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叛逆少年家長應接納引導少指責

  沉溺於虛幻的網路世界,奇裝異服的「非主流」造型,煙不離手、酒不離口的痞子舉止,小小年紀就「老公」、「老婆」叫著……許多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用這種離經叛道的行為同整個世界對抗著。調查顯示,12~18歲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有叛逆表現,如頂撞家長、早戀、打架等司空見慣。不過,很少有人能走進這些孩子的心靈,試著讀懂叛逆背後的苦楚。

  最近,我看到一部名為《青澀日記》的電影。主角王曲曲面對跟情人育有女兒的父親、沉迷麻將無所事事的母親,被推向了叛逆和絕望的邊緣。沒人知道 他那張清秀憂鬱的面龐後,隱藏著多少對愛的渴望,所有人看到的是他跟現實的對抗——沉迷網遊、冷漠、自殘……不少人討厭他,但誰又想過,父母在追求自己生 活的過程中,是否考慮過孩子的感受?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看,青春期是孩子認識世界以及了解、完善自我的重要過程。此時的孩子會思考,但對很多事情似懂非懂。特別是「小升初」,離開相 對封閉的小學,家長和老師的關心相對少了,與社會的接觸增多,多元環境會對孩子已經構建起來的認識產生衝擊。加上正值身體二次發育,帶動心理變化,孩子容 易否定過去的認識,進而和家長產生對抗。對抗中,有時是孩子的錯,有時是家長的錯,比如工作忙顧不上了解孩子的思想變化、夫妻吵架不顧及孩子的感受、孩子 犯錯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打罵等。過多的委屈和埋怨交織在一起,孩子就會叛逆。從心理上講,男孩比女孩更堅強,但這種堅強容易轉化成更嚴重的叛逆,所以我們看 到,男孩「壞」起來往往比女孩更明顯。

  因此,孩子叛逆大多是父母釀成的,尤其是兩種家庭環境最容易養出叛逆孩子。其一,單親家庭。俗話說「四十不惑」,人在40歲左右可能會對自己、家庭、未 來產生新的認識。假如夫妻間達不成一致,就可能「勞燕分飛」,也就是「中年危機」。父母離婚會打破孩子對世界的看法,更容易產生叛逆的行為,尤其可能會用 早戀來彌補爸媽給不了的愛。其二,家庭暴力。不少父母還秉持傳統的「不打不成才」的教育方式,從不聽取孩子的心聲,一味「武力鎮壓」。孩子內心想法得不到 理解,只能加重反抗情緒。

  我建議,家長同青春期子女交流應把握3個原則。首先,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心理成長過程,只是表現形式和輕重不同而已。既然不可避免,就 做好應對準備,而且家長應該為孩子沒有錯失人生成長階段而高興。其次,正面引導,多與孩子耐心溝通,不要一味指責、打罵。最後,多分析原因,少定性,更不 要一棒子打死。家長面對叛逆行為,要試著去理解背後的原因,並反省自己。

  本文轉自:生命時報

推薦閱讀:

與青光眼大咖面對面的機會來了!
面對分手,女人不要怕
國宴上的毛澤東:面對山珍海味低頭沉思不語在想什麼?
正確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
「小姐」,中國需要勇敢面對

TAG:少年 | 面對 | 叛逆 | 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