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你是洪承疇……

(這期的故事開始前,首先要向各位讀者道個歉,在上期的文章中,筠蛋出了個愚蠢的筆誤,將商洛山寫成了在河南>_<>

李自成暫時消停了,但並不代表崇禎就可以消停了,那些把李自成趕得嗷嗷直叫的將領們也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因為遼東又不太平了,皇太極趁大明在家裡忙著打孩子之際,帶著人天天撓人家後門。崇禎十一年,皇太極鬧得崇禎受不了了,因為八旗軍的鐵蹄快要伸到京城腳下了。皇帝決定從平造反的成功將領中挑一個去東北平滿洲人,這個被御筆欽點的將領,就是在平叛中戰功顯赫、曾經的五省軍務總督、兵部尚書洪承疇。

當時,洪承疇被授予的官銜是薊遼總督,這個詞大家看著應該是面熟的,因為當年袁崇煥乾的和這個類似,洪承疇的心應該跟袁崇煥也是類似的,他相信自己掃蕩中原民變的魄力一樣可以在遼東爆發駭人的光芒。

洪督師抵達之時,正是皇太極圍攻了松錦防線之時。因為孫承宗和袁崇煥當初打造的這條鐵壁長城太堅固,再加上大明王朝特產的大炮一路伺候,皇太極再攻錦州,十有八九會重演他曾經的噩夢,這次他學聰明了,準確來說是有人教他學聰明了,這些教他的人,是來自大明投降的漢將,他們深諳大明的軟肋,也了解皇太極長處,他們告訴皇太極,要打持久戰,留在錦州用長久的方式圍困,這樣雖然久攻不下,卻也可以曲線取勝。於是滿洲人在錦州附近紮下了新根,不僅修城駐兵,還「圈地運動」原地種糧,打的就是心理消耗戰。時任錦州守將的是著名的祖大壽將軍,祖大壽看見皇太極在他腳底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連忙向朝廷打報告求援,朝廷就讓剛來的洪承疇去救錦州之急。

其實大家應該也看得出來,皇太極在錦州門口種地又能怎麼樣呢,讓他種去唄,反正城池他一時半會肯定是打不下來,洪承疇也是這麼想的,他打算跟皇太極慢慢耗,錦州他不可能圍一輩子,看形勢見機處理才是上策。不過中央可不這麼想,崇禎這個孩子見不得他家門口有人造次,他寧可把眼珠子一下子摳出來也不願意一顆沙子在眼睛裡慢慢揉揉出去,他給錦州下了一封諭旨:「剋期進兵」,意思就是你看著趕緊跟他們干吧!當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為充分響應皇帝號召,還制定了一份詳細的出兵計劃給洪承疇參考。雖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崇禎顯然沒有這樣的高覺悟,他不僅給了洪承疇不合適的最高指示,還給錦州派去了一個監軍,即看著洪大人的監視器,逼他趕緊出兵進攻。

出還是不出呢?按照實際來,明軍跟八旗軍打野戰贏的幾率幾乎是沒有,這在萬曆時期已經有過慘痛教訓了,更別說到了崇禎這會兒戰鬥力又下了好幾個台階,但是按照局勢來,上上下下盯著洪承疇出兵的眼睛不下十雙,如果不打就是抗旨不遵,他,別無選擇。

崇禎十四年七月,轟轟烈烈的松錦大戰拉開了帷幕,洪承疇帶著十萬大軍跟皇太極玩兒命去了。在松山大戰前,洪承疇曾這樣鼓舞將士:「守亦死,不戰亦死,如戰或許死中求生,不肖決意孤注一擲,明日望諸君悉力而為。」看得出此時這位將軍是抱了必死的決心上的,他也清楚,此番跟滿洲人死磕勝算太小,只有孤注一擲才有可能出現奇蹟。

另一方面,多爾袞將信息第一時間報給了皇太極,皇太極帥兵親自督戰。八月,八旗軍將松山、杏山要道全部圍堵,洪承疇陷入「瓮中捉鱉」的困境,一時間松山孤立無援,四面楚歌。而他手下的各路將士,臨了思考的都是到底逃跑還是投降,軍心渙散,局面瀕臨失控。首先逃了的總兵名字叫王朴,這個名字終將被歷史唾棄,當大家都指責洪承疇叛降時,不妨先想想這個讓明軍徹底崩潰的始作俑者,因為緊接著其它總兵也跟著紛紛逃跑。

