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月下追韓信:若非寒溪一夜漲,焉得漢室四百年!

在劉邦創漢立國的各位功臣中,有一個人絕對是功不可沒的。儘管,他的下場甚為悲慘,但不能磨滅他的功績。這個人就是漢大將軍-韓信。想當年,若不是蕭何"月下追韓信",哪有後來綿延四百餘年的大漢(西漢+東漢)王朝~

"蕭何月下追韓信"典故

秦末農民戰爭中,韓信仗劍投奔項梁,項梁兵敗後歸附項羽。他曾多次向項羽獻計,始終不被採納,於是離開項羽前去投奔劉邦。有一天,韓信違反軍紀,按規定應當斬首,臨刑時看見漢將夏侯嬰,問到:漢王不想得到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夏侯嬰見韓信所說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釋放,並將韓信推薦給劉邦,但未被重用。

後來韓信多次與蕭何談論,為蕭何所賞識。劉邦至南鄭途中,韓信思量自己難以受到劉邦重用,中途離去,被蕭何發現後追回,這就是小說和戲劇中所說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此時,劉邦正準備收復關中,蕭何就向劉邦推薦韓信,稱他是漢王爭奪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將之材,應重用韓信。劉邦採納蕭何建議,七月,擇選吉日,齋戒,設壇場,拜韓信為大將。從此,劉邦文依蕭何,武靠韓信,舉兵東向,爭奪天下。

據載,公元前206年,相傳韓信無奈不辭而別後獨騎北上,是夜,寒溪夜漲而道路受阻,蕭何星夜追至,力勸韓信回到漢中。「不是寒溪一夜漲,焉得漢室四百年」便出於此。

為什麼歷史給予韓信如此之高的評價?那得看看韓信到底做了什麼!

韓信

(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蕭何譽他為「國士無雙」,劉邦評曰:「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而「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韓信的評價。作為統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垓下,名聞海內,威震天下。

主要成就:虜魏、破代、平趙、下燕、定齊,濰水殺龍且,垓下破項羽。

一:早年落魄潦倒,身受胯下之辱

韓信為平民,性格放縱不拘禮節。沒有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常依靠別人糊口度日,很多人都討厭他。甚至韓信的母親在死後,他都窮得無錢辦喪事。當時有一亭長見韓信非凡夫俗子,韓信曾多次前往亭長處吃閑飯,接連數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把飯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開飯時,韓信去了卻不給他飯食。韓信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離去不再回來。

其後,韓信靠釣魚維持生活,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施捨,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淮陰有個屠夫,他侮辱韓信,說:你雖長得高大,也喜歡帶刀配劍,但其實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敢用你的佩劍來刺我嗎?如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人的面從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集市上的人都譏笑他,以為韓信真的很膽小。

這在史書上被稱為「胯下之辱」,有傳說韓信富貴之後,找到那個屠夫,屠夫很是害怕,以為韓信要殺他報仇,沒想到韓信卻善待對屠夫,封他為護軍衛,且對屠夫說:若沒有當年的「胯下之辱」,就沒有今日的韓信!

二:結緣蕭何,首戰告捷 初露鋒芒

夏侯嬰很賞識韓信並將其推薦給蕭何與劉邦,後來漢王任他為治栗內史,其才能仍未得到發揮。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蕭何也十分賞識他。當韓信與數十名不被重用的將官離開漢營時,蕭何星夜把他追回,並竭力向劉邦保舉道:要想爭得天下,非韓信不可。

於是,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韓信拜將後,劉邦問韓信定國安邦之良策。韓信竭力進言獻策,為劉邦制定了東征以奪天下的方略。劉邦聽後大喜,自以為得信晚。對韓信言聽計從,部署諸將準備出擊。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陳倉之戰

公元前206年六月,劉邦拜韓信為大將,韓信以「漢中策」助劉邦定「東向爭權天下」之方略。八月,韓信乘項羽進攻齊地(今山東大部)田榮之機,出兵東征。出征前,韓信派樊噲、周勃率兵一萬餘人佯修已被劉邦進漢中時燒毀的棧道,擺出出兵的架勢。關中守軍聞之,密切注視修復棧道情況,並派主力在此路線各個關口要塞加緊防範,阻攔漢軍進攻。

「明修棧道」之策吸引了敵軍注意力,當敵主力被引誘到棧道一線時,韓信卻率大軍西出勉縣轉折北上,順陳倉小道入秦川,渡渭河於陳倉古渡口,倒攻大散關,對敵人突發襲擊,輕易拿下陳倉城,打開守衛關中平原的大門。

敵將章邯從廢丘倉促率軍馳援陳倉,被漢軍擊敗,逃至廢丘、好峙。漢軍分路追擊,在壤東、好峙兩地再度取勝,圍其殘部於廢丘。接著,漢軍主力揮師東進,佔領三秦,奠定了與項羽爭雄天下的基礎。

可以說,這是韓信生平所指揮的第一個戰役,便初出茅廬一鳴驚人,成功創造戰爭史上由漢中進奪關中的戰例。韓信出其不意奇襲陳倉,在這一戰中,韓信的指揮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開始顯示其卓越的軍事才華。

三:虜魏破代,平趙下燕且定齊

虜魏王豹:劉邦兵敗彭城之時,司馬欣、董翳叛漢降楚,齊王田榮和趙王歇也反叛、與楚媾和。六月魏王豹以探母病為由回到封國後,就封鎖了河關切斷漢軍退路,叛漢與楚約和。劉邦派酈食其說服魏豹不成,八月任命韓信為左丞相率兵擊魏。韓信故意多設疑兵,陳列船隻假意要渡河關,而伏兵卻用木盆、木桶等代替船隻渡河,襲擊魏都安邑。魏王豹大驚,引兵迎擊韓信,韓信大勝,虜魏豹,平定魏國,改魏為河東郡。

