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慈禧統治時期允許私人辦報

http://history.people.com.cn/GB/198593/13052734.html作者:李興濂;來源:中國選舉與治理網2010年10月26日13:36【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列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一提起慈禧,人們便會想到是一位反動頑固、愚昧專制的老太婆,給近代中國製造出無數深重災難。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刁老太婆子在她統治的清末時期竟然會允許私人辦報紙。中國民間大量辦報是在戊戌變法時期,那時候中國形成了辦報高潮,一共辦了大約100多份報紙,其中有70多家是改良派或改革派的報紙。無論哪一派,都不會按朝廷旨意和指示辦報。這個時期的報紙普遍開始議論時政,從甲午戰後至戊戌政變,以變法、介紹西學、探索國家富強之道為主題。在國恥刺激下,士人群起議政,報紙成為探討國家富強之道的公共論壇。《字林滬報》的議政熱情高漲,《時務報》是改良變法派的喉舌,1896年創刊於上海,由梁啟超主筆。這家報紙系統全面地宣傳變法維新的主張和要求。公開譴責政府壓制民權,主張報紙的作用就是要監督政府,梁啟超名篇《變法通議》在報上連載,風行一時,梁亦因此成為名重一時的政論家。長沙的《湘學報》和《湘報》更是公開抨擊封建君主專制。翻譯《天演論》,達爾文的《進化論》的翻譯者嚴復更是在報上撰文痛斥封建君主是大盜竊國,壞民之才,散民之力,漓民之德。疾呼國家真正的主人不是皇帝而是人民。統治者害怕國家的真正的主人,必然使之弱而愚,使人民無所知覺,以便自己得以長期竊國。戊戌變法失敗後,一些報紙被查封,但沒過幾年,進入20世紀,中國又掀起了一個民間辦報的高潮。據統計,從1901年到1908年,全國各地創辦的各類報刊達302種。1906年,僅上海就有66家報刊,出版刊物達239種。那個時候,少數民族地區也可以自由辦報,藏文和蒙古文的第一份報紙也都是在慈禧時期誕生的。蒙古文的第一份報紙是《嬰報》,1905年在昭烏達盟創辦。藏漢兩種文字的第一份報紙是《西藏白話報》,1907在拉薩創辦。新疆的第一家報紙《伊犁白話報》是1910年慈禧死後出版的,用維蒙滿漢4種文字出版。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以後,報紙議政熱情再度高漲。《時報》主持者狄楚青等留學日本,是憲政運動中的活躍人物,他們將報紙定位為朝廷和民眾的溝通者,反應民眾疾苦、抨擊官員腐敗無能和社會黑暗。如《時務報》、《蘇報》、《國民日日報》、《俄事警聞》、《時報》、《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吁日報》和《民立報》,這類報紙是政治宣傳工具,報人是政論家,甚至是政治活動家。《蘇報》、《國民日日報》等則言論激烈,甚至鼓吹顛覆政府。戊戌政變後,新派人物對清廷不滿與日俱增,庚子事變後,朝廷威信掃地,輿論對官場、官員冷嘲熱諷。《新聞報》以罵官場、罵官員為能事。比如,1903年的一篇論說就對時局大發議論:「中國之亡,亡於有形則知,亡於無形則不知,於外人之割據雖至,奪我全省,要我一切理財用人行政及生殺之權,國家不特不敢問罪尤且謂懷柔遠人,甚至有聯絡邦交輯睦外人許多醜語,……何以割一次不圖自強,又割一次仍不圖自強,且各國愈割中國愈客氣,一割再割,三割四割,以至於割之不已。」1902在天津創辦的《大公報》也以敢大膽揭露問題,抨擊政府,揭發貪官污吏,替窮苦大眾說話而著稱於世。朝廷眼皮底下的《京話日報》,也敢公開揭露王公貴族暴行和官僚貪贓枉法營私舞弊的醜聞。敢於揭露黑暗,反映下層人民的疾苦,仗義執言為民請命。例如,那王府的王爺指使管家活埋了侍妾,就被《京話日報》曝光;宛平縣令受賄,也被《京話日報》公之於眾。對於這樣一家在皇宮眼皮子低下為大清盛世抹黑的報紙,慈禧太后不僅不禁止,還傳旨要送來報紙給她和光緒皇帝看。那時的報紙把眼睛盯在官員身上。早在光緒元年,左宗棠在新疆領軍作戰,委託胡雪岩向洋商借款作軍費,《申報》披露此事,官場一時議論紛紛。披露官員生活瑣事。《申報》曾因「郭嵩燾畫像案」惹來麻煩。郭是中國第一任出使英國、法國大臣。1878年7月19日,《申報》以《星使駐英近事》為題,登載郭嵩燾的一則逸事。遠在法國的郭嵩燾見報後致電《申報》,詰問這條新聞來源,並打算對《申報》提出訴訟。最終,郭嵩燾和美查通過協商解決了爭端。報紙登載與政治敏感人物有關的內容。1898年10月10日,《新聞報》刊出康有為香港來函全文,內稱康有為系奉光緒密詔出國,披露「西後與皇上積不相能、久蓄廢立之志」。這在官場引起極大關注,也引起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的不安,擔心「此報流傳,為害甚烈」,於是致電兩江總督劉坤一,痛罵康有為居心叵測,要求劉坤一電囑上海道,與新聞報館和領事交涉。劉坤一回電錶示, 已飭滬道與外國領事、該報館主斡旋,設法更正,使嗣後不得再為傳播。