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前行廣釋》134課輔導筆錄

《前行廣釋》134課輔導筆錄

尤其今天所講的教言有它非常殊勝的地方。總體來看可以歸攝為三點:

 1、在行住坐卧,自己的生活當中如何與上師不相遠離的方式去憶念大恩上師,即在出定位(座下修法)時如何修上師瑜伽

雖然在顯現的色身上不一定能夠總見到上師,但是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我們的心從未遠離過上師的教言會在本堂課中學習,進而大家會生起極大的歡喜心。

2、當我們碰到快樂和痛苦的種種自心所迷亂顯現時,如何將其轉變為修行之方便

3、作為末法時期的眾生,對密法的興趣非常的強烈。

這方面也是印證了寧瑪自宗全知麥彭仁波切曾經在《勝利道歌》中的教言:到了末法時期,無上大圓滿度化眾生的能力越來越顯得超勝於其他所有的宗派。在學到後面會知道,一旦想要涉及密宗修法,首先的條件就是需要灌頂,若未依靠密宗的灌頂,則不可能真正趨入到密宗金剛乘修習。密法本身就是聞解脫、見解脫、系解脫、觸解脫,其功德確實很大,那麼密法的前提就是要接受灌頂。

這樣的上師瑜伽(應用到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當中),行走的時候將上師觀想在右肩上方的虛空中,作為右繞的對境;這樣的上師瑜伽(應用到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當中),行走的時候將上師觀想在右肩上方的虛空中,作為右繞的對境;

安坐的時候將上師觀想在頭頂的虛空中,作為祈禱的對境;要有一種憶念:上師一直在自己的頭頂上方恆時關注著我,加持著我。

享用飲食的時候將上師觀想在喉間,作為飲食獻新的供養處

這些修法的要點都是有一顆能夠憶念到上師的心態,若是長年累月的串習這種心態,終歸有一天遇到無常之相,(通俗的講)每個人死法各不相同,死的處所、死的時間都不相同,但依靠長時間的串習,即從未離開上師的加持和護佑,則在突然面臨死亡的一瞬間,就容易觀想起來自己的大恩上師,如此則解脫離自己確實是非常之近的,很容易在臨終時獲得解脫的果位。

躺下的時候將上師觀想在心間,作為所知入瓶的攝要。人的一天就如同一切輪迴一樣,每一次「臨終」睡夢時相當於臨命終時的階段,故若在睡夢之前有意識的安住在以上的觀修方法中,觀上師於心間的攝持下慢慢進入夢境。當然在睡著之時,大家都什麼都不知道了,昏死一樣的。但若有此觀修的習慣,則在我們臨終之時,在中陰身時,雖然尤其在投生之前還會有昏厥的相,但在昏厥之前,我們會習慣性的祈禱上師,如此還會有解脫的機會等等方方面面的作用和必要,可以使得我們在諸多的機會當中有解脫的因緣在。

總而言之,隨時隨地將自己的住處觀想成真正的銅色吉祥山,擁有這樣的正念;關鍵的就是要想跟上師、佛菩薩相應,主要是靠觀修。依靠如是的觀想,自己能夠時時觀想、時時憶念,則佛菩薩就自然具有能力和意樂。只要是我們真正在因上用功,能夠如理如法的實際做到,而非僅僅前面幾個星期感覺特別新鮮,時時刻刻都憶念上師於自己的心中,過了一段時間後,慢慢又沒什麼感覺,開始淡忘,一忙碌就忘了想、全部丟掉,又恢復到原狀。這樣是不可取的,這就像是一壺水始終燒不開一樣,熱一點又放涼了,不斷的放涼,如此是起不到作用的。因果的奧秘是非常甚深難測的,它跟自己的意樂、根基、福報有關係,每個人都沒有一個固定的安排,在幾個月內就現前什麼驗相等。我們只要在因上好好的下功夫,這個果就不求而自得,有一天會慢慢改變自己的相續,乃至於直接帶來解脫的功德,對於這一點,一定要有誠信心。關鍵就在於是否有毅力常年累月的如是觀修,即依靠上師瑜伽將所有這些法全部轉為修行之方便。

