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閱讀筆記——一本書如何影響時代《國富論》
作者按:下面的內容,雖然淺顯,但是如果能夠用較短的文字展現這本書的冰山一角,我認為閱讀它是值得的。
2014年底,英國弗里歐書社組織「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十本書」調查,前十位依次是:《聖經》《物種起源》《時間簡史》《廣義相對論的基礎》《1984》《數學原理》《殺死一隻知更鳥》《古蘭經》《國富論》《雙螺旋》。
圖片來自網路
當時間之輪緩緩轉動,身旁的一切如流星划過,歷史的書頁上永遠鐫刻著偉大作者的名字。他們用懷疑的目光蔑視權威,懷揣著對未知星空的嚮往,不懈地探索,秉持理性,尋根問底,揭示事物的本質。有的歷經磨難,深陷誤解、誹謗和傷害。但是他們寧願忍受這一切,哪怕拋棄生命,也不會褻瀆心中的信念,絕不動搖自己的原則。他們是人類中的極少數。正是他們,主導著人類歷史的脈絡。這些人類思想最崇高的部分,可以超脫一切世俗的牽絆,縱使萬物沉淪,他們依舊會在無邊的宇宙中綻放光芒。
在愛丁堡皇家英里大道邊的高台上,佇立著一尊塑像,他目光深邃,似在思考,身後是一架巨大的鐵犁。塑像上的這個人,正是亞當·斯密,在塑像後面,有一座17世紀的古老教堂,沿著教堂邊的街道往前走,沒多遠能看到一個簡樸的小屋。在這小屋的背面,就是亞當·斯密的墓地。小屋的牆上,鑲嵌了一塊墓碑,墓志銘是「《國富論》的作者亞當·斯密安眠於此」。亞當·斯密已在此沉睡了數百年,然而,他的《國富論》卻從未沉睡。從剛剛出版引起轟動至今,其影響力依舊巨大。
圖片來自網路
17世紀到18世紀的西歐,有兩個強大的國家,法國和英國,由於政策失當和狂熱而不理性的國民投資,導致其受到泡沫經濟嚴重的影響。一時間,國民經濟全面崩盤,人民生活水平急轉直下,國家財富大量流失。在接下來的一個多世紀里,由於政府的禁止,以小資本經濟、股份制有限公司等為主的自由經濟市場停滯不前,再無發展,政府在將近200年間未通過一家公司的註冊。此時的社會基本上是在艱難中維持。就在1776年,一本書的出現打破了被冰封的空氣,為當時的情況帶來了相當大的改觀,這本書就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而由於亞當·斯密的聲望和其書的影響力,在英格蘭以至於整個歐洲,都掀起了一場不小的波瀾。由於其理論的影響,小資本企業得到了政府的鼓勵和支持,開始活躍。這本書的出現為市場經濟地發展帶來了曙光,自此,商業活動日趨頻繁,自由貿易蓬勃發展。正是因為如此,在相隔不遠的幾十年後,活躍的市場經濟和日益更新的科學技術直接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而亞當·斯密的學生們將他的理論修正和完善,建成了經典經濟學體系。其影響力之大,於此可見一斑。
關於亞當·斯密,還有些鮮為人知的事,他培養了不少成績斐然的學生,有些學生的成就,甚至超越了他,其中就有馬克思、恩格斯、李嘉圖、凱恩斯等,他的這些學生,在政治學或經濟學裡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力。在當時,不少人對他的名望趨之若鶩,都想成為他的學生。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學和經濟學成就,就受到亞當·斯密的影響。
撇開他的成就,單論《國富論》一書,其中所蘊含的經濟學哲理,至今影響著社會經濟的運作。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曾幽默地說:「燒掉所有圖書館吧!因為所有的價值都在這本書里了」!