這幾次事件僅僅是發生在個別官員和報館之間的一些麻煩,並未使報紙和官員之間關係就此緊張起來。官員沒有因此上奏朝廷,請求查禁報館,或者採取法律行動。左宗棠只是將報人痛罵一陣泄憤而已。在郭嵩燾畫像事件交涉中,郭嵩燾只是就事論事,並未發表對《申報》或者報人的詆毀言論。他還反覆聲明,他不是對美查或《申報》,而是對《申報》幕後報道他的華人有意見。別看清代大臣們稱老佛爺慈禧萬壽無疆,萬歲萬歲萬萬歲,可那時期的報紙,不管這些,慈禧太后七十大壽時,有一位叫林白水的記者,寫了一幅對聯刊登在《警鐘日報》上,公開譏諷慈禧太后窮奢極欲喪權辱國,全國報紙竟然爭相轉載。對聯曰:「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頤和,何日再幸圓明園,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東三省!五萬里版圖彌蹙,每逢萬壽必無疆!」在皇權專制制度下,在報紙上對慈禧「老佛爺」如此大膽辛辣嘲諷,老佛爺並沒有查封報館,也沒有砍林記者的頭。清末期間,對民間辦報紙沒有限制,一個人出資幾個人湊錢或什麼會社辦都行。康有為的強學社就先後辦了兩份報紙。清政府更沒有對媒體進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那時也並沒有搞一個什麼部去控制媒體。報紙可以自由創辦,辦報紙幾乎不存在任何門檻。辦報採用的是註冊制,不要求呈報登記,也毋需獲得批准,外國人只要有一定的資金,在領事館註冊,報館就成立。華人如果是自辦報紙也似乎不需要任何法定手續。晚清上海是外國人在中國最早創辦外文報刊的地方,也是中國外文報紙最集中的地方,早在1850年,就有《北華捷報》創刊。外文報紙以寓滬外僑為主要讀者,同時也是外國了解中國的主要信息渠道。外文報紙時常對中國有尖銳的批評和攻擊性言論,但未見清政府因此與各國或者租界有過交涉。清政府對外商辦中文報紙沒有提出過異議,也不禁止華人服務外商報館。晚清時期的報紙,不搞「輿論一律」 ,不搞「輿論導向」 ,沒有新聞審查制度,出版物可以自由出版,行政機關不審查原稿而審查出版物,如發現出版物有違法內容,採取法律手段制裁。當然,出版、發行自由並不意味著報紙的言論絕對自由,上海也有報紙被追究或者懲罰,主要出於以下幾種原因:一、有關道德風化;二、造謠誹謗;三、煽動叛亂。租界對前兩種情況更加關注,被懲罰的主要是小報。以煽動叛亂被懲罰的主要是激進報紙,租界認為這些報紙批評時政言論超過言論自由的限度,如鼓吹暗殺、革命。懲罰通常也以停止有害言論、登報更正道歉或者罰款為主, 較嚴重的是報館被封或者館主、主筆被關押,關押的時間一般幾個月至一兩年,一般不會判10年以上刑期或者殺頭重罪,《神州日報》因登載印度巡捕強姦中國民女事件,文中有「印人為禽獸」之語。捕房多次警告,但該報置之不理。捕房又要求其登報道歉,該報不但不肯,而且在報上對此又加以評論駁詰。於是由工部局擬稿,轉給神州報館,要求登報道歉,報館又以有礙報紙聲譽,不肯登載,於是工部局出面控告《神州日報》毀謗印人,妨害租界治安。會審公廨就此案開庭審理,最後判決為:嗣後報載論說,須嚴範圍而清界限,不可涉於含混,至生枝節。並判令神州報館將公堂堂諭,於一禮拜內,登入本報三天,以釋群疑,此案遂告結束。但《神州日報》並未因此而有所收斂,與《神州日報》同時被控的《民吁日報》判決公布後,《神州日報》即發表評論,言辭尖銳,由此可見當時報紙言論自由之程度: 「自古位高而陂者,萬事不足懼,惟不能不畏清議,今停一民呼報,安知無第二之民呼報出現,逐一于右任,安知無第二之于右任發生?於是不得不處心積慮,以摧殘輿論為宗旨,而懲示人曰:民呼報,皆爾曹榜樣也。然後各報館者,始相率惕伏,莫予敢攖。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曹瞞捉刀,目營來使。當道者,固不恤以東鱗西爪之文章,而大肆其指桑罵槐之口吻。然則此區區一堂諭,實為今後言論權伸詘之機關,而區區一民呼報,又為今後普通報館之前車鑒也。」當然,清末畢竟是皇權專制統治時期,那時的報紙,不可能像西方民主制度下的媒體一樣,享有徹底的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權。而且,也並非所有報紙,都敢於向統治者公開叫板、唱反調。並非所有報紙,都敢於大膽發言和揭露真相。慈禧只是在強大的歷史潮流面前作出了諸多開放言論自由的舉動。由於她骨子裡是百般不願真正開放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所以,其間也出現了諸多打壓新聞自由的事件。甚至找借口打擊敢於公開號召推翻清朝專制統治的報紙。然而,在慈禧統治的晚期畢竟出現了報紙自由創辦的鬆動寬容開放的時期,歷史是應當給予肯定的。
推薦閱讀:

歷史上的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誰更漂亮?
小故事:慈禧坐汽車
慈禧為何要杖殺記者沈藎?
為何慈禧太后越老越風騷?

TAG:統治 | 慈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