條、皴擦、渲染和苔點是國畫山水的基本技法和基本構成因素。苔點的運用,從米芾到元四家已表現出很高的造詣,石濤更是發展了前人的點法,達到了高峰。賀成才從石濤的作品中體會了苔點的妙用,他更熟練地使用「破筆點」畫樹和苔蘚。他愛在山石中用一部分破筆點,以增加畫面淋漓蒼勁的氣氛,更加表現出自然界的欣欣生機。賀成才的苔點技法是從大自然的觀察中提煉出來,而又恰好地表現大自然的氣勢,和他的雲霧渲染法緊密聯繫和配合,以構成他特有的風格。

除筆墨上推崇石濤外,賀成才早期的作品受江南畫派的影響,追求水墨的清新、淡雅、飄逸風格,多以輕鬆的筆觸表現悠閑、舒適的生活場景,或老翁垂釣,或竹林雅聚,或少女蕩舟,或多或少都表現出文人畫借景抒情、悠然自得的精神特質。《竹林七賢》、《醉入梅林》、《閑夢江南》都是這種題材的代表作品。他在作品《江清月近人》中,近處的皴法表現的盧葦,細筆勾畫出的賢士,遠處用淡墨渲染的雲彩,都恰到好處的表現出畫面的寧靜,用無聲的筆觸表達出了富有詩意的夜晚中安靜的江面,對月獨酌的船上人。細筆與粗筆的運用,濃墨與淡墨的渲染,快筆與慢筆的釋放,在畫面中都有了很好的表現,在畫中可以看出畫家對筆墨的駕馭已經非常成熟了。畫面適當的留白正符合中國傳統美學中「計白當黑」的理論。老子說,計白當黑,刪繁就簡,歸根曰凈,這是中國傳統美學的古老命題。「計白當黑」本是書法術語。原指字的結構和通篇的布局務需有疏密虛實,才能破平板、劃一,有起伏、對比,既矛盾、又和諧,從而獲得良好的藝術情趣。清代鄧石如稱:「字畫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凡作書,既要注意黑的部分——字形筆畫的密(實)處,也要注意到字畫間及行間之白的疏(虛)處。黑處要精心結撰,而白處也須措置得宜,使疏密有致,兩者相映生輝。畫畫也是一樣,以白當黑,在畫面留有適當的留白,空白處的語言來反襯畫面中的筆墨。而所有的筆墨都是為內容服務的,從作品中看,賀成才對筆墨、黑白的把握是到位的,在運筆運墨中將清新的風格通過作品自然地表現出來。

2、以筆造形、以墨取意

賀成才早期的這些作品筆墨線條紮實,在畫面的處理上,尤其是對雲霧迷漫、蒼蒼茫茫畫面的渲染上,有自己的獨創之處。作者筆下的雲霧很有特色,從這些雲霧的表現也可以體現出作者對渲染畫法的把握自如。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曾說「一般山水畫創作中,往往為了突出崇山峻岭的生動將雲霧作為陪襯安排在從屬位置。而成才的畫中,雲霧作為主要的對象表現,畫面中,對雲霧作了精心的設計和細緻的處理。在《煙雨圖》中,雲霧被分為上、左、右三組,右上角大塊雲成條狀,橫向左右漂移;左、右成塊狀,向左、右蔓延,成鉗形之勢,向中間的山峰擠壓,這使畫面上這段堅如磐石的山體生動起來;雲在畫面上處於重要的位置,而且雲的造型生動自然,不但起到平衡畫面的作用,也使畫面景象更加悠然飄渺,進而升華了畫中的詩意。」

「天上浮雲如白衣,須臾變化成蒼狗,蒼狗萬變,固宇宙間第一大奇觀也。」程子曰,「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則又通於道矣。」這些畫文論中所說的,都是對雲的把握的奇妙和難度所在,雲既是天地萬物的一大奇觀,同時也是極難表現的一個題材,他是無形的,是與「道」相連接的。而將這一題材以不同的形式在作品中表達出來,不能不說是賀成才作品的一個成功之處。