亞當·斯密曾任教的格拉斯哥大學
對於價值尺度或價值的衡量,是書中的主要論述。整本書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共五篇。第一、二篇談勞動、生產力及分配間的關係與財富性質及其使用。第三篇講不同國家的財富是如何發展的。第四篇是其核心內容——論政治經濟學體系。附帶第五篇國家的財政收入。整本書脈絡清晰,層層遞進。從個人到國家,從財富的來源到使用,作者由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不同的地理環境的經濟運行狀況入手分析,探尋其內部驅動力和普遍規律。這些普遍規律在經濟學領域的地位就如同物理學中牛頓定律的地位相似。
講這麼一個故事,在工業革命前,社會結構比較單一,以農業和手工業為生的人佔大多數。某個村裡,有甲乙兩人從事布匹的手工紡織,通過拿到村外里的集市出售收取回報,但兩人同時要從事農業生產,否則,布匹所得的回報不能滿足其生存需求。甲手藝嫻熟,每天能生產更多的布,乙的生產效率不如甲。某天,乙找到甲,對甲說:「我們都希望生產更多的布匹以取得更豐厚的報酬,但是我生產布匹的效率不如你,而你每天還要去耕種,也不能一心一意織布,不如我幫你耕種,你專心織布,然後我拿到市場上去銷售。」甲答應了乙的請求,於是,兩人便分工合作。事實也證明分工後,兩人都取得了更高的收入,可見,分工出現後,生產力會相應地提高。在今天,社會分工更加複雜,更加細化,每個人都希望找到自己擅長的或者願意的工作,因此,這一原理應用得更廣泛了。乙每天回到家,他把收入所得的一部分分給甲,但是他知道,布匹的生產離不開甲,而且,甲的勞動取得的收入佔比例更高,於是,他把收入更多的分給了甲。此時分配的問題便產生了,分配方式的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兩個人能不能繼續合作。乙將每天生產的布匹拿上集市購取生活資料,如果屠夫和麵包師不願意要布匹,那麼乙就不能得到肉和麵包,但是同樣的問題也會在麵包師和屠夫身上發生,那有沒有一種通行的貨物是大家都想要的呢,基於此,貨幣便誕生了,它是貨物,只不過是通行的貨物,只是出於便於攜帶,易貯存等等一些因素,它以我們所見到的貨幣形式出現了。當貨幣與物質交換,必然會產生價值尺度的問題。而唯一比較合適用來衡量價值尺度的是勞動。甲乙兩人一起工作,時間漸漸過去,當出現了高效率的自動紡織機器時,甲乙兩人都貯存了一些資金,兩人合夥決定購買三台機器,甲資金多一些,乙資金少一些,於是,兩人購進了機器。兩人平時所做的工作並沒有太多差別,但是當布匹生產出後,兩人所分得的收益並不相同,這是因為兩人投入的資本不同,所以資本部分所帶來利潤也不同。
上述內容,正是對書中第一、二章內容的概述,上述兩人,正是書中複雜的社會經濟關係的簡化,作者也正是通過這種關係的論述而得出了經濟學中的基本要素。當人與人的關係擴大到社會關係時,那麼財富的積累與使用就會有更廣泛的區域,國家作為一個巨大的經濟體,在其中的地位可想而知,第三章正是依此展開來討論國家的財富,書名也由此而來。按照人們對物質的需求層次來說,人們對生活資料的需求必定先於對便利品的需求,而便利品的需求也一定高於奢侈品。農村向城市輸入未加工的糧食和手工產品,而城市向農村輸入製造業產品。城市經濟發展後,就可以進行市場貿易,而對於西歐國家來說,這種貿易就是國際貿易。在古羅馬帝國被侵佔後持續騷亂的幾個世紀里,動蕩的社會和一系列壓迫的制度地存在,將農民作為首要剝削對象,使歐洲大部分國家農業發展極盡艱難。然而,恰恰相反的是,城鎮居民擁有相對自由的權利和較為穩定的生活環境,便利而廉價的海運可以把生產資料帶往各國,使羅馬帝國崩潰後的都市商業取得了蓬勃的發展。商業不僅帶來了財富,同時還促使一大批商人去開墾荒地,發展種植業,生產甘蔗和煙草等經濟作物,從而帶動農業也取得了發展。
圖片來自網路
這一時期的歐洲大環境基本與此類似,第三章通過對歷史資料的討論來分析不同國家的經濟是如何發展的。當作者擁有了大量資料後,便將目光投向了對政治經濟學體系的研究,也就是第四章的內容。
