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源於漢隋,開始在帝王將相、達官顯貴、文人墨客之間把玩,逐漸影響到社會階層,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皇家十把玩」,到明清兩朝達到鼎盛時期。「中華文玩」之所以能在皇宮內和社會上層把玩成風,它的魅力所在是通過玩能夠達到健身、養心、修行的效果,成為品德、身份以及精神境界的象徵。
「皇家十把玩」由上五玩、下五玩構成。上五玩由核桃(揉手核桃)、葫蘆(手捻)、佛珠(串福)、菩提(十八子)、和闐真玉(配飾)組成。下五玩由紫砂壺、摺扇、煙斗、籠鳥、蛐蛐組成。上五玩分別是:
中華把玩上五玩核桃作為把玩起源於漢隋,流行於唐宋,盛行於明清,寓意吉祥。手療核桃」,也叫「健身核桃」,又稱「掌珠」。古時稱「揉手核桃」,追溯起來,它起源於漢 隋,流行於唐宋,盛行於明清。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盛傳不衰,形成可世 界獨有的中國核桃文 化。古往今來,上至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下至官宦小吏,平民百姓,無不為有。對玲瓏剔透,光亮如鑒的核桃而自豪。特別是到了明清兩朝,玩核桃達到鼎盛時期。明天啟皇帝朱由校不僅把玩核桃不離手,而且親自操刀雕刻核桃。故有「玩核桃遺忘國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野史流傳民間。清乾隆皇帝不僅是鑒賞核桃的大家,據傳還曾賦詩讚美核桃: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涌,何年是白頭?
清朝有句民謠:核桃不離手,能活八十九,超過乾隆爺,閻王叫不走!到了清末,宮內玩賞核桃之風更甚。手中有一對好的核桃竟成了當時身份、身價和品位的象徵。當時京城曾傳言:「貝勒手上有三寶,扳指、核桃、籠中鳥。」每逢皇上或皇后的生日,大臣們會將挑選出來的精品核桃作為祝壽賀禮供奉,揉手核桃的價值在當時可見一斑。所以,如果能流傳到現在,幾十萬的價格就不稀奇了。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仍保存著十幾對揉手核桃,其色澤為棕紅色,分別存放在雕刻精美的紫檀木盒內。裡面標有「某貝勒恭進」、「某親王預備」的字樣。宮內揉核桃之風,自然也影響到了社會。民間將人分為幾類,將把玩核桃者排在首位,即:文人玩核桃,武人轉鐵球,富人揣葫蘆,閑人去遛狗(指當時的風俗)。時至今日,天津人仍把揉手核桃稱為「文玩核桃」,即源於此。文玩核桃的價格:核桃的價格由核桃的品相和大小決定。(沒有破損的,直徑在4.5厘米以上的,兩個核桃的花紋顏色幾乎一樣的核桃價格就貴)
在玩賞過程中健腦、修鍊毅力,達到胸懷天下的境界。
葫蘆 何謂手捻葫蘆?葫蘆,是我國古老的傳統吉祥物,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圖騰。葫蘆,諧音「福祿」,葫蘆同時是我國傳統宗教道教的法器,壽星老,太上老君,拐杖上都別一個葫蘆作為法寶。把玩葫蘆,玩兩個極端:極大、極小。手捻葫蘆,顧名思義必須得小,適合在手中把玩的葫蘆。手捻葫蘆越小越好,玩的就是小巧玲瓏,一般稱得上是「手捻葫蘆」的,長度不能超過5CM。手捻葫蘆的蔓藤,業內稱「龍頭」,龍頭完好的葫蘆更有價值,也更美觀,但是由於容易折斷,老葫蘆很少有完好的龍頭。這就是事在人為了,越是有完好龍頭的老葫蘆,就更有收藏價值。
