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有一句俗語:防火防盜防記者。一方面說明記者屬於「殺傷性武器」,隨時得提防點;另一方面也說明記者本身屬於高風險職業。記者保護組織一項統計顯示,記者因工作殉職、意外死亡、嚴重人身傷害、被綁架、被騷擾等情況屢見不鮮。全世界每年大概有100名左右的記者因公殉職。目前新聞記者位居世界十大危險行業的第三名,僅次於礦工和警察。
中國自有記者這個行當起,各種風險就形影相隨。1903年,中國記者沈藎,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在中國新聞事業書寫了血染的第一課。 這事兒說來話長。 1900年,中國發生義和團運動。沙俄借口保護保護東三省鐵路及其他權益,出動軍隊佔領了東三省。英﹑美﹑日等國出面干涉,要求沙俄撤軍。1902年,沙俄迫於強大的國際壓力,與清政府訂立《交收東三省條約》,承諾將東三省歸還中國。第一期撤軍如約進行,但第二期沙俄就開始耍賴了,遲遲按兵不動。不但不履行《交收東三省條約》,還變本加厲地向清朝政府提出7個條件。當時中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是慈禧太后,她還沒從被八國聯軍趕出北京城的噩夢中回過神來,不敢跟沙俄抗爭。怎麼辦呢?慈禧希望跟沙俄私下締結一項密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把這個問題處理了。 不幸,抑或幸運的是,在簽約之前,這份被稱為《中俄密約》的草稿原文,被一位叫沈藎的年輕記者弄到了。
沈藎,字愚溪,漢族,湖南善化(今長沙)人,生於1872年。沈藎供職於日本駐天津領事館出資創辦的一份報紙《天津日日新聞》。作為記者的沈藎非常善於交際,出入於京津的上流社會,與清朝貴族和洋人們把酒言歡。一次偶然的機會,沈藎獲得了中俄即將簽訂密約的報料。於是就買通了政務處大臣王文韶之子,弄到了《中俄密約》的草稿原文,並發表在天津的英文報紙《新聞報》。 文章發表後,一時間輿論大嘩。在民眾的壓力之下,清朝政府不得不放棄了與沙俄秘密簽約的打算。 但是,還來不及享受勝利喜悅的沈藎,就因為朋友的告密,在北京寓所被清廷抓捕了。時間是1903年7月19日。感謝《大公報》,不但很快刊登了沈藎被捕的消息,又針對此事連續發出了七篇跟蹤報道,直到沈藎被殘酷地斃於杖下,使得我們在100多年之後有足夠的資料來討論這件事。 沈藎差一點不會死。 此時,正臨近慈禧生日,朝野上下都在籌備為太后祝壽。一位政務處官員可能想保全沈藎性命,對慈禧稱,「萬壽在邇,行刑似不吉祥。」慈禧說,那就改為杖斃吧。
《大公報》對這次慘烈的杖刑有著詳細的記錄,「打至二百餘下,血肉飛裂,猶未至死。後不得已,始用繩緊系其頸,勒之而死。」「當杖斃時……骨已如粉,未出一聲。及至打畢,堂司以為斃矣。不意沈於階下發聲曰:何以還不死,速用繩絞我……」 歷史老人有眼,看到這一幕也會暗自垂淚吧? 杖斃沈藎之後,雖然清廷一再以病故為名遮掩死因,不過沈藎身體強壯,僅僅入獄一晚就死於非命,顯然很符合國情,但不符合常識。很快,以《大公報》為首的報道就鋪天蓋地的出來了。《中國日報》發表了唁文:「沈君之死,鬼神為之號泣,志士為之飲血,各國公使為之震動,中西報紙為之傳揚。是君雖死之日,猶生之年!」章太炎《浙江潮》上發表悼詩《獄中沈禹希見殺》:「不見沈生久,江湖知隱淪。蕭蕭悲壯士,今在易京門。魑魅羞爭焰,文章總斷魂。中陰當待我,南北幾新墳。」許多外國使節的夫人紛紛覲見慈禧,指責慈禧殺害記者的行徑。 慈禧一生殺人無算,杖殺一個記者比捻死一個螞蟻都容易。可惜,今非往昔。慈禧根本就沒料到一個記者會給自己帶來這麼大的麻煩。國內的輿論她可以視為浮雲,國人的抗議她可以視而不見,但外國人的聲音她卻不能忽視。因此,她一面在外國使節夫人前表示「悔意」,一面下令,清廷在捉拿會黨時不得「株連良善」,「蓋恐駐京各國公使嘖有煩言也。」 沈藎的後續影響遠遠不止這些。在國內外的壓力之下,清朝開始了摸石頭過河的改革實驗。沈藎死後的1905年,大清刑律內的凌遲、梟首、戮屍這三項酷刑,被下詔廢止。1906年和1908年,《結社集會律》和被稱為中國第一部新聞法的《大清報律》先後公布實施。這兩部法律的出台,標誌著中國封建專制制度千年冰封的開裂。雖然口子並不大,但總算意味著清朝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言論、集會、結社的合法性。
沈藎如在天有靈,怕是會稍感寬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