「以筆造形、以墨取意」,這是賀成才自己追求的筆墨訴求。所謂以筆造形,就是要以線為骨塑形,線的表現形式要多樣化,要服務於繪畫的主題;以墨取意,就是用墨的乾濕濃淡變化來豐富畫面的意境。筆與墨要自然相生相融,勾皴點染一氣合成,才顯得筆墨靈動飽滿。

梅蘭竹菊、雅士、垂釣這些題材都是文人畫中常常表現的內容,但賀成才平中見奇,簡中求繁,用自己獨特的表現方法使虛實相映,濃淡相隨,營造出別樣的筆墨趣味,自然而然地把人們帶進畫中,帶進蒼茫的意境之中。

賀成才認為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有助於理解傳統,也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夠創造性的發展傳統。他的這些主張是正確的,他有深刻的美術修養,鑽研過許多古人繪畫心得的著述,也看許多古代的名跡,但他反對簡單的摹寫,反對「我為某家役」而主張「某家為我用」。成才的畫之所以不同於前人,但又吸收和消化了前人的精華之處,就由於他貫徹了石濤的這一主張。從生活入手,對於一個山水畫家來說,就是觀察自然界的真山真水,研究它的造型、色彩,樹林、水石 、人物、建築,四時變化等及其相互關係和各自形態,通過自己的思想感情把從生活中觀察得來的外界感受,用自己的筆墨再現出來,也就是自己的筆墨為服務,受自己思想的指揮。石濤說,畫受墨,墨受筆,筆受腕,腕受心。畫家不能關在書齋裡頭,玩弄筆墨,要從生活入手,擺脫某家某法的桎梏,這是成才繪畫藝術的一個特點。

成才不僅從石濤、傅抱石、以及宋元人的山水中吸取對今天有用的方法,來豐富自己的筆墨,他還從西畫的水彩技法中吸取有用的東西。

近來,賀成才給我看了一組他創作的水彩畫作品,大多是描寫灕江山水的,色彩靈動,光影交織,我認為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賀成才也正是希望借這些輕鬆的表現形式來探討國畫的筆墨。他說,之前學習過一段時間的油畫,但無論是之前的油畫還是現在水彩的涉獵,都是想把更多的元素注入國畫的創作,想在國畫領域有新的探索,尋找到最適合的表現形式。因為「本身繪畫藝術的表現手段、技巧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是材料不同,但都是色彩與水墨的運用,水彩的光影完全可以借鑒到國畫作品中。」在我看來,這倒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嘗試。成才還嘗試把油畫的技法借鑒到國畫中來,這些技法經過他本人的消化,淘汰去不適用的東西,融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因為結合的渾然天成,所以讓人不但不覺得格格不入,反而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方法。這就是成才繪畫藝術的另一個特點。

藝術家將自己的感受融進作品,需要感人的體驗一以貫之,需要精神層面與藝術的遞進來聯接,這個過程賀成才完成與銜接得很自然。賀成才利用傳統的筆墨皴法,以真實自然為背景,帶給人們色彩明快、富於時代氣息的視覺享受。

3、畫風,求變求新

在平時朋友聚會和藝術活動中,我曾多次見過成才畫畫,印象最深的是他離開畫案,一手舉著筆,一手背後,側著頭細細觀察畫稿的樣子,以至於現在想起來,如在眼前。他畫畫停停,不斷在思考,這種思考貫穿他創作的始終。賀成才早期對江南畫派的喜愛,使其作品呈現出清新典雅的風格。在作品《無風的早晨》,畫面乾淨清雅,人物和物品都用工筆線描,少女的清純氣息呼之欲出,而窗外的樹則兼工帶寫。整個畫面用冷色調,布局合理,人物個性鮮明,是典型的工筆淡彩作品,這是在解放軍藝術學院的畢業作品,賀成才至今還能想起在桌子上搭塊木板完成畢業創作的情景,談起來仍然充滿樂趣。

