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綱課06:法、道、儒:皇上到底喜歡誰(周秦之變)
這一講,咱們要說到中國歷史當中的第二個時空坐標,周秦之變。
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變革最激烈的時期之一,它終結了封建社會,中國走上大一統帝國,帶來了周秦之變。
周秦之變對中國的思想史還帶來個自然延伸的影響,就是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從秦皇到漢武,帝國的官方思想經歷了從法家到道家再到儒家的轉換過程。
這些變化背後的機理非常重要,是我們理解此後大一統帝國的一個重要線索。這一講就來解釋這個機理。
周秦之變的「法家邏輯」
先來說周秦之變是怎麼發生的,這與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邏輯緊密相關。
對諸侯們來說,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提升國家的戰爭效率就成了重中之重。
百家爭鳴的諸多學說,哪一種更注重提升戰爭效率,它就會獲得諸侯們在政治上的更多支持。
法家在這方面顯然是最有優勢的,儒家顯得迂腐,道家追求出世,都不被諸侯們所重視。
只有法家告訴諸侯們,要想富國強兵就得變法,傳統已經不合時宜了,得改掉。
過去人們的身份高低是由血統決定的,打仗時大家都比賽看誰的正步踢得好。這就沒法刺激人們的慾望,尤其沒法刺激一般老百姓的慾望。
法家認為,應該改成,身份的高低由你從戰場上拎回來的人頭數量決定,血統的標準靠邊站。
這種政策的激勵機制非常強大,能刺激人們爭先恐後地出去打仗,戰爭效率當然大幅提升。
法家這套邏輯一出,天下的風氣就開始變了。
魏國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第一個開始變法,這就是著名的李悝變法。魏國處在四戰之地、戰略環境並不好,但因為變法,成為了戰國前期的頂級強國,把還未變法的秦國也打得縮回老家去。
其他諸侯國一瞧這情形,不變法就沒法混了,只好也開始變法。這回,各國發展起來的力量相互抵消,形成恐怖均衡,魏國的優勢也就沒了。
魏國變弱,還有自己的主觀成分。在魏國優勢開始下降的時候,新上台的君主魏惠王做了一件蠢事,他拒絕了任用當時正在魏國尋找當官機會的商鞅。
商鞅在魏國找不到機會,就去了秦國,在這兒發起了著名的「商鞅變法」。秦國把法家的邏輯發展到極致,迅速崛起。
相比於其餘六國,秦國在最西邊兒,地處今天的陝西一帶。這個位置戰略上特別好,易守難攻,它一邊能坐看東邊六國互相牽制,一邊能獨自侵佔和掠奪弱小的西戎和蜀國。
秦國位於六國西部。公元前260年,這一年長平之戰結束,秦大敗趙
這樣一種戰略位置,基本上只有它打人,難得見到人打它。所以,秦國變法雖是最晚的一個,卻後發先至,最終完成天下一統。
說到這兒,你就該明白,為什麼百家爭鳴的局面,最後輸給了法家。
但是,秦國統一天下這件事,卻讓法家的邏輯走到頭兒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變法的國家主要講究的是戰爭效率,都是靠掠奪外部來滋養內部,秦國一統天下後,沒有外部了,它還掠奪誰去?它的臣民怎麼比較軍功?
這種情況下,秦國只有掠奪百姓來滋養朝廷。這種統治是不可能持久的,所以,秦帝國二世就亡國了。
楚漢兩個勢力,開始角逐下一任霸主人選。
帝國官方思想開始轉變
楚漢爭霸當中,一度佔據優勢的是楚霸王項羽。但項羽犯了個嚴重的錯誤,就是他想要恢復天下的分封制,並且還真這麼做了。
我說他這是錯誤,不是說分封制不好,而是說到了這個年代不可行了。歷史上有些關節點,過去了就回不來了,就像被潑出去的水,無法收回來。
項羽分封了天下,對於各個諸侯國來說,法家邏輯又能走通了,因為重新有外部世界可以掠奪了。
可是這種法家邏輯一出來,中國最終還是會再次走向天下一統。而且,極有可能還是佔了當年秦國那個地理優勢的人會勝出。
果然,被項羽分封在了當年秦國地盤的劉邦,沒用幾年就完成了對天下的統一。
周秦之變這就走到了一個重要的關節點上。什麼關節點呢?那就是,你用法家就能夠征服天下,卻不能僅僅用法家來治理天下。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可以「馬上得天下」,但不能「馬上治天下」。
漢高祖為何要「無為而治」
大一統的帝國必須找到新的邏輯來治理天下了。於是帝國官方思想開始變化,這是漢朝能夠持續數百年的重要原因。
西漢初年的政治,放棄了秦朝的法家邏輯,在歷史中留下的是一種道家無為而治的形象。道家自稱其創始人是黃帝和老子,所以這種統治方法又被稱為「黃老之治」。
為什麼漢高祖會選擇道家呢?肯定不是因為他是楚國人出身,所以選擇源自楚地的道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我們反覆在講的力量均衡。
