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重提,小說創作的最重要的幾個要數!
一、創作前的心理準備:因事情激發靈感,而後構思醞釀,等待時機成熟後,才開始下筆。構思醞釀便是準備工作。
二、 下筆時的考量(一) 依據靈感所得素材評估適合於短篇、中篇或是長篇。(短篇:空間小,材料剪裁要精細,難度較高,技巧要高。)(二)選擇人稱:第一人稱親切,但常有障礙,因為所有經過當事人都得在場。寫第一人稱時要簡單一些,複雜的就難安排。當第一人稱無法安排時,就得用第三人稱寫。第三人稱因頭緒較多,安排會較零亂,雖然容易寫,也常受限制。但寫多了,經驗多了,缺點自然可以克服。
三、 記敘方法的運用(一) 文章修辭各方面都沒有障礙,再開始寫作;否則就得開始從修辭訓練。(二) 技巧運用是由經驗中得來,經驗過後再看理論的書,會有幫助。若都沒寫過,只想依理論來寫,很難有作用。四、 寫景的表現(一) 求真:作家得經過這個景。(二) 求美:求真後更進一步於文字上求真。五、 小說創作的態度(一)要有專業精神:每天持之以恆。(天地註:練習寫作時可以不必太在意這點,畢竟大家目前並不是以寫小說為專業,還是要先以自己的學業與工作為主;但若有心走入寫作專業,可能就得持之以恆。)(二) 完整的寫作計畫:專註在一方面,寫完整的東西,才情才不被零割。(三) 於人生有特殊的感觸,才能激發寫作動,並專註於此。(天地註:如有人專寫反戰,有人專寫關懷。)
六、 寫作是否參與社會(一) 原則上應參與參與社會才能觀察清楚,但有的事情可以去經驗,有的事情卻不宜去經驗,甚至無法經驗。(二) 眼光要敏銳,對於無法經驗的事便要體會和觀察,設身處地的去想了。七、 仿作的看法(一) 創作一般從模仿入手,但要不止於模仿,而能跨越,建立自己的風格。(二) 不以此為滿足,滿足了就沒有進步。八、 仿作前閱讀的態度:以敏銳的眼光讀別人的作品,知其優缺,長處吸收,短處避免。九、 小說家須具備的條件(一) 必須是一個文人,在文字各方面不成問題。(二) 眼光要敏銳,感性比較高,能看到別人沒看到,感受別人沒感受的。
(三) 要有專業精神,專心一致從事寫作,不能自視天才。就是天才也要努力。四、 發掘資料、搜集資料的基本要領:觀察、體驗與想像。
小說的敘事觀點
一、敘事觀點就是作者以他的立場來看人與事物。作者寫小說,當然有他本人的看法,但是作者的看法不能直接表露主觀判斷。
二、 通常可以歸納為四種敘事觀點:(一)第一人身敘述者。是用第一人稱「我」來敘述這個故事,而這個「我」是小說人物之一,並參與故事人物的交談、動作和對話,但這個「我」並不就是代表人表作者本人。第一身敘述者的敘事觀點是一個有限度的觀點,他只能告訴你他所看到的,如果他要超越他自己的觀察,那麼他對那些非他自己親眼所見的事件只能推測;即使假裝看到了,也沒有信心把那些親眼所見的事件,作身歷其境的有效表達。這個「我」只是把在小說中所看到,所聽到的事物,透過這個「我」的眼睛表現出來而已,絕對不能發表他的主觀判斷或價值判斷。全知全能的敘述者。是最古老的講故事方法,而並不是過時的方法。優點是給予我們人類生活的廣泛觀察,並且,按照大師們的手法,不斷改變事物萬象的焦點,而又達成觀察周詳的效果。但這種改變焦點的手法,需要靈敏的智能,否則焦點混亂反而形成無焦點的現象。「全知全能」的敘述觀點要超脫小說人物,藉小說人物適合的身份來表達他的概念,作者本身絕對不能參與。(三)第三身的旁觀敘述者。敘述者以客觀身份作主觀判斷,沒有前兩種方法的困難。敘述者引著讀者進入小說的故事中,去對人物的個別了解,而敘述者卻站在一旁觀察,以客體身份的主觀判斷,領著讀者進入小說人物的生活圈,具有小說人物一樣的眼光,一樣的聽覺,一樣的心跳。