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講無量壽經 法會聖眾第一(第2頁) 

法會聖眾第一(第2頁) 凈空法師講無量壽經自釋迦牟尼佛以來,歷代的祖師大德,皆由復講出身。你們去看看佛教史,《史傳部》里沒有聽說辦佛學院的。那一個祖師大德辦過佛學院?徒弟代代人才輩出,怎麽來的?復講第一人是阿難尊者,是用這種方式訓練出來的。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李老師規定每個學生一定要復講一部經。我在台中選的是《楞嚴經》,所以李老師講一遍《楞嚴經》,我也從頭到尾講一遍。老師是星期三晚上對大眾講,我是星期四晚上復講。「我聞」就是阿難在台上復講—聞成就。這兩個字就代表「師承」,我所學是有根源,我是跟釋迦牟尼佛學的。所以,「我聞」不但是聞成就,還含有師承的意思在。『一時』是時成就。就本經來講,必須三資糧具足,「信、願、行」三個條件同時具足,佛才會宣說這個法門。這是一生成佛之法,所有一切經典里從來沒有的。本經為我們說明西方凈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普度一切眾生往生成佛。你對於這個法門深信不疑,「信」成就了。聽了之後,歡喜向往,一意求生,是「願」成就。從今而後,這句「阿彌陀佛」二六時中不夾雜、不間斷,是「行」成就。世尊觀察,有這樣根機的人出現了,必定要講這部經。因為這人一生成佛的機會到了,如果佛不幫助他成佛,佛對不起他。這個人成佛的根機若沒有成熟,佛講成佛的經,就是多餘的,他不能接受,不能相信。在當時大眾中有一部分,佛看出他們這一生成佛的機緣成熟了,這是佛弟子當中第一等的成就。證菩薩果位,證阿羅漢果位,是小果;往生是成究竟佛果,四教里屬圓頓教佛。這是殊勝無比的果德,佛才為他宣說這個法門。所以此處的「一時」,我特別跟諸位強調,是信、願、行三個條件同時成就的時候,與諸佛菩薩決定感應道交之時。『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這是講經的處所,以及當時的聽眾人數。即是處、眾,二種成就。「比丘」是梵語,是佛出家弟子的通稱。跟佛出家的,稱為「比丘僧」。「僧」不是一個人,僧是團體。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住,遵守六和敬,這樣的團體才能稱為「僧團」,簡稱為僧。一個人也稱僧。譬如軍隊,軍隊不只一個人,很多人聚集才是軍隊,可是一個人,我們也稱他為軍人。類似這樣的稱呼。三個人以下不能稱僧團。四個人以上,遵守六和敬,同一羯磨,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會議表決。佛教是民主的,大小事情都要表決,少數服從多數,這才稱之為僧團。比丘含三義。第一、「乞士」。「乞」是指生活方式,他們外出乞討、乞食。乞食是討飯,是中國人最瞧不起的。佛跟弟子們每天都要外出乞食,其實這不是普通的討飯人,他們有學問、有道德。「士」在中國,是古代社會裡地位最高的,有學問、有道德,為大眾敬仰的人。從前中國社會也分四等:士、農、工、商,稱為「四民」。讀書人是社會大眾最尊敬的,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可以說是知識分子的社會,尊重知識德行。胡秋原先生在台灣,他的著作不少,他對於歷史的看法跟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看中國古代是帝王專制的制度,他不以為然。他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知識分子的統治,主宰政治。這個看法很正確。即使是帝王,對於知識分子亦非常尊重。重的刑罰決定不能加之於知識分子。乞士就是很有道德,很有學問的乞食者。所以,社會上對於佛及佛的弟子非常恭敬,絡繹不絕的來供養。他們生活所需只是「四事供養」,對於大家給他的施捨,他只要求四樁事情。第一是飲食,就是每天供養他一餐飯。他們一天就吃一餐,日中一食。「日中一食」行嗎?佛在世的時候,生在那個時代行。因為身心清凈,內里煩惱少,外面沒有誘惑。煩惱少、妄想少,他需要補充的營養就少了。營養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想上,所以你妄想愈少,營養的消耗當然就少了,因此一餐足夠了。