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寶典 | 細說中國八大羊及13道五星酒店羊肉菜品

春節越來越近了,現在也正是吃羊肉的好時候,俗話說「冬吃羊肉賽人蔘」,溫補氣血、暖中祛寒的羊肉,一直是冬日裡大受歡迎的暖身食物。那麼,如何挑選最新鮮的羊肉?羊有多少種類?怎麼吃羊肉最營養?吃羊肉有什麼宜忌?羊肉還有什麼烹制方法?本期紅餐微雜誌,將為大家逐一介紹。

羊肉有山羊肉、綿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時稱羊肉為羖肉、羝肉、羯肉。

在中國北方以食用綿羊肉為主,因其體脂肥厚,香味濃郁,常常以鐵板煎烤或切片以銅鍋生涮。

而在中國西北的遼闊疆域,烤全羊、手抓羊肉則是重頭戲。

然而到了江南,不論是食用的羊種還是烹飪的方式,都有著與北方截然不同的表現。


羊的種類

論到出名,要算是內蒙古東烏珠穆沁牧場的羊。

優質的內蒙古東烏珠穆沁牧場肥尾羊

這個牧場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市北部,靠近中蒙國境線,據說是全中國最好的牧場。草的品種好,苜蓿、甘草、沙蔥等等樣樣齊全。

羊仔吃草就像我們吃飯一樣,不能光吃一種草,否則就會營養不均衡。而像甘草、苜蓿這類的時令青草就可以令羊仔們長得皮光肉滑、細嫩甜美,而且就像噴了草味香水一樣不會有膻味。

這裡最負盛名的是肥尾羊,它們尾部肥大、生長快、肉鮮美,屬肉用型,是手把肉的上品。


純凈的青海牧場白藏羊

海拔3500米的青海牧場上的白藏羊,飲高原深寒地區冰川水,以冬蟲夏草、天然牧草為食,因此體態豐潤壯碩,骨質健壯,營養價值極高。

細嫩的雲南黑山羊

雲南楚雄彝族地區的黑山羊,多採用放養的養殖方式。當地水草豐美,黑山羊7、8個月即可出欄,因此肉質格外鮮嫩,並且少有膻味,較之普通肉質粗糙的綿羊,黑山羊口感細膩,營養價值也更加豐富。


曾為貢品的海南東山羊

東山羊產于海南萬寧的東山嶺,自宋朝就享有盛名,曾被列為「貢品」,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2009年,東山羊被海南省農業廳列入第一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名錄。

東山羊在海南省均有分布,以萬寧、瓊山、澄邁縣等市縣最多。由於常年溫度均衡,東山羊食用的草料灌木四季常青,這讓它的肉質優良,脂肪分布均勻,皮嫩肉厚、味美、無膻味,並且生長周期短,10個月即可出欄宰殺。

東山羊營養價值豐富,自古便是滋補佳品,在萬寧等地更是流傳著「無羊不成宴」的說法。


獨特的閔東山羊

據第一版《霞浦縣誌》記載,閩東山羊在福建寧德地區的飼養史可追溯到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其主要產於福建省寧德市的9個縣市。由於當地氣候溫暖,食料豐富,閩東山羊生長周期短,10個月即可出欄宰殺,肉質細嫩,是質量上乘、價格較貴的羊肉。


江南山羊

江南地區更多飼養的並非綿羊而是山羊,江南由於丘陵地形較多,山羊好動、喜歡登高、善於遊走,而且覓食能力強、食性雜,對各種牧草、灌木枝葉、作物秸稈、菜葉、果皮、藤蔓等均可採食。因此相比之下,山羊肉質較綿羊更為緊實,脂肪含量低,由於經常運動因而瘦肉滑嫩不柴,皮脂膠質豐富有嚼勁,膻味相對輕一些。