敘述者必須能充當一個公允而超然的報導者,他只將他看到的以及聽到的記錄下來,沒有個人的意見,冗長的說教以及象徵式的想像。但他的耳朵卻是非常敏銳的。(四)主角第三身的敘述者。敘述者化身為小說中的主角。小說中所有的動作都與他有關,他記述並評價每件事情,包括他本身內心的衝動與外界的接觸所發生的各種事情。別的人物的言行主要是受他的意識影響而活動。這一種方法具有第一身敘述者大部份的直接經驗,卻避開我們一般的本能衝動來運用他的判斷能力。事實上這一方法有其它三種方法之優點,而很少有藝術家一般的缺點。但是,這一方法需要極大成熟的判斷能力,最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及控制這一方法的最高技巧。
三、敘述觀點主要是:誰在說故事?敘述者是誰?他與故事有什麼關係?每一種觀點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初學小說寫作者,只要選擇一種最適合表達你這個故事,而又最不易犯錯的敘述觀點就可以下筆。小說的結構一、一般小說結構寫法,可分兩個單元來介紹:其一是由一個故事構成一部小說,必照情節發生的時間、前後秩序,作適當的安排。另一是多個故事構成一部小說,必依同時進行故事的多寡來布局。
二、 由一個故事構成一部小說的結構有三種寫法:(一) 順敘法:即小說的內容,配合時間的進展,從頭至尾,按部就班的描述。(二)倒敘法:即是先說明結果,後述原因的寫法。利用突出的結果,激發讀者的興趣,更進一步吸引讀者自動對故事情節,加以揣摩,加以推敲,這是倒敘法不同於順敘法的特殊效果。(三)參差法:這種寫法是根據人類思想意識發展出來的另一種寫法。因為人類的思想易於浮動,思緒錯綜雜,所以依此原理來寫作,最易於激發讀者共鳴。比方說,有一個故事由三九歲寫起,踏回二八歲寫一段落後,再回顧到一八歲的日子,繼而筆鋒一轉,又躍進五十歲高齡,最後終於六歲的孩提時期,此種錯綜的描述,即為參差法。三、 多個故事構成一部小說的結構有四種寫法:(一) 單線式:即一個故事構成一個小說的主體。
(二) 多線式:即一小說有二種以上的故事同時並行發展。(三) 複合式:開始時是一個故事,中間分成兩面發展,既含有單線式的規模,又含有多線式的格式。(四) 穿珠式:即很多故事各自獨立,皆以單線式發展,組合連結而成。四、 小說結構除了前面所提的七種寫法之外,尚須認識結構的四大要點,即開頭、過場、高潮和結尾。(一)開頭:好的開頭是作者必須在下筆時,能正確的掌握自己的思想,要求自己有創新的、獨特的風格,異於別人、異於自己以往的風格。要求描寫突出生動,而且要有深度,確實抓住讀者的心理。(二)過場:小說是一連串面的延伸,而不某些點的串積。通常也須像電影劇本一樣,一場一場地寫,且在不同的場要有不同的立意。構思時必先在心靈內有腹案,才不致使場與場之間脫節。過場時要注意的是人、事、時、地、物五個要求,還要給讀者一個預感,後面就要發生一重大事件。要留下伏筆。過場與過場之聯繫,由故事共同點來連接每一場,前呼後應,結合成整體。(三)高潮:是小說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可以說是小說的主要部份,其它場景的描述和對話,皆是在襯托高潮,使高潮的氣氛更逼真,更吸引人而已。高潮必須由過場中自然醞釀而形成,不可牽強。寫激烈衝突的狀態時,要逼真清楚。通過高潮之後,人物的心理必須有所改變,並且要有餘波蕩漾,也就是用小波浪來襯托。(四)結尾:字句必須精密,避免冗詞贅語,不然可能破壞通篇的效果。一部作品結尾的幾行可以表露出作者獨特的風格,因此最重要的留在最後才寫,作家常常是在給讀者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尾。
