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靠人脈
常言道:「一個好漢三個幫」、「在家靠自己,出外靠朋友」、「多個朋友多條路」……中國人自古講人緣,人緣好四處逢源,人緣差寸步難行。用心觀察周遭的人和事,不難發現,中國人辦事講人緣,成功靠人緣,連心情也和人緣密切相關。
儘管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成功並不是努力的必然結果。因為,成功是由許多情況和因素共同作用下所換取的碩果。在諸多情況和因素中,別人的理解、支持和幫助也是達致成功的過程中的不可或缺的環節和出路。
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能夠讓我們擁有更多的條件和優勢,而且還可以讓我們得以較好地複製成功人士的智慧並轉化為創新,同時也能夠有機會向成功人士追隨和學習。簡言之,良好的人際關係(即人脈)是達致成功的捷徑。
也就是說,個人的成功固然離不開自己的努力奮鬥和頑強打拚,但僅此一項遠遠不夠,還需要靠良好的人際關係和豐沛的人脈做後盾。只有這樣,才能夠最終達成輝煌的人生目標。假若做人失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將付諸東流。
在工作中,我們既不能自卑自棄,看輕自己的能力和實力,也不能自高自大,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必須能夠以平常的心態看待自己。固然,我們滿腹經綸、才華橫溢,但如果缺乏一個展示自己才華和能力的平台,仍然會是「虎落平陽,龍陷淺灘」,難有所成。因此,當我們志得意滿時,千萬別忘記了那個自己曾經藉以起飛的平台,那些曾經給以我們助力的朋友!
換而言之,要想使人生幸福和事業有成,就必須在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和豐沛的人脈方面多下功夫:從觀念上轉變,讓思想和心理能夠適應;從行為上調整,確保做人不偏離軌道;從能力上提升,使做起事來能夠遊刃有餘,從而真正做到與人交往既投緣,又磁場相合。
具體地說,儘可能做到如下幾點:一是待人熱情、厚道,切實做到「五要」,即眼要看、臉要笑、嘴要甜、手要伸、腰要彎;二是關心別人勝於關心自己,善於傾聽,善於引導,善於發問,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爭吵和辯論;三是顧及別人的感覺,切實做到「三多、三少」,即多讚美、多鼓勵、多表揚,少抱怨、少批評、少指責;四是加強心靈溝通,促成良性互動,達致心心相印、互勉互勵的人際佳境,力爭避免不必要的明爭暗鬥、互相傾軋的交際誤區!
其實,二千多年前的儒家早就給我開出了融洽人際關係、打造良好人脈的靈丹與妙方,那就是「和」。在他們看來,「和」既是事物多樣性的統一,也是人類創造性的源泉,更是人類共同生活的準則。
所謂「和」,就是虛懷若谷,以和待人,以和處事,寬以容人納事。也就是說,欲成大事、立偉業,首先必須能夠容人、「和人」。因為,世間有許多事情,光靠冠冕堂皇的道德、準則或者紀律來約束,未必一定有效,這就需要當事人以自己的智慧或獨特的方式,達到既解決問題又不傷和氣的效果。
自古以來,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別人,向來是能否搞好團結、能否公正待人的關鍵。善於團結別人的人,「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對自己嚴格,對別人寬容,這樣就會得到大多數人的尊敬和推崇,就能創造出人和的氣氛;私心極重的人,「忌稱人之善,樂道人之惡」,功勞歸於自己,錯誤推給別人,千方百計抬高自己,必定落得個「孤家寡人」的下場。
「和人」從本質上來講,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品德;「和」為做人的大境界。這就要求我們,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首先必須認清自己,而且要把自己放在適當的位置,既不能凌駕於他人之上,也不能只看重自己而輕視別人,亦不能貶低別人以抬高自己,更不能不擇手段地打擊、排斥別人,而應當相敬相重。否則的話,只能導致四面樹敵,使自己置身於防不勝防的被動境地,並最終出現自取滅亡的悲慘結局!
推薦閱讀:
※【讀書】艱難的上升之路《鄉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
※驅使大家起床的動力是什麼?
※傳喜法師:怎樣把福德變成功德?
※良禽折木而棲
※勵志人的座右銘大全,成功有時也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