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推拿手法
第二章 推拿手法 一、什麼是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是醫者的雙手,在患者身上某部及穴位進行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或清(瀉)、或補、或清補兼施等手法,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開臟腑之閉結,扶正祛邪之治療目的,即稱手法。 醫者在操作時,必須手法穩定,穴位準確,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二、穴位分型: 人體各部穴位,一般分點、線、面三 種類型。 1、點型: 人體某部位或經絡穴位,採取揉、拿、點、搗等手法稱為點型。如小天心、二馬等穴。 2、線型: 人體某部位的二點申間的連線,這個長形的穴位,採取用推、打、提、捏等手法,稱為線型,如大椎、天河水、六腑等穴。 3、面型: 人體某部或經絡穴位(面積較大的穴位)採取推運的手法,稱為面型。加八卦、板門等穴。 三、推拿手法: 常用手法有:推、拿、揉、運、搗、掐、分、分筋等八種手法。 1、推法: 醫者用左手托著患兒之左手,醫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羅紋面,在患兒某部穴位,凡向前推動,行於直線,不可歪斜,統稱為推法,多用在線型穴位上。
例如:推天河水、肝穴、脾穴等。 2、拿法, 醫者右手拇食二指,同時相對用力,拿按患兒的某一個穴位,稱為拿法。為強刺激手法之一,多用於急救。一般用於點型穴位,例如緩解痙攣拿列缺穴。也是兒科推拿的輔助手法之一。如推拿結束拿威靈,精靈。 注意:要鬆緊適宜,用力要柔和。 3、揉法, 醫者以拇指或食、中指羅紋面,按在忠兒某部穴位上,做左右平衡旋轉揉按叫揉法,多用在點型穴位上。 例如,揉二馬,外勞宮等穴。 4、運法, 醫者以左手托患兒左手,以右手拇指或食中兩指拼攏的羅紋面,由某穴作弧形或環形,推運至他穴稱為運法。多用於面型穴位。 例如:運八卦、運水入土等穴。 5、搗法: 醫者以左手托住患兒之左手,以右手食指或中指屈曲,以屈指關節背面搗(打)在穴位上,稱搗法。 用於點型穴位,例如:搗小天心。 6、掐法: 凡用醫生指甲,在穴位上掐之,使產生酸、麻、胖感稱為掐法。例如:拇食二指相對用力掐五指節。 7、分法: 醫者兩手拇指從選定的穴位上,向兩側分推,叫做分法。 例如,分陰陽穴。 8、分筋法: 醫者右手(或左手)在患肢做左右扭轉捏拿等動作,以達到舒筋和血的療效,適用於肢體癱瘓等症。 以上推拿八法,適用於小兒常見疾患,其他手法,不多贅述。 附:提捏手法: 兩手半握拳,以食中兩指,將患者皮膚用力提起,作連續不斷的靈活動作,叫做提捏手法。例如:提捏大椎穴。 四、推拿次數: 推拿的速度,每分鐘200次左右。一次治療,每個穴位需要2000——3000次,大約需要10分鐘到15分鐘。推拿次數與年齡、病情成正比。年齡大病情重的推的時間宜長,手法宜重。嬰兒或病情輕者,推的時間宜短,手法宜輕,一般推一次約需30分鐘,每日一次,重症可一日二次。 五、注意事項: 1、醫者必須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認真學習毛主席著作,以深厚的無產 階級感情,全心全意地為人氏服務。 2、施術前要備好滑潤劑(如滑石粉等)要洗手,修短指甲。 3、推拿要保持一定的溫度,不可過涼過熱,空氣要流通,在嚴寒季節,醫生雙手不可過涼,以免患兒產生驚俱,造成操作時困難,治療後要注意避風,以免復遭外邢侵襲,加重病情。 4、患兒的姿勢要適宜。在操作時先施行一些不易引起患兒恐懼和哭鬧的手法,力求合作,然後再作較為痛的手法,如提捏大椎。 5、操作手法耍輕重適宜,用力均勻。 在臨床治療申,:泌須要有熟練手法,根據辯證施治的精神,靈活地運用這些手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為一個推拿醫生,不僅具有一定的醫學理論知識,還必須注意手法的鍛煉,以達到柔和、深透,持久,有力的要求。這樣在臨床上才能得心應手。 小兒推拿--推拿手法 |
推薦閱讀:
※孩子從小就得了過敏性鼻炎,沒想到這次主灸一個穴位癥狀就完全消失了!
※高清大圖,詳解小兒推拿重要手法(二)
※跟朋友學推拿針灸,然後自己開店有前途嗎?
※這位老中醫分享「針四縫」妙處!原來它的作用不只讓孩子胃口大開
※做整脊推拿要脫鞋,可是腳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