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做個有底線的人

做個有底線的人

我的觀點也許有些偏激,但我一直堅定地認為:如果要維護自己的尊嚴,確立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非常重要。脾氣好有能力當然是不容忽視的一方面,但如果沒有自己的底線,一旦陷入一味退讓的局面,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為什麼家庭暴力一旦發生就很難停止?因為揮動拳頭的丈夫發現這個簡單粗暴的方式不僅能迅速解決妻子與自己的分歧,而且並不會給他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她哭她鬧她離家出走?隨她好了,反正暫時放低姿態去哄一哄,她就會回心轉意,有什麼可懼怕?不相信她還真敢狠下心來離婚,只要不離婚,有什麼關係?下次再有問題,照打不誤。

 

為什麼出軌事件往往有一有二還有三?因為出軌被發現之後,當事人也沒見天塌地裂,被背叛的那一方不還是忍了嗎?忍得了一次為什麼忍不了兩次三次?反正TA是沒有底線的,反正TA無限寬容無限懦弱,怎麼犯錯TA都原諒,怎麼糟蹋TA都不會反抗——那,為什麼對方不可以放縱地胡來?不欺負TA簡直是對不起TA!

 

無論和誰相處——伴侶也好朋友也好老闆也好同事也好——再親密也要有自己的底線,要讓對方知道有些錯誤TA沒有嘗試的機會。至於這樣的規則到底有沒有分量,對方是不是真當回事,全看自己日常里的點滴表現。你珍惜自己的尊嚴嗎?你重視自己的規則嗎?你有自己的原則嗎?你的行為靠譜嗎?如果你一貫是有原則有底線的人,對方自然會明白你與TA制定的規則絕不只是說說而已;而如果你自己一貫出爾反爾,自己都不拿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當回事,很抱歉,它在別人眼裡更是一堆爛狗S。

學會尊重孩子的心理?

本文行家:何冰_冰花花

在行事風格上,成年人早已熟悉這樣的一套不成文的「潛規則」——那就是不要觸碰他人的底線和短處。

家長如何學會尊重孩子的心理?

  大多數人認為,只有成年人才有不可觸碰的底線和短處,其實,何止成年人有底線,孩子同樣也有自己的「底線」!做個合格父母,在早期教育的同時請別進孩子的雷區!

  老話常說:罵人不揭短。在行事風格上,成年人早已熟悉這樣的一套不成文的「潛規則」——那就是不要觸碰他人的底線和短處。其實,何止成年人有底線,孩子同樣也有自己的「底線」!做個合格父母,就請別進雷區!

  底線一:某些丟人的毛病

  某些「丟人的毛病」幼兒往往對諸如尿床之類的「毛病」十分敏感,因為他們覺得這些缺陷會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丟面子」。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園教師,都不應在小夥伴們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線二:某些心理疾患

  對於自己正罹患或曾經罹患過的諸如孤獨症、抑鬱症、多動症等與心理有關的疾患,幼兒往往更為敏感。如果大人們經常掛在嘴邊,自然不利於疾病康復。即便疾病已痊癒,當著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於是「揭短」,同樣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線三:曾經的過失

  一些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曾經的過失」,也會使得某些孩子長期耿耿於懷,只要有人提起,他們便會有「被揭傷疤」之痛。這些「曾經的過失」可能包括:某次遊戲得了最後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鍋,某次郊遊出了洋相,甚至小時候愛哭等等。

  底線四:被體罰的經歷

  被打、被罵、被罰站等體罰往往是孩子「沒齒難忘」的痛苦經歷,因為不僅皮肉受了苦,心靈也可能受到創傷。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體罰,但在旁人面前頻頻提及過去的「受辱史」,仍然會使他陷入極度尷尬之中難以自拔。

  底線五:身體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過胖、過瘦、眼小、臉丑等生理或身體上的缺陷,儘管是「明擺」著的,但如果大人時不時提及也會使孩子失意。即便說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時瘦得皮包骨或樣子像難看的「小老頭」,也會讓孩子不快。

  底線六:獨處的小天地

  幼兒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獨處的小天地,並將其視為自己的「私人領地」。如果家長經常未經孩子同意在其「領地」里「檢查」一番,在孩子看來也是對自己「隱私」的公然侵犯。

  底線七:保存的「私房錢」

  儘管幼兒並不愛錢,也不懂得理財,但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保存的「私房錢」做「結算」,甚至佔為己有,孩子也會感到自己的隱私沒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護。

  加拿大人普遍認為,尊重和保護幼兒的「隱私」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尊重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須經過大腦「過濾」,切莫在信口開河中無意間就「揭」了孩子的「隱私」,使得孩子自尊大失,從而對他的心理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推薦閱讀:

知己紅顏能守住最後的底線嗎? 
盤點夫妻關係的十大底線
異性相處,這四道「底線」不能逾越
身體or精神出軌 女人底線是什麼
「三里屯優衣庫試衣間」——致這個無底線的營銷時代

TAG: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