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告訴你「模仿」是貶義詞?看7
當中國製造被烙上「山寨」的標籤,企業家們急於尋求創新的大招。不論是產品理念還是商業模式,想創新不是一兩天就能達到的。
日本也曾背負「小偷」、「拷貝貓」的國際惡名,但最終形成了「日本風格」,「日本設計」也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 地。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模仿的技術》一書認為,不會模仿,何以創新?該書結合星巴克、豐田、7-11、強生等16家知名企業的案例,介紹了兩種類型的模仿,一是能帶來短期利潤增長的產品模仿;二是為企業帶來長期競爭優勢的結構模仿。本書還提出了獨特的金字塔形分析架構,從企業資源、活動、價值、定位四個要素揭示模仿的要點,分五步驟提供由模仿到革新的路徑。
書評
模仿打基礎,創新保提升
文/江湖鮮有的傳說 (豆瓣網友,本文轉自豆瓣讀書)
自從我的公司辦下來之後,一些項目也在逐漸的推進。閑暇時,我也在思考:今後的走嚮應該怎麼樣。有了自己的盤子之後,看到別人做什麼生意,眼睛都是綠的,總感覺別人干這個很掙錢,干那個是暴利。有錢人,錢生錢,沒錢的人,止步不前。
有時候就開始去觀察別人的商業,看到一家個性的店鋪,站在外面看一段時間,覺得人家裝修也好,不知道賺不賺錢。有時候想某種飯館肯定爆賺,想開一家。看了這本書後,發現裡面有些舉例很有意思。比如星巴克那個舒爾茨,開了咖啡館還要去義大利看幾百家,去觀察,我也就理解了我自己。
如果講起模仿,似乎覺得有些初級。但是萬事又有幾件不是從模仿開始。這些道理不用講,都是平常可以想到的。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業。有了孩子以後,我覺得小孩的模仿能力是超強的。放起音樂,然後你揮胳膊跳腿,他就學會了。以後只要音樂響起,他都會跟著節奏搖擺。你看,模仿就是人天生的能力。
再回來說做事業,這本書裡面列舉了很多我們聽起來如雷貫耳的企業,它們的建立、發展、壯大,都有著異乎尋常的故事。但無一例外,建立之初,如果說我們來追根溯源,了解一下是怎麼開始的,那個「靈機一動」 鐵定是看到一個可以借鑒的案例,從而有了自己的想法。在進行的過程當中,又有了改進,是為創新。
咱們社會目前的現狀好像就是說,但凡講到創業啊,開公司啊之類的,那就必須創新,必須是顛覆了行業的,別人沒有干過的,必將引起革命的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新興事業。投資必須搞大。 引進ABCD輪風投,就是燒錢嘛。 可是,我們好像鮮少有靜下心來,去模仿,從頭開始。去找一個準星。
我理解上的創新,不是發明新興的事物與領域。 創新是在模仿的基礎上,革新、超越。社會在發展,比如講書裡面說了星巴克的案例。
星巴克的初期,舒爾茨觀察了500家咖啡店,還拍照或者攝影,努力想在美國再現真正的咖啡店(義大利風格的咖啡店)。就是站著喝咖啡,義大利文的菜單、音樂是歌劇,裝飾也是義大利風格,招待穿白襯衫打領結。可是,在實現了這些之後,舒爾茨發現,完全的照搬模仿也未必是好事。
有很多人也並不買這些原模原樣來的風格。雖然正統,但我未必鳥你?