奉賢散養山羊

奉賢人吃羊肉的習俗也可說是由來已久,而與一般人的認知不同的是,在奉賢往往是夏季的大伏天里吃羊,而冬季卻反倒是羊肉淡季。究其原因,其實也與羊肉的滋補功效有關。因為羊肉性溫,可以促使人體發熱,在夏季吃羊屬於溫補,不會像冬天那樣容易燥熱,炎熱的天氣又有利於出汗排毒,祛除體內的虛寒,這樣一來,在夏天補好了身子,冬天自然就不會怕冷。

由於江南水系豐富,丘陵地區百草眾多,其中不乏魚腥、馬鞭等中草藥材,山羊在自由放養的過程中長期以這些野生草藥為食物,羊肉中的藥用成分也會愈發明顯,不用加料就能燒出一鍋「葯膳」。而奉賢人選用的山羊以母羊和蹬羊為主,年齡通常在12-15個月左右,被稱為「二齒羊」。這個年齡階段的羊肉質細膩嫩滑,容易煮酥又富有彈性,燒出來的羊湯香氣四溢而又沒什麼膻味,可以說是羊肉中的上選之材。因羊年幼則會缺少羊肉的香味,吃起來「沒勁」,再年長則容易肉柴而老,不易煮酥,而且越年長膻味越重,絕大部分江南人是並不接受這種羊膻氣的。


七寶肥美湖羊

湖羊是太湖平原重要的家畜之一,其在太湖平原的育成和飼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一級保護地方畜禽品種。

湖羊體格中等,毛色潔白,相比山羊的肌肉強健、肉質緊實,湖羊的油脂更為豐富,因而口感軟綿,烹飪技術過硬則可以做到入口即化,不需要牙齒也能品嘗,因而特別受到老人的喜愛。

如何挑選好羊肉

黏手的新鮮,骨頭細的嫩

可以從色澤、紋理、手感等方面去挑羊肉。

1、整塊的羊肉摸一摸

新鮮羊肉摸上去有點黏,能輕易粘住小紙條。另外,新鮮羊肉肌肉結構堅實而富有彈性,越細緻緊密的越好。

2、帶骨的羊肉看骨骼

採購帶骨的羊肉塊時,可以比較骨骼的粗細,通常骨骼越細的,說明羊的年齡越小,肉質也更鮮嫩。

3、切片的羊肉觀色澤

新鮮的羊肉片,因為肌肉纖維緊密,如果切片較厚都可以立起來,而不新鮮的是軟塌塌的。凍羊肉可以從色澤辨別,新鮮的會呈鮮紅色,而時間放得久的會發白,反覆解凍的往往呈暗紅色。另外,羊肉是肥瘦相間的,脂肪部份應潔白細膩,如果變黃,則說明已經凍了很長時間。

如何辨別假羊肉

1、看色澤

羊肉的顏色應是鮮紅色、比牛肉略淺,而豬肉是粉紅色、鴨肉是暗紅色。

2、看紋理

羊肉的紋理較細,成條紋狀排列分布。

3、看脂肪分布

羊肉和牛肉區別於其他肉類的一大特徵就是瘦肉中混雜脂肪,俗稱「大理石花紋」。

如何辨別「瘦肉精羊肉」

近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瘦肉精羊肉,羊打開以後沒有肥肉,幾乎都是瘦肉,據監測,這種羊肉內含克倫特羅,也就是一種用於治療哮喘的興奮劑,同時也是最常用的一種瘦肉精,它提高了豬牛羊的出肉率,但會殘留在肉品中。

1、看顏色

正常的羊肉呈爽朗的鮮紅色,瘦肉精羊肉呈深紅色。


2、聞味道

正常羊肉有一股很濃的羊膻味,瘦肉精羊肉的羊膻味很淡而且帶有清臭。


3、看肥膘

有瘦肉精的肉一般不帶肥肉或者帶很少肥肉,肥肉呈暗黃色。


4、摸肉壁

好的羊肉肉壁厚度一般在4--5厘米左右,瘦肉精羊肉肉壁一般只有2厘米左右。

不同部位有不同做法

對於羊肉,人們常用的烹飪方法,不外乎燉、涮、爆、烤這幾種,每種做法都各有其風味和特點。不過,每種做法適合使用的羊肉部位不同,所蘊含的營養成份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烹飪羊肉時,要結合每個不同的部位來加以製作。