佛珠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佛珠,也是僧俗常用的普通法具;可以說,是最普遍與常見的法具。 佛珠的起源 ,佛珠原本被稱呼為念珠,是用來計算念誦佛經數量的隨身法具。它的構造很簡單,用線穿起一定數目的珠子就可以了。而「佛珠」這個名稱原本來源於梵文,有這四種不同的意思;分別是「數珠」、「珠鬘」、「念誦鬘」、「珠之貫線」這四種。而關於佛珠的來源,大家普遍認為其前身是印度人用來纏身的纓珞鬘條,後來才慢慢演變為現在的佛珠。 值得特別提醒的一點是,雖然佛珠在佛教中很常見,儼然已經成為了佛教信徒的必備物品;但佛珠本身卻並非佛教首創。這一點,從古代的文物與古籍中可以找到相應的例證。例如,古印度的婆羅門教中的毗濕奴派,在很久之前就有持珠的傳統記載於書;而在印度出土的一尊婆羅門像上,就有掛串珠。 佛珠在中國的演變過程 作為佛教常用的法具,中國人最早知道佛珠這一稱呼,應該可以追溯到東晉時的《木槵子經》。當時,中國與外國的交流頻繁,來訪者中相比不乏僧侶;很有可能便是這些僧侶,將佛珠帶入了中國。 時代變遷。到了唐代,佛教受到皇家的支持而大為興盛,和佛珠有關的經典也廣為傳播。例如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譯的《陀羅尼集經》、寶思惟譯的《校量數珠功德經》、不空三藏譯的《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義凈三藏譯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等諸多經典都得到了傳播,同時也將佛珠的稱呼傳播了出去。也就是從此時開始,佛珠開始在中國流傳開來;無論是貴族平民,還是僧侶民眾,都能夠佩戴佛珠。 這些情況,從中國現存的文物中可以看出一二。無論是莫高窟中的十六國時代造像,還是日本古籍中描繪的唐代高僧像,都有使用佛珠的痕迹。 佛珠的種類 佛珠的種類非常多。昂貴一些的,如黃花梨佛珠、檀香佛珠與沉香木佛珠之類,採用的木料是及其講究的。而從使用的方面來劃分,則大致可以分成持珠、佩珠和掛珠三個類型。其中又分圓珠和各類異形佛珠! 所謂的「持珠」,顧名思義,是指用手掐念或者持念的佛珠。這種持珠比較實用,普遍被用來計算念誦佛號或者咒語的次數。而使用持珠,也是為了幫助修行、約束身心。 與持珠不同,佩珠又被稱為手串。一般來說,都是由十八顆珠子所組成的。比起持珠,它的材料更講究,顏色更鮮艷;所以現在許多不信佛教的時尚男女,都將佩珠當做美麗的佩飾攜帶溯其本源,佛珠並非佛教所創用。作為佛珠進入中國始於東晉, 延至唐後各代,盛行於朝野上下、僧俗之間,材質以檀木最佳。 其主要修鍊人的性情,調整心態。
菩提手串
因六祖慧能大師一句「菩提本無樹」的偈而使「菩提」家喻戶曉,令中國人傳誦千餘年,實來源於釋迦牟尼在畢缽羅樹下入定開悟獲得無上智慧,所以後人為了紀念就改稱為「菩提樹」。當年玄奘法師把它音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簡稱為「菩提」的智慧。主要是因為這種屬於人類知覺以外的智慧,是無法用人類有限的言語來表達。並且菩提籽的天然果核在把玩時散發出的天然植物油脂能起到滋養皮膚的奇效。[/L]
和闐真玉和闐玉產自海拔4500米左右的昆崙山上,因其礦體平行斷裂分布,這裡產出的白玉在世界透閃石中絕無僅有,其青玉、青白玉、墨玉、黃玉也極為少見。在古代關於和闐玉奇石的記載曾轟動一時。西漢張騫兩次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在於闐一帶登崇山峻岭而「窮河源」,在天河邊拾得幾塊玉質奇石獻給漢武帝,令朝野上下嘆為觀止。[L]和闐,古稱于闐,是昔日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鎮。它南倚號稱「萬山之祖」的昆崙山,北臨黃沙漫漫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在古城的東西兩側各有一條發源於昆崙山的玉河穿過,複雜的地質結構和獨特的地形地貌,使這塊古老的土地因出產美玉而名揚天下。
