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01集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01集

 

編號:**-北美(海雲繼夢和上)-【視頻001,56:54】

 

今天開始這一會五天,我們來跟各位介紹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屬於法華經的一部分,把他當做是法華經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要把他當做是觀音五經當中的一部經典也可以,這裡面有各種錯綜複雜的種種關係。

我們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跟各位介紹這部經典?我們在芝加哥地區已經有十年的歷史,還不止十年,十幾年了,大家都直接要從華嚴下手,我們發現一路上走來,有兩個地方需要注意。第一個是大家對佛法的基礎認知不夠,我們必須重新架構起來。第二個是,我們以往都在外面借地方,依附著人家,我們也一直沒有辦法成型,希望我們華嚴弟子能夠形成自己的一個氣候。

這一次大家本來想在淑麗那邊,我想說就不用了。我們想說,我在這裡講經的用意是要構成我們自己的思想系統。但是我們的語言,自己都無法溝通。我是這樣講「你弄個地方,我可以來住一個月或者三個月」。我們也有很多同修就發心去借一個地方。我不用你借,我要一個地方住三年,我都有地方住,還不要說三個月。但是,這不是我們的目標。不是我要來度假,是我們要生根下來,我們大家發起那個願力去做,找一塊地方,大家來共同努力把他經營起來,這是我們第一個失誤的地方。

第二個失誤是我們同修也發願了,可發願叫別人去做,在麥迪遜那邊找到一塊地說「台灣把錢拿來,我就可以買了」。這個我也會,芝加哥把錢拿來,我在台灣買一塊地,可以嗎?這個都講不過去。這種語言模式都還在運用的話,我們都太幼稚了。這樣的話,你對佛法怎麼會相應呢?佛法在談些什麼,你完全不知道,你不懂得他的背景。

為什麼這個時代,那麼多人修行不能成就?因為你根本沒有基礎。你看到樹葉很漂亮,你就去製造樹葉,你怎麼能造的出來?他是從樹根一直長大起來的,沒有樹根、沒有樹榦、沒有樹枝,哪來樹葉?你就自己撿一張樹葉回家去種,你就想把他種出那麼多漂亮的樹葉來,這種觀念不對。

所以,我們才想說辛苦一點,既然十幾年都過去了,我們能不能再有十年的時間,把華嚴的基礎給做起來?我們自己能不能在這裡好好的,把我們對佛法應有的認知給做起來?譬如說華藏工程,我們一直都沒有做好,大家不要以為我們華藏工程做的很好,沒有做好。

華藏工程基本上來講,一年到三年的時間為一期。基本上三期。第一期是要把佛教的基礎打起來,佛教的基礎是什麼?三十七道品。不是三十七條念一念就好,這三十七條要怎麼做怎麼修,你要去弄清楚。十二因緣是什麼,四聖諦是怎麼修?你有沒有辦法弄清楚?你必須把這些基礎的東西弄清楚。《成實論》怎麼講,《俱舍論》怎麼講講,《瑜伽師地論》怎麼講?《清凈道論》怎麼講?《法蘊足論》怎麼講?《解脫道論》怎麼講。這些我們都不知道,你就大乘直接下去,佛陀在那邊說「門都沒」。你都抓不到門了,你還進的了什麼登堂入室嗎?所以我們才說,還是從頭來。

第二期,佛教基礎有了,基本行法是什麼也要有了,你來講華嚴。華嚴的基礎是什麼?〈十玄門〉你背了沒?法界三觀怎麼修?事法界怎麼修?你這些內容也沒有去搞清楚,怎麼修也沒有弄清楚,那你怎麼修呢?在這個時候,你就要能夠確定,從禪凈律密經教生命學,這六科當中要選一科來,這個假如沒有的話,你不可能去發現說,華嚴禪跟其它禪法有何不同、華嚴密跟其它密法有什麼不同、華嚴宗跟其它宗派的差別在哪裡。