小說的情節安排
一、情節是事件的選擇與安排。事件為何要選擇?因為不可能把所有事件都寫進小說里,要看事件有無重要性,以及是否合乎需要性。而後再來安排,要放在哪裡較為適當。
二、事件不一定是事情的發生。在小說里,一個動作,一句話,一種想法,可以是事件。這些事件經過選擇後,依其時間順序,安排於故事之中,然後依情節的法則,求其逼真、驚奇與懸疑,使小說的布局緊湊,有變化,有必讀性。三、 情節也包括結構的運用,情節要與人物配合,人物也要與思想配合。四、對話也可以用來處理情節,衝突可以在對話里講出來,場境也可以在對話中悄悄的換了景,對話中可產生一種曖昧性,使得轉換不露痕迹。五、事件的衝突常能引起高潮,增強故事的戲劇性效果。衝突,一般來說,有內在的衝突,有思想成長的衝突,有人與人、人與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衝突。小說的衝突到結尾時若沒有解決,便可以演變成悲劇;反之則可成為喜劇。假的衝突則常成為諷刺或反諷的作品。六、 衝突雖然重要,但沒有衝突,還是可以成為情節。
說的場景描述
一、小說中必要的五個元素是人、事、時、地、物。所謂地,就是指場景而言。
二、 選擇場景要有用意在裡頭,如果沒有用意,就沒有選擇。若有選擇,那麼就有作者的用意在裡頭。選擇是否恰當,要看作者的功力。
三、選擇好場景後,便要描述場景。場景的描述要力求簡潔,只把重要的用簡煉的句子勾勒出來就可以了,不必太過於冗長的敘述。描述時不要用抽象形容詞,像光榮、美麗…..都太抽象了。應該用具體的東西來做比喻,希望每一句話都像一幅晝,那麼就要用具體的語彙,絕對不可用抽象的詞兒。例如:你常看到小說,描寫一個人心裡懷著恨啊!懷著愛啊!這些都太抽象了,這也是作者所用的偷懶方式(天地註:在思遠居幾篇倩女同文類作品中常有這個問題出現,想來作者未必是偷懶,而是初試小說寫作,還掌握不到描寫的技巧;作者若想學習,可以多觀察戲劇里的鏡頭是如何的帶動,演員的表情特寫是如何展現),愛與恨我們可以用描寫動作來表示(天地註:基督山恩仇記里曾用「胸膛不斷的擴大」來描述內心的激動)。Ps.天地註:本段應講場景,而王禎和先生卻提到了情緒的描述,也許王先生認為用情緒的描述讀者較容易了解。為了方便遠迷了解所謂場景的具體描述與抽象描述之差別為何,創作一段秋天景色的描述,以兩種方式呈現,讓遠迷讀讀看:抽象描述:閣樓的秋天是帶著愁緒的,在秋天的黃昏里待了片刻,令人心情愈是沮喪。(都是用抽象的情緒形容景色,感覺上像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不知愁在何處。)具體描述:從閣樓的小窗望去,窗外原本翠綠的葉子不知何時換了容顏,參差著慘淡的黃色。煞時,一陣涼風吹來,枯黃的葉子顫動著,心裡也不禁打個哆嗦,寒意從心底升起,原本的一股熱勁兒,好象也被風吹涼了!這時,斜日的影子逐漸拉長,閣樓漸漸暗了!(用具體的情境描述,讓讀者自己去揣摩:居住在閣樓的人物這時將會是何等的情緒。)四、場景與場景間的區分與轉換要很自然,要能使故事進行,不能使故事停頓下來。如果多了一個場景反而破壞故事的全面氣氛,那麼寧可不要那一場景。五、 關於場景,初學寫作小說者,觀察力要夠,要敏銳一點,眼睛要放亮一些,把對故事有用的才描寫進去,不要什麼都寫。
六、 要寫好小說場景,就應多讀劇本,多看電影。因為戲劇一開始,就是時間、地點要同時把握到。小說的人物刻畫
一、人物刻畫方法:
(一) 直接描述法:直接把人物交待出來,在開頭時便把故事中人物穿著、相貌、職業、個性,作一個介紹。(二) 戲劇方法:不直接描述,作者讓小說人物透過自己的語言和行為來表現自己。也就是很自然的從人物的語言、動作中刻畫出來。(三) 小說人物談小說人物:借著小說人物的相互談論,把另一個人物給刻畫出來。二、 如何使人物突出?(一) 個人表現特殊:例如舉止、談吐、服裝、思想或者長相,也許是動作皆很特殊。(二) 用故事中的多數人物來烘托主角,那麼主角人物便能突出。(三) 對這個主角多加著墨。
三、作家只有在了解並進而同情他所意欲創造的人物時,才能賦予人物以真實的生命。初學者常誤以為他們必須憑空去想像或虛構人物,結果他們所創造的人物常流於不真實,沒有生命。小說中創作的角色,最好是作者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人物,如此才能抓住這個人物的一切,否則只能描述其外表,而無法寫到內心。所以必須養成觀察人們的習慣,儘可能利用種種方法去接觸各種各式的人。
小說人物的心理描述
一、對小說人物的表現,有表情、動作、服飾等外型上的刻畫,也有心理上的描寫。外型上的描寫是作家看得到,內心世界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然而小說人物的心理描寫往往比較易於表達他們的個性,因此小說中的人物心理是作者必需補捉細察的。
二、作者必須賦予主要人物不同的個性,因為有不同的個性,那麼他們對一件事物的發生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意見和處理行為。也因為有不同的看法、意見和行為,才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情節或者事件。三、小說人物的描寫比較重要的有兩種:一是寫命運的悲劇,一是寫社會的悲劇。大概以命運的悲劇來描寫人物,差不多比較偏向於浪漫主義,當然並非完全都是。如果要寫成一個社會悲劇,則幾乎偏向現實主義。塑造這個人物,同時決定人物是受命運的安排,而發生一連串事件,則屬於比較浪漫性的,屬於作者個人意願的。倘若人物的決定是因為社會原因,使他發生生命旅程中的波折,可能是寫實性的藉書中的人物來描寫社會的狀況。命運悲劇與社會悲劇的安排,全由作者自己決定。但若從社會現象之下發展這個人物的故事,必須要描述這個人物的社會背景,否則人物就會很凌空。四、在描寫人物心理時,作者要先有一個目標,或有話要說,而後再塑造上這個小說人物,這個小說人物的內心世界,可以從社會中眾多的人,綜合塑造成一個人物,再把他展現於小說中的人群社會裡,來看這個人物,生命中的趣味,他的缺點和長處。五、 一個人物的性格,跟他本身教育、生活背景、文化背景有闗。六、戲劇之中,大多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安排。小說情節亦如此。人物在活動當中,一定不能讓讀者在接觸作品時,就曉得這個人物的發展。然而作家要表現一個現象,或一個需要的事件,可以不必過份拘泥於故事的發展,而是讓人物自己去發展。所謂人物發展,是不同性格的人物處在一塊,所引起來的情節事件。七、如何呈現人物給讀者是文字的一種表現,有人喜歡在人物未出來之前,便是已經如聞其人,呼之欲出。有的人卻不大事先安排,讓人物自然出現,讓讀者自己感受。八、在塑造人物時,不必要把很多要讀者知道的關係和背景,先作安排或描繪,甚至於不必先作介紹,讓他自動的出現。再從他交往、言談中,使讀者了解人物的出身、社會背景、家庭環境。九、初學小說寫作的人,在人物心理描述方面,需加註意的是人物與人物之間的對話,人物的性格藉人物的對話來表現,因為他一張口便可知道他的個性。在某些情況下,必要製造環境使這個人物突出,使他表現獨特的語言。其次是用小說中自己的願望、;懊傷、回憶,以及他對一件事物的意見,來表現這個人物的個性。