庖丁解羊

1、羊叉肉(羊胸脯肉)——適合水煮

2、羊腿肉(前腿、後腿)——適合水煮或烤

3、羊腩(羊肚腩)——適合水煮、紅燒、燜

4、羊排(肋骨)——適合水煮、紅燒、烤

5、羊脖骨(羊脖子上最厚的部位,又稱羊蠍子)——適合醬燒、水煮、燉

6、羊椎骨(羊脊椎)——適合醬燒、燉、煮

7、羊尾巴(肥尾羊的羊尾)——適合爆炒、燉湯,羊油可切片燙食

羊肉的最佳拍檔

孜然

白蘿蔔

胡蘿蔔

大蔥

洋蔥

豆腐

羊肉食用禁忌

1、忌與茶同食

茶水是羊肉的「剋星」,這是因為羊肉中蛋白質含量豐富,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羊肉時喝茶,會產生鞣酸蛋白質,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水份減少,進而誘發便秘。

2、不宜與醋同食

酸味的醋具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體內陽氣的生髮,與羊肉同吃會讓它的溫補作用大打折扣。

3、忌與西瓜同食

吃羊肉後進食西瓜容易「傷元氣」。因羊肉性味甘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之品,進食後不僅大大降低羊肉的溫補作用,且有礙脾胃。

4、不宜與南瓜同食

中醫古籍中還有羊肉不宜與南瓜同食的記載,這主要是因為羊肉與南瓜都是溫熱食物,如果放在一起食用,極易「上火」。同樣的道理,在烹調羊肉時也應少放點辣椒、胡椒、生薑、丁香、茴香等辛溫燥熱的調味品。

13道五星級羊肉菜品

麻醬溫撈肥尾羊頸肉

主料:

煮熟的羊頸肉去骨拆肉60克。

輔料:

胡蘿蔔絲、白蘿蔔絲、青蘿蔔絲、炸土豆絲各30克,蕎頭絲、青紅辣椒絲、炒好白芝麻、炸花生、壽司薑絲、香菜各5克、薄脆10克、蒜絲2克、蔥絲3克。

調料:

生抽3克、芝麻醬6克、鹽2克、泰椒5克。

做法:

1、羊頸肉放入蔥姜蒸40分鐘,蒸熟後撕成細條;

2、青紅白蘿蔔絲、蕎頭絲、薄脆、炸好的土豆絲、蒜絲、蔥絲、香菜裝盤,把備好的羊頸肉絲放在上面;

3、灑上芝麻、花生米和調好的汁料。

老傳統與新戲法:

由廣東魚生的做法轉變而來,用魚生的調料來調製羊肉,多用蔬菜,少用羊頸肉拆肉,讓口味清新爽口不油膩。

枸杞山藥燉白藏羊肋條

主料:

去骨羊肋條300克,鐵棍山藥300克。

輔料:

泡發枸杞、泰椒圈、香菜末各5克。

調料:

生抽20克,鹽、油各10克。

做法:

1、羊肋條斬塊焯水;山藥去皮,切滾刀塊焯水;

2、鍋中注入清水2500克,放入羊肋條煮至6成熟,加入山藥煮至全熟;

3、加鹽10克煮1分鐘,起鍋裝盤面上撒香菜末;

4、味碟倒入生抽、油燒熱,放入泰椒,一起倒進味碟即可。

老傳統與新戲法:

添加山藥是創意亮點,可以中和油膩,並且養生。

金湯青筍羊頭肉

主料:

煮熟羊頭肉150克,金針菇100克,青筍150克。

輔料:

青紅辣椒圈10克,蒜蓉5克。

調料:

A料(鹽10克、雞粉10克、雞汁5克、白糖5克、藤椒油5克)