在舒爾茨本人完全接受了星巴克之後,星巴克獲得了新生,在實現了可以銷售咖啡豆和可以喝咖啡的功能之後,他促使星巴克成為了具有品味浪漫、觸手可及的奢華、綠洲、輕鬆的交流場所 這種鮮明的特徵,使之成為人們的「第三場所」。 這個很重要。因為第一場所家庭和第二場所職場,坦白說,還不能是人生活的全部,人們需要一個無憂無慮的場所。星巴克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從這一段我們發現,根本雖在於星巴克是從模仿開始,但是,星巴克初期忠實再現的 義大利風格,比如歌劇、招待、裝飾風格等,並沒有取得成功。頂多算是起步。而要獲得發展,則在於把咖啡廳的定位卡在放鬆身心的休閑之地。有一種說法認為,西雅圖的降雨量是全美國第一,因此需要休閑放鬆的場所。
書中和星巴克並列講了一個案例是日本的羅多倫咖啡。不太了解,但我從一篇文章,發現了一個韓國人開的咖啡連鎖,發現也有其獨到之處。星巴克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咖啡連鎖,我想現在很多品牌如果走連鎖擴張的路子,應該會去學習一下星巴克。但是有一個品牌,不同於英國的Costa,太平洋,走了另外的一條路,我認為在做咖啡的商業模式上,他如果完全模仿星巴克的話,未必會成功。
這個韓國咖啡品牌,創始人叫走辛子相。他看中了中國的咖啡市場,他發現,中國人很喜歡聚集在一起,不管是聊天也好,吃飯也好,都需要一個場合,這個地點是除了公司和家之外的第三個目的地。當然餐廳是一個選擇,但餐廳分為高中低檔,有錢人可能每頓飯吃到上千,而普通人一頓飯大概僅在50元左右。「身份差距非常大。」辛子相說,但在咖啡廳里一杯咖啡的價格只有24元,價格便宜,環境放鬆,卻讓人感覺不到身份的差距。
此外,中國每年大約有數十萬中國人從國外留學歸來,咖啡無疑已經是生活必需品。但能滿足的咖啡館卻遠遠不足。中國人消費咖啡也有自己的特點:在韓國,人們在咖啡館一般只消費咖啡;但中國人似乎更喜歡吃點別的,尤其是甜品。
於是,這個品牌——漫咖啡加入了很多新鮮製作的冰淇淋奶油鬆餅,每道甜品的價格在50元左右,價格比咖啡高,成本卻比咖啡要低很多。
當然,漫咖啡也似乎更彌補了中國人對星巴克的那些個不滿足:星巴克空間狹小,局促,漫咖啡建築寬敞明亮;星巴克鼓勵帶走,漫咖啡說,歡迎你帶著電腦待上一天;星巴克將店開在地價高昂的CBD,漫咖啡卻選擇了公園、社區等地價溫和的地腳。差異化成了辛子相的一個絕殺。
就拿吸煙這件事來說,辛子相就發現,即使掛上不能吸煙的牌子,中國的咖啡館也經常是煙霧繚繞,於是,乾脆整個二層都設計成吸煙區。人們就可以對環境進行選擇。
把咖啡廳開在大學也是因為他發現,中國的大學生喜歡在咖啡廳,而不是自習室里溫習功課。於是,漫咖啡人大店,郵電大學店都相繼開張。
他的細心還體現在很多方面:點餐後充滿童趣、顏色各異的小熊,異域風情的燈飾,充滿年代痕迹的老榆木餐桌,以及高低不同的仿古沙發椅,都讓人們來到漫咖啡,就像來到一個老朋友的家一樣,不會因為害怕弄掉了桌角明亮的新漆而緊張。一邊,因選址拉低了商業中成本佔比最高的土地成本,一邊拉高了消費水平,增加了單品利潤,漫咖啡成功秘密也無外乎如此吧。(此段節選自財經新聞)
從這樣的例子看來,逆向思維的模仿,避免同質化,當我們有了砰然的靈感,還要有舉一反三的革新。 無論任何領域,都是從模仿起始,鼓勵模仿,鼓勵學習。我們日常能夠看到很多講述創新、革命類型的書,但哪裡有那麼多的新可以創造?這本書,將很多模仿與被模仿者,二者對比分析,再得出結論,而且日本人著書的這種口吻,啊,娓娓道來,詳細地解說方法和心得,值得一讀。
精彩書摘