小說的對話
一、對話是把小說中人物所說的話呈獻給讀者,讀者借著人物的對話和聲音,去了解人物的表情、性格和動作種種,因此對話在小說中便具有刻畫人物和促進動作的功用。所以對話的技巧乃是作者在下筆之前,必須認識、熟悉和準備的一項重要工作。
二、小說對話有兩個要素:一是自然,即人物身份的自然流露,什麼身份說什麼話。另一是可信,讓讀者能體會到是真正符合該人物,在某一特定時空下所該講的話。三、 先談自然:(一)小說所使用的對話,是一種尋找的性質,不是作者自己創造出來的。但也不是動筆時才去尋找,而必須平時大量的儲備,大量的吸收別人所使用的口語。(二)一個小說作者該有一個愛聽話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聽各種年齡、各種身份不同的人說話,而後貯藏起來。當寫小說時,便可以到自己的儲藏室找出適合該小說中的人物對話。四、 次談可信:(一) 為使人物對話可信,對話有時不免使用方言,但是也不能使用過多,而使自己的作品受到時空的限制。(二)一個人內在的一切,包括情感、思想種種,都是未成形的,也就是抽象的。說一個人老實,他從那兒表現呢?當然要從他的人生態度,實際生活中去察言觀色,他表現於外的是表情、動作和語言,對話當然也是其中的一項。因此小說中的對話實居重要的地位,尤以中國之小說為最,因為中國小說起源於說書,都是訴於聽覺的,所以特別注重對話。(三)小說要表達的一切,特別依賴對話。因為那些刻畫、描寫都投入到對話中來。所以一個人能夠完成他的造形,所能看到的行動、表情、動作和語言,中國小說都透過對話表現,因此對話所負的責任,本身就含有刻畫、動作和表情。(四)西方小說在形式上分得較清楚,因此不太仰賴對話。西方小說把中國對話中的刻畫描寫分開,成為直接的描寫,直接的刻畫,所以就不必依賴對話來表現。(五)現在一般的新小說處理,已經離開聽覺,把現代小說拿起來,我講你聽,幾乎是辦不到的事,而章回小說很適合用聽覺來接受。聽覺重視對話,視覺則是重在文字上,目前小說比較重在視覺的接受上。(六) 對話不能雜亂無章,也不是一個人的獨白;須能不失自然,而又不浮雜。(七) 廣義來說,人物的內在思維也是一種對話。
小說的文字運用
一、文字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樑,作者借著語言文字把思想和感受傳達給讀者。是以,一篇好的作品,往往需要看作者的文字運用是否簡潔流暢,恰到好處。
二、散文是以作者本身為軸心,是用所謂萬事萬物皆到心裡來。即是對外界的各種感受,化成各種感覺向外投訴。所以散文是用我心應天心,用天心去證我心的一種寫法。三、 小說與散文有些差異,小說必須有幾個元素:(一) 首先是事件:(1)有形事件,即行為事件。(2)無形事年,即精神事件。亦即我們心理的各種發展狀況,同外界一切行為所促成的事件。(二) 背景:即這一事件所發生的時空。再次是心理狀況,即這個人物在此一事件中,所產生的精神與心理的反應。四、小說的文字是生活語言做為重要基礎而產生的,比較廣博,生活性非常的強。使用這種生活語言時,要看不同的事件,不同的狀況來決定是用具體形象的語言,或是抽象概念性的語言。五、 小說文字運用時,首先考慮到的該是何種事件,怎樣特定的時空,再依據這些條件決定語言基礎。六、 文字運用技法:(一)勾勒法:即一個大場景,很多人物,我們不能像照相機一樣,每個人都平均的去照他。我們要像素描家一樣,去這裡勾一筆,那裡勾一筆,把整個景緻凸出來,把要點特性給勾勒出來,是屬於蜻蜓點水的那種方法。