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事紀聞]來,讓我告訴你古埃及象形文字是怎樣被破解的(圖文並茂,長期更新)

第一章 導言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

  在人類文明毀滅之後的某一天,地外智慧生物來到地球,很快他們發現了遍布世界各地的人類城市遺址。他們來到這些古代文明遺址,行走在布滿磚石碎片的街頭,望著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紐約的帝國大廈或是北京的CCTV大廈讚嘆不已。他們一定會想,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民族建造了這些宏偉的建築?為何這個民族已不復存在?

  

  也許,外星人們會在瓦礫堆中發現一塊寫有「淮海中路」字樣的鐵牌,或者在華盛頓一塊殘缺的紀念碑上發現由26個不同符號交替變換組成的碑文。直覺告訴他們,這些符號一定是人類用來記錄自己思想和歷史的文字。這些文字究竟記錄了些什麼?是國王的豐功偉績,是這個國家的歷史,還是獻給神明的禱文?面對這些密碼一般的文字,外星人一籌莫展。

  

  感到迷惑的不僅僅是外星人。當人類考古學家發現尼羅河峽谷中的埃及古文明遺址,或是南美洲的瑪雅古文明遺址時,他們也陷入了同樣的困惑之中。學者們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時間,卻仍然難以理解這些古怪符號背後所隱藏的含義。

  

  為什麼破解古代文字如此困難?因為文字是人類最為精巧和複雜的發明之一,各種獨立發展形成的文字系統往往採用迥然不同的書寫和表達方式。即使在全球一體化的現代社會,使用不同文字系統的人們都會覺得對方的文字猶如天書一般難以理解,更不用說已經失傳上千年的古代文字。

  

  例如中文使用成千上萬個方塊字,對於我們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在一般西方人眼裡,記住上千個常用漢字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於是「中文」經常被拿來形容任何晦澀難懂的事物。外國教授上課時都會時不時的來一句「我知道這個公式對於你們來說可能就像中文一樣……」。而對於當代中國人來說,平時生活中經常見到的英文、日文等文字對於我們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但如果是一般中國人生活中較少見到的文字,比如泰文或者阿拉伯文,人們還是會感到十分的奇特和神秘。

  

  泰文是表音文字,比較特別的是它把輔音寫在中間,而母音圍繞著輔音寫在四周。下面這張圖片是一部泰國電影的截圖,大家能分辨出這段文字中的輔音和母音嗎?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明白了。破解古代文字難就難在這些文字不同於任何已知的文字系統。古代文字被發現後,光是討論這些文字是表音文字還是象形文字,應該橫著讀還是豎著讀,就夠全世界的學者們爭個面紅耳赤了。下面三張圖片分別是埃及象形文字、瑪雅文字和楔形文字的圖片。

  

  

古埃及象形文字

瑪雅文字

楔形文字

看到這些神秘符號後,讚歎其精美之餘,是不是覺得它們怪異得猶如外星文字一般?甚至有學者斷言,這些根本就不是文字,只不過是古人畫的一些裝飾性的圖案而已。但它們確確實實是記錄了古代人類生活、情感和思想的文字系統,就像我們現在仍在使用的中文和英文一樣,只不過採用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書寫方式。正常人學習一門跨語系外語時,在各種教材、字典和老師的幫助下,尚需一年半載時間才能閱讀一段文字。相比之下,這些已經失傳的古老文字沒有任何資料可供參考,每一個符號的讀音和含義、每一個句子所使用的語法完全都無從知曉。所以說破解古代文字是一個幾乎不能完成的任務。

  

  但也只是「幾乎」而已。

  

  在人類歷史中,曾誕生過許多偉大的人物,用他們不可思議的智慧,完成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1798年跟隨拿破崙遠征軍來到埃及的法國學者們發現了規模龐大的古埃及文明遺址。像本文開頭的外星人一樣,他們行走在城市和神廟的遺址之中,驚嘆於古埃及人所取得的成就。學者們試著從布滿神廟、石碑和神像上的象形文字中尋找古埃及歷史的線索。然而,縱使眾多的歐洲學者絞盡腦汁,這些已失傳千年的古老文字卻依然保持著沉默。

  

  在困擾了歐洲人24年後,終於有一位叫做讓-佛朗索瓦.尚博永(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的法國人出色地破解了這個謎題。至此,以古埃及象形文字書寫的海量文獻在沉睡了一千多年後可以再次被人們閱讀和理解。一部完整的古埃及文明史也逐漸被展現在世人面前,並在全世界掀起了歷經百年而不衰的埃及文化熱潮。

  

  本文要為大家講述的,就是破解埃及象形文字這段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

 不是所有的言語都要被書寫,有時是需要去編織。

  

  印加的結繩文字第二章 遠征

  

  1798年的五月,法國南部的土倫人頭攢動,狹窄的街道里擠滿了來來往往的身著藍色軍裝的法國士兵。一個多月來,這些士兵從法國北部被陸陸續續調遣到這個有著橄欖園和棕櫚樹的南方海濱城市。他們的統帥拿破崙將軍將要帶領他們進行一場偉大的遠征。在港口,由300艘船隻組成的龐大艦隊排成綿延一公里多的長龍,等待著法軍登船。這次遠征的一切準備工作已經就緒,除了一個小小的問題:沒有人知道這次遠征的目的地是哪裡。

