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體式具體練法

三體式的具體練法

 在正式操練三體式動作之前,能對前述的「三體式的涵義作用」有所了解,會增進學習興趣,加強鍛煉意志的。但為能精微地掌握三體式的技法要領,取得較好的鍛煉效果。更要對「三體式的技法和效用」的具體內容逐一地進行學練和化。對頭、手、臂、腿以及上體的一些基本要求都能掌握,能運用自如,進而再結合「四平」「四梢」「四象」「五夾」「六合」 「動靜」 「意性」和「氣神」去鍛煉,能究之入,操之以恆,肯定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實踐證明,每次站樁之前,能做些有益於腰、腿二關節的備活動,是很有必要的,會提高站樁的效果。做完準備活動欲站樁時,應先把前腳找准正前方的位置,使前腳邁出之後,後腳的「前踵對後踝」的方位保持不偏,這是至關重要的。前腳邁出偏里則會蹩勁,前腳邁出偏外則會散勁,這都嚴重響樁步的穩定性。根據傳統右為氣、左為血的說法,故站三式開始和收勢都應是左前後,以求氣催血行。

三體式的具體練法如下:

(一)周身自然放鬆身體直立,兩臂自然下垂,下頜回收,頭要端正,眼要平視,齒要叩,舌頂上齶;前腳尖朝前,腳跟靠於後腳的里踝骨,後腳尖外展,與前腳成450庄右夾角。

【要領】

(1)經云: 「鎖住心猿與意馬,一心要立海底基。」即此意也。既要練功,就得排除雜念,精神集中,按技法要求去做。

( 2)先要站穩身形,頭頂項直,呼吸自然,周身放鬆。

(二)兩前臂自然向胸前抬起,手心向下。

【要領】

(1)抬前臂時必須貼身提起,掌根拇指側貼於心口旁。這是學習掌握「肘不離肋,手不離心」和「摩經」「手摩內五行」的技法要領。

(2)不要聳肩、亮肘。

(3)不要提氣用拙力。

(三)兩前臂及掌根拇指側貼身,隨呼氣自然下按,雙掌停于丹田;兩腿隨之同時並膝下蹲。

【要領】

(1)下按時上體要正直,頭頂項直,垂肩,墜肘。必須於呼氣時隨呼氣貼身(摩經)

而下按,還要意注勞富穴邊按邊塌掌根,使掌指保持原水平姿勢下按。氣要下沉,抱入丹

田,兩肘抱於兩肋,拇指橫平靠于丹田。

  (2)兩腿下蹲時,要跪膝壓踝,前膝向前,後膝緊靠於前膝里側,成半蹲式。

(3)不得「凸臀」,而要「提肛」,腰要塌,上體保持與地面垂直。

(四)兩掌握拳,兩拳和兩前臂同時貼身外旋翻轉,形成拳心向上。

【要領】

(1)握拳要先從小指依次卷握,成實心拳(小指與無名指必須握實),但要自然,不用拙力。

(2)外旋翻轉時要微有擰拉之意,使兩拳停於臍之兩側,但兩臂仍抱貼於兩肋,不得稍離。

(五)左拳及左前臂貼身上鑽至心口上、頜下。

【要領】

 拳及前臂上鑽時,必須沉肩、墜肘,又要「肘不離肋,手不離心」,這就是拳經所指的「虎抱頭」「先打顧法後打人」,也是「亦顧亦打,蓄力待發」的技法竅要之所在。

(六)上動不停。左拳及左前臂繼續上鑽,從頜下鑽出,拳心向上,高不過眉;左腳同時前進一步,形成前三後七的夾剪步,即「樁步」。

【要領】

(1)左拳要貼身從頜下嘴前鑽出,即「虎抱頭」的具體運用,亦即拳經所指「出洞入洞緊隨身」。「洞」指的是人嘴。

  (2)拳的鑽出,拳心要向外擰,有橫勁不見橫形,眼看小指窩。

  (3)出拳要順腰拔背,肩催肘,肘催手。

  (4)上體要似正非正,似斜非斜。

  (5)出腳要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要手腳齊到。

  (6)前腳跟對後腳里踝骨,相距不少於兩腳長,兩腳抓地扣實。

  (7)前膝微前挺,後膝里扣,擰腰順胯,重心落於後腿。

(七)上勢站穩後,兩拳變掌,掌心向上。

(八)三體左式。上勢不停,眼看前臂肘窩,保持肘窩不變地往下向里翻轉手掌和前臂,變為掌心向下,掌高與心齊。同時右前臂亦向里翻轉,掌心亦向下,掌根靠於臍,拇指側貼於腹。這就是三體式的定勢,又叫「三才式」,也叫「鷹捉式」,是形意母式。