(二)砌刻法:即一個粗獷的人物,我們要像木刻家的雕刀一般,把這個人物深深的雕在讀著的心裡,一刀一刀費力的去刻他,把人物的形像刻出來。(三)暈染法:我們寫到杏花煙雨江南,柔美的空氣,靈秀的山水,遙遠的記憶和無限的思念時,就不能寫得太清楚,必須用感情的水份去盡量暈染,使它出來之後,朦朦朧朧的像詩一樣。(四)描摹法:如我們要離開一個親人,那麼讓我看看你的臉吧!讓我再看你一次吧!深深的看了一眼,那麼眉毛眼睛都看得很清楚,就需要用細細的筆去描摹。七、寫文章的方法千變萬化,文字的運用方面,是深深的寫、淺淺的寫、濃濃的寫、淡淡的寫。亦即我們用的這支筆,已不是一支單純的墨水筆,而是像畫家所用的畫筆。有時候是大筆,澆滿了水的筆,有時是擰乾的筆,能夠畫眉毛的那種紅豆相思筆。八、運用文字方面,初寫稿時,常把自己的個性凌駕在客體的、所創造人物的頭上。文字運用雖然是筆隨心轉,可是心卻要隨人物而轉,這都是有連帶關係的。九、小說的語言是完全同生活打成一片的,有多廣的生活,就有多廣的題材選擇度,要有多廣的題材選擇度,也必須要有多廣的生活來支持。十、文字之運用有所謂虛實,節奏有快慢,這是文章中,或小說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快的文字是實在的文字,就是場景要跳換的地方,或節奏需要快的時候寫;慢的文字是虛的文字,虛的文字要抓起來寫,就是用明喻、暗喻、主觀的比喻、客觀的比喻,然後用象徵的、暗示的、側面的,多種寫法去寫。
小說創作經驗談
一、先談興趣:興趣是作家寫作的要素之一,興趣是一種狂熱。
二、 其次談到小說的主題:(一) 小說中一定要有主題,因為主題是小說的靈魂。(二)主題就是作者通過小說的故事,所要表達的思想,如對事、對物、對人生的看法,亦就是作者的人生觀和社會觀等。換句話說,就是作者藉由他筆下的故事,要告訴讀者的是什麼事情,或要表達的是什麼看法,以及這個故事所呈現的意識型態。(三)主題應以客觀的手法,含蓄的呈現出來,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去評判,有很多初寫小說的作者,或技巧不夠純熟的作者,他們所寫的小說常犯一個毛病,就是幾乎把主題像喊口號似的喊出來。三、 第三談到題材:(一)主題是作者在作品中表現對人生的看法,題材則是故事的類別。兩者雖然不同,但卻必須互相配合才能使作品的藝術價值達到水準線上。(二) 主體、故事、人物,是構成小說的基本要素,小說中的故事是用來烘托、表現主題的;而故事裡不可能沒有人物。四、 接著談人物:(一) 有人物才能產生故事,有故事才能表現主題。因此人物在小說中佔有極大的份量。(二) 主角必須有代表性,才能成為重心人物,帶動整個故事的發展,在所有的人物中站起來。五、 人物描寫的方法:(一) 明述:很明白的,很直截了當的敘述。(二) 暗示:從別人的眼中或嘴中暗示出來。(三) 烘托:用事件去顯現人物的特別性。
我的小說寫作觀
一、每個人都有他的生活經驗,卻很難有共同的經驗,也因此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觀。由於人生觀的殊異,對於某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感受,自然會不相同。