  

  當然,拿破崙本人除外。

  

  於是,在五月的陽光下,等候在廣場和港口的士兵和軍官們議論紛紛,猜測著這次遠征的目的地。莫非此次出征的目的地是英國?這些陰險的英國人自從法國大革命爆發以來,就四處拉攏歐洲各個君主國出兵干涉,還組織了第一次反法聯盟,企圖把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絞殺在搖籃中。在第一次反法聯盟被法國擊潰後,不死心的英國人又利用自己的海上霸權封鎖了法國所有的出海口。不徹底擊敗英國,共和國的利益就永遠無法得到保障。雖然按照常理講,進攻英國從英吉利海峽一側出發更為方便,但也說不定這是拿破崙有意為之,用來迷惑英國人。

  

  如果不是英國本土的話,那麼這次遠征的目標一定是埃及。此時的大英帝國殖民地遍布全球,但其中最重要的一塊殖民地就是被稱為「王冠上的明珠」的印度。在英國人的統治下,這片富饒土地上的各種礦產和農作物通過海路被源源不斷的運回不列顛群島,維持著這個龐大帝國的霸權。雖然在蘇伊士運河開通前,通過埃及前往印度比繞過非洲好望角花費更高,但卻可以節省約6000公里的路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只要佔領了埃及,英國通往其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的戰略通道就會被切斷,而且埃及也可以作為日後法國進一步征服亞洲的基地。

  

  在法軍做好了一切準備之後,天氣卻不給面子,一連幾天都是狂風大作。在耐心等待了三天後,終於等來了一個適合出海的日子。1798年5月19日,隨著拿破崙一聲令下,法國艦隊滿載兩萬名士兵在土倫港揚帆起航。在離開港口後,一些軍官暗暗盼望著拿破崙下達向西沿岸行駛的命令,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將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接著向北直搗英國人的老巢。

  

  很快,拿破崙的命令傳達下來:艦隊向東,駛入地中海。

  

  拿破崙對此次遠征的目標如此小心地進行保密是有原因的:由海軍上將尼爾森將軍率領的英國艦隊此時正游弋在地中海中,像一頭獵犬一樣四處尋找法國艦隊的蹤跡。正是因為自忖不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對手,拿破崙才沒有選擇從英吉利海峽攻擊英國,而是選擇遠征埃及這樣的方式來間接打擊英國。

  

  此時的法國正處於督政府的統治之下。督政府是當時掌握法國最高權力的機構,由五名督政官組成。為了自己手中的權利不受到這個充滿野心的年輕將軍的威脅,他們希望拿破崙離巴黎越遠越好。如果拿破崙能在埃及戰死沙場,那更是再好不過。於是,督政府很快就批准了這次埃及遠征。

  

  隨遠征軍一同出發的還有167名學者。和普通士兵一樣,他們對這次遠征的目的地一無所知。這些學者中包括了法國當時科學、藝術和工程領域中的眾多精英,甚至還有幾位世界頂級的學術大腕:數學家傅里葉(讓你在大學裡十分痛苦的傅里葉級數就是這傢伙發明的),幾何學家蒙日(創造了畫法幾何),和化學家貝托萊(發明了化學命名法)。

  

  如果法國艦隊在地中海中被英國艦隊逮到,法國的科學發展水平恐怕會立刻倒退十年。拿破崙很清楚這一點,他命令所有的學者按照不同專業混搭,分散在17艘船上,以避免所有的學者在戰鬥中被英國人來個一鍋端。

  

  拿破崙冒著巨大的風險將國內如此眾多的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帶去埃及的原因至今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他是為了讓這次遠征看起來更像是一次科學考察而不是一次入侵。筆者認為這種說法相當的不靠譜,畢竟誰都不是傻子,科學考察用得著帶幾萬名士兵、一百門大炮和一千兩百匹戰馬嗎?另外一種說法是拿破崙想效仿亞歷山大大帝,在埃及建立一個類似於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學術中心。還有人認為拿破崙是想要這些工程師和科學家們論證建造蘇伊士運河的可能性,從而將紅海與地中海連接起來。

  

  不管拿破崙的初衷是什麼,正是他的這一決定,在幾年後點燃了歐洲人對古埃及文化的熱情,同時也為一場破解古代埃及文字的競賽拉開了帷幕。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18 22:38:38 
回復 

  作者:haishanchuan 回復日期:2011-04-18 22:31:06  回復

  

    不是所有的言語都要被書寫,有時是需要去編織。

  ===============================================

  學術意義上的「文字」是有嚴格定義的,這種「結繩記事」很多情況下並不被認為是真正的文字。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18 22:42:00 
回復 

  忘了交代一句,主人公Champollion在很多中文資料里被翻譯為商博良,在本文中為了尊重這個名字的法語發音,翻譯為尚博永。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18 22:48:20 
回復 