戰爭的結局毫無懸念,明軍大敗,將士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洪承疇光棍一般守著最後的城池防線,朝廷給他的指示是,堅持住!後援馬上就到!其實哪有後援呢?不過就是讓洪督師能撐一會兒算一會兒自求多福罷了。洪承疇在城裡撐了半年,想盡各種辦法突圍,卻一次次失敗,一向無所畏懼、叱吒風雲的洪承疇此時真的是束手無策,原地等死而已,到底能等多久,聽天由命。

結束的日子不遠了,崇禎十五年,是洪承疇為大明死守的最後日子,他手下一名副將叛變了,將梯子偷偷放下城,將皇太極引進去,並把他的領導洪承疇獻給了敵方。洪承疇的戰敗看起來真的十分兒戲,沒有馬革裹屍的悲壯,沒有以死明志的忠烈,整個是被擄走了。

但是大明內部並不了解真實的情況,他們只有來自前線各種版本的傳聞,有說洪承疇逃了的,有說他叛了的,不過最多的還是相信洪總督已經「殉節」了,有從遼東回來的報告有板有眼地說,洪大人臨刑不懼,只求速死。崇禎聽說洪承疇殉國了,十分悲痛,他親筆批示:「承疇節烈彌篤……速與優旌,以慰幽忠。」並且高規格設置祭壇追緬,痛哭淚下。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洪承疇並沒有殉節,而是被皇太極擄走,百般勸降。據說洪大人最初是相當堅強的,但是這個人貌似是處女座有潔癖,衣服上掉了點灰塵都細細彈去,這個舉動被一個漢人官員看在眼裡,告訴皇太極,此人連衣服都捨不得臟,肯定百般惜命,果然,在皇太極親手給他披上一件衣服時,這位將軍深嘆「明主矣」,便乖乖投降了。有些亂七八糟的「秘史」還說大玉兒什麼的參與了,這些藝術想像我就不評價了,大家最多看看就行了。

洪承疇的叛降,在歷史上引來了鋪天蓋地的罵名,如果說袁崇煥還是個有爭議的民族英雄,洪承疇基本是個沒什麼爭議的叛徒,不過他在崇禎死之前確實沒為大明的覆滅踹過窩心腳,他是在後來清軍處理南明的時候才出了力。但是皇太極要的也不是洪承疇幫他打什麼實戰,對於忠貞正氣的大明,一個洪承疇這樣標誌性的人物的叛變,對於其精神上無異於毀滅性的打擊,這就夠了!有一副著名的對聯: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承疇),讚揚的是重節死去的史可法,諷刺的是貪生怕死的洪承疇。包括洪督師歸順了的大清政權,在乾隆皇帝時期編的《貳臣傳》,也毫不留情地將這位投誠於他們的好朋友拉入了「不忠」的黑名單。

那麼多人罵洪承疇,他不冤。不過我有時也會想,那些x爹x娘痛心疾首地罵洪承疇的人,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做?

洪承疇為什麼叛降?他不是天生的狗腿,他也是學程朱理學及第上來的。他之所以不給大明幹了,第一,失望。大明中央武斷地下錯誤命令,前線就要將錯就錯送死,崇禎這老闆太不夠意思。第二,絕望。明明是一致禦敵,逃了的總兵多如牛毛,看著這潰不成軍的隊伍,洪總督很絕望。第三,前輩。不說別的,一個袁崇煥就夠了,還有熊廷弼、楊鶴,前車之鑒實在是血腥,想想也醉了。綜上所述,洪承疇真的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給大明賣命的必要了,他也是人,有血有肉的人,這是多年宏觀角度往往忽略的人性的要點。

但是,洪承疇不是個一般人,他是當時唯一手握攘外與安內兩邊戰局的最高統帥,他引領著朱明王朝岌岌可危的黃昏最後的精神,他的身上有許多人傾注的許多感情,這一點,他的叛逃就足以引起代代的罵名。

大家不妨也想想,如果你是洪承疇,你會怎麼做?

(本文為【大明的日落】系列之二十五

如果你覺得這個作者的文章寫得好,就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他(她)一下吧:)。


推薦閱讀:

洪承疇——從名將到名奸
洪承疇別傳
揭秘皇太極奪取中原的引路者:出招直指殘明「死穴」|洪承疇| 清軍
歷史人物 — 洪承疇

TAG:洪承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