現代人妄想比從前多,外面誘惑的力量也比從前大,所以三餐補充還不夠,還要吃宵夜,吃點心。一天平均,我看不會少過五、六頓。為什麽?他的消耗量太大了,沒有這麽多的補充是不夠的。乞士日中一食就夠了。第二、「破惡」。「惡」是惡見、惡行。他沒有錯誤的思想、見解,也不會有錯誤的行為。絕對遵從老師的教誡,真的是老師的好學生。第三、「怖魔」。「魔」是魔王。魔王恐怖!魔王怎麽恐怖?這個人跟釋迦牟尼佛修學,將來超越三界。魔王看到他超越三界,他統治之下的人民又少了一個,他很煩惱。只要我們不出六道輪迴,都在魔王統治之下。魔王不希望見到他的人民減少,他很不願意他的人民到外國去留學,將來修行證果,就要超越三界,因此魔王很恐怖。比丘含有這三個意義。佛弟子有大乘、有小乘。小乘跟大乘是從心量上分的。小乘是保守派,思想是保守的;大乘是自由派,思想是開放的。因此,佛對於這一些不同根性的眾生,就用不同的方法來教導。後人又細分: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統稱為「五乘佛法」。只有菩薩是大乘,緣覺、聲聞是小乘。人、天,沒出三界,勉強得一點人天福報。出三界才算是小成就,不再搞生死輪迴。但是小乘保守、執著,所以他不能見性。因為清凈心裡一法不立,你若立一法,怎麽能見到清凈心?所以聲聞、緣覺修到最高,還是用阿賴耶識,不能轉識成智。他的煩惱障斷了,所知障不能斷,就是那個堅持他不肯放下,不肯舍掉。大乘人容易舍,就在他思想開放、自由,他都能舍掉,所以能明心見性。經文用「大比丘」,就是屬於大乘一類的學生。他示現的是出家相,但他是大乘根性,不是小乘根性。「萬二千人俱」,人數有一萬二千人。通常經典上,我們常見的「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這部經所記載的,比平常講經聽眾的人數高出十倍,與《法華經》相同。《法華經》也是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講的,地點相同,聽眾的人數相同,表法第一是憍陳如尊者也相同。《法華經》上第一個人是他,本經第一個人也是他。人的根性確實不一樣,因此聽佛法得的利益就不相同。利根的人,覺得佛句句話是為我說的,句句話是教訓我的;我要反省,我要依教奉行。這個人真正得利益了。根性差一點的人聽佛開示,感覺佛講那個人,與自己不相干。佛苦口婆心的教訓,他一句都沒聽進去,他以為都是講別人,跟他不相干。「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所以,有人聽經開悟,有人聽經證果,有人聽經只能說是阿賴耶識里種一個種子,該怎麽生死,還是怎麽生死,一點都不能改變。在這一生中該受什麽樣的果報,還是受什麽樣的果報。不明經義,不知修行。聽經連命運都沒有辦法轉變,那有什麽法子?我們讀《了凡四訓》,認為只是袁了凡教訓他兒子的,我們看看他怎麽教訓,自己一點利益都得不到。如果能把了凡居士的教訓,當作是教訓我們自己的,就會得到真實受用。有幾個人讀經,自己能直下承當,能感受佛經是為我說的,所講的都是我的毛病,是教訓我的,勉勵我的,我應當直下承當,完全接受。實在講,這才是佛的第一弟子。幾個人能做到?別人做不做,不要去管他,要問我自己有沒有做到。比丘是佛的學生,我自己配不配做佛的學生?佛給我們指出一條修行的道路,就是《觀經》上講的三福,這是基本原則。不管你學那一宗、那一個法門,絕對不能違背,此乃「三世諸佛凈業正因」。「三福」是佛還沒教你怎麽修行之前說的,是修行的基本功夫。就好像蓋大樓,首先要打地基,後來講的,是建高樓大廈。基礎第一條說「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由此可知,佛法是建立在「孝親尊師」的基礎上。不孝親,決定不會尊師。孝親是第一個條件。人生活在世間,那一個人恩德最大?除父母之外還有誰!誰是你的恩人?父母對於子女的愛護是沒有條件的。其他人對你的關愛是有條件的,唯獨父母是無條件的。這是出於天性,與真性相應。有條件就不相應,無條件就相應,所以父子天性。不孝親,怎麽會尊敬老師?不孝親而尊敬老師,這個人必有企圖。因此,儒家教學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大乘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殺父、殺母是五逆罪之一,果報絕對在無間地獄。一個人能尊敬老師,必定孝順父母;孝順父母的人,決定能尊敬師長。