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發生後的公眾應急措施
在發生核事故後,為避免公眾成員發生嚴重的確定性效應(效應的嚴重程度隨受照劑量而變化,例如骨髓的輻射損傷和放射性白內障),以及限制人群中隨機性效應(效應的發生率隨受照劑量而變化,無閾值,例如癌症發生),必須採取防護措施。
採取干預措施總要付出代價,諸如封鎖污染區的經濟損失、食物短缺、撤離居民帶來的混亂,以及非核輻射引起的傷亡等,所以在干預以前必須給予充分考慮,對擬採取的干預措施是否有正當理由進行分析,以使利益高於代價。
●措施一:隱蔽
這是一項簡單、有效的防護措施,當煙雲通過時將房屋通氣率降低或減少氣載物質的吸入。煙雲通過後則增加通氣率,受到影響的人員可撤離。採取隱蔽措施時應對有關公眾給予指導。例如,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時最初的煙雲並沒有通過最近的居民點Pripyat村,但撤離的道路已受到污染,所以風險和代價很小;但時間較少,特別是無計劃的隱蔽,可引起社會、醫學和心理等方面的問題。進行隱蔽時,會對不在家的成員下落感到擔心,生產可能中斷等。
●措施二:服用碘片
服用碘片對吸入所致的放射性碘污染更有防護效果,對食入途徑禁用污染食品的措施更有效。服用碘片後可使甲狀腺暫時被穩定性碘所飽和,從而阻止放射性碘沉積在此腺體內,但它對甲狀腺以外的器官並不起保護作用。預先或同時一次服用,防護效果最佳(減少內照射劑量90%以上);穩定性碘對人體的副作用很小。
●措施三:撤離
撤離是最有效的一項防護措施,它也是各種防護措施中最困難的一項措施,組織不好易造成混亂;尤其對病人和年老者,交通事故是造成撤離人員傷亡的潛在因素。撤離的時機十分重要。但在事故早期作出決策較為困難,因為核設施的損毀情況難以作出確切估計,下風向地區污染的範圍和程度還不甚清楚。此時作出撤離的決策會帶來風險,但是預先制訂好應急計劃可減少風險。
●措施四:控制出入
其目的是防止沾染區放射性物質向外擴散,避免不必要人員進入沾染區,也減少交通事故。
●措施五:人員除沾染
此措施簡單易行,通常在體表去污後再進行劑量監測;此措施風險不大,但不應延誤撤離。對有較重傷情的傷員,有時因急於護送,或傷情不允許而導致體表未良好去污即護送,可引起後階段對衛生救治機構的輻射影響。
●措施六:地區除沾染
一般採用水沖、抽吸或塗蓋薄膜等方法。其困難之處是作業人員會受到外照射和吸入放射性微塵的危險,故應採取防護措施;其次是代價大,尤其是去污面積大時;大量廢物處理也是個問題。
●措施七:控制食品和飲水
釋放到外界環境中的放射性物質可直接或間接(通過牧草—動物—肉、乳食物鏈)轉移到食品。在決定對已污染的食品和水禁用或限用前,應有監測數據和禁用標準(又稱控制食品和水的導出干預水平,它是以干預水平為依據,按給定的代謝、劑量學模式推導出的以食品和水中放射性核素濃度表示的量值)。
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後規定了20公里半徑範圍內農作物不準收割,130公里範圍內農產品需作放射性污染檢查。在事故後1周,將20公里範圍內牲畜均宰殺廢棄,20至30公里範圍內約34000頭牛撤離至100公里以外的農場。
非戰時核輻射事故回顧
貼士一
美國三哩島核事故
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事故被定為5級,當時由於製冷系統出現故障,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至少15萬居民被迫撤離。
美國事故對公眾心理上的衝擊,其原因一方面是公眾對當局在早期提供的令人放心的消息覺得並不十分可信,另一方面公眾又感到某些技術人員和聯邦管理人員對事件的反應有點過分。
該事故後第5天,公眾對「氫爆炸」的關切已被牛奶中碘過量升高所轉移。該州州長在一份備忘錄中知道相關工廠工作人員已開始服用碘化鉀片以減少放射性碘對甲狀腺的損傷,而不管公眾甲狀腺劑量是否會達到需服碘片的照射水平(0.1戈瑞),在16公里範圍內給20萬人發放了碘片。公眾把發放碘片看做當局對事態發展的一種表態,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心理壓力。
貼士二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推薦閱讀:
※核安全醫學專家解讀:公眾如何防護核輻射2
※服碘為何能防核輻射
※遭遇核輻射「內外兼防」:隱蔽是主要防護措施
※日本葯妝還能不能用?走進日本知名化妝品工廠,實測核輻射值
※他撿起了一條「鑰匙鏈」,因此丟掉了雙腿左臂和22年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