B料(色拉油20克 、黃椒醬150克、鮮花椒5克)

做法:

1、煮熟羊頭肉撕小條;金針菇去尾撕小條;青筍去皮,切8厘米的長條,以上都焯水;

2、鍋中注入B料,加蒜蓉煸炒1分鐘;

3、加入1500克清水燒1分鐘、加入A料;

4、將羊頭肉、金針菇、青筍加入鍋中煮開;

5、裝盤撒上青紅椒圈。

老傳統與新戲法:

金湯用雞湯、黃燈籠椒、金針菇調製,金黃清涼、酸辣爽口。

粉蒸江南山羊排

主料:

羊排250克。

輔料:

糯米粉100克,姜米10克,蔥花5克。

調料:

料酒20克、生抽10克、老抽5克、香油10克、色拉油20克、鹽10克、海鮮醬10克、排骨醬10克、豆瓣醬15克。

做法:

1、羊排斬塊,加人所有調料,加姜米、腌制半小時;

2、加入糯米粉、清水攪拌均勻;

3、放入蒸箱蒸20分鐘;

4、取出淋上香油、撒辣椒粉、花椒粉、蔥花即可。

老傳統與新戲法:

一般常用做法是粉蒸豬肉或豬排骨,這裡用羊排代替豬排,味道組合更佳。

京蔥羊裡脊鍋貼

主料:

羊裡脊肉。

輔料:

京蔥。

調料:

白醋、油、鹽。

做法:

1、麵皮活成餃子面即可,用一點麵粉加白醋和水攪勻備用;

2、鮮羊肉去筋、剁成肉餡、打出膠後加入鹽、糖、花椒粉、薑汁等調味料,最後加入蔥末拌勻;

3、把麵皮分成小計子擀餃子皮大小包入拌好的肉餡;

4、平底鍋內放入適量色拉油預熱放入包好的鍋貼30秒後加入白醋面槳蓋上鍋蓋兩分鐘呆著酥脆金網的羊肉鍋貼就出爐了。

老傳統與新戲法:

把傳統的三鮮餡改成了羊肉餡,羊肉加鹽打水再加蔥,可以讓蔥保持水份,避免蔥臭味。貼會比較油膩,選乾爽的裡脊,會使口感中和到恰好。

珍菌人蔘煮東山羊

主料:

閔東山羊3000克。

輔料:

羊棒骨2000克、鮮人蔘5根、白蘿蔔500克、番茄100克、羊肚菌10粒、白玉菇50克、純凈水5公斤。

調料:

白鬍椒粒20克、香菜20克、香蔥100克、鹽20克、姜50克、花雕酒20克、調和油20克。

做法:

1、將精選的羊肉沖透血水,冷水下鍋飛透,羊棒骨洗凈冷水下鍋煮透;

2、香蔥切成蔥白、蔥綠兩部分待用,香菜洗凈摘葉,番茄留皮切花,姜洗凈、切片,羊肚菌泡透、洗凈,鮮人蔘、洗凈,白玉菇飛水備用,白蘿蔔挖球,白鬍椒粒炒干香;

3、煸炒薑片、蔥白,烹入花雕酒,倒入純凈水,放入羊棒骨、東山羊肉、白鬍椒粒,中火煲4小時至湯濃肉爛,加入鮮人蔘、羊肚菌、白玉菇、白蘿蔔再煲半小時加入鹽調味出鍋;

4、羊肉去骨切件,分裝盛入器皿,撒番茄、香菜、蔥綠即可。

烹飪訣竅:

冷水浸泡,冷水下鍋煮開「飛透」水,讓羊肉充份煮透,沒有餘留的血水。

老傳統:

煮羊肉湯,小火出清湯;想要乳白色的濃湯,需要大火。急火猛攻之下,吊出羊棒骨的濃香,骨質和骨髓脂肪融進湯中。用這種方法煮羊湯,比單純用羊肉煮湯,湯體更濃稠,羊的鮮香味更勝一籌。

新戲法:

這道湯品會用整整半隻羊來煮制,煮好後,羊肉湯會單獨保存,羊肉會選取後腿部位,壓製成型,真空封存,最終切片裝入湯煲。羊後腿肉纖維緊緻,有嚼頭,瘦而不膩。

選用珍貴、有營養的羊肚菌等菌類,以及普通等級的人蔘搭配是配料上的亮點,要讓菌類和人蔘的味道進入到羊肉,保留羊肉鮮味而不至於掩蓋羊肉的鮮味。

其他吃法:

羊腿肉參照如上方法滷製,用三合油蘸食,注意三合油的調製要去除醋,因為羊肉不宜與醋同食。

傳統醬汁鹵羊小腿配蒜蓉金針絲瓜

主料:

精選鮮帶骨(山羊)羊小腿3000克。

輔料:

鮮羊棒骨2000克、洋蔥200克、香芹200克、胡蘿蔔200克、香菜150克、尖椒200克、絲瓜150克、金針菇200克、純凈水5公斤、(乾淨紗布2米)

調料:

味達美醬油35克,老抽20克、花雕酒30克、黃油40克、調和油2000克、干蔥200克、洋蔥300克、干辣椒30克、孜然100克、八角10克、香葉10克、桂皮10克、小茴香15克、丁香5克、鹽20克、白鬍椒粒15克、生粉100克、芝麻30克、姜肉50克、京蔥50克、蒜蓉30克。

做法:

1、孜然、芝麻取一半炒制干香,打碎成孜然粉;

2、將帶骨羊小腿、羊棒骨冷水下鍋飛透,用紗布把羊腿裹住,蔬菜洗凈改件;

3、鍋中放油煸香蔥、姜、干蔥、干辣椒、孜然、八角、香葉、桂皮、小茴香、丁香等香料,烹入花雕酒,加入純凈水,將羊棒骨和裹上紗布的羊小腿及蔬菜放入鍋中,加味達美醬油、海天老抽、胡椒粒、鹽等調料一起調入,滷製3小時,至羊肉酥爛離骨入味撈出,剝去紗布,避出原汁備用;

4、絲瓜洗凈去皮掏心,金針菇洗凈飛水拌蒜蓉釀入絲瓜中,蒸熟淋上美極鮮味汁;

5、鍋中放油熱至八成油溫,將鹵好的羊腿表面裹生粉下鍋炸至金黃撈出,鍋底放黃油煸炒孜然粉均勻裹上羊腿出鍋裝盤,原汁打芡裝入器皿即可。

老傳統:

「傳統」二字定下本道菜品的基調。首先,調味上,醬汁配方遵循經典配方,保留的正是「古早」味道;烹飪方法上,先鹵再炸後裹粉打芡,也是經典大菜的的操作流程。

新戲法:

擺盤頗有西式菜品的風貌。加入金針菇釀絲瓜,清新解膩,能很好地平衡羊肉的溫熱、油膩。

七寶魚羊鮮鍋

主料:

七寶湖羊肉、鯽魚。

輔料:

蔥、姜、大蒜葉。

調料:

鹽少許。

做法:

1、羊肉切大塊,放入鍋中,加清水,旺火煮;

2、去沫、過濾,煮沸後,再文火燜煮7--8小時;

3、將羊肉撈出,切小塊備用;

4、在熬好的羊湯中加入鯽魚,慢火煨制1小時左右;

5、加入切好的羊肉塊,再加入少許鹽調味,快火收鍋後即可。

新特點:

將羊肉和魚肉放在一起進行烹飪,是另一種形式的「山珍海味」。分開烹飪的辦法不會讓兩種鮮味互相衝突,反而融合得恰到好處,品嘗的時候,先是聞到羊肉的香氣、再是魚的鮮香,入口卻先嘗到魚湯的鮮美,回味是羊湯濃醇的後味,兩者互相調和,幾乎沒有羊膻味和魚腥味,讓平時不習慣吃羊肉或魚肉的人也能有機會一品其鮮。