第二階段圓滿以後,第三階段,你的專修課程就出現了。到了這個時候,我們要來講說,我經過三個月能不能開悟?你問你自己,不要問我,你自己就知道了。基本資糧道你能夠具足,這地方再摸索三年,你大概就可以說,我要來接受考試。那個來就有意義了。現在說有沒有三個月啊,有沒有禪七啊?你要來應付,真的很難。你好像麻薯糊,麵粉糊,麵疙瘩,硬要捏成什麼樣子,捏到成功的時候,你已經不是那個樣子了。我們一定前面的資糧道要弄好。

但是,現代人因為書讀多了,個個都自以為了不起,其實裡面都是空的,沒辦法進入狀況。這是我們今天學大乘佛法的人最糟糕的地方。講起來都懂,沒有不懂的。但是我跟你講,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跟佛陀的完全無關。信不信由你,這五天你把這部經聽完,你大概就知道錯在哪裡。

來到這裡之前,剛剛在溫哥華把《阿彌陀經》講完,事實上這些經典,我已經有差不多快三十年沒看了,打開就要講是有點生澀。但是經文念下去,你就知道它在講什麼。我們一般人很難去體會。像這種經典你更難體會。

《佛說阿彌陀經》是單部經,只有一部經,所以在短短的文章里,你可以看出他整個思想系統,他在佛教史上的定位,以及在佛教的地位是定在哪裡。我告訴各位,歷史上從來沒有人去定位,只是自己吹牛,包山包海通通包下去了。《佛陀阿彌陀經》沒有那麼大的本事。經文那些文句我們都看得很清楚。但是,解得愈多的,大概出入就越大。因為他看不到真正《阿彌陀經》在講什麼。

同樣的,普門品也一樣。就像〈普賢行願品》一樣,大家都知道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是哪一部經的?你就知道普賢行願品。現在你講的普賢行願品其實是十大願王,不是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四十卷經文,你念的只是最後一卷,十大願王。所以你根本就弄錯了。

同樣的,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裡面的一部分,你只記得〈普門品〉,好一點的是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品,普門品不是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品,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的普門品,這跟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差多少?你完全都弄錯了。在用詞在觀念上,你既然都弄錯了,你想你內容會正確到哪裡去?這個叫做含糊籠統,你對佛法完全都沒搞清楚,都弄錯了。而自己又自以為很通,那就麻煩了。

這部經,我簡單的跟各位做一個背景式的說明。要講這部經,就是《妙法蓮華經》,他整個是這個背景。《妙法蓮華經》是最後,佛陀弘法到快結束的時候,我們假設佛陀弘法有五十年,應該來講是四十八年~四十九年的時間,在最後的十二年,結集了《妙法蓮華經》跟《涅盤經》。

他年紀大以後,雖然沒有講到佛陀的身體不好,但是花十二年的時間把《妙法蓮華經》跟《涅盤經》整理出來,可見,晚年的佛陀身體是很不好的,我是從這裡看。我是佛教徒,我不是非佛教徒。你可能會說,佛陀的身體非常健康,到要走那一天,不呼吸就走了,那是你的意識形態推理,不是這樣。照講《涅盤經》應該是最後,他拖病一個禮拜的時間的那個時候做交代,應該是指那個東西。他為什麼花十二年呢?你可能會說十二年當中,《妙法蓮華經》講比較多,佛陀吃了毒香菇以後就要死了,要死的時候才講《涅盤經》。

大概不是這個樣子。大家要把整個佛教、佛世時代的狀況了解一下。這部經典他最大的特色就是「會三歸一」。就是有小乘、中乘、大乘,他統合起來說「沒有大小乘,只有陸地上的大白牛車」,就是只有一佛乘,只有圓教這個部份。這是《妙法蓮華經》上面所要強調的。天台宗對《妙法蓮華經》的這種定位跟重新詮釋怎麼樣我不知道,目前,至少沒有人談過,我也不想替天台宗去把這部經做什麼樣的詮釋,只是按照傳統的東西,我用現代的語言跟各位這樣簡單的提一下。

他就是佛陀講過一輩子,五十年的時間跟大家講經說法,當然很多人,像各位一樣,一直跟著一直跟著,好像都有階段性的變化,這個時候就有人從頭問到尾,問佛陀為什麼要這樣講?那麼他老人家就重新把他整理一下,彙集起來叫《妙法蓮華經》。這裡面最重要就是思想整理的這一個重點。這是我們在研究佛法的時候,你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