引言 模仿的悖論
「模仿是創造之母。」
據說莫扎特也是從模仿別人的音樂開始,最終創作出了獨創的音樂。
或許藝術般的經營也是從模仿開始。事實上,在商務世界裡顛覆常識、創立新事業的著名經營者,都非常善於模仿和參照。
大家都知道黑貓宅急便的創意是從吉野家誕生出來的故事。創立大和快遞的小倉昌男在其所著的《小倉昌男經營學》一書中說,當時他看到將牛肉飯做到極致的吉野家不斷成長,便產生了把貨物運輸做到極致的想法。
隨著大和快遞不斷成長,參照的對象也不僅限于吉野家一家。在紐約進行業務指導和視察時,小倉昌男站在十字路口,突然注意到十字路口周圍停著4輛UPS的車輛。此時,小倉昌男確信了以收發貨物為中心的快遞業務的可能性。
日本7-11之父鈴木敏文也有相同的經驗。鈴木敏文去美國考察,看到7-11 的招牌,立即意識到這可以拯救日本的零售小賣店。之後,他研究了運營大量小規模店鋪的7-11背後本質的系統,不斷推行商務合作,最終取得了成功。多次進行產業革新的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也曾說過:「我做的事多半都是模仿別人。」偉大的公司都是在模仿中誕生。但是,一般都誤認為模仿會失去獨特性和創造性。在日本用「猴子學樣」、歐美用「copycat」等詞語形容模仿,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形容模仿者的詞語都充滿了負面的意思。在寓言中,還有講述愚蠢的動物盲目模仿,結果倒了大霉的故事。
這是為什麼呢?也許是因為通過模仿,在更短的時間裡可以得到享樂吧。或者說是,模仿可以規避風險吧。深入思考的話,甚至會有人認為模仿是一種不可不戒的威脅。
確實,貶低對手的模仿,比如說面對競爭對手劃時代的新商品,提早將類似的商品投入市場,目的是將此領域老舊化的戰略,確實說不上有什麼創造性。或者,和競爭對手沒有拉開差距,沒有方便顧客,只是單純地模仿對手,與對手平行的戰略,也不能說有什麼創造性。
這樣的模仿,就算是正確的選擇,也會讓人覺得有些狡詐。
照抄是美德
可是,有一種說法認為,模仿一詞帶有貶義是從近代才開始的。在古代,完全照抄榜樣,是學習的基礎,受到人們的尊敬。古羅馬時代,據說學徒們從背誦、臨摹到改變說法、解釋說明等,努力進行模仿訓練。當時認為模仿是追求獨創性和創造性不可或缺的活動,會慎重地選擇模仿對象。
東洋的抄經也是一樣。回溯歷史,模仿一直都被人們看做是一種美德。
請大家看一看重視創造性的藝術界。仔細調查一下,歷史上被人們看做是創造性的作品,你會發現甚至可以說所有的作品都有模仿樣本的部分。無論是小說、繪畫還是音樂,幾乎所有獨創的作品,都參照或引用了過去偉大的作品。此外,這些作品還強調了自身和樣本的區別和獨特性。
法國作家夏多布里昂用下面這句話,揭示了模仿的本質:
所謂獨創的作家,不是不模仿別人,而是無法被人模仿。
即使是獨創風格的小說家,剛出道時也會模仿其他的作家。在不斷重複模仿和模仿中出現的各種失敗,形成了別人無法模仿的風格。
可以說,在商務世界也是一樣。即使有其他公司無法模仿的構思,但仔細調查一下,我們會發現這個構思其實是由或大或小的模仿組建而成。別人無法模仿的構思是模仿而來,這就是所謂「模仿的悖論」。
正因為追求獨創性,所以模仿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學會模仿的方法,掌握模仿的要領,提高自己的模仿能力。
模仿是理性的行為
那麼,該如何提高模仿能力呢?善於模仿的企業到底在什麼時候、向誰模仿些什麼呢?似乎單純地模仿眼前的競爭對手,是行不通的。