二、做為一個作家,如何把聽來的故事,或所看到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加以剪裁組織和敘述,把故事表達出來,把感受投入而形成一篇好的作品,作家必要有豐富的想像力。想像力的動力有三:(一) 潛藏的意識,童年的,歪曲的,被埋葬的,零碎的幼年記憶。(二) 對大眾的關心,對廣大人群,甚至整個存在界的愛。(三) 對大地的鄉愁。三、 想像力如何培養?(一) 擴大生活面(二) 擴大關心面(三) 充實知識與常識(四) 對虛構加以深刻認識(五) 養成觀察與沉思內省習慣四、 小說創作技巧上的兩大課題:(一) 敘事觀點之鍛煉(1) 技巧觀點:作者採用哪種敘事觀點?對「觀點」的約束力有多少?或作者介入的程度?實質觀點:作者依據其自成系統的人生觀點,生命體認,而想表達於作品之思想、感情;還有就是隱藏在它後面的,作者的潛意識運用。(二) 語言的鑄造:三個境界:(1) 第三境界的語言,是把日常用語原本原樣──意象稀淡疏濫的詞語,直摘入文。(2) 第二境界的語言,是把平常日常語言過濾而用之,且合乎題材角色。第一境界的語言,是由第二境界,進而塑建作者自己語言,雖然還是過濾了的日常語言,且合乎題材角色,但這種合乎題材角色的日常語言,已含有作者獨有的色彩、韻律、音調、氣味、語法、句式、組合、語氣等等。一言以蔽之,就是屬於這位作家的獨有語氣世界的塑建。五、 一個作家在運用語言權利時,應遵守以下原則:(一) 自己看得懂。(二) 不妨晦澀,但要有目的,不可為晦澀而晦澀。(三)可以出現無法納入現有文法標準的語言(如瘋子的獨白,故意造成混亂等),但一般的敘述,應該是文法所能夠剖析的。
談傳記小說
一、傳記小說是以一個人物一生或半生的事迹為基礎,而寫成的小說。
二、 傳記小說既是以個人的事迹為主幹而發展的小說,便要搜集相關人物的材料。搜集材料有兩方面:(一) 直接材料:直接從日常生活中觀察、體驗來的材料。(二) 間接材料:取自歷史、讀書、或他人傳述故事中得來。依傳記材料可分為歷史性人物及近代人物兩種。三、寫傳記小說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時代的精神。偉大的人物,他的生平事迹往往影響時代,時代也給他帶來了撞擊。因此,他們的言行、事迹的功與過,都能代表他所處時代的歷史。四、 寫傳記小說,通常時間、精神,都比普通小說要花得多。五、傳記小說是否可以加入部份虛構呢?傳記小說和傳記不同的是,傳記小說還是小說,傳記則只是傳記,將人物的生平、事迹,一一儘可能真實的記錄下來。而傳記小說是以某一個人為主,把他的生平事迹當成主幹,另外可以讓它生出支幹。這些支幹都靠虛構,那麼在虛構中,當然作家可以自由發揮,但是不能離開主題人物的生平太遠,更不能脫離那個時代。此外,作家要顧慮到這個人物所代表的時代精神,為了表達這樣的時代精神,作家不妨運用匠心,加一些必要的虛構。六、技巧方面與普通小說並無不同,但最重要的是,作者要讓這個人物在筆下活起來,刻畫人物是傳記小說最重要的一點,倘若這個人物不能活起來,那麼這一篇傳記小說是不能算成功的。七、在寫筆下的人物時,最好作者自己的心書靈要溶入你這個主題人物,就是說你要把他當作是你自己,把他的思想當作自己的思想,他的感情,當作是自己的感情,他的一切都是屬於你自己的。寫傳記小說時,表面上是反過來的,你要將心比心,最好能夠把自己溶入於他的人格之中。要做到這一點,作者必須對這個人物的生前事迹詳加了解。作者必須要有司馬遷寫史記的精神,不但要從歷史文獻上尋找資料,並要尋訪當地老一輩的人,考察遺迹,儘可能接觸那個人物的生活世界,如此才更能體會出那個人物的精神,而生動的表現在作品裡。八、 成功的傳記小說要具以下兩個條件:(一)要表達出那個時代精神。如果那個時代精神沒能表達出來,換句話說,讀者讀這部小說,便不能很清楚的體會到那個時代的時代風氣、人們的思想、感情與生活種種。(二)這個人物當然有若干成分是虛構的,不過仍然可以使人感覺出在那個時代裡面,有過這樣的一位人物,他是受了時代的影響,說不定他對時代也有某種影響,這一點要能烘托出來,表達出來。
談科幻小說