[L]和闐玉曆來就是皇宮貴胄們的專用之物,它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從歷史上看:商周的禮器、秦代的玉璽、漢代的玉衣、唐代的玉蓮花、宋代的玉觀音、元代的瀆山大玉海、明代的子剛牌、清代的大禹治水玉山等這些不可勝數的國之瑰寶,無一不是用和闐玉雕琢出來的。
中華把玩上五玩紫砂壺
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製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古來名壺,從明正德嘉靖年間供春的樹癭壺、六瓣圓囊壺,到季漢生創意設計、曹安祥製作的同時能泡兩種茶水的紫砂鴛鴦茶器——中華龍壺,每一把壺都獨具匠心,在壺的欣賞性上下功夫。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樣珍貴,令人回味無窮。更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漢族文化內涵,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
壺分三種,一為實用,二為賞玩,三為收藏。以「玩」而論,唯有中間的學問最多,除了每日好茶滋潤,另有手心撫摸,一天一個顏色,年年都有新感覺,可「閑來思往,靜聽大風」。玩到最後能夠在人與壺之間達到一個互動的境界,即人養壺氣,壺養人性,彼此凈化,相互陶冶。對於紫砂壺的玩字,其實早有解釋,玩即養。養有兩別,一是茶養,養顏、養色、養靈性;二是人養,養氣、養品、養感覺。如果只是好玩,恐怕現今也存不下這麼多老輩兒的好東西了。一般來說,買壺無非一泥二型三款而已,對於喜歡悶頭喝茶的人更加簡單,是紫砂泥做成的壺就足夠用了。製作紫砂壺講究的是用料,也就是原泥。原泥看上去和石頭差不多,採挖出來後需要慢慢風化,再經研磨加水過濾出細膩的泥漿,取泥的過程有點兒像農村做豆腐。原泥分紫、綠、紅多種顏色,我在宜興紫砂博物館看到還有產於黃龍山的特級底槽青泥。泥好壺底子好,玩壺的都知道。好壺不俗,也是紫砂壺特有的品性。紫砂壺泡茶,洗壺、燙壺、再洗再燙,看到後來更覺得更像是以茶泡壺,明明在喝茶,感覺卻是品壺,人喝茶,壺亦喝茶。如此這般,那些玩家手裡的紫砂壺越養越養眼,包裹整個壺身的那一層似釉非釉、似瓷非瓷的包漿,油光內斂,溫潤如歲月常駐,便有了「老壺勝瓷」的美譽。比起近年來那些出於炒作目的、為新制紫砂壺包金鑲玉的所謂創新工藝,傳統老壺非但好用耐看,其最終形成的極致大雅愈發彰顯中國紫砂文化的柔和之道。紫砂壺與其他藝術收藏品的「玩」大有不同,是可以用心養活的藝術,壺的韻味、壺的想像、壺的感覺,哪一樣不是與人交流互動出來的結果?
「玩」到什麼程度實際上是愛到什麼程度,紫砂壺不愛還真就不行。「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紫砂壺,曾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它是能將水火在壺中相融,它包含了陶、瓷器的文化。把玩中領略中華和諧韻味。