從前面《阿含經》在講的,是指佛教從印度文化當中,怎麼脫穎而出的這個部分,這是阿含藏講的,他凸顯佛陀在修行這一方面跟印度教的差別,他重點在這裡。這是佛陀給我們人類最大的一項遺產。因為印度文明當中有一些缺點,他們自己本身看不到,因為你在那個文化裡頭,你看不到。佛陀有這種智慧,他看到了,所以他改革了,才有佛教的誕生。這改革就是他的特點。

這個特點在後來的一兩百年間消失了。佛法在這個地方有一個很大的變化,這是從歷史的演變當中來看。所以大乘要興起,這是一個。你從歷史上看是這樣。可是在佛陀來講,佛陀看歷史,他不一定要等到兩百年後,他是個有智慧的人,他是一個非常通達人性以及歷史演變的人,他是非常通達的,所以他知道他的宗教將來會發生什麼變化,他已經看到了。

他早期因為有那一種發現,他超越了印度所有宗派的修行方法而改革,創造了佛教,當這個佛教一直鋪展出去以後,他就發現一種狀況,弟子們來,成就的很多,成就了以後要做什麼?你們要留意到這一點,像摩訶迦葉就是這樣,他證阿羅漢了,年紀又比佛陀大,壽命又長,證阿羅漢又不趕快死,都在那裡要怎麼辦呢?佛陀也會想「這老人家,老羅漢,成天打坐也不那個,要怎麼辦?」這個是第一個,他不死,然後耽於禪樂,喜歡在那個禪境當中,佛陀當然會去思考他這個問題,他弟子當中的事。

當中還有第二種現象,有的活的不耐煩了,佛陀時代很多阿羅漢自殺,我證阿羅漢下一步要幹什麼?那去自殺。佛陀也教他怎麼自殺,因為你已經不生不滅了,既然你不用活著,你就去死好了。去死,他有一定的死法,那不叫自殺,那叫入滅,他有為入滅,不是隨緣入滅。有為入滅以後,佛陀想,這也不對,應該把你的生命貢獻給人類,你有成就了為什麼不貢獻呢?佛陀會不會想這個問題?所以他就在他的講法當中,他開始發展出大乘的思想來。

這個大乘的思想他在講的時候,像摩訶迦葉這種人就不喜歡聽了,那又跟了生死無關。現在各位要知道,你在研究大乘,大概都是跟了生死沒關係的。因為大乘的重點是要教化眾生,要組織僧團,這樣子你就會活的有意義,活的有價值,活的有樂趣。但是這些是跟你了生死無關的。可是你要知道,這是你了了生死以後,剩下來的生命要去做的。現在你不是,你直接要修大乘,你前面那一段沒有,所以你修不成就。我跟你講,這樣修一定可以成就,是因為你有前面叫做聖解脫道的基礎,今天你要先問自己,你的聖解脫道基礎有沒有?

我一直跟各位講說,我們要有一個地方,沒有那個地方,沒有辦法指導你。你以為三個月跟你講一講,你就一定開悟嗎?三個月教你,你只能夠調整身體做好,這個叫粗住,很粗的粗,樹榦那麼粗的粗,粗住。坐下來把煩躁的心情跟那些有的沒有的妄想怎麼樣除掉,只有這樣子而已,這是三個月的工作。

再加三個月叫細住,這些煩惱除掉是除掉了,可是你腦子裡老是會想「爸爸生病,兒子的事,或者工作怎麼樣」,那麼有一件事讓你煩的放不下的,那叫細住。這個還要再過去。然後叫欲界定。

欲界定就想一件你想要做的事,或一個公式解不開,或者一件事情弄不好。一打坐一直往那邊鑽,這也入定了,兩個鐘頭很快會過去,這個叫欲界定。但是你要知道,當這三個階段要過去的時候,你必須數法完成,然後隨法開始,進入未到定,從未到定到置心一處之間。未到定是修隨法,未到定到置心一處是修止法。

