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的格局決定家庭的氛圍
酉
雞
有
吉
文摘報·您的文化伴侶
周圍很多女孩都是「婚前知書達理,婚後胡攪蠻纏」。因為一入「圍城」深似海,婆家人各種挑剔、不待見,老公都裝聾作啞,視而不見。有人說,中國女人最可憐,嫁人嫁的是一群人;也有人說,中國男人過於重視大家庭、忽略小家庭。
湖南湘潭那位攜兒帶女跳樓自殺的年輕媽媽就是最慘的案例。原本兩人的結合除了年齡差距,感情上兩情相悅,經濟上也是門當戶對。婚後,為了腹中胎兒的健康,女方辭掉工作做了全職太太。可三年的圍城生活,公婆對兒媳各種不滿,嫌棄她好吃懶做,不會做家務、不會帶孩子、不會照顧老公;大姑姐嘲諷弟媳,說她嫁過來看中的是他們家的錢。老公對妻子也是百般挑剔。不可否認,女方自身有問題,但作為丈夫,難道沒有責任引領妻子成長?
我想起「知乎」網上曾經有個問題:一個爸爸每月要賺多少錢才能撐起一個家?一位爸爸的回復非常得體:家從來不是一個人撐起來的,爸爸也不是拿錢來當的。
這位男士是家庭的經濟主力,太太是全職主婦。他負責賺錢,太太負責花錢,他把工資卡往太太手上一交,從不過問錢的去向。他自認沒有讓家庭井然有序的本事,他認為撐起這個家的是他的太太。而且太太給他營造溫馨的「大後方」,在家養育小孩,孝敬雙方父母,打點婆家、娘家的親戚關係……這些都是需要耗費心力的,遠比他在外工作賺錢更難。他對妻子的尊重、認可和欣賞,成就了妻子的良好品行。
舉這兩個例子是想說,一個家庭的和諧靠的是夫妻雙方相互包容、彼此妥協來成就的。男人的心胸和格局決定妻子的家庭地位、品行走向。
我的父母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人,他們結合在70年代末。我的祖父母是老派人,尤其是祖母,有著「多年媳婦熬成婆」的封建殘餘思想,見不得兒子和兒媳感情好,總希望兒子結婚成家後依然對她言聽計從。偏偏我的父母情投意合,不是她三言兩語就能挑撥得了。所以,新婚之初,祖母讓我母親生爐子、包餃子、蒸饅頭,可我母親在娘家沒進過廚房,她什麼都不會,我父親就挽袖子上陣,手把手地教我母親做麵食。祖父母因為家庭瑣事找茬,和我母親吵架,祖父甚至以斷絕父子關係威脅我父親:「你不打你老婆,你就不是我兒子!」我父親也是充耳不聞。正因為我父親的態度明明白白地擺在那兒,祖父母和叔姑不管對我母親有多大意見,他們也只敢和我母親發生口角之爭,從不敢動手。
因為父親與母親同心同德,不管婆家人怎麼對待她,母親從來都是以德報怨,晚年的祖母和我母親的關係竟前所未有的融洽。她逢人便誇我母親「心好、孝順」,私底下還向我母親道歉,懺悔她年輕時候的所作所為。母親從來都是一笑而過,一如既往地孝敬她!不得不說,這裡面有我父親這個「雙面膠」的功勞。
每個人都是一體兩面,集天使與魔鬼於一身,男人想把妻子變成一個天使還是魔鬼,要取決於自己的擔當和格局。
End
來源 | 羊城晚報
推薦閱讀:
※和母親的談話,是提高思想的日常修鍊
※047.朝花夕拾12~還記得47年的事嗎?
※發現父親長期有外遇怎麼辦?
※戀愛7年談婚論嫁的時候男方父母以買了房無餘錢希望一切從簡否則就推遲婚期怎麼辦?
※是否父母們都很難避免的會對子女產生「債主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