摺扇要說摺扇,當數「蘇杭雅扇」摺扇把玩代表繁榮在京城,北京是明清兩代建都之地,百工技藝,無不發達,摺扇工藝在北京曾盛極一時,但未能創出著名的品牌。北京打磨廠戴廉增扇庄有300餘年的歷史。庚子變亂,聚順、天成和天益同遭於難又毀於火,唯有戴廉增扇庄獨存下來。戴廉增扇庄與蘇杭的扇庄不同,以既制扇面又制扇骨見長,苦苦支撐著京城的扇業江山。說到扇骨,不能不提及民國初年京城雕刻扇骨名家張志魚、張家秀、余伯雨、於子安、范節庵,這一刻扇群體的出現,打破了江南刻竹的一統天下。京城制扇業較之江南一直不太發達,建國後逐步走向衰落,「文化大革命」中銷聲匿跡。進入九十年代,隨著古玩收藏的火爆,京城形成了一個以玩扇、藏扇、賞扇為目的的群體有近千人,而且呈逐年擴大之勢,同時扇骨的製作、雕刻業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以北京現代著名制扇藝術鄭高姓氏命名的「鄭高制扇」和汪澄的「抱竹軒」雕刻扇骨,就是在這種形勢下應運而生的。藝人鄭高制的扇骨在繼承的基礎上有創新,將現代技藝融入傳統的扇骨中,達到古今的完美結合。古代每年夏季來臨,京城不但有以經營扇子為主的商鋪,而且造成了一批以修理摺扇為業的手藝人,俗稱「插扇面的」。此種手藝人雖走街串巷但不吆喝,只憑其臂攜小箱上所係數串鈴發出的「嘩啷」聲響招攬生意。從立夏到立秋,歷時三個月,扇工的鈴聲朝夕作響,此伏彼起,雖單調卻有節奏。扇工身著中式肥大褲褂兒的特殊裝束,為古城北京平添了幾分迷醉的風致,成為京城夏季一景。京城富貴者所用之摺扇,從扇骨到扇面乃至扇套、扇墜兒,無不考究。以其扇骨論,則有棕竹、素竹、湘妃竹、梅鹿竹、象牙、烏木、紫檀、紅木、雞翅木、檀香木以及螺鈿鑲嵌、玳瑁、菠蘿漆骨等多種品類;扇面則分素麵、瓷青面、泥金面、雨(雪)金面、冷金面、格金(景)面;另有棕竹黑紙摺扇。京城乃書畫家雲集之地,其所繪扇面各有千秋,而扇工所見甚廣,與之談及每每如數家珍,且有明辨真偽之慧眼。富貴之家所備的摺扇,不為納涼而為觀賞。所收藏者皆出自名家之手——張大千所繪者以造化為師而不落恆蹊;溥心畲所繪者雖荒寒小景而格高思古;陳半丁所繪者多為花卉而微著色墨;齊白石所繪者時有異趣而尤多奇致;胡佩衡所繪者蒼古深秀而得石奚神韻……此等超妙絕俗之扇面,每年春末秋初均須請扇工裝而卸之,以利收藏。昔日京城之扇工,技藝全面而高超。不僅能裝卸,裱糊扇面,而且能修配扇骨,磨銼白銀或舊銅扇釘兒,並代配扇囊。夏季的京城,古老的街巷,只要聽到「嘩啷」的鈴聲,就知道扇工來了。文玩摺扇的把玩:扇骨的把玩,筆者認為應該主要指竹製扇骨的把玩,竹製扇骨是文人、玩家常置手邊的玩物,日夕摩挲,愈摸愈潤,長久之後似得人之靈氣,更具神采。「把玩」又稱「盤」,就是不斷用手撫摸,盤扇骨是養扇骨的手段,是悠閑中的一種雅好。扇骨有「生骨」、「熟骨」之分,盤扇骨有「文盤」、「武盤」和「意盤」之說。「生骨」為新製作,「熟骨」多為傳世品。新製作的扇骨需長期不懈的把玩,才能去掉其火氣,新骨不斷的「盤」,越「盤」越亮,其顏色也會由白變黃,由黃變紅,給人以古樸凝重之感。傳世的老扇骨則需要精心養護,妥善存放。對於老的殘扇骨,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能修則修,一時不能修的,要等待時機,不可勉強去修,否則對老骨會造成新的傷痕。「文盤」是將扇骨經常握於掌中,並反覆抽拉摩擦、撫摸,經過人體氣血體溫的影響,使扇骨由新制時的晶瑩潔白,盤成微黃如玉,經過久盤色似琥珀,又若蜜臘。「文盤」扇骨前首先要凈手,洗手待手上的潮氣揮發後,兩手相搓至微熱,再將扇骨握於手掌中,勻速前後抽拉,盤至和人體相近的溫度即可停止,這樣反反覆復,半年後扇骨上可出現盤玩的痕迹。「武盤」是用核桃油反覆塗擦於扇骨,或常用扇骨擦拭人面部鼻兩側的汗油,這樣可很快使扇骨油潤發亮,但手感和觀感遠不如「文盤」的扇骨。所謂「意盤」就是在把玩或撫摸扇骨時心無旁翳,扇與神交,涵泳相契,意念中亦能想像到扇骨色澤的變化和人文氣息,不失高境界「物久通靈」之獨享。陰刻扇骨在盤以前,最好能用瑪瑙刀將扇骨大邊表皮砑一遍,使雕刻的畫面更光潔。新佛肚竹製成的扇骨,先要將竹青表面的一層白皮颳去,刮皮時,持刀要穩,既刮的要輕,又要均勻。刮過皮,最好用清水沖一衝,揩乾後放在陽光充足但直曬不到的通風處晾乾,然後用少許核桃油擦試,即可進行盤玩,越盤越光亮,其顏色也會由黃變紅,由紅變紫,潛移默化出古樸凝重之感。無論怎樣都不可對扇骨採取油炸、薰蒸、烘烤等方法進行「惡盤」,這樣會大大縮短其扇骨的壽命。