在作品《荷夢》中,這一清新自然的風格得到了更加淋漓的表達。近處墨荷的濃墨與遠處人物身後淡墨雲的渲染處理相得益彰,使得畫面由近及遠,極富層次感,人物用淡墨線條勾出,暈染以淡粉色,如出水芙蓉,清新自然。嶄露頭角的荷花既是對人物出淤泥而不染品格的襯托,同時又為畫面增加了生機和活力,使畫面富於平衡感。

轉業到北京美協後,到地方的寫生與交流的機會大大增加,賀成才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在北京美協工作期間,經常組織參加全國各地關於藝術創作、採風、交流研討及展覽活動,並且為中央、北京市委、軍隊及企、事業單位創作了大量巨幅作品,在這些作品創作過程中,賀成才的內心世界有了很大的超越,對國畫創作有了更深的理解。2007年前後,他在雲南、寧夏、甘肅、陝西進行了長期的寫生與採風,這一時期豐富的遊歷和西北的山水對畫家的心靈產生了很大衝擊。賀成才對藝術的修養與參透隨之也上了一個台階。他意識到藝術的追求是對宇宙人生的理解,對自然界的感悟,這個過程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是隨時、隨地、隨處逐步發生的,他還深切地意識到不能迷失在傳統以及別人的評價里,要用心傾聽山水的聲音,用心去看山水的色彩。「心有多大,畫面就會有多大。」是賀成才自己對於藝術的理解。

作品《江山萬里》的創作,是賀成才區別於早期作品的一個代表。畫面由近處的景物到遠處的大山,再到漸遠的群山,由重墨、黑墨到淡墨,由實到虛,都處理得一氣呵成,作品氣韻流動,整個畫面視野開闊、氣勢恢宏,很象是一幅巨作,觀其尺幅,也僅為四尺整張的作品,但畫面的氣勢、帶給人的厚重感卻讓人很震憾。

4、以造物為師

古代的山水大家,本來就是經歷許多名山大川,從中得到豐富的題材和技法的。隨著經歷和感悟的不斷增加,在思想上淡定了許多,作品中體現為沉穩厚重,用賀成才自己的話說,「思想變了,筆墨就不能不變,筆墨當隨時代。」

在表現內容上,賀成才不再滿足於自得其樂的文人畫表現題材,在創作中逐步融進了生活的閱歷,並且著力於用最適合的方式和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表現大山大河的厚重感。

2008年陝北之行又給了賀成才藝術以極大的推動。面對西北雄壯的山水,咆哮的黃河,連綿起伏的層巒疊嶂,賀成才的心是激動的,他想將這氣勢恢宏的畫面展現在筆端,隨著行走,他的視野漸漸開闊,他筆下的作品也變得波瀾壯闊,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賀成才後期的作品中,有了長安畫派的味道,有了黃土地和山上人家,有了北方雄奇的高山和蒼茫的大地,這一批風貌全新的山水畫作品,構圖新奇,筆墨雄健縱姿,淋漓酣暢,於氣勢豪放中寓靜穆之氣,面目獨具。作品《金色家園》、《暖秋》正是這一時期的代表。

在《暖秋》中,畫面上方蒼蒼茫茫的大山的描繪正是沿用了石濤的點苔法,部分破筆點的運用,增加了畫面淋漓蒼茫的效果,但與前人不同的是,賀成才保留了自己對雲霧處理的方法,老老實實的皴法上面,加上了渲染後的雲霧,這就使畫面靈動起來,活潑起來,這是藝術家創作中最難能可貴之處。

傅抱石說過,「做人要老實,畫畫不能老實。」我認為講得極是。藝術貴在師承有目共睹,而自己的思想與表現手法又不能沒有,這是矛盾的,也是最難處理的,但賀成才做到了。他將古典與傳統細細研磨,粉碎了,消化了,融會貫通,又加入自己的元素,最後用自己的獨特的語言與表現元素呈現在畫面中。這就使得作品生動而鮮活,很有看頭。暖秋的畫面中部,是井然有序排列的民房。紅牆槳瓦,山中人家,方方正正,錯落有致,這一部分畫家在表現手法上是實的,而遠山上的雲霧是虛的,兩者相對應,使畫面有虛有實,色彩上全部用暖色調,和遠山近景中樹的金黃色相呼應。使畫面很有整體感。近處的樹清晰而凝重。在整體畫面布局的把握上,在色彩的調配上,在虛實與明暗的對比上,可以看出畫家的功力已很深厚。