然後才能做到「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一切善行都奠定在孝敬的基礎上。為什麽會慈心不殺?就是孝敬之心擴大到一切眾生,這是大慈大悲。為什麽能修十善業?因為不修十善業,覺得愧對父母師長。我在世間要不是一個善人的話,父母師長在社會上就沒面子。不但壞事不敢做,壞的念頭都不敢起。中國自古以來,幾千年社會長治久安,過去有這樣輝煌的文化成就,實在是這種教育的力量。正如佛經「如是」二字,這是真理,這是事實真相。怎麽能疏忽!我們今天生在世尊的末法時期,皈依三寶,自稱為佛弟子,我們有沒有做到?所以在此地,我特別把「大比丘」的三個意義給諸位提示一下。這對我們修行,凈化身心,往生凈土,有決定的關係。『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這兩句話不是讚歎小乘比丘的,一般是讚歎大菩薩的。意思是說,這些與會的大眾及佛的學生,都是大菩薩、大聖。「一切」是指參加法會的一萬二千人。三賢十聖,三賢位的菩薩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聖是從初地到十地。地上菩薩稱聖人,只有等覺菩薩才能稱為「大聖」。「神通已達」,著重在「達」,達是圓滿的通達,決定沒有障礙。唯有大聖,才能已達!所以從讚歎上,我們就曉得,這些佛弟子不是普通人。正是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也給我們做一個好榜樣。諸佛沒有嫉妒,沒有障礙,那一個帶頭都一樣,絕對平等,像唱戲一樣。這台戲,釋迦牟尼佛唱主角,其餘的諸佛來唱配角,扮他的學生。在舞台上,世尊扮演老師,其他的諸佛就扮演學生。在台後,很多諸佛甚至於成佛時劫都在釋迦牟尼佛之前,是古佛再來的。真是佛佛道同,大家只有一個目的—度眾生。只要達到這個目的,誰作主角,誰作配角都沒有關係。主角、配角一律平等。我們凡夫有差別想,他們沒有起心動念,那有分別、執著?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才能成就真實的功德。真實的功德是自利利他。下面是列舉上首,『其名曰,尊者憍陳如』。憍陳如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以來,第一個得度的學生,是最初證阿羅漢果的。此人根性很利。佛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佛說完四諦法,憍陳如就證得阿羅漢果,可見他根性很利。第一個證果,第一個得度。佛經在序分里所列的這些名字,用意是「表法」的,代表這部經所宣說的義趣,作用在此。因為佛講經,每一會這些人都到,沒有一個缺席的,是佛的「常隨眾」,佛到那裡,他們就跟到那裡。為什麽這部經上列這幾個人,那部經上列那幾個人。實在說,列這些人的名字,不是佛的意思。佛當年沒有寫經,這是集結經的人,用他們來顯示法門的特色。集結經的人思惟,那幾個人能代表這部經?佛的上首弟子,就是學生里有特殊成就的,都有一個專長,用那個專長來代表經中義趣。憍陳如是表「第一得度」。把他的名字擺在這裡,就是顯明此是釋迦牟尼佛度眾生第一得度的經典;這是釋迦牟尼佛度眾生的第一法門。讀經要懂得表法的意思。第二位是『尊者舍利弗』。舍利弗尊者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代表智慧第一。其次是目犍連尊者代表神通第一。排名順序有關係,一定不能疏忽。舍利弗跟目犍連排在憍陳如的後面,憍陳如是第一。舍利弗代表的智慧,與其他一般經典上表法的意義不同。他代表「第一」智慧,因為他前面有個第一。目犍連代表的神通也是第一,這個味道完全不一樣。換句話說,沒有第一智慧,不能理解這部經典,不能深信這部經典。沒有第一神通,就不會發願求生凈土。
推薦閱讀: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二0六一卷——第二0七0卷
凈空法師《金剛經》講記 (二十二)下
凈空法師:臨終不必擔心()
凈空法師開示系列(什麼叫佛事、開光與富貴學道難)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二0九一卷——第二一00卷

TAG: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