這是第一階段置心一處。你把這些東西通通過了。你想想看,你這些基礎都沒有,你要不要一兩年的功夫?你直接就要大乘?置心一處以後,向來處去,念頭從哪裡來?抓念頭過去,你要是真的功夫夠往這邊走。大概又要這樣的時間,算你還有根器。還要再兩年,可以證阿羅漢。證了阿羅漢,大概還要兩年,你才能夠有阿羅漢轉為法身,十信圓滿進入法身。六年,這裡面是講,你身心很健康,假如身心不夠健康要提前調整,五年十年那不一定。這個是他的前期工作。

大乘他真正在做的是教你前期的這個工作,置心一處以前,尤其是身心不健康的人,重新調整的那一個階段。你看看,這是大乘的工作。是跟你直接修行沒關的,佛陀那個時代為什麼成就的人那麼多,因為在印度的社會裡,大家都在修行,只是修的不得要領,所以不能成就。來到佛陀這裡,佛陀一講他就成就了,那很簡單,「善來比丘」,人家就證阿羅漢了。你呢,不來比丘,叫你來你也不來,那有什麼辦法?因為你的基礎都沒有。

我們一再強調是基礎一定要有,要有一個地方好好的做這種訓練。這一段時間來,我們確實也這樣弄了,因為沒有地方不行,等一下借教堂,等一下借別人的寺院,跑到好遠的地方去,這裡搞那裡搞,弄到最後還是四分五裂。所以我們想說重新開始,靜靜的,我們不張揚,從基礎做起,他原因是在這個地方。所以,不要以為大乘怎麼樣,大乘沒什麼了不起。

大乘,我們用現在的語言來講叫做宏觀的佛法。小乘叫做微觀的佛法。宏觀微觀,佛陀在當時就看到了,光只有微觀的佛法還不行,必須有宏觀的佛法。所以,他把這一套相關的東西教給這些修行人。很多人不喜歡,像迦葉,他根本連講經講法也沒有,帶個共修也沒有。但是像富樓那尊者就不一樣,他到處講經弘法,這是完全不同的,你要留意到這種差別。

佛陀在把大乘佛法展開以後,他會遇到很多問題,我們不是在修行嗎?你怎麼教我們經營道場呢?要教化眾生就要經營道場,道場要怎麼經營呢?這個就是問題了。假如只有修行的話,那簡單了,佛陀的東西已經教完了,那就要教大家怎麼教育眾生。

你會發現,南傳佛教的地方不教導眾生,你要來修就修,修的成就修,修不成就算了。可是,在大乘的國土裡不一樣,你要來修,大乘的師父要跟你背起那一份責任感,那就是一種信託制度。因為你到小乘的國土去,要修不修隨你,修的成修不成是你的事。到大乘的國土來不一樣,因為大乘的師父是發願要度眾生。

什麼叫度眾生?你要教眾生。眾生不會你要教他會,教不會你要負責任。你看到很多爸爸媽媽們,孩子為什麼生十幾個?他上輩子你跟人家度的,你沒有把人家度好,你要負責任,所以這輩子你繼續養吧,養到他們都證阿羅漢去了,你要教導。要教他,他不具備條件怎麼辦?你要先讓他具備足夠的資糧道,這個就是大乘的部分了。

大家急著來說要修行,很熱心,你都知道。可是你一定要弄明白,你到底資糧道具不具備,假如資糧道不具備,那不是你要修就能修的,你要到達修行的開始的那一點才能修,還沒到達修行開始線之前,你要先充實資糧道,只要你資糧道具備了以後,要開始修行,那要成就不難。

我們一再跟各位講,這個不難,難得不是在如何修行,那個整套系統都可以了。像剛才跟你講,置心一處以前要怎麼樣可以有,可是我們怎麼指導你呢?這是個問題了。要指導你,你要怎麼指導呢?你說「師父你講我就知道了」,這不是講就知道,我講幾分鐘就可以講完了,你做要做幾年,在這幾年當中,你要一再的提出來,你的心境的變化,狀況的變化,我們要一再的切磋,這不是說你講可以就可以了,不是。