與秦始皇比較一下就清楚了。秦始皇一統天下,靠的是祖先的積累,經過百餘年的變法,秦國內部有能力挑戰君主的力量早已被粉碎,秦始皇可以依照法家的路數來統治及擴張。
漢高祖這邊怎麼樣呢?劉邦起家之前是個平民百姓,征服天下只能靠團結足夠多的人。劉邦能夠吸引一群重要將領和謀士追隨自己,不是因為自己有力量,而是因為有威信。
劉邦和這些人近乎是合伙人的關係,並沒有壓倒性力量來鉗制他們,反倒會被這些兄弟給制衡住。這麼一來,皇帝想要專制也不可能,道家的無為而治是其沒有選擇的選擇。
不僅如此,劉邦稱帝後,還把帝國全境的2/3領土都分封給了這些合伙人巨頭們。看上去,這與周朝初年的分封似乎分別不大,對天下的無為而治達到極致了。
但是別忘了我們剛剛說的,歷史上有些關節點,過去了就回不來了。
劉邦的分封只不過是一時的不得已,他在表面上恢復了分封制。但由於技術進步和新經濟資源已經被開發出來了,這讓劉邦有能力在制度上繼承秦朝。
比如,商鞅曾有法令,如果一家當中有兩個成年男丁卻不分家,則這家的稅賦加倍;秦國也曾規定農村裡面都必須是雜姓的村子,不許同姓聚居。這些法令在漢代都被繼承下來。
這些法令的目的都是要將社會徹底打為散沙化,將大宗族拆散為小家庭。
這樣一來,一方面,戶口變多,人口不容易隱匿,國家可以掌握更大的稅收基礎。另一方面,由於沒有了大宗族,民間要想組織起來反抗的成本變高,利於皇帝的統治。
這套打法與無為而治完全不貼邊,相反,絕對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政策。這從反面也證明了,無為而治只是面對強大合伙人時的無奈之舉。
劉邦在登基後花了八年的時間,分步驟地將能夠威脅皇帝的異姓諸侯都剪除掉,將他們的封地轉封給劉氏宗親,意圖以此來鞏固漢室江山。
歷史證明,同姓封王,並不比異姓封王更可靠。異姓王爺如果有異心,可能也就是想要割據,而同姓王爺如果有異心,可能是想篡位。
以劉邦的政治智慧,他肯定能看到這一點,他用這些策略是想要精巧地構築一種力量均衡。劉邦不能把開國重臣們都殺掉,那些沒有封王的重臣多半都留下了,因為北面還站著匈奴呢,得有人能打仗。
再封一群同姓王爺,可以平衡這些重臣;反過來,重臣對同姓王爺也能形成制衡。皇帝則超越於各種力量之上,居間操控平衡。
劉邦一死,同姓王爺果然謀反作亂了。軍功重臣與同姓王爺的相互制衡作用馬上發揮出來,他們把王爺們的作亂平息掉了。
此後幾代漢朝皇帝不懈努力,到漢武帝時,終於將同姓王爺的封地逐漸消解為郡縣大小。這時候,漢朝初年的軍功重臣也都老的老、死的死,皇室不再需要這兩種力量相互制衡了。
大漢帝國終於從貌似分封制的結構,回歸到其本質上的大一統結構。
漢武帝為何「獨尊儒術」
到了這一步,官方思想的又一次轉型就提上日程了。
漢武帝雄才大略,從內外兩個方向都下重手,重整了帝國秩序。這樣一來,講求無為而治、追求出世的道家邏輯不合胃口了,他要尋求新的意識形態,來論證自己各種作為的正當性。
於是那些追求入世的學說,又有機會了。什麼學說會勝出、獲得皇家的認可呢?法家的邏輯肯定不行了,因為會面對秦朝那種下場,所以更好的選項就是儒家了。
於是有了漢武帝時期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一直有人因此而抨擊儒家是為專制辯護的,我們倒是要為儒家說幾句公道話。
漢武帝那會兒的專制都已經成型了,你不能指望幾個儒生就能改變它,儒生根本做不到。
對儒家來說,可能做到的最多就是:我迎合你的權力,你不是要一個新的觀念系統嗎?我來給你!只要你接受了我的這套觀念系統,我就可以來論證你統治的正當性。
合夥干之後,一個變化浮現出來了:對儒家來說,我這套觀念系統論證了你的正當性,對它的解釋能力不在你手裡,而在我手裡。也就是說,儒學的解釋能力,在儒生集團手裡,而不在皇帝手裡。儒生以這種方式對皇帝形成一個反制能力。
這種反制力肯定沒有過去的封建貴族對天子的反制力那麼強,但是沒辦法,儒家最多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不能要求更多。
從此之後,中國約兩千年的歷史命運,也浮現出基本形態了,這就是所謂的「陽儒陰法」,又稱「外儒內法」。
什麼意思呢?從觀念層面來看,是儒家在主導,儒生解讀著天意,君主也不敢完全違背儒家的教導而行事。儒家表面上的迂腐,卻為君主划出了大致的行動邊界;但在具體的制度設計上,卻還是法家邏輯。
這樣一來,對君主來說,治理的效率有了,安撫民心的口徑也有了。
到了這會兒,我們可以說,周秦之變終於走完了它的轉型過程。
漢朝能夠取代秦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長壽的大一統朝代,很大原因就在於它能夠有效地綜合這幾家的觀念;同時也讓達成了均衡的各種力量,獲得了有效的安頓。
所以,我們說的周秦之變,並不是到秦朝就結束了。而是從周朝開始,經過秦朝,最終到漢朝才完成這個轉變過程。
推薦閱讀:
※歷屆中國奧運冠軍全記錄
※中國新聞出版網
※中國十二生肖文化,你知道多少?
※中國歷史上的行政區劃
※從南數到北,中國哪裡的羊肉最好吃?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