清張式在《畫譚》有言,「初以古人為師,後以造物為師,畫之能事盡乎?。」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創作不同時期學習的感受,開始向古人學,後期向造化萬物學,這也正和石濤所力主的「搜盡奇峰打草稿」相契合。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在吸收與傳承的同時,他將自己貫用的雲霧特色表現手法巧妙地滲透其中,亦古亦新,不露痕迹。使得「天地渾融一氣,再分風雨、四時,明暗、高低、遠近,不似之似似之。」——清元濟撰《石濤論畫》,正是這種不似之似的把握與拿捏,才使得畫面富有意義,耐人尋味。

一個畫家對藝術的追求 ,到了一定階段,往往面臨禪宗所謂「頓悟」的境界,要求自己的藝術來一個「突變」。白石老人「衰年變法」,其實他那時才六十齣頭,這一變法,又奠定了他後三十多年燦爛的藝術新路,這一變,在他的藝術生命中極其重要。

對於風格,賀成才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謂的個人風格,有的人只是一直在重複畫,我認為個人風格不只是在重複,而是要保有自己的思想並融入其中。」他認為,風格是畫家本人的審美意識和表達意圖在作品中的體現,是畫家的意識和實踐相結合的產物,要有畫家獨特個性和烙印。對每個藝術家而言,風格都是窮其一生的追求。

藝術的創新探索是藝術家一生都在追求的。藝術家的創作階段有兩種,一種是早期作品呈現出一種面貌,藝術家在某個階段由於感悟、閱歷、思想發展的不同而摒棄以前的風格,以新的姿態重新開始創作的,譬如齊白石;而另一種沒有嚴格的時間界定,是隨著不同階段對生活的態度、理解、感悟不同而有所改變,是一個自然的、水到渠成的過程。賀成才就屬於後者。賀成才的畫,在不斷地探索中,逐步由清新典雅、與古為新轉而為筆墨厚重、沉穩大氣的風格。賀成才後期的作品呈現一種繪畫的韻律美,強調墨色的洇暈變化,使線與墨色融為一體,畫家在注重意象的生活依據與自然氣韻的同時,又不拘泥於生活的真實。就藝術創作而言,在作品中看到變化,就看到了希望,就有理由相信這個藝術家的潛力所在。

5、氣潤與傳神

中國山水畫和繪畫理論的開始幾乎是同步的。南齊謝赫六法,開頭就提出了「氣韻生動」作為繪畫準則。而古法運筆等屈居其後,可見其重要性。歷代畫論家,對此紛紛加以發揮,明代張庚在《圖畫精識記》中說,「氣韻有發於墨者,有發於筆者,有發於意者,有發於無意者。發於無意者為上,發於意者次之,發於筆墨者又次之,……何謂發於無意者,當其凝神注想,流盼運腕,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是也。」這裡不僅提出了筆墨之外的畫,是最高的追求,即氣韻,而且還指出,氣韻不是刻意而為之的。這些見解,都說明中國山水畫家的終極目的,是尋求自然氣韻。在謝赫看來,氣韻是呈現於作品整體的一種美的風貌,它超越於某些細節的處理,超越於局部形式的鑽研,即使藝術家在賦彩制形方面精微謹慎,有過往哲,仍然可能缺少神韻氣力,如顧駿之;相反,縱然骨法用筆有所欠缺,描繪物象不太精謹,但若極妙參神,仍然可能氣韻生動,不失為上品,如張墨等。

如果說之前的遊歷與各種藝術活動只是鋪墊,那麼真在正在作品中將生活閱歷和經歷體現出來則需要畫家自身的理解滲透及在水墨中的刻苦鑽研,憑藉著對藝術的執著及自身的悟性,在日積月累的沉澱中,賀成才後期帶給我們的創作跟以前拉開了距離,他努力將南方的秀美靈動、北方的厚重大氣、西方的色彩明快一起融入到作品當中,使作品呈現出生動的氣韻。

