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筠:父母如何指導孩子與異性同學約會?

文|陳一筠

轉載自:陳一筠談婚戀與青春健康

 

剛上初三的小蔚是個陽光女孩。她性格開朗活潑,學習成績優秀,樂於助人。她是外語科代表,班上好幾個男生的外語在她的幫助之下都有進步,為此,班主任老師多次表揚過她。

 

可是,最近她遇到了一件令她煩惱的事。那天,外語測驗的成績下來了,男生張濤得了82分,這可是他從來沒有的好成績。張濤興奮之餘,對小蔚說:「謝謝你的幫助,明天我請你吃麥當勞!」

小蔚隨口答應:「好啊!有人請吃飯咱還不去嗎?」於是,兩人第二天在麥當勞痛快地吃了一頓,聊得也很開心。但在買單時小蔚堅持AA制,付了自己的那份錢。小蔚回家告訴了父母,父母沒表態。

 

端午節前一天,張濤約小蔚次日去長虹公園看龍舟賽。小蔚問有沒有其他同學,張濤說沒有。小蔚有些發怵,結結巴巴地說:「看……情況吧。」張濤則說:「一定去,我等你!」

 

回家後,小蔚把這件事告訴了爸媽,爸媽堅決反對,並警告小蔚以後不要單獨和男生在一起,接著打電話給班主任,要班主任轉告張濤的父母。張濤為此被父母狠狠罵了一頓,從此張濤和小蔚從好朋友變成了仇人。

分析輔導

如今的獨生子女一代,家中沒有同胞兄弟姐妹,跟誰去玩呢?自然就在家庭之外找同齡的夥伴玩了,同學、鄰居家的孩子,甚至公共場所結識的同齡人。

如果這樣的同齡玩伴來自異性圈子,就格外讓孩子感到新鮮、欣喜、興奮甚至難分難捨。

從旁觀察的父母,內心總有一種莫名的擔憂:是不是孩子有點兒不正常?是成熟太早還是「學壞」了呢?不管制他們會不會「出事」?

其實,從孩子成長的角度看,到達十一二歲的男孩女孩,開始體驗異性之間的友情,是十分自然甚至是必須的。那些處在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如果壓根兒就沒有與同齡異性朋友交往的興趣和能力,那倒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了。

 

張濤約小蔚吃飯也好,去看龍舟也好,多半就是為了表達他的感激之情。就算希望心理交流,也是少男少女的正常需求。

約會地點都是公共場所,並非地下活動,並且小蔚誠實地告訴了父母,這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呢?

張濤在小蔚的幫助下進步了,是雙方父母和老師應該高興的事。可是上述故事中,幾位成年人干涉孩子的正常交往,硬是把好事變成了壞事。看來,青少年的父母和老師都應該正確理解青少年的交往需求。

 

專家建議

應當鼓勵少男少女集體交往,避免陷入「一對一」的小圈子關係中。但是,就像成年人交朋友有親疏遠近一樣,孩子們的朋友中也有不同的關係。

對於十分熟悉、了解而又關係較好的異性同學,何嘗不可以有單獨交往的機會?只要這種交往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而不是秘密活動,就不會有危險,父母不應過分干涉。

父母對自己孩子的品行與誠信度應當有把握,對於像小蔚這樣的誠實孩子,父母的信任更有助於孩子建立自律和責任心。

 

父母和老師在少男少女交往的問題上應該轉變觀念和態度,從封殺、堵截到疏導、關心,並與孩子坦誠地討論。前者會造成「逆反」甚至弄假成真,後者才會使青春友情發揮積極功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人格健全,將來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

對於女孩外出赴約,父母應當告訴孩子如下幾點:

 

  • 如果邀你赴約的男孩平時與你接觸時表現得不自然、不坦蕩,甚至有超出同學關係的言行舉止,那麼,這次約會就有可能是他試探你的第一步。

  • 如果對方平時有許多異性朋友,言談舉止大方、坦率,並不在意你與其他男孩的交往,你對他又較為了解,那麼與他單獨聊聊天,一塊玩玩也未嘗不可。

  • 如果對方只是好意約你去看個電影或一起去參加某個活動,只是把你當做眾多「玩伴」中的一個,此時,你當然可以作為一種正常的社會交往大膽赴約。

父母若發現孩子與異性同學有某種交往,切忌向老師「告密」,更不應當向對方的父母和孩子施加壓力。「保護隱私」是至關重要的原則,除非孩子有犯罪違法之嫌。

 

若是女孩受邀赴約,父母應當提醒的幾件事:

  • 從自身的安全考慮,少女赴約不應去偏僻、人煙稀少或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更應避免去對方的單獨住處。咖啡廳、電影院等人多的地方安全係數較大。去之前,應該告訴父母自己要去哪裡,大概什麼時候回來,以免父母擔心。

 

  • 在與異性相處時,應表現得落落大方,自然坦蕩,把握好接觸的分寸。作為女學生,要儀錶端正,穿著得體,談吐得當,不要使對方產生誤解,引出非分之想。許多事實證明,在少男少女的交往中,女孩的態度是最重要的。

究竟怎樣解讀孩子的青春密碼?

少男少女的交往有什麼意義?

青春期的情感經歷與孩子未來的人生幸福有何關係?

要不要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性健康和性安全教育?

又怎樣與孩子討論異性之間的友情和愛情這類敏感話題?

 

這種種問題,困擾著無數的父母和老師。到底怎麼解決?

 

大家期盼以久的陳一筠教授青春期健康課程終於上線啦。運用心理學、性教育、社會學等知識,深度解密青春期教育,讓家長更懂孩子,讓孩子不再「叛逆。

 

老師簡介

陳一筠 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最權威的婚姻家庭與青春期健康教育專家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青春期教育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

陳一筠,1940年4月出生於四川省筠連縣,成長於重慶市。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婚姻家庭與青春期健康教育專家;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青春期教育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1993年獲國務院授予的「社會科學領域特殊貢獻專家 」榮譽證書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任《國外社會學》主編。出版了《現代男女的婚戀與性》《兩性世界何處去》《婚姻家庭的科學諮詢》《走向婚姻》《天涯何處覓佳偶?》《婚姻旅程探幽》《解讀性的奧秘》等專著:主編了《青蘋果叢書》(包括《解讀青春密碼》《引領孩子度青春》《男孩女孩長大啦》《成長路上》《少男少女知多少》《愛在青春期》等),其獨到的學術見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被社會各界人士廣為接受和傳播,深受廣大教育工作者、專業人員、中青年讀者和青少年及其家長們的喜愛。

課程內容

課程1:何為「青春期」,青春期的年齡範圍如何界定?

 

課程2:父母必須知道孩子青春期的三大性徵和青春期性發育的意義。

 

課程3:造成戀父戀母情節的原因和解決辦法,以及對孩子未來的婚戀觀有怎樣的影響?

 

課程4:愛在青春期,你的孩子「早戀」了么?少男少女的交往——關於友情和愛情。

 

課程5:如何建立「三道防火牆」,維護少男少女身心健康?

 

課程6:青春期性教育,誰該擔當主角?

推薦閱讀:

小伙為免岳父母顧慮穿上婚紗「嫁給」女方引轟動(組圖)
我什麼事情都喜歡和父母分享,室友也曾經說我太依賴爸爸媽媽了,這樣是不是不好?
很想快點長大怎麼辦?
我只有六萬元,如何能離開父母獨立生活?

TAG:孩子 | 父母 | 約會 | 異性 | 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