應該模仿誰,怎麼模仿呢?這是一個非常難以解答的問題。為何模仿?自己當前的模仿能力是什麼水平?如果不明確認識這些,我們也無法尋找模仿的對象。
即使發現了優秀的樣本,認清該從哪些方面如何參照也並不簡單。模仿是需要高度智慧的理性行為。
而智慧正是獨創性的源泉。智慧正是解釋模仿悖論的關鍵。
羅多倫咖啡的創始人鳥羽博道這樣說道:
音樂、陶藝、美術、體育等,無論任何領域,被稱為名人、名角的人,最初都是從模仿前人出發,然後超越前人不斷精進。天才畫家畢加索在年輕時,也是參考朋友的構圖,培養自己畫家的素質。
說難聽點就是剽竊,甚至還因為「畢加索來了,自己的作品就會被剽竊,這可讓人受不了」,在畢加索出現時,周圍的畫家都會把自己的作品藏起來的傳說。連畢加索最初都是從模仿、臨摹出發的。
因此,我們見到優秀的人物、優秀的事物,也應該毫不羞恥地認真模仿學習。我在創業期也認真徹底地閱讀了松下幸之助、土光敏夫等很多人的書籍,記住了這些代表日本的經營者在何時思考什麼、做出何種行動。
因為在日語中「學習」的語源就是「模仿」,也許深刻的理解就是從徹底的模仿開始。資生堂的創始人福原有信強調徹底模仿的意義:「膚淺的模仿是不行的,要從根本開始徹底的模仿。」
以前也有很多分析模仿和創造性的經營或商務書籍,但幾乎都是強調創造性的書籍。而本書深入剖析了誕生創造性的邏輯性,深度解說了從模仿到革新的方法和心得。
兩種模仿
雖然得出結論有些早,不過我認為在世界上至少有兩種類型的創造性模仿。其一是為了提高自身,從遙遠的世界學習讓人意外的知識的模仿。在商務世界來說,就是從優秀的樣本中得到靈感,得到獨特構思的模仿。
另一類創造性的模仿是為了方便顧客,從惡劣樣本中學習好知識的模仿。包括以業界的惡劣事例當作反面教材,引發革新。
比如,因為現有的銀行系統導致貧困階層無法融資,格萊珉銀行以此為反面教材,組建了小額貸款系統。在共存共榮精神下,不但讓顧客和供給者受益,連直接的競爭對手都不受影響,可以說是最完美的模仿。
朝日集團控股公司社長泉谷直木用下面的話,闡述了與對手通過競爭形成的模仿關係:
我認為競爭有勝負的方面和學習的方面。只把對手當作競爭對手的話,互相都不會成長。對手既是一面鏡子,也是反面的教師。
不僅限於競爭對手,通過別人的試驗錯誤和結果,積累自己的經驗和竅門才是最好的。如果一切都要自己承擔風險,那有多少條命都不夠用。總之,如果他人的經驗是方便顧客和社會的革新,那便值得模仿。
正如哲學家蒙田所說:「聰明人向傻瓜學習的東西,比傻瓜向聰明人學習的東西更多。」我們更應該成為賢者。
……
附:目錄
引言 模仿的悖論
第1章 天才之謎:暗喻與革新第2章 印度攤販:模仿的本質第3章 黑貓革命:四個要素與五個階段第4章 兩種咖啡:模仿的創造性第5章 四位教師:模仿誰?怎樣模仿?第6章 守破離:跨越樣本與現實的鴻溝第7章 圈套:似乎可以模仿卻無法模仿的企業第8章 反向:逆向思維的模仿
第9章 工序:模仿的方法結語 不要讓管理書成為消費品致謝注釋出版後記小編註:若您愛讀書愛讀點,我們歡迎您關注虎嗅網旗下的微信公眾號「書入法」(Roobook)。你的一部分是你讀過的書決定的,書入法精心挑選好書和美文,願你在此每日遇新知予你歡喜。
虎嗅個人微信號huxiu302推薦閱讀:
※你做夢也想不到,顛覆獵頭行業的真相竟是這個
※被恐懼束縛,害怕被模仿?
※為什麼那麼多人說張衛健模仿周星馳呢?他們的作品我都有看並不覺得是模仿啊~?
※對於喜歡模仿別人的人 穿衣服模仿 穿鞋子模仿 問題她還丑 該怎麼辦啊?
※如何通過深度模仿改進發音?| ScalersTalk成長會第5課
TAG:模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