「總而言之,隨時隨地應將自己的住處觀為真正的銅色吉祥山,如此恆時不離正念:將一切顯現觀為上師之身體、恭敬誠信,如果罹患疾病、出現魔障等不如意之事則應觀想這是上師以大悲恩賜與我盡除惡業的方便,應心生歡喜,不應生起斷除之心,如果獲得幸福安樂、豐衣足食、善法增上等順緣時,則當了知這些都是上師的大悲所致,不應心生我慢得意忘形;

我們大乘修行人的心特別堪能的,佛教徒絕對不是心特別蠃弱的,然後找一個避風港,想把自己藏這裡避風港裡面,遠離和躲避這個痛苦,這個佛教的特色點,這個談不上。反過來,真實的學佛者不局限在下士道希求人天福報,這是屬於下士道的皈依,這一點佛教並不排斥。

起碼要從教言上了知,我們的心態不能夠太蠃弱了,所以我以前經常講,你學佛第一就是要遣除不健康的心態,負面不陽光的心態,這些可以在學佛最開始時就可能把它斷掉,調整過來,原因是真正學佛法的人他的心是非常健康的,很堪忍、堅忍,所以在這個情況下他對於所有痛苦和違緣能夠接納:這是上師大悲的恩賜。

世間人也說法人碰到十件事十有八九不如意,只有一二件比較如意事,這是娑婆世界本性如此,我們在這裡沒辦法求到完美圓滿。你就是面對這樣一種環境,現前一種善惡參半的世界,就不要在這方面希求圓滿,

一個修行需不需遣除違緣呢?需要!這一點是肯定。跟這裡所講的道理不相違。這裡所需的上師瑜伽,它的用意側重力在於自相續不產生過度的不好分別念,清凈心的一種串習力量;另外一個就是遣除我們心態過於羸弱不好心態,但是觀待我們實際情況,我雖然也是大乘修行,這個道理我今天也是明白的,然後font=Verdana]在我碰到實際違緣時,我都能坦然接受,我確實能夠接納這個違緣,並且將它轉為道用、修行方便的力量,這個時候我心相續成熟,那麼就跟這段上師瑜伽的修法是非常相應的。

看一下世界上不學佛的人,他們外相上是物質是極大的豐盛有一些福報不錯受用圓滿,但是他們心裡的痛苦是沒有人能幫他解決的,所以由為地感恩上師,這是沒什麼可說的。任何事情都好和壞的一面,沒有絕地的好事和壞事,關鍵是你的心如何把握,能調伏自己的心,那麼好壞事都是好事;不能調伏自心,那壞事也是壞事,好事也是壞事。其實這是我們要了知,我在碰到順緣具足的時候,一定要了知這上師的大悲加持。

前幾年我看到德蘭修女的一些傳記和自傳,看了以後,顯現上她是外道的修行者,但是我最感慨的是  她的一顆祈禱的心,確實她那顆時時刻刻祈禱的心,她這個時刻祈禱的心做成了,這實際上我只是上帝手中的一支筆,上帝讓我這樣做就這樣,她做什麼事都沒自居,她從來都是認為她是上帝的事業,我只是使用它這裡一種意義來表達,這個事情做不成時,她就想可能現在上帝並不著急讓這件事情成辦,她的心裏面很坦然,這一點是特別讓人讚歎的

另外一方面,如果禪修時出現疲厭、沉掉等現象,要觀想自己的心與上師的智慧成為無二無別,護持實相見解的自相。

   這就是修行法門,修行必定有座上座下的修法。

   

   

   若因觀修等持而出現疲厭、沉掉等,則觀想自己的覺性(自心)與上師的智慧成為無二無別,護持實相之見。聚精會神地祈禱上師並念誦:

   嗡啊吽班扎格熱班瑪斯德吽

上師說按我們傳承一般要求念一千萬遍的。現在這個數目,很多道友因為時間方面的問題,是相當困難完成,但是如果有些有毅力的道友,長年累月這樣堅持,那麼五年十年安排修行,也能把一千萬蓮師心咒圓滿完成的。那我是真正很隨喜的。這樣子心力和對法意樂絕對遣除你的所有道障和違緣,順緣絕對是一個增上的相。