【要領】

  (1)掌在翻轉時,必須沉肩、墜肘,邊翻轉邊沉墜,並向前抻拔,但上體不得前俯,臂不能伸直。

 (2)左肩、肘、手三點必須在一條前進的直線上。

  (3)鼻尖、手尖、腳尖三尖相對於同一前進方向(此在形意拳中稱為「三尖對」)。

  (4)後臂要緊貼於肋側,當翻轉時,掌要邊翻轉邊擰扣,但不用拙力。

(5)兩掌的五指要自然分開,掌型要做到手心圓、手背圓、虎口圓。

(6)前手的掌指上翹,指端高出前臂3—4橫指,約45°,掌有頂扣之勁。

(7)後手的掌指上翹要稍高,使掌根拇指側平靠於臍。除手與臂外,周身其他各部位也應逐一按要領做到。

(8)頭要上頂,下頜內收,項自然伸直;兩目從食指端注視前方;齒叩,舌頂上齶。

(9)精神要集中,呼吸要在自然中舒胸實腹,氣沉丹田,但不可故意砸氣。

(10)上體要順胯(兩胯前後相對),擰腰(與扣膝相反,即「龍折身」),形成似正非正,似斜非斜;上體與地面垂直,兩肩要平,含胸拔背,切不可前俯後仰,左斜右歪,肛門要自然里收,不可凸臀。

  (11)前腿三成勁,後腿七成勁;前膝微前挺,後膝盡量里扣;前腳尖朝前,後腳尖外展,與前腳成45°左右夾角;前腳跟對後腳里踝骨,重心偏於後腳,但上體、臀部必須在腳跟以內(即足下存身);兩腳趾抓地落平扣實。

(12)這些要領不得稍有疏忽,並應在基本熟練的情況下,應該再重溫前述的「三體式的技法和效用」的具體內容,以加深理解,並求得精微而又切實地按進展程度加以運用。

(九)上動站至後腿乏力即應換式。兩掌同時握拳,左拳向下、向里屈臂回拉,邊拉邊擰靠於臍左旁;右拳同時擰轉靠於臍右旁,拳心都向上;同時左腳以腳跟作軸,腳尖里

扣,與右腳成內八字;重心不變,目視左方。

【要領】

(1)左拳要以肘拉拳、貼身,邊拉邊向外擰轉,拉至臍旁時拳心擰成完全向上,右拳亦同時向外擰轉移至臍旁。

(2)左腳尖的里扣與左拳的回拉要做到手與腳、肘與膝上下相合,動作一致。注意不要俯身凸臀。

(十)上動不停。重心移至左腿,上體右轉回身,收回右腳,右腳跟靠於左腳里踝骨,左膝微前頂,緊靠右膝里側。

【要領】

  重心移左腿時,不要凸臀,亦不要長身,姿勢要保持原有高度。

  (十一)右拳及右前臂貼身上鑽至心口。

 【要領】

  要沉肩、墜肘、貼身鑽起,與動作(五)同,左改為右。

(十二)上動不停。右拳及右前臂繼續上鑽,從頦下嘴前鑽出,拳心向上,高不

過眉;右腳同時前進一步,形成前三後七的夾剪步。

【要領】

與動作(六)同,唯左改為右。

(十三)上動站穩後,將兩拳變掌,掌心向上。

(十四)右三體式:上動不停,眼看前臂肘窩,保持肘窩不變地往下向里翻轉手和前臂,變為掌心向下,掌高與心齊;同時後手前臂亦向里翻轉,掌心亦向下,掌根靠於臍,拇指側

亦貼於腹。

【要領】

與動作(八)同,唯左改為右。

(十五)三體右式欲換為左式,其轉換動作要領與前述之動作(九)、動作(十)、動作(十一)、動作(十二)、動作(十三)、動作(十四)同,唯左右相反。以下左右轉換皆按此做。

(十六)收勢

(1)兩掌同時握拳。

【要領】

  形意拳起勢必須是左手、左腳在前,而收勢亦必須如是。

(2)前拳向外翻轉,抬至眉高,拳心向上,同時後拳以肘作軸,向下、向外、再向上翻轉,亦抬至眉高,拳心亦向上兩臂前後成弧形相對。

【要領】

  兩臂翻轉時,仍要沉肩墜肘,輕鬆自然。

(3)兩拳向里併攏,拳面相抵於胸前。完成上動後,待呼氣時,兩拳兩肘繼續下沉,兩拳停于丹田。

【要領】

兩拳、兩肘邊向里併攏邊微下沉,抵於胸前要貼身,待呼氣時隨兩拳下落,氣亦沉人丹田。動作要輕鬆自然。

(4)上體微左轉,身向正前方;後腳上步,與前腳併攏。

(5)兩拳自然張開變掌,隨兩腿自然伸直起立。同時,兩臂也自然放下,成並腳立正姿勢。


推薦閱讀:

淺談三體式    ---童旭東

TAG:三體 | 三體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