實際上,「經濟學」一詞作為現代概念,是在新文化運動中從日本翻譯引進而來,而其詞又源於古希臘語中的「家政術」。近代以來,這個詞在西方詞意擴大,變成了「治理國家的學問」。故也稱「政治經濟學」。這個概念的誕生,基本上也是為國家這個巨大組織服務的。人們在討論到《國富論》時,常常提到書中的重商主義。重商主義確實也是國富論核心篇章之一。前文所提到推動歐洲工業革命產生的,正是重商主義,而且,此處的商業是自由貿易,是不受政府干擾的絕對自由貿易。為什麼要重視自由貿易,亞當·斯密的理論認為,在不同的國家裡,人們所生產購入的商品量會按照有效需求進行調節,無論是什麼樣的商品,通過金銀和貨幣進行國際貿易時,都存在內在的自我調節機制。也就是說,當一個國家所輸入的金銀量超過其有效需求時,無論政府怎樣警惕,也不能阻止其輸出。反之,政府也無需操心輸入的金銀量,無論怎樣阻止,亦是徒勞。同時,貨幣並不能代表一個國家的國民資本,通常,貨幣只是國民資本的一小部分。勞動作為唯一能夠普遍地、精確地衡量價值的尺度,所對應的生產力應該是國民資本的重要部分。作者如此推崇自由貿易,難道是推崇商人的利己私慾嗎?其實不然,作者認為由於商人出於本身追求利益的目的而去進行的貿易,總會在宏觀上對自由經濟市場進行調控。人們通常將這一效應稱為「看不見的手」。然而對於把「看不見的手」作為《國富論》的核心內容,曾在歷史上遭到很多人的反對,認為在書中只提到一次,且沒有進行實質定義,怎麼能作為核心要義。但在實際中,這個效應的確有其不小的作用,也能解釋很多經濟學現象。出於對「政治經濟學」篇章在這本書中的地位,所以還是決定引用作者的一段話。
「每個人都試圖用應用他的資本,來使其生產品得到最大的價值。一般來說,他並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清楚增進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安樂,個人的利益,但當他這樣做的時候,就會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達到另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絕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由於追逐他個人的利益,他經常促進了社會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效益時所得到的效果為大。」
國家的收入是從何處而來?作者在終篇第五章做了解答。國家的收入主要來自於賦稅,這些稅務明目眾多:地租、土地生產成比例稅、勞動工資稅、消費稅、人頭稅等等。作者在書中對這些稅一一做了解釋,並指出:一個國家想要得到更多的財富,人民生活得更好,就要對稅務進行合適的調整,使其更有益於國家經濟的發展。這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幾本原理。
整本書讀下來,能感受到作者的學說是對政府的干預持反對態度的,他鼓勵商業的自由運作和發展。這與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無為而治」的想法又不謀而合,即「治大國如烹小鮮」。小小的海鮮,如果烹飪時一直亂翻,必然會殘破不堪。
這本書的偉大使之成為現代經濟學的起點,它所包含的哲學思想和它的經濟學理論一樣,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國富論》為經濟學所做的基奠工作,也在後世得到蓬勃發展。雖然幾百年來出現了多次違背其原理的大事件,如華爾街金融風暴,但整個經濟運作的大趨勢,依然在本書的預料之中。
圖片來自網路
新中國初創時國家生產資料嫉極度匱乏,生產力極度低下,政府推行列寧的社會主義,仿照蘇聯模式施行以「五年計劃」為主導的計劃經濟,市場如同緩緩流動的死水。改革開放後,重新引入市場經濟,經濟飛速發展,又造成了九十年代初期的物價飛漲,社會亂象叢生。於是再進行國家宏觀調控,力圖讓國家經濟運行在正常的軌道上。「摸著石頭過河」,最終確定了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混合發展的所有制框架。這一切,都早在《國富論》書中。事實證明,思想的力量是一種無國界的永恆,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跨越地域和空間的滯礙。而這也是我們閱讀經典的意義所在。
推薦閱讀:
※08 「天人解與六氣解」系列筆記 六氣概念
※[筆記]解盤行星象徵
※ML5-Backpropagation(李宏毅筆記)
※我如何記筆記 |筆記少女慢慢的自我修養
※探索門命學2017年12月十干論命內部講座筆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