佛陀在這個時候他有這種狀況,這個時候就產生了眾生各種評比的問題,跟修行成就各種評比的問題,所以才有大乘,小乘,中乘的問題。到最後,佛陀就超越這個部分了。他說,其實,大乘中乘,小乘,都只是方便說,當你出了三界以後,只有一佛乘。所以羊車,鹿車牛車是在三界火宅裡面講,適應各種根器,要不然你們貪著這裡的貪嗔痴,不想出三界,所以他叫三界火宅。要告訴你外面的,你說這裡面玩具不好玩,外面比較好玩,就講有大乘,小乘,眾生,看看眾生的根器,把他拉出去。大家跑出去以後,沒有啊,只有前面陸地上面,空地上面有大白牛車,不管你要不要,你出了三界就好,就只有那個車,沒有別的。

事實上我告訴各位,很多阿羅漢出去以後沒有羊車,只有大白牛車,他根本也不喜歡,因為他的習氣。這個時候就有問題來了。這些假如不喜歡大白牛車的阿羅漢怎麼辦呢?那很簡單,總要有個地方安頓你,那就是極樂世界。所以,你證得阿羅漢以後你別擔心,一定死到極樂世界去,不管你大白牛車要不要,就是到極樂。然後在極樂準備入法界的資糧道,還要再一次覺醒,你才能夠入法界,這個覺醒沒有的話,你就不能回小向大,不可能。直接修圓教,像法華,像華嚴這種圓教的話,直接就入法界了,他不一定要經過極樂世界,這是他差別的地方。

到了這個時候,佛陀就要講這種圓融的方法,把他收起來做結尾了。這結尾這樣講你好像懂了,只能講好像懂,其實不懂。你知道大小乘之間有什麼不同嗎?有幾個不同?我就跟各位舉一個例子,小乘是強調生命改造的那一份工程。我們剛才講過,佛陀最偉大的遺產,最大的遺產,就是這一個怎麼樣子生命改造工程的那個know-how(核心晶元),他教給我們了。

一般人修行,從剛才講的到了置心一處以後,經過五覺知就入初禪定,然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禪八定,九次第定到滅盡定,這是最高境界。佛陀發現這樣不對,不是這樣。所以他才發明了橫出三界。

我跟各位講說,到置心一處就要橫出三界了,不要入色界定。入色界定也可以橫出三界,入無色界定也可以橫出三界,你不必那麼辛苦。你先在這個地方,還沒入禪定前先出三界。出了三界以後,你要入色界定,無色界定,四禪八定都沒有問題。這個是從原始佛教的修行來看的,佛陀最大的遺產。可是,佛陀還有一項遺產,那叫不可思議的遺產,那就是大乘。大乘剛才講過,他是不講生命改造工程,因為生命改造工程本身包括在大乘裡頭,但是他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教化眾生的這個部分。那麼,教化眾生的這個部分要怎麼教化?

這個時候,佛教就由純修行走向宗教化,這一點大概從來沒有人去探討過。佛教宗教化是因為大乘興起才宗教化,而宗教化的第一個特點是什麼?宗教化他有一個特點就是教主的保佑,你去注意看看,哪個教主不保佑他的子民?只有我們釋迦摩尼佛不保佑。釋迦摩尼佛不說怎麼保佑,現在都十方諸佛來保佑我們了。你注意看看,所有的經典里沒有說釋迦摩尼佛在救苦救難的。都阿彌陀佛來接引,而不是釋迦摩尼佛來接引。救苦救難是觀世音菩薩,也不是釋迦摩尼佛。因為釋迦摩尼佛是指導你直接成佛去了。

這裡頭我告訴各位,這個叫做佛教宗教化的開始。佛陀時代就有了,不是到了大乘才有的。真正在佛陀那個時代,正法時代,是不強調宗教的教主來救世的,宗教教主救世,本身是外道的,你要弄清楚這一點。假如你這一點沒有弄清楚,你對佛法根本不認識。我有沒有否認說,佛教不保佑眾生?沒有否認。這一點是我提出來的,佛教因為大乘興起,佛教的教主開始保佑眾生,這裡頭文章就大了。你要寫博士論文,這個可寫多了。