一、最簡單的定義是:科幻小說就是幻想小說,包括科學以及幻想,可是以幻想為主。這裡所謂的科學常是偽科學,科幻小說中所提到的科學新發明,常是不切實際的。所謂科學,在科幻小說里只是一個工具,真正的目的還是在發揮作者的想像力。因此,現在很多人稱科幻小說為幻想小說。簡單的說,科幻小說是以幻想為主,利用到一些科學的常識,也可能包括偽科學知識的小說。
二、 科幻小說可粗淺分為以下幾種(細分則不只五種):(一)機關布景派:寫作者對科學多少有相當認識,甚至本人就是科學家。基他們的學養,機關布景派科幻小說作家事實上就是在搬弄各種科學機關利器,再湊上一個故事。(二)冒險或探險式的科幻小說:有點像以前寫人猿泰山的故事,這大多給小孩看,或給青年人看的,充滿冒險性。如『海底六萬里』,或者『到月球去』。(三) 社會科幻小說:寫一個未來的社會,或者一個與現在完全不同的社會,那麼它的種種情形,有稱烏托邦式的科幻小說。(四) 幻想小說:此種比較接近純文學,文藝性價值較高的科幻小說。(五)文以載道的科幻小說:作者多半是業餘哲學家,半路出家的科學家或職業小說家。他們並不在乎時間機器、機器人、四度空間等無聊玩意兒,而是想藉科幻小說來表達一些哲學思想。因此他雖然是用科幻小說形式,其實他是在批評社會。三、就寫作技巧來說,與小說基本上是一樣的,最大的不同就是科幻小說比較重想像力,作者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可以想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藉此來吸引讀者。四、小說除了五種之分外,還可以分為新舊兩派。舊派的科幻小說完全是講想像,就是機關布景類的冒險故事,以動作取勝,像正宗武俠片。新派的科幻小說就等於文藝武俠片,寫得比較有深度,但所使用的科學知識反倒少。
談武俠小說
一、如果武俠小說也能把『水滸傳』、『三國演義』這樣的小說放進去,武俠兩個字也能包容的話,則武是指止戈為武,俠是指真正的俠行,這個俠行是出自於內心,不但坐而言,而且是起而行的大俠之風。那麼武俠小說的定義應該慢慢擴大,『武俠』這兩個字還是有很大的範疇可以繼續推展。一般來說,武俠小說目前還沒有很明確的定義。
二、武俠小說是利用另一種方法表達,當然也是透過想像。然而應避免過多的幻想,因幻想的極限,使作品表現出來的變成不是文學,而是囈語。武俠小說就不應如此。三、搜集武俠小說的材料與一般小說的搜集方法無甚差異,但是在歷史資料的運用方面,應加註意,歷史的壓力有時很大,可以把你原想寫成一部武俠,而竟寫成傳記小說,因為你忍不住。造人名、地名時要有很大的深思熟慮,服裝款式和武功招式也需要搜集一些資料,否則一點都不懂的話,就很容易鬧笑話。四、 初寫武俠小說的人需注意三點:(一)有一個故事:先有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必須先吸引你自己,如果很吸引自己的話,才值得寫出來給別人看,否則自己都沒興趣?別人怎會有興趣。(二) 這個故事是否有意義?寫出的武俠小說,不僅消遣而已,它必須給人有所啟示和影響。(三)注意服裝、配合歷史背景,對招式、武功知識要稍微涉獵。此外多看看別人的武俠小說,觀摩學習。
推薦閱讀:
※《重生之財源滾滾》這本小說的題材怎麼樣?
※讀書筆記中評註式方法的含義是什麼?
※老虎機能掙好多錢
※《遮天》里都有什麼太古生物?
※書單|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定要讀的9本女性成長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