破代之戰:劉邦採納韓信「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對楚實施戰略包圍的建議,在堅持對楚正面作戰的同時,給韓信增兵3萬,命其率軍東進,開闢北方戰場。劉邦派張耳與韓信一起引兵東擊趙王歇,北擊代王陳餘,活捉代相夏說、破代。

東進滅趙:公元前204年十月,韓信、張耳統兵幾萬欲過太行山井陘口進攻趙國,趙王與成安君陳餘陳兵二十萬在井陘口抗擊漢軍。成安君陳餘乃一個書生,陳余以「義兵不用詐謀奇計」韓信兵少而疲,避而不擊會貽笑諸侯,拒不採納李左車建議。韓信派人暗中探聽,得知李左車之計策沒被採納,非常高興。

韓信根據敵強我弱,士卒多數未經訓練,用"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戰術,經激戰而大敗趙軍,終在泜水(河北省魏河)斬殺成安君陳余,活捉趙王歇。此戰,韓信奇正並用,背水列陣,拔幟易幟,靈活用兵,出奇制勝,速戰速決,最終以少勝多,譜寫古代戰爭史上之光輝篇章,是古代靈活用兵、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脅燕之戰:平趙之後,北方諸國只余燕、齊。燕國雖沒有像太行山這樣的險阻,但國大兵眾、城池堅固,而漢軍遠離後方,連續征戰士卒疲憊。韓信採納李左車「先聲後實」之計,將軍隊屯住趙地休整,擺出大舉攻燕之勢。同時,韓信遣使者入燕,致書燕王,說以利害勸其歸降。

燕王聞知韓信取三秦、平魏、破代、滅趙之功績,早已嚇破膽,不敢與韓信交鋒。鑒於魏、代、趙等敗亡的教訓,燕王果然背楚歸漢。 韓信不費一兵一卒就迫降了燕國,不愧為名將,有勇有謀,有膽有識。

破齊之戰:公元前203年十月,韓信兵鋒直指齊地,齊王田廣派重兵以備漢軍。是時,劉邦遣酈食其遊說齊王田廣,齊王同意與漢和。韓信乘田橫、田廣正和酈食其縱酒作樂,疏於戒備,迅速率軍渡過黃河,襲占歷下,齊王、相國與一眾將領紛紛逃散。乘勢,韓信殺死敵將龍且進而攻佔齊都臨淄,後並分兵追擊,楚兵皆被俘。齊王田廣逃走不久被殺,漢四年(前203年)齊地全部平定。

四:垓下破項羽,封侯將相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劉邦、韓信等各路漢軍約40萬人與10萬楚軍於垓下展開決戰。漢軍以韓信率軍居中,將軍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後。韓信揮軍進攻失利,引兵後退,命左、右翼軍繼續攻擊。楚軍迎戰不利,韓信再反擊。楚軍大敗,項羽軍隊不斷收縮,退至垓下,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被漢軍重重圍困。

楚軍屢戰不勝,兵疲食盡,韓信又用"四面楚歌"之計致使楚軍士卒思鄉厭戰,軍心瓦解,韓信乘勢進攻,楚軍大敗,十萬軍隊被全殲,項羽敗退至烏江,被迫自刎。垓下之戰,是楚漢相爭中決定性的戰役,既是楚漢相爭的終結點,也是漢王朝繁榮強盛的起點。

垓下之戰後劉邦於是還至定陶,馳入韓信軍中,收奪韓信的兵權,後改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江蘇邳縣東)。

五:功成被貶,結局甚為悲慘

項羽兵敗後,其逃亡將領鍾離眛因素來與韓信交好,就投奔了韓信。劉邦記恨鍾離眛,且聽信韓信之謀反。後,鍾離眛自殺而亡,韓信持鍾離眛首級去謁見劉邦。劉邦令武士把韓信捆綁起來,放在隨從皇帝後面的副車上。韓信曰: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今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劉邦斥其謀反,給韓信戴上械具,待回到洛陽後又赦免了韓信的罪過,改封他為淮陰侯。

漢高祖十年(前197年),陳豨(xī) 反叛(過去是韓信的部將),自立為王,劉邦帥兵親征。期間,韓信以告病為由未隨劉邦親征,在京亦有疑似響應陳豨之舉措,被密告於呂后,被呂后與蕭何設計殺害於長樂宮,至此,韓信英雄的一生終於走完了。韓信死後,劉邦誅滅其三族,即將韓信父族、母族、妻族三族的人全部誅殺。

小史個人愚見:

在漢初三傑(蕭何、韓信、張良)之中,後人嘆惜韓信一世英雄,卻最終死於婦人之手。在西漢諸功臣中,韓信之功,可以說是"功高無二,略無世出",但同時他也是西漢第一個被誅殺的功臣。

關於他被誅殺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一說,韓信功高震主,手握重兵,成為劉邦的心病,不得不奪其兵權,他的被殺完全是屈殺功臣,謀反只不過是個名義上的借口而已;二說,韓信擁兵自重,自立為王,野心日漸終有反叛之心,他的被殺完全是因為謀反叛亂所致。

可是,我們卻不得不感嘆韓信之開漢立國的功勛,倘若當年月下的蕭何沒有追回韓信,那後面這一系列的攻伐謀取之事,在當時的諸多歷史人物中又有誰能勝任?張良嗎?非也,一介謀士而已;蕭何嗎?非也,後勤管理者。

讀史明志,翻翻書,看點兒歷史~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男人和女人的經過一夜之後.汗。。。。
什麼樣的面相有望一夜暴富?此處有肉,不愁錢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今生,只借你一夜
一個夜晚能發生多精彩的故事?

TAG:韓信 | 一夜 | 蕭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