但是這部分都沒有人講。大家都想當然的。我跟你講,想當然的根本就不對。這裡兩個特色我講給各位聽聽,分享。沒講你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了。第一個就是,你從來沒看到釋迦摩尼佛怎麼救苦救難。我告訴你,有很多佛,很多菩薩,那些名字你大概也從來都沒聽過,想像的到有很多佛菩薩,根本就好像跟我們無關,或者根本就不理我們,為什麼?因為這些佛菩薩都是超級大菩薩,基本上來講,文殊菩薩就不太想理你,普賢菩薩跟你好像也沒關係,所以大概沒有人要拜這兩個,什麼金剛藏菩薩,無盡藏菩薩,誰拜啊?你會去拜他嗎?為什麼?因為這些佛菩薩不管閑事。

真正管閑事的,跟我們最有關係的,只有三個菩薩。第一名的觀世音菩薩,因為你在生活中苦難特別多,他救苦救難,專管閑事的菩薩是觀世音菩薩。你看他是最宗教化的一個菩薩。第二個菩薩是地藏王菩薩?你這怕死的就專門靠他,地藏王菩薩在這裡。他也一樣,對於人間的這些閑雜等事,他專門在管閑事的。第三個就是阿彌陀佛,怕你死不知道死到哪裡去,就把你抓到極樂世界去了,就這三個。其它的,幾乎都不太管你了,有的話大概藥師佛有了,藥師佛,因為你也有苦難,他也有這個願,頂多是這三個,你要是阿彌陀佛不管他,那也就是藥師佛,加上觀世音跟地藏王,這三個最管閑事。在佛門中,你要找到十個佛菩薩,大概都很難。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這是大乘佛法興起以後會有的特色,但是一般人都弄錯了,包括小乘批評大乘也弄錯了。大乘佛法,他是在鞏固你的教團,他有很大的功德跟威神力。佛陀在談這個部分,絕不從民間的迷信,信仰或者經營這邊來講。當然,這裡面有經營,組織,管理,跟制度等等,這些都有,但是他不像現在工商業的這種講法。他有他的一套符合真理的做法,這個你要留意到。

第二個,佛菩薩的這種護持,護念,保佑,或者令你免除災難的這種功能,開始在這邊出現了。在原來生命改造工程里,是指當機眾,我們所講的當機眾是指你已經具備了資糧道,想要修行的人,直接修行,佛陀這一招最好,這是從當機眾來講的。可是,不是所有的眾生都是當機眾,包括這裡在座的每個人,大家都「不是把自己當成當機眾」,都在自己當做法王子,都把自己當成是佛陀的VIP弟子。在台灣叫做無限卡頂級卡了。你是很不得了的弟子,你就完了。尤其越是這樣想的這種人,越需要諸佛保佑,菩薩加持,因為他的生命品質當中,那個差距相當大,有一大段差距。

我只跟談一個原則,因為這個跟各位講了很多。修行者的資糧道,第一個就是五大人格性要健全,我相信每一個都認為你是健全的,而且不但及格,都快一百分了,有的還說他一百多分,你有沒有健全,其實他有一個標準可以看。就是,你會不會反省檢討自己,這一點,我們肯定大家都會,但是每次檢討之後都是別人錯的話,你的人格就不健全了。

因此,第一個,你要會反省檢討,反省檢討之後要找到自己的缺點,假如找不到自己的缺點,108拜,你要經常檢討反省。當你在反省檢討找不到缺點的時候,你就要拜了。當你檢討反省以後,都是別人錯的話,你大概要108乘以10,還不是108拜,而是要1080拜。可是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檢討自己,檢討到最後都是別人。你看台灣報紙打開,都是別人錯。藍得罵綠的,綠的罵藍的,他自己本身都不錯。這個沒有辦法。這個叫業障深重,沒辦法修行。真正要修行,你要懂得,這個是第一個條件。

