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惡搞的漢侯:劉邦親侄子
墓型「三室一廳」全國罕見
「鍋里盡了」,在現在來看,應該是個頗具網路精神的不錯的網名。但假如這個封號是以天子的名義賜給自己近親的,就有點近乎於惡搞的性質了。然而,漢高祖劉邦就的確在2000多年前把意為「鍋里盡了」的「羹頡侯」賜給了自己的侄子劉信,其原因是劉信他媽,也就是劉邦的大嫂,在劉邦還正處於叛逆青春期時少管了他一頓飯。
肥西縣花崗鎮的合安公路旁一個名叫「舒王墩」的漢墓,收留了被惡搞的「羹頡侯」劉信的遺骨。而對劉信深表同情的當地人眼裡的劉邦,可能不是那個擊節高唱《大風歌》的一代高祖皇帝,而是更接近於元曲家睢景臣《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中的「劉三」。 一頓飯留下擊釜之怨相傳年輕時的劉邦混跡鄉里,喜歡和酒肉朋友一起喝酒、賭博、吹牛。因為自己沒有什麼收入來源,他就經常帶著酒肉朋友到哥嫂家蹭吃蹭喝。時間長了,他嫂子就有點不樂意了。有一天,當劉邦又一次帶著一幫小兄弟走進家門時,他嫂子便忍不住拿起鍋鏟,狠狠地敲鍋嚷道:「光了!光了!」敲鍋聲弄得劉邦一下子紅了臉,從此便留下了「擊釜之怨」。
劉邦當了皇帝之後,大封近親為王為侯,但唯獨就是不封大哥的獨子劉信。大嫂見別人家都得了爵位,自己的兒子遲遲沒有消息,便跑到太上皇劉瑞那裡去爭吵:「信是你的長孫,是皇上的親侄子,連親侄都不封爵位,天下有這個理嗎?」 太上皇劉瑞於是便跑到劉邦那裡問其原因,仍不忘擊釜之辱的劉邦生氣地說:「大嫂這個人寡情寡義。」劉瑞調解道:「你大嫂守寡多年,帶著孩子過日子,挺不容易的,看在你大哥的面上,不封王,也要封侯啊。」太上皇親自說了,劉邦自然要照辦,但在下旨時,卻頒了一個刻薄名字「羹頡侯」。 死後還在「興修水利」 雖然封號不怎麼好聽,但劉信來到肥西和舒城之間的這塊封地後,還是做過不少好事。上任伊始,劉信看到「龍舒水源出西山之峻岭,勢若建瓴」,而崗區多乾旱。當年十月,劉信就率萬眾於舒城縣七門山下開鑿七門堰,修渠建閘,引龍舒水(今杭埠河)灌東北部崗地800頃。同時,又於七門嶺之東修築烏羊堰、曹澤堰,「灌田三萬餘畝」。解除了轄地農田遭受乾旱的威脅,使農業得以豐收,耕者安居樂業。至今,七門堰仍是當地重要的水利工程。
劉信生前為興修水利做了好事,死後還無意中又做了一件好事。舒王墩附近有個九連塘,相傳是舒王墩封土的取土地。九連塘由九個水塘組成,每兩個水塘之間有塘埂相隔,呈弧狀連接分布,形成一個龐大的水庫,所以當地鄉民又稱之為「連心塘」。九連塘時代久遠,成於何年史志無考。不過當地流傳著一則民諺:「上有七門堰,下有九連塘,大幹三載不求天,木龍(水車)攪水上乾田。」 九連塘雖是劉信的無意所為,卻為當地百姓帶來了好處。正因為如此,羹頡侯也被百姓尊稱為「舒王」。 「鬼吹燈」的真實版 舒王墩在數十年前高近40米,直徑約70米,規模非常之大。解放後,舒王墩旁邊開設了一個磚瓦窯場,從舒王墩上取土燒窯。再後來合安公路修路需要墊高路基,也從舒王墩上取土。漸漸地,舒王墩越來越矮。據當年參與舒王墩考古發掘的吳??兵介紹,2000年,舒王墩漢墓被打開後,考古人員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分布在墓室四周有5個盜洞,每個盜洞都是從上面一直挖下來,直徑都有2米左右。舒王墩的封土距離地面原先高近40米,而地下還有10多米。從50多米高的土墩上挖盜洞下來,而且盜洞直徑達到2米,可見當時盜墓賊的本事之大。
正因為這幾個盜洞,舒王墩墓室上面的蓋板已經全部被破壞了,墓室里堆積了大量泥土,四周的墓壁木頭也都遭受嚴重破壞。在其中的一個盜洞里,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個唐代的茶壺形狀的器皿,由此可以分析,舒王墩早在唐代時就已遭受盜掘。如今,這個盜墓賊留下的茶壺,也成了古董文物,與舒王墩發掘的漢代文物一起保存在肥西縣考古所。 隨屢遭盜掘,舒王墩漢墓還是出土了瑪瑙器、銅器、陶瓷器、漆器、骨角器等大量文物,但惟獨不見墓主人的屍骨,棺材也只剩下了蓋板。吳??兵說,當時考古人員就猜測:盜墓賊可能因擔心在地下停留時間過長而缺氧,又急於將大量陪葬物品運出墓室,就用盛放墓主人屍骨的棺材裝上陪葬品,一起通過盜洞吊出去了。 如今在舒王墩遺址的旁邊,還堆積著一段高約兩米的土牆。吳??兵說,這個土牆就是當年舒王墩的墩腳封土,提鼻嗅去,依稀還有股漢朝的味道。推薦閱讀:
※【大世界觀官方文學】大世界觀的幽默(包括笑話、段子、腦筋急轉彎幽默)七則(陸)
※我們來認真探討一下《哆啦A夢》中的「栗子饅頭問題」
※求你玩壞它!拜託了!
※想想以往愚人節被整的經歷,今年誓要用這本秘籍做一個高調的戲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