文玩摺扇極品:湘妃竹扇是近年來在藏品市場上頗出風頭的文玩。一副湘妃竹扇骨,動輒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也不稀罕,其價堪比黃金。因升值潛力巨大,許多藏家對湘妃竹的投資和收藏前景都是一片看好。因產量稀少,湘妃竹很早就被用於製作各種工藝品,如摺扇、筆桿、笛子、竹簾、擱放書籍的插架,是文人們於齋窗下切磋攻文、林下逍遙娛老的雅玩。北宋陶谷的《清異錄&<2539;文用》:「寶相枝,斑竹筆管也,花點勻密,紋如兔毫。」在這一時期,用湘妃竹製成的毛筆,就已是供文人欣賞的掌中清玩。到了清代,以湘妃竹製成的扇骨,更是官宦士人競相羅致的珍玩,其上品與黃金等值,有「一兩黃金一兩竹」之說。而如今,最受藏家追捧的是產於湖南九嶷山境內的紅湘妃竹,竹上均勻鋪灑紅褐色的斑痕,跡似淚珠,形如煙霞,疏密得宜,韻味雋永,是製作藝術品的上佳質材。湘妃竹又名「淚竹」或「斑竹」,是產於湘閩等地的竹子名品。相傳,上古帝王唐堯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虞舜,後來虞舜在南巡途中死於蒼梧之野,娥皇、女英思念虞舜,傷心痛哭,淚沾湘江之畔的竹子,竹盡染斑,遂有了湘妃竹。當然,這只是神話傳說,湘妃竹上的斑點其實是竹子受真菌腐蝕導致。由於在竹筍初發的時候,真菌隨之侵蝕,由此產生質變,形成狀似斑斑淚痕的花紋,成為一種隨變生趣的天然風致。但是,同所有價高而稀少的藏品一樣,紅湘妃竹也有不少贗品。從清末開始,就有人在普通竹子上手繪出紅色的紋暈,或者用火烙燙出斑痕,充當紅湘妃竹牟利。因而,辨別紅湘妃竹的真偽,除了要仔細辨認竹上紋暈是否為自然形成,是否帶有人工的痕迹,用手觸摸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若是摸上去紋暈有浮凸的手感,則為真品;若是凹陷,則為人工烙燙的無疑。再者,紅湘妃竹的生長較慢,竹管大都較細,劈成兩爿後,用於製作摺扇的大骨剛好合宜,所以用紅湘妃竹製成的扇骨內側,大都會有一個淺淺的自然弧形,若是贗品則無。此外還有一種來自緬甸的湘妃竹,俗稱「草湘妃」,外觀與紅湘妃竹頗為相似,竹上也有紅褐色的斑點,以之製成的扇骨,具有不小的迷惑性。但若是將兩者仔細比較,「草湘妃」的色彩偏暗,光澤偏沉,斑紋也不夠靈動,略顯呆板,底色亦沒有紅湘妃竹那麼鮮艷,那麼油光溫潤。而且最主要的是,「草湘妃」的產量很大,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都比較低,與紅湘妃竹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新入門的藏家在這方面要非常注意,在選購扇骨時一定要多作比較。 總結第一句話:文玩摺扇當屬「竹」為首選;把玩扇骨必須一個方向抽,切忌「屌絲」反覆「擼」! 總結第二句話:文玩摺扇玉竹首選,可以歷經千年不腐;棕竹只能維持幾百年;若用湘妃竹那您就是文玩中的貴族。 總結第三句話:選購文玩摺扇必須要求「底子凈」;因為這是關係到這把扇子是否能玩出來的關鍵因素。
煙斗關於煙斗的起源有種種說法,有哥倫布1492年發現新大陸後將煙草傳入歐洲的產物。也有印第安人居住地就有了煙斗。還有是英國探險家沃爾特·佩利爵士根據美洲印第安人抽煙的啟示而製成的。再有煙斗是從中國人開始流行起來的。等等說法,這原本就體現著一種「紳士風度」的探索之中的辯論。煙斗並不像紙煙般,路邊張三李四都能輕鬆駕馭的。把玩時,非常依賴知識、經驗和技巧,並且還要用腦。要享受煙斗,先要對對各種煙草有所認識,才能預期能在手中的調配中得到些什麼;而從裝填煙草、清理煙斗,到煙草的保存,窖藏陳化,以及煙嘴的翻新、鬆緊調整等等,無不需要豐富的相關知識及經驗,以及一定的動手能力和遇到具體問題時,動腦筋解決的急智。