然後,在正常的生活中,你要感覺說「我人生這樣活著對嗎」?這個叫出離道,出離心就起了。你再想「什麼才叫做對的?什麼才是對的人生?」你開始要追求對的人生。出離的摸索已經有了,確定說這樣子是對的,依歸三寶是對的,追求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是對的,你要追求他,那就發菩提心,這個時候你才有說修行開始了。

當然這裡面我只是舉例來形容,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的人生觀裡頭的觀念全部要凈化掉,沒有太複雜的意識形態。你有沒有複雜的意識形態?當你在問佛法想要修行的時候,或人生之間的事情,你問了,跟人家討論了,人家講了,你「不過。。但是。。可是。。還有。。」,這種人,基本上都是意識形態太複雜。你要活在凈識里,單純的概念里,這麼一件事講完,哦,講完就好了。當你概念很複雜,尤其是意識形態以後,人家沒有辦法跟你講話,因為人家一講,你有可是。。。還有。。但是。。,那人家怎麼講啊?那就是你的複雜性,意識形態太強,必須要調整到單純化,單純的概念,那才能夠叫做人格性健全,否則你沒辦法修行。要不然你怎麼修啊?人家一教你,你可是。。但是。。還有。。你一大堆這些東西,根本沒辦法修行。

大乘佛法他具有這種功能,去做調教。調教以後,具備了條件以後,你就會發現,每個人有各種不同的行法。所以佛法里修行就分兩個部分,一個是聖解脫道,就是剛才講的,按照基本的那種修法狀況。另外一種叫圓融道,圓融道有圓融道的修法,不同根器,不同條件,不同因緣的人所修的,那跟聖解脫道是不一樣,這個叫做不可思議的生命改造方法。聖解脫道是可思議的生命改造工程。這兩個是不一樣。

你要從哪一方面,你不要聽到不可思議的生命改造工程,我要這個,可思議的比較小,我不要,那沒有辦法,這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要看你所具備的條件的問題。這個部分在華嚴的思想系統里,他的指導是很充足的。我們很難一個一個在這很短的時間裡告訴你。

但是,我們可以告訴你,佛陀到了這個時候,他已經提到了,有關要教化眾生必須要提到宗教化的問題,也就是諸佛護佑,菩薩加持,還有救苦救難的這個問題,要進入這個領域裡頭,我們不說多少,大概一半是妄想,一半是真實,講一半是真實,其實是有點心虛。但是真修行人,那個加持是真實的,你要不是修行人,尤其是人格性有問題的人,那根本都是妄想,因為這種情況是很普遍存在的。所以我們簡單講是一半一半。

這種宗教活動要推動,要開始教化眾生,廣泛的眾生他有一些問題,有的確實在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他恐懼扭曲,有的是福報很大,欺負人家慣了,跟被欺負的那兩種心境,其實都是病,你不要以為福報很大常常欺負人家,他人格也不健全,福報不足常常被欺負的人,他也人格扭曲,這個時候,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對這樣的眾生要如何教導,這個就發生問題了。所以,大乘佛法比起一般宗教來,他有一個好處,他平等。

平等是怎麼看?從眾生的本質來看眾生的生命是都平等的。在一般的宗教來講,貧賤跟富貴是有差別的,因為有福報的人會供養,沒有福報的人無法供養,但是剛才講的,有福報的人他生命扭曲了,沒福報的人他也扭曲了,扭曲對扭曲不是平等平等嗎,但是在一般的宗教來講,因為你有錢會供養,他沒錢供養,那不一樣,有錢可以買贖罪券,沒錢的人只能當義工了。所以這個裡面,進入宗教界裡頭,你更會發現,不公平的現象會更嚴重。

可是在佛教界裡面沒有,因為佛教他主要是看你的生命有沒有扭曲。有扭曲的先做矯正,沒扭曲的直接可以修行。最明顯的就是優婆離尊者跟七個小王子。優婆離尊者是個理髮匠,本來就跟王子理髮的,印度人來講叫做吠舍首陀羅,就賤民,他不是剎帝利也不是婆羅門,但是佛陀先度他,其它七個小王子看到優婆離尊者出家以後,他們也要出家,佛陀也度他。度他以後說,優婆離尊者是大師兄,你們七個是小師弟,為什麼?平等,按照先後次序來,不能因為你是王子所以你就稱大,進到佛門,大家都一樣,你要留意到這一點。