羊肉好搭檔:

在燒制紅燒羊肉時加入蘿蔔和冰糖、醬油、茴香等香料與羊肉一起燉制,但蘿蔔並不會出現在最後的成品紅燒羊肉中。這是因為蘿蔔本身具有一種清香的氣息,一來可以帶掉一點羊肉的膻味,讓羊肉吃起來更清香而不膻;二來蘿蔔本身水份很多,清口解膩,可以化去部份羊肉中的油脂,使羊肉吃起來肉質更加緊實,保留膠質的軟糯口感,肥而不膩,更符合現代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三來蘿蔔屬於涼性,能夠中和羊肉的熱氣,避免吃後上火。

紅燒閔東山羊蹄

主料:

羊蹄、羊小腿。

輔料:

冰糖、茴香等各種香料。

調料:

醬油、鹽、糖。

做法:

1、羊蹄及小腿部位切好,放入杉木桶中,加清水,旺火煮;

2、去沫,過濾後,加入冰糖、醬油、茴香、秘制香料等,回火慢燉1小時;

3、待湯水收汁,燒至粘稠,羊肉著色入味後起鍋。

特點:

傳統羊蹄燒制完成後口感雖然香酥,但蹄筋的部分依然需要相當的嚼勁,而經過2次燉煮的羊蹄相比傳統更加軟糯酥嫩,蹄筋吸足了調料和水分,飽脹入味,幾乎可以用「入口即化」來形容,卻不失膠質特有的軟糯口感,老年人用嘴唇也能吃。

冰糖是紅燒菜肴的好幫手:

不論紅燒什麼食材,如果希望達到五星級酒店大廚水準的出品,都可以加入冰糖來代替部份白糖。一來冰糖較普通的白糖更健康、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二來冰糖可以在紅燒的過程中幫助湯水收汁、達到理想的粘稠度;三來使用冰糖代替白糖燒制的紅燒菜品,出鍋後能有更好的光澤度,口感上也更為順滑。

秘制生炸醬香羊脊骨

主料:

羊脊骨200克。

輔料:

薄荷15克、蔥5克、姜5克、魚腥草10克。

調味:

鹽4克、雞粉5克、白糖2克、花椒籽3克、豆瓣醬5克、草果八角各2克、醬香型茅台酒5克、干辣椒15克、蒜片10克。

做法:

1、羊脊骨切成小塊,冷水浸泡1--2個小時;

2、羊脊骨瀝干水份,加入鹽、雞粉、白糖、花椒、草果、八角、魚腥草、薄荷等各適量腌制2-3個小時;

3、油鍋加熱,倒入羊脊骨,炸至七成熟時,加入干辣椒、蒜片出鍋即可。

老傳統:

炸羊脊骨,把握住火候是關鍵:油溫達到七八成熱時關火,羊脊骨下鍋,待油溫下降,再開火,反覆四次,合計約15分鐘,讓油溫一直維持在五六成熱,在第三次時加入辣椒、蒜片,一通出鍋。這樣炸出的羊脊骨,表皮香脆,內部的肉質鮮香不柴。

新戲法:

腌漬羊脊骨時,可以加入少許醬香型茅台酒。經過四個小時的腌制,酒的醬香可以去除羊肉膻味,讓肉質松香。

薄荷醬汁羊胸塊

主料:

羊胸肉180克。

輔料:

薄荷100克。

調料:

六月鮮醬油5克、油辣椒2克、陳醋4克、薑末5克、蒜末5克、小米椒5克、香菜2克、香蔥1克、雞粉4克、鹽3克、白糖2克,用於調製蘸料;姜、蔥、料酒、鹽少許,用於燉煮羊肉。

做法:

1、將羊胸肉切成小塊,冷水下鍋,水開後撇去浮沫,加入姜、蔥、料酒、鹽少許煮一個小時,撈出羊胸肉,瀝干切片待用;

2、薄荷洗凈裝盤,上面碼放羊肉片;

