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於70年代

搭上生於50年代的末班車,我的理念總體趨向於生於60年代,但有時為擺老資格,我盡量把自己往生於50年代上靠,因為生於50年代的有王朔和顧城,還有莎朗·斯通和米高·吉遜。

但是,我的文化所指則完全屬於生於70年代的範疇,不僅是因為我的兩次婚姻都在生於70年代的女人那裡落了聽,更因為我的文化家園直接在生於70年代的人那裡普獲知音。

生於70年代,是在社會轉型期成長的一代,他們不像生於60年代那樣頑固,也不像生於80年代那樣浮躁,他們中間的優秀者已進入穩定思索階段,他們中間的佼佼者已在社會上建功立業,而更多的平凡者正逐步進入正常的生活框架,他們在有戲與沒譜之間把戲做足,而把「沒譜青年」的帽子甩給了生於80年代,80年代很快將這頂帽子甩給了90年代。

在與生於60年代的芸芸眾生中找不著的共同語言,立馬在生於70年代中得到回應。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已開始投身生於70年代的洪流當中,於某一個時辰,在北京東四或西單平民化的小餐館,我可以跟一個生於70年代的女孩把人生聊個底兒掉。

生於70年代,是一個多麼秀美的概念,有著炫如夏花的燦爛。20年前社會的轉型給了他們一種激蕩人生的動力,20年之後,他們在社會的穩步發展中盡情收穫。伴隨著白領小資的晨曲,他們步入新的一天,而生於60年代的人正在疲倦中酣睡,生於80年代的朝陽青年還沒有北的概念。

我身邊那些駕駛著寶來或Polo的成熟女性,佩帶著生於70年代的標籤,正緩步駛向東三環擁擠的車流中,她們身上紀梵希或巴黎世家的香水氣息,正瀰漫於整個CBD地區。

轉瞬之間,生於70年代已直奔四張,想起2002年的夏日,在北京三里屯南街的生於70年代的酒吧,那時跟我混的最年輕的「70後」才22歲。歲月像一把刀,頂著你的後脊樑,讓你年華老去的同時,留給你一道滄桑的劃痕……

推薦閱讀:

林志玲一直拿情商當賣點,可是相比於高情商真誠更可貴,林對於台獨的事情避而不談,說明什麼?
有哪些極少有人聽過卻在你心中有深刻記憶的歌曲?
為什麼70年代左翼風暴可以席捲全球?

TAG:年代 | 7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