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幕後:國共締造平型關抗日第一勝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狂妄地揚言「三個月解決中國事變」的日軍,卻出人意料地在山西省平型關一個小山谷里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打擊,敗在了一支初上抗日前線的八路軍手下。那麼,這支抗日新軍又是如何實施伏擊,讓驕橫的日軍在華首嘗敗績的?一場原本預期三小時內結束戰鬥的伏擊戰,因日軍頑抗,卻遲遲沒有結束,而附近更強大的日本援軍並沒有出現,這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有人說,這場勝仗〝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的國共合作的典型範例呢?
從朝鮮開來的日軍第五師團,是日本第一批侵華的師團,率先攻入華北的心臟平津地區後,後來違反日本大本營停止進軍的命令,率第五師團繼續緊隨敗退的中國軍隊,先斬後奏地向綏遠國軍發起追擊。
日軍戰略思路非常明確:控制山西,就能控制河北,就可進取中原。
大軍壓境之下,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全力組織抵抗。然而,中國軍隊的各條防線,在日軍猛烈的攻擊下被相繼被突破。很快直奔平型關而來。當閻錫山聽聞日軍勢如破竹已抵平型關,嚇出了一身冷汗。
平型關古稱「瓶形寨」,周圍地形如瓶,山隘眾多,自古是個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而此時平型關一帶守軍兵力空虛,危如累卵。
閻錫山,這位經營山西三十年、以老謀深算著稱的山西王,嚴陣以待嚴密部署,並積極與中共方面接洽,致電朱德,請求配合。
以朱德、彭德懷為正副總指揮的〝八路軍〞,總共有二萬多人,當時被列入第二戰區,歸閻錫山指揮,開赴晉北作戰。
9月21日,板垣命令兩個步兵大隊翻過形如銳劍的大尖山,繞過閻錫山的陣地,直達平型關左側的背後,並令在靈丘的三個大隊,正面進攻平型關。
周恩來、朱德與閻錫山會商作戰方略和研究平型關戰役計劃。雙方商定在平型關由八路軍115師插入敵後,側擊日軍,國軍71師以正面出擊,殲敵於平型關。
平型關前一條狹谷山路東通冀北,西抵雁門,周圍地形極為險要,是伏擊日軍的天然戰場。115師師長林彪決定,115師全部集中作戰,在平型關設伏,出其不意地殲滅由靈丘向平型關進犯的日軍。21日,毛澤東向林彪來電並闡述自己的觀點:「今日紅軍在決戰問題上不起任何決定作用,而有一種自己的拿手好戲,在這種拿手好戲中一定能起決定作用,這就是真正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集中打仗在目前是毫無結果可言的。」。最終因當時局勢的考慮和林彪的堅持,毛澤東同意了林彪的作戰計劃。
閻錫山得知八路軍伏擊計劃後,為配合115師抄襲敵後,立即派預備軍加強平型關北翼的出擊力量。23日夜,第六集團軍副總司令孫楚令郭宗汾的預備第2軍及團城口高桂滋指揮的84師向日軍主動發動進攻,國軍傷亡近兩千人,損失慘重。戰鬥極為殘酷,獨8旅3個團一個補充營5000多人,損失一個團。
24日晚,林彪在行動前,聯繫第六集團軍副總司令孫楚說:「我師已達目的地,準備明日拂曉出擊,請你們派部隊協助,先把此股敵人殲滅。」孫楚答:「好極了,我命郭宗汾師長率4個團從平型關左翼出擊。」
24日夜,第115師主力由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率領火速向平型關疾進,頂著狂風暴雨急行軍,很快進入預設陣地,在平型關東北公路的兩側埋伏下來。
9月 25 日 7 時許,兩支日軍部隊,從東西兩端,鑽進了第 115師的伏擊圈。其中一支正是日軍第 21 旅團 21 聯隊的輜重部隊。
林彪採取「避強擊弱」的戰法,放過日軍的先頭部隊,由於前天夜裡剛下完雨,路面泥濘難行,加上山路狹窄,來自東西兩個方向的日軍行動都十分緩慢。為了避免兩股敵人會合在一起,林彪果斷下令發起了進攻。
日軍車隊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暈頭轉向。但很快,戰鬥素養較高的日軍士兵從慌亂中清醒過來,他們開始向第115師陣地還擊,還一度搶奪了附近的制高點。眼見戰場漸趨於對峙狀態,林彪站在高處審時度勢,迅速調整戰術,集中優勢兵力向下沖,先將敵軍部隊切成幾段,再合圍分段殲滅。
這股日軍雖然屬於非戰鬥的輜重運輸兵,有相當部分日軍徒手沒有攜帶槍支,但少數持槍日軍仍然組織起來,不斷向上反攻突圍。中日兩軍在10里山谷反覆廝殺,空氣中瀰漫著陣陣刺鼻的血腥味,雙方士兵無不血染衣衫。硝煙瀰漫,殺聲震天,場面悲壯慘烈。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戰鬥還沒有結束的跡象,附近更強大的日軍隨時會趕來,林彪心急如焚。然而,附近的日軍卻一直沒有出現。
原來,幾乎就在八路軍伏擊戰的同時,國軍第六十一軍七十二師四三四團團長程繼賢率部在附近的平型關要地鷂子潤,與那裡的日軍展開了極其慘烈的戰鬥,程繼賢抱定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率部奮勇衝殺,給予日軍以重大殺傷,最後彈盡援絕,與所部全體官兵一起壯烈犧牲。正是這裡的戰鬥,有力地牽制了平型關附近的日軍主力,減輕在附近打伏擊戰的115師的壓力,八路軍終於在激戰8小時後,全殲了包圍之敵,並成功迅速撤出戰場。
平型關伏擊戰勝利結束,共殲敵一千餘人,並截獲大量彈藥和軍用物資。唯一遺憾就是,在這場口袋戰中,沒有抓獲一名日軍俘虜。
平型關戰鬥乾淨利索地消滅千餘日軍,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勝仗。打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捷報傳來,彷彿一股春風,吹散了籠罩在眾多國人心頭「亡國論」的烏雲,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擊日寇的信心。
當115師奉命撤離靈丘,到達五台縣時,山城張燈結綵,熱烈歡迎從前線凱旋的英雄部隊。五台山的僧人們也身披袈裟,手持長笛短簫,奏起歡迎的梵樂,聲面十分熱烈。
平型關大捷是國共合作配合作戰成果。整個戰役過程中無不閃爍著民族團結精神的光輝,體現出在民族團結、共赴國難的旗幟下,相互取長補短、共謀民族大業的胸懷和氣魄,成就了全民族抗戰的壯麗篇章。
時至今日,很少有人知道,平型關大捷只是平型關戰役中一次小規模的戰鬥,而平型關戰役則是太原會戰中一部分。雖然取得了平型關大捷,但整個平型關戰役乃至太原會戰最終還是以中國軍隊的失利而告終。
推薦閱讀:
TAG:國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