3、取調料調和蘸水,食用時,肉片和薄荷蘸取醬汁一同入口。

老傳統:

在雲南,食羊肉必搭配新鮮的薄荷葉。薄荷清涼提香,幫助去除羊肉的燥熱和膻氣。而蘸水之於滇菜,猶如法餐中的醬汁,是調味的靈魂。搭配酸辣口的蘸水,更加清爽開胃。

新戲法:

羊胸肉肉質較厚,適於滷製。滷製時,先燉煮半小時,再用滷汁浸泡3個小時,用筷子插羊肉可以幫助其入味。

彝家茨菇黃燜雲南黑山羊

主料:

帶皮羊頸肉180克、茨菇80克。

輔料:

皺椒20克、紅椒15克、青蒜苗10克、大薑片5克、蒜子10克。

調味:

六月鮮醬油5克、昭通醬10克、豆瓣醬10克、鹽5克,雞粉8克、胡椒3克、白糖2克、花椒籽3克。

做法:

1、羊頸肉切成小塊,冷水下鍋,水開後撇去浮沫,加入姜、蔥、料酒、草果、八角、丁香、胡椒各少許,煮2個小時撈出,瀝干水份備用;

2、鍋內放少許油,干椒、花椒、老醬、豆瓣醬、姜、蒜炒香,加入羊頸肉小火慢燉20分鐘即可。

老傳統:

是楚雄彝族地區常見的羊肉吃法。帶骨帶皮的黑山羊頸肉,屬於常常運動的部位,因此肥瘦相間,肉質軟嫩,適合燉煮。黃燜使用的是雲南地區特有的老醬——昭通醬,是用紅豆和辣椒面發酵而成的辣口豆醬,上色又入味。

新戲法:

茨菇清涼去火,緩解秋冬的燥熱。在羊肉燉煮中,吸收多餘的脂肪,帶來多層次的豐富口感。

瑪卡手切小羊腿

主料:

雲南黑山羊後腿200克。

輔料:

瑪卡10克、樹蕃茄5克、雞湯適量。

調料:

姜5克、蒜5克、鹽5克、雞粉3克、大芫茜10克、香柳5克、小米椒10克、白糖2克、檸檬醋5克,用於調料汁;蔥、姜、草果、八角、丁香、胡椒、料酒等適量,用於燉煮羊肉。

做法:

1、瑪卡洗凈去皮切片,與雞湯一同煨煮10分鐘,熄火後,瑪卡片在雞湯中繼續浸泡待用;

2、羊腿肉切成小塊,冷水下鍋,水開後撇去浮沫,加入姜、蔥、料酒煮5分鐘,撈出羊腿肉,瀝干水份,湯桶加水,放入蔥、姜、草果、八角、丁香、胡椒、料酒等各少許,再將羊腿放入湯桶煮2個小時,羊腿肉切薄片待用;

3、樹番茄切片,與羊肉片、瑪卡片一同裝盤,澆調料汁拌勻即可食用。

老傳統:

帶皮羊肉燉煮後切薄片涼拌,是西雙版納地區的常見吃法。選材上,要求選取肌肉飽滿、肥瘦均勻的羊後腿肉,這個部位半筋半瘦,最適合煮食。在料理技巧方面,要求把帶皮羊肉切成薄厚均勻的1毫米半透明薄片。

新戲法:

瑪卡多入葯或用來泡製藥酒,入菜尚不多見。煮制羊肉時,加入煨煮浸泡過瑪卡的雞湯,羊肉會吸收融進的雞湯的瑪卡有效成分,增加養生保健的功效,滋味也會更加鮮美。

————————————————

———————————————


推薦閱讀:

守護中國的四方神獸,左青龍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位居何方?
印度的敵人是中國嗎?印高官稱真正敵人是腐敗和貧困
占星師的中國法則
中國現存詩歌數量最多的詩人是誰?你肯定想不到是ta!
中國百萬富翁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人 佔全球3.4%

TAG:中國 | 酒店 | 羊肉 | 廚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