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中英兩國軍事實力對比,清軍真的必敗無疑嗎?

萌歷史

談史論道,以史鑒今,

用潘金蓮的細膩與西門慶的任性為你講述古今故事。

來源:騰飛說史 頭條號

戰爭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兩國軍事力量之間的對抗。鴉片戰爭是清軍與英軍的軍事對抗,要判斷清王朝能否獲勝,首先要考察清王朝的軍事力量。

滿清入關之時,已經配備一定數量的鳥槍了。

以往人們對於鴉片戰爭時期的清軍裝備,有著錯誤的認識,認為清軍是用大刀長矛和英吉利鬼子的洋槍洋炮干。其實,清軍用得也是火器。清軍火器普及率達到了50%。

一、西方火器為什麼會趕超中國?

西方火器後來之所以會趕超中國,究其根本原因,不是說誰更聰明誰更笨的緣故,而是中國明清兩代長達500年的統一王朝,治世太長了,亂世太短了!太平盛世,軍事技術沒有自我更新的需求,失掉了發展的動力。相比之下,西歐卻是列國混戰,如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經常打仗,對軍事技術的革新非常的看重,有技術進步的動力存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之前,中國最後一次大規模的內戰是三藩之亂,之後的戰爭都是同落後的少數民族打仗,根本就沒有革新軍事技術的動力。三藩之亂時,清軍的火器可以說與西方的火器是沒有多少差距的。

二、明代時期,火器技術與西方是平行的。明代的神機營是當時世界上裝備技術最先進的部隊。

明代有神機營威力無比

全營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騎兵1,000人;炮兵400人(管理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共計官兵5,000人。 裝備火器:霹靂炮3,600桿(步兵火銃);合用藥9,000斤;重八錢鉛子900,000個;大連珠炮200桿(多管火銃);合用藥675斤;手把口400桿(炮兵防身用手銃);盞口將軍160位(野戰重炮)

神機營為了能夠保證長時間持續的射擊,通常使用「三段擊」戰術,此戰術分為三排,前一排首先由處於隊列第1、3、5、7、9、11等位置的士兵射擊,再由處於隊列第2、4、6、8、10、12等位置的士兵射擊。前一排的士兵在每一次射擊之後,馬上將火銃遞迴中間一排的士兵,同時從中間一排的士兵手中接過裝好彈藥的神機銃。中間一排的士兵一方面負責從前排士兵的手中接過射擊之後的火銃,並向後傳遞給第三排的士兵裝上彈藥;另一方面負責從第三排士兵的手中接過已經裝好彈藥的火銃,並向前傳遞給前一排的士兵,如此反覆輪換。

明代至明成祖以後,也是長期的太平盛世,軍事技術開始落後於西方,但是明代積極學習了西方的科學技術,傳教士將西方最新的火器技術傳回中國。

嘉靖年間,明軍引進了西班牙的「火繩槍」(火繩槍是什麼東東,後文將著重論述)。此外明代還引進了西方的「佛郎機」、「鳥銃」、「紅夷炮」等最新的火器裝備。

佛朗機炮

三、清代康熙年間的火器也並未落後於西方——清朝的火器營

清初時任用傳教士與火器專家研製各種火炮以攻打南明政權、平定三藩之亂並與沙俄交戰,1631年仿造了紅夷大炮(因為清朝忌諱「夷」,改名為紅衣大炮),並開始大量裝備軍隊。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清朝廷製造了神威無敵大將軍炮,此炮曾在雅克薩之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此後,清朝當局又製造了威遠將軍炮,此炮在1696年平定葛爾丹的戰爭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691年康熙帝有感於火器的威力無比,遂正式組建火器營。

簡而言之,清代在平定三藩之亂的時候,火器技術與西方是平行的。就槍而言,清軍處於火繩槍時代,就炮而言,處於紅衣大炮時代。(紅衣大炮其實就是早期的加農炮系列)

火繩槍是一種使用火繩點燃推進用火藥來擊發彈丸的滑膛槍。1548年,明朝軍隊在與倭寇作戰的雙嶼之戰中,繳獲了倭寇使用的葡萄牙及日本的火繩槍。在此次戰役中,明軍還俘虜了善於造槍的外國工匠。明朝軍事當局立即派工匠學習,得其傳而自製。清朝在明清戰爭中,又從明軍那兒學會了製造火繩槍的技術。火繩槍遂成為清軍火器營的主戰步槍。

後來西方又出現了簧輪槍和燧發槍。

簧輪槍是一種利用內置的鋼輪摩擦黃鐵礦石而產生火花的點火方式,扳下扳機後鋼輪即會轉動,進而使齒輪摩擦黃鐵礦而出火花點火。簧輪槍原本是以取代火繩槍而發明的,不過由於構造複雜與價格昂貴,甚至有時候會沒有出現火花,所以並沒有與燧發槍一樣取代火繩槍。

燧髮式火槍。

燧髮式就是利用金屬片與燧石互相敲擊點火的點火方式。燧髮式比或火繩槍要優越,火繩槍需要點火發射,有漫長的引線,而燧發槍是摩擦燧石,比火繩槍方便多了,且不受惡劣天氣影響。火繩槍,在風雨天效能極差,風大了,火點不著,雨大了,會把火澆滅。

到了1800年左右,又出現了雷管槍,雷管槍比燧發槍還要先進。射擊時由扳機敲擊雷管,雷管中的雷汞爆炸而引火點燃推進葯,子彈再受推進葯的爆風推出。

雷管槍

在三藩之亂的時候,中西方火器技術沒有多少差距,基本上算處於同一個時代。

可是到了嘉慶年間,中國開始落後了。在鴉片戰爭之時,清軍還處於火繩槍時代和紅衣大炮時代。而英軍主要裝備了燧發槍和雷管槍。清軍主戰步槍是火繩槍。

問題來了!