鳥自唐朝以來,玩鳥已成氣候,而製做鳥籠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則達到極為興盛之時。鳥籠的製做,其藝術品位、價值都達到很高水平。在其影響之下,京城之內文人、士大夫紛紛仿效,養鳥玩籠之風也愈演愈烈,其風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如今,欣逢盛世,人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收藏鳥籠的愛好者也日益多起來。鳥籠收藏不同於瓷器、書畫,贗品極少。因鳥籠從選材、製做、工藝十分複雜,每張鳥籠的製做都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一些藝術大師創作的更是極難仿製。養鳥、玩籠、藏籠更成為今人的追逐與時尚。
蛐蛐蟋蟀在古書中叫做促織,北方話里則稱之為蛐蛐。我國無論民間或是社會上層,自來有鬥蟋蟀的習俗。這種用來飼養鬥蟋蟀的器皿,就叫做蟋蟀盆,或稱蛐蛐罐。蛐蛐罐有瓷製、陶(泥)制、玉器、石器、漆器,以及戧金的。就收藏角度而言,大約最有價值的,是瓷器和陶(泥)器蛐蛐罐兩種。 先說瓷器蛐蛐罐。1993年1月,江西景德鎮某建築工地,發現數以萬計的明宣德官窯瓷殘片。經專家發掘整理,進行嚴密的對合而復原出了百件稀世珍品。其中,被鑒賞家們稱之為「妙品」的蛐蛐罐,就有不同紋飾18式。這些蛐蛐罐,大多彩繪精美,堪稱極品。其中還有14種青花紋飾不同的蛐蛐罐,口徑13.2厘米,通高9.5厘米。但都在選瓷進貢中落選,成了廢棄物而被堆埋掉。可見,當時宣德官窯具有極高的制瓷技術和嚴格的選瓷標準,以及管理制度。這也從反面印證了,今天這些蛐蛐罐所具備的極高的收藏價值。因為在此之前,無論北京故宮博物院還是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蛐蛐罐,都只能是偶爾一見的孤品。而此次景德鎮發掘復原的蛐蛐罐,竟成組成套,數量比世界上現有存世的同類珍品之和還要多。成為當時轟動學術界和收藏界的一件大事。 說到館藏瓷器蛐蛐罐,中國歷史博物館則有一件清代「正齋主人制」彩瓷竹菊蛐蛐罐。是件兩罐一對,形制相同。通高10.7厘米,有蓋,徑11.4厘米。蓋面周沿用青花「萬」字紋飾,中有折枝黃菊綠竹彩飾;蓋內正中方框內有端楷「正齋主人制」五字青花款識;器外周環有四組折枝黃菊綠竹彩飾;圈腳亦有一道青花「萬」字紋飾;器底正中方框內,亦有端楷「正齋主人制」五字青花款識。這對蛐蛐罐,玲瓏秀麗,色調淡雅,實為清代瓷器蟋蟀罐之精品。 至於說現代收藏拍賣市場上,蛐蛐罐的藏拍情形,最近我曾多方網上搜索,也未能獲得任何信息。這裡只好用以往有關青花瓷罐的拍賣為例,從一個側面加以印證。1991年4月,香港蘇富比拍賣行以275萬港元,成交一隻宣德青花海濤花卉紋小罐;1989年5月,香港協聯以6.05萬港元,成交一隻萬曆青花獅子滾球小罐;1989年5月,香港蘇富比以65萬港元,成交一隻嘉靖黃彩紅地雙龍紋小罐;1991年11月,蘇富比以93.5萬港元,成交一隻乾隆豆青釉刻花雙龍罐。以上這些瓷罐,因未標明形制,無法斷定是否為蛐蛐罐。僅僅能夠作為瓷器蛐蛐罐收藏價值的一種參考係數而已。 再說陶(泥)制蛐蛐罐。1966年5月,在江蘇鎮江一處南宋墓,出土有三隻陶制蟋蟀過籠。這是目前已經發現的最早的養蛐蛐器皿。 