氣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也不是藝術家刻意為之就能營造出來的,他是一種長期的積累和鋪墊,也是藝術靈光的閃現。繪畫不只有情感的表達、個人趣味的追求,更多的是表現藝術家的一種思想。繪畫藝術借色墨以助畫面的氣勢精神,借筆力以助山水的色澤丰韻。賀成才的山水,於畫面意境中滲透出一種盎然生機,而這種生機,正是通過渲染與皴擦,使筆墨交融,達到用筆運墨的佳境。

縱觀賀成才的作品,不論是早期的清新淡雅,還是後期的沉穩厚重,難能可貴的是,始終有一種氣韻縈繞於作品之中,從《獨釣月光中》到《閑看丹青起白雲》,畫面的內容不一,形式不同,但相同的卻是,氣韻生動。《獨釣月光中》畫面營造的意境可以概括為「靜」,這裡的意境指的是藝術作品中情景交融、物我一體的生活景象,是藝術作品的內在表現最高追求,而氣韻,則是審美對象所呈現出的外在風采的神韻氣力。從這裡畫面的「靜」中,我們看到了畫面中屏息凝神的老翁,周圍的一片靜謐以及水面的寧靜,而在畫面中畫與人,人與境的物我相融中,我們看到了作品傳遞出的生動傳神的氣韻,那是畫中人與景彼此相互連接、相互烘托,缺一不可,一氣呵成的連貫氣息。而這種氣韻的表達在《閑看丹青起白雲》更為明顯。畫面用 斧劈皴法畫出秋日的遠山,用水墨渲染出山間的雲霧,用淡墨染出秋日的天高雲淡。山的層次清晰,雲霧自遠山而至近景,不能不說達到了氣韻靈動的極佳效果。清王昱《東庄畫論》引王原祁的話說,「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氣韻之間,不在有形處,而在無形處。」這句話道出了中國山水畫的玄妙。正是這玄妙之處,才使得中國山水畫幾千年經久不衰,散發出迷人的光彩。我們從賀成才的作品中,感受到了這種氣韻的玄妙,領略到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所帶來的無窮魅力。

當然,賀成才還正當年,藝術風格還沒有成熟到足以貼上標籤,我們欣喜地看到他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並且還很努力地在不斷探索,這也正是我們所推崇的學無止境的精神。如果我們要從他的作品中找出不足,那麼我認為,作為中國新一代中青年山水畫家代表的中堅力量的一員,賀成才需要提升凌駕於單純筆墨之上的追求,需要更多的融合與領悟,更多的積累與沉澱,這個沉澱,需要時間,需要心境,也需要放下。相信假以時日,他會探索出更為鮮明與成熟的藝術風格。我們恰恰在這不足當中,看到了希望。在藝術的道路上,成才很幸運,生活在這樣一個無所束縛的大美術時代,美術發展環境之寬鬆前所未有,美術創作素材之豐富前所未有,美術家施展才華的天地之廣闊前所未有。奉獻出更多有思想、有內涵的藝術精品,是時代的呼喚,是一切有抱負有追求有良知的文藝家應該承擔的責任和使命。賀成才在藝術實踐中不斷發生的變化,是他對於時代以及自己之於時代應盡的責任的認識,正是基於這種認識,才使他不斷變化,這也是他不斷進步的原因。我們期待他的筆墨世界更加老辣傳神,綻放出傳世的文化異彩。

賀成才的人物畫

賀成才的花鳥畫


推薦閱讀:

『針艾作品』新春套裝
泰國攝影師美麗山川攝影作品
【攝影】他的作品讓每天在公車上奔波的上班族們都動容
《原創·散文100家徵文》【一笑獲獎作品】愛,是一份懂得【龍魂文學大賽徵文.散文】
Kenn王爺 cosplay作品 長安幻夜 安碧成

TAG:繪畫 | 作品 | 畫作 | 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