   倘若如此修持則一切顯現均現為上師與本尊,一切行為都將成為善法。

米拉日巴尊者是如何裝他的生活轉為道用的方法。

    如米拉日巴尊者說:「我行顯現轉道用,六聚自解之走式。

   若坐無偽本來住,精華實義之坐式。

      若食享用空性食,斷除二取之食式。

      若飲痛飲念知泉,堅持不懈之飲式。」

不僅如此,而且入了密宗金剛乘後,無論破誓言酬補清凈或允許修持生圓次第、大圓滿等一切道或不出現障礙、不步入岐途及功德資糧與日俱增等全部都依賴於能成熟之灌頂。如頌云:「密宗未依灌頂無成就,猶如舟子手中無船槳。」又云:「未受灌頂無成就,沙子無法榨出油。」

能成熟的灌頂、能解脫的竅訣。

   灌頂,讓你可以驅入密宗,可以讓人具足資格得到自相續成熟,可以讓人去修行密法,可以清凈你每份誓言的罪業,可以使得你清凈業障功德增長,但是它不代表解脫。灌頂只是相當於授權,我們今天在這裡學習,就是講到什麼樣才具足灌頂,是需要二因四緣,要有這樣的條件,得到灌頂才會這樣功德的出現,那麼首先第一個,二因就俱生因和相應因,當然這裡我們比如平時所講,相應因和俱生因的法相名詞有點不一樣,那我對通常的解釋不做過多的解釋,那你們只要記住這裡密宗二因是具體哪些條件,這一點要牢記,

首先第一個

一、相應因:受灌頂者自身諸根具足,風脈明點心等堪能,有聽聞、接受等能力,也即自身的因緣必須具足。

二、俱生因:灌頂時所需的一切條件,像寶瓶、佛像、甘露等要具足,而且是經過具德上師開光及加持過的。

一般來講,如果不觀察合格與否,這兩者都容易具足。但要具足四緣,相對比較困難,所謂四緣,即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

比如第二個,我們來看四緣當中的因緣。

一、因緣:可以接受灌頂的法器,即具有信心及智慧的弟子。

一般來講,外利灌頂[ 《大幻化網》中講到五種灌頂:外利灌頂、內力灌頂、深密灌頂(即秘密、智慧、句義三灌頂)。](即利益灌頂)要求弟子具有信心,而在內力灌頂(即能力灌頂)的五種灌頂中,聽聞灌頂與修習灌頂,要有自利解脫的心;

傳講灌頂與奉行事業灌頂,要有利他的心;金剛王權灌頂,要有自利利他的心。

二、增上緣:是指具相的金剛上師。金剛上師是最殊勝的誓言,在灌頂中,作為金剛上師,本法的所有念修一定要圓滿。比如,如果灌的是金剛橛的頂,那金剛橛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一定要修過,並達到如量標準,咒語要念誦圓滿,而且最好親見本尊,或者至少要在夢中見過。

總之,作為灌頂上師,對密宗的見修行等各個方面,必須要有定解,而且要有一定的修行能力,這樣才有灌頂的資格。

三 所緣緣:具有殊勝能力的灌頂物、咒語、等持等,是所緣緣。這是弟子和上師都要具足的。

四、等無間緣:灌頂儀軌等這些次第,以前前為因,而生後後故,前前的為等無間緣。

首先具法相之金剛阿闍黎令我們入壇城後賜予灌頂稱為基灌頂;

然後依靠上師瑜伽,不觀待他緣而自己受持四灌頂稱為道灌頂;

究竟果位時獲得廣大光明及甚深光明兩種意灌頂,現前圓滿正等覺稱為果灌頂。

所以上師瑜伽具有清凈圓滿成熟,圓凈熟這三種不可思議的甚深要訣。

所以實修正行不能捨棄的所有的前行法。

但尤其是觀修生圓次第等時依靠上師瑜伽法而受持道灌頂,

這就是前面我們說的每天自己依靠觀想上師三處發光融入自己三處的這種道灌頂的修持,也是每天都要修持。

是每一座開始必不可少的殊勝要訣。

所以在閉關的時候,自己修行的時候,這種道灌頂的得受每次都必須要修盡。這是講到它的關要的地方,哪怕修正行,也是如此。

若是具有敬信、誓言清凈之人,僅以圓滿修持上述的上師瑜伽道也可不觀待正行而往生妙拂吉祥山。

在那清凈剎土中通過四種持明之道將會比日月運行還迅速地獲得普賢王如來果位。


推薦閱讀:

2016年執業藥師葯事管理與法規輔導16
受性侵犯的女生的心理輔導方案
四柱入門輔導(二)
學生輔導點竅之九:先天太極
蔡昔瓊《四柱入門輔導》第二課

TAG:輔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