這一點就告訴我們說,你的生命有沒有扭曲是非常重要的。整個大乘在這個架構上面非常完整,大概每一部經典在談論都是有關這個部分,阿彌陀經在談這個部分,他劃分的很清楚。法華經把整個修行的過程分成兩個部分,一個叫化城階段,化城用現在的話來講,是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到了休息站以後你還要再往前進,你應該進幾個休息站是每個人不一樣,你要跑一千公里的休息站要幾個跟跑五千公里的休息站要幾個,那當然不一樣。

佛陀在這裡弄的很清楚。所以他有一個化城的觀念,你到化城並不是成就,他做人格矯正的終點站而已,只是你人格矯正成功了,完成了,只是這樣而已,並不是說我到了休息站就結束了,沒有結束,他是一個段落,接著還有一個段落。這是法華經提出來的一個特色。這一點在華嚴裡頭講的就更完整了,有幾個階段的教學方式。

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法華經提供給我們的大乘佛教架構已經很完整了。第一個,大乘宗教的觀念他提出來了。第二個,大乘佛教在教化眾生的平等性。而且各位要留意,這裡面男女絕對平等,法華經里,龍女六歲當下成佛,沒有說女眾不能成佛。龍女都能夠當下成佛了,還有什麼不能成佛,還有很多人在講,女眾不能成佛,這沒有這種觀念。佛教基本上沒有,有這種欺負小女人心態的,那個是人格不健全的大男人主義,佛教裡頭是絕對講平等的。

你不要以為說,女眾要出家,正法就減少五百年,你要這樣相信也可以,佛教有這樣的制度,傳統也有這樣的講法,但是他的語言模式不是這樣詮釋的。不要把那個不公平的現象一直拖下來。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那種狀況,所以語言記錄中有那種東西,可是在基本的精神上他是平等平等的,從教義上來講他是平等的,當時為什麼要這樣劃分,有當時的社會背景存在,我們等談到戒律的時候再談那個部分。現在要告訴各位的是,這部經典給我們的,宗教觀念形成。在教育眾生的時候,他有階段性。第三個,他是完全平等的,眾生是完全平等的,這個理念你一定要注意到。之所以不平等是眾生自己的問題,不是佛法真理的問題,佛法的真理沒有問題,這個部分,各位要先弄清楚。

這個是法華經在講到宗教歷史演變的過程里,我們可以看到,應該這個部分,我們是叫做佛陀的宗教思想,佛陀假如只講小乘的話,佛教就只有生命改造工程,沒有宗教,佛陀因為有宗教的觀念跟宗教的情操,所以才會發展出大乘的經典,也因為發展出大乘經典,所以我們才看到,真正的看到佛教的圓滿。

因為在大乘裡頭,你才看到佛陀是怎麼樣組織僧團,怎麼樣經營僧團。當然在當時,基本上,在當時的觀點看,佛教不必組織,因為當時印度的僧團有很多都向佛教這邊集中過來,而且你會發現,佛陀住園林不是住森林。你要留意,印度的修行人是都住在森林裡,基本上是。所謂住在森林裡,是不想跟人家接觸就對了,佛陀住園林,園林是公園,他不是住森林,基本上是跟群眾相處在一起的。你慢慢的去留意到僧團的狀況,你就可以發現到,他不是在很偏僻的森林裡面,而是一般人能接觸到的公園裡面,就是說他自己劃一個園林,就是一個公園一樣,一個社區,那社區不是在森林裡面。各位一定要留意到,這個就是僧團經營的基本雛形。

我想我們這節課先簡單的把這個佛教背景的這個部分跟各位做個說明。因為他是大乘集大成的經典,在這個經典裡面,我們對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特別相應是什麼原因,我們休息一下,再跟各位做說明。

 

觀心錄入 2013.11.15

   編輯整理  2014.3.18
推薦閱讀: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
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隨學觀世音菩薩的十二大願
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
南無觀世音菩薩 佛教歌曲

TAG:菩薩 | 觀世音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