存世最早的蛐蛐罐,應是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賈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蛐蛐罐。這件蛐蛐罐,為澄泥陶制。通高14.7厘米,徑16厘米。蓋內方形陽文篆書戳記「仿宋賈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十二字,分書四行,工整高古。底外中長方形圖記內有隸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飾以雙線長主框;款識上下各有雙龍戲珠紋飾,龍紋與宣德御制國寶墨、宣德青花瓷器及宣德銅爐所繪龍紋極似。是器質地細潤,淡黃古雅,製作精工。明代陶制蛐蛐罐能夠流傳下來的極為罕見。此器實為稀世珍品。 關於澄泥,鄧之誠《骨董瑣記》說:「澄泥硯,制澄泥硯縫絹囊置汾水中,逾年而後取出。沙泥之細者已實囊矣。陶為硯,水不涸焉。見宋張洎《賈氏談錄》。按,唐澄泥硯出虢州(今河南省西部),歲貢十硯。今不知者,率以澄泥歸之陽羨(今江蘇宜興),大誤。」鄧氏說唐時澄泥硯產河南是對的,且為當時天下第一,但是後世的澄泥蛐蛐罐,卻確實有許多是出在陽羨亦即今天的宜興。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清代澄泥陶制蛐蛐罐有四。其中,清初康熙時「古燕趙子玉造」澄泥蛐蛐罐有二。 一具淺綠豆色。通高10.7厘米,徑12厘米。蓋內雙線長方框陽文楷書「古燕趙子玉造」六字,圓潤工整。底外亦有雙線長方框陽文楷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器用藍布套盒成裝,外貼有「甲字,綠泥十三罐」字樣紅色紙簽。據專家考訂,「甲字」是其等級,「十三罐」是編號,「綠泥」則為品種。另一具黃綠色。通高10.8厘米,徑12厘米。蓋內、底外都有雙線長方框陽文楷書「古燕趙子玉造」六字。兩器皆質地瑩潤如玉,製作工整。 據專家稱,趙子玉是清康熙時製作蛐蛐罐名手。製作的蛐蛐罐名品甚多,有「綠泥」、「鱔魚黃」、「瓜皮綠」、「藕荷色」、「倭瓜黃」等品名。趙氏所制,多題有「恭信主人」、「淡園主人」、「古燕趙子玉造」、「古燕趙子玉制」、「樂在其中」、「大清康熙年制」等款識。但流傳至今的趙氏蛐蛐罐多為仿製贗品,真品甚少。陶器鑒賞家認為,趙氏真品,器表有一層漿皮亮光;仿製者則無,而地露金星。到了20世紀30年代,北京城中有一綽號「大關」的人,卻極善仿製趙氏蛐蛐罐。手法之高,足以亂真。如今世面流傳的趙氏贗品,多系「大關」偽作。「大關」偽作中的佳品,居然表皮也有亮光,非行家而不能辨。這是如今蛐蛐罐收藏愛好者值得認真注意的一點。 館藏另外兩件澄泥蛐蛐罐,是清嘉慶時宜興制陶名手楊彭年之作。 一具通高15.3厘米,底徑11.8厘米。圓形,上小下大。色暗黃,古樸典雅。蓋有褐色漆繪海水雲龍戲珠紋,罐身亦有三組同樣紋飾。蓋內褐漆橫書「黼齋制」三篆字,底外方形戳記陽文篆書「楊彭年造」。書法古樸。另一具亦暗黃色,形制同。通高15.3厘米,徑11.4厘米。蓋及罐身所繪、以及蓋底款識亦同。顯系成對之品。 楊彭年是清代宜興紫砂製作名手,對「捏坯車胎」之法的復興作出過貢獻。所制陶器,線條起伏自然,看似不甚工整,但卻渾然有致。傳世之作有「仿國山碑紋泥瓶」、「寒玉壺」、「葫蘆壺」、「包錫楚方壺」等。在陶瓷史上佔有一席地位。以上二具館藏楊彭年蛐蛐罐,因出名家之手,同樣具有極高收藏價值。 綜上所述,可知無論是瓷器或者陶制蛐蛐罐,因其傳世品種之稀而至今尚未引起收藏界的重視。有心人若能在這方面多作努力,收藏當致不菲。
上五玩玩的是:毅力、耐心、悟性、智慧、品德。下五玩玩的是:和氣、雅緻、風度、樂天、知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