清軍雖然處於火繩槍時代,但是在19世紀早期,燧發槍的殺傷能力對火繩槍並不佔有優勢,甚至歐洲還有說「燧發槍是能發到士兵手裡最糟糕的武器」。此外,清軍還配備有中國特色的抬槍,抬槍是一種重型鳥槍,如下圖。

那麼紅衣大炮的火力是否落後於英軍的大炮呢?絕對不落後。紅衣大炮屬於加農炮系列,英軍用的也是加農炮。

既然火繩槍和紅衣大炮並不落後於英軍的燧發槍和加農炮。那清政府怎麼還敗得一塌糊塗呢?

這TMD就是清政府的各級官員太腐敗了。製作火繩槍和紅衣大炮的時候,偷工減料,粗製濫造。清政府官員的腐敗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連製作火繩槍、抬槍、紅衣大炮都要想方設法偷工減料,從裡面撈點油水。

在清朝,鳥槍(火繩槍、燧發槍有時候也俗稱鳥槍)的製造工藝是手工打制,由於各級官吏腐敗,偷工減料,撈油水,製作工藝相當粗糙,槍的管壁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有不平滑之處,致使彈道紊亂,射擊精度非常差。槍的口徑有的大,有的小,口徑過大,容易泄氣,飛行不遠就墜落了,打不到敵人。口徑過小,有無法裝進去彈藥,打仗的時候,還得找合適的彈藥往裡填,磨蹭幾分鐘,就被敵人擊斃了。

更重要的是,由於偷工減料,鳥槍的質量極差,有時候子彈還會從槍屁股里射出來,後坐力強不說,子彈從後面射出來,常常誤傷自己人。所以清軍士兵寧願使用弓箭射擊,也不願意使用鳥槍,鳥槍太不安全了,沒把敵人射死,自己先搭上一條命。

上文提到了抬槍,抬槍是當時的重型鳥槍,是中國人發明的,可以說是小型火炮,相當於現在的肩扛式火箭筒,但是,抬槍比鳥槍還不安全,由於是重型鳥槍,子彈一旦從槍屁股里冒出來,會傷好幾個人。如果不從槍屁股里冒出來,就是順順利利的打出去,後坐力也非常大,士兵都不愛用抬槍作戰。

由於清朝官員的腐敗,鳥槍幾十年都不更新,壞了、舊了也不換,致使很多清軍士兵無法配備鳥槍作戰,鴉片戰爭打響了以後,臨時趕製了一批鳥槍,臨時趕製的,質量可想而知。

這是英軍使用的燧發槍,其實火力和火繩槍差不多,只不過燧發槍點火更容易而已。

那麼紅衣大炮呢?若論炮,中國的大炮都是岸基大炮,可以做的很大,能增強火力。英軍是遠道而來,清軍從岸上射擊海上的英軍,應該說,大炮的火力更佔優勢。問題是,大炮的炮管和炮彈都偷工減料,所以有時候,清軍一點炮,炮彈直接在炮管里炸彈,常常誤殺自己人。炮彈偷工減料,導致什麼情況,一發炮彈,好不容易擊中英軍的軍艦,只聽哐當一聲響,卻不見英軍受傷。

所以我們,通過以上分析,基本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鴉片戰爭之時,從軍事技術角度講,清軍確實落後了,還處於火繩槍時代,英軍已經是燧發槍和雷管槍的時代了。但是,初期的燧發槍並不比火繩槍火力大,況且清軍還配備部分燧發槍和中國特色的重型鳥槍——抬槍。技術是落後了,但火力並不遜色。問題是,清軍生產的火繩槍和抬槍基本上都是偷工減料,粗製濫造,所以導致了不能發揮應有的效力。

這個問題,我們今天也很好理解。比如美國有最先進的導彈和戰鬥機,但如果這些導彈和戰鬥機的零件用得都是山寨版的零件,這些零件都是偷工減料做的,屬於粗製濫造,美軍還能打勝仗嗎?

所以,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管理的問題。這個問題值得我們今天深思,事實上,後來在甲午海戰中同樣的情況也發生了,清軍已經裝備了當時世界上先進的武器,為什麼還吃了敗仗?各級官員腐敗導致炮彈數量不夠,以次充好。一發炮彈打到日本的軍艦上,竟然是啞炮,沒有爆炸。

所以我們今天,絕對不能糾結於我們有多少戰鬥機、有多少坦克、有多少什麼什麼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就能怎麼怎麼樣。軍事技術只是一個方面,操作技術的還是人。

管理永遠比技術重要!

中國文藝媒體聯盟 |  藝窩瘋 核心成員

忠於好奇


推薦閱讀:

思維方式決定了財富的多寡,周圍的事實已經完全證明了這一點!
男女糖尿病「有別」?女糖友不能忽視的8個「事實」【女人節專欄】
用事實說話:緊湊型SUV性能油耗比拼
《美麗心靈》影片里有和歷史事實不符合的地方嗎?
韓信沒有考慮自立為王真的是為了報答劉邦嗎?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TAG:軍事 | 戰爭 | 鴉片戰爭 | 對比 | 實力 | 事實 | 鴉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