  在離開土倫港之後,法國艦隊駛向科西嘉島,與在那裡等待的另一路法軍在海上會師。至此,法國遠征軍兵力達到了約四萬人。接著拿破崙命令艦隊全速前進,目標馬爾他島。

  

法軍遠征路線圖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18 23:08:34 
回復 

  對於法國人來說,埃及是進攻亞洲的跳板,而馬爾他島則是進攻埃及的跳板。此時的馬爾他島正處於醫院騎士團(Knights Hospitaller)的統治之下。千萬不要小瞧這個名字古怪的騎士團,它與聖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一起被稱為中世紀三大騎士團,是歐洲歷史上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一個軍事組織。騎士團是在十字軍東征期間建立的軍事組織,它融合了騎士階層和修士僧侶的特徵,騎士團成員身披修士長袍,而長袍下則是騎士的甲胄。他們平時像修士一樣修行,戰鬥時則手持利劍長矛在戰馬上迎敵。在十字軍東征期間,這些騎士團的實力越來越強大,而三大騎士團更是強可敵國,他們不聽命於任何國王,直接接受教廷的命令。

  

  醫院騎士團的全名是「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騎士團」,於1099年在耶路撒冷聖約翰教堂附近的醫院裡成立,最初的目的是救助受傷的朝聖者。正是在這一年,第一次東征的十字軍奪取了聖城耶魯撒冷,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在之後的幾十年里,醫院騎士團逐漸成為耶路撒冷王國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1187年,在決定耶路撒冷歸屬的哈丁之戰中,阿拉伯世界的傳奇領袖薩拉丁率領的穆斯林軍隊殲滅了耶路撒冷王國主力部隊。醫院騎士團在此役中幾乎全軍覆沒,大團長穆蘭(Roger de Moulin)戰死。勢不可擋的薩拉丁隨後收復了落入十字軍之手88年之久的耶路撒冷,基督徒創立的耶路撒冷王國分崩離析。從此,這座聖城就再也沒有回到過基督徒的手中,直到今天。

  

  電影《天朝王國》描述的就是耶路撒冷王國這段歷史,下面是兩張電影截圖。

  

聖殿騎士團

醫院騎士團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18 23:15:31 
回復 

  隨後醫院騎士團來到了位於東地中海的羅德島,並以此為據點繼續抵抗穆斯林的西進。1522年,奧托曼帝國的蘇里曼大帝攜十萬大軍及四百艘戰船,以泰山壓頂之勢對羅德島展開強攻。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只有七千名士兵的騎士團硬是抵抗了六個月,並使土耳其人付出兩萬人死亡的代價。最後,蘇里曼大帝和騎士團達成了協議,同意騎士團成員在十二天內攜帶自己的武器自由離開羅德島,同時保證島上平民的生命安全。就這樣,這位縱橫亞非歐三塊大陸,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大帝眼睜睜的看著騎士團成員們以這種體面的方式離開了羅德島。

  

  在歐洲大陸漂泊了數年後,醫院騎士團在1530年來到馬爾他島建立了馬爾他騎士團國,每年象徵性的向西西里國王支付一枚馬爾他鷹幣作為租金。在這裡他們繼續扮演著基督徒守護者的角色,將馬爾他島建設成為一座海上要塞,攔截過往的海盜和穆斯林船隻。這時的騎士團進入了一個新的鼎盛時期,掛有騎士團八角十字旗幟的船隻在整個地中海暢行無阻。

  

  1565年,蘇里曼大帝派遣四萬名士兵和兩百搜戰船圍攻馬爾他島,騎士團在大團長瓦萊特(Jean de Valette)的率領下以七千兵力奮力抵抗。在長達四個月的圍困中,土耳其人向這座島上發射了十三萬發炮彈,島上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騎士團成員有一半戰死。幸好一隻8000人的援軍及時趕來,徹底擊退了同樣損失慘重的土耳其人。這次史詩般的戰役被認為是整個基督教世界的重大勝利,在後世的文藝作品和繪畫中被多次歌頌,今天馬爾他共和國的首都瓦萊塔就是以當時騎士團大團長的名字命名。

  

  在這之後,騎士團在馬爾他島上波瀾不驚地度過了200多年,直到1798年6月拿破崙的到來。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18 23:17:49 
回復 

  這幅現存於凡爾賽宮的油畫描述了1565年的馬爾他之戰中,土耳其人最終退去,騎士團成員們慶賀的場面。

題外話:

  

  今天剛好看到一則有趣的新聞,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在FBI的主頁上出現了一張寫有密碼的紙片,FBI要求全世界的密碼破解愛好者幫其破解。

  

  這兩張寫有密碼的字條來自於12年前的一場兇殺案,死者的屍體被發現後,除了他口袋裡的這兩張寫有密碼的紙條之外,再沒有其他的線索。縱使是神通廣大的FBI,花了12年功夫也沒能破解這兩張紙條上的密碼,因此乾脆在全球範圍內廣發英雄帖,期望民間能有人破解這兩張密碼。

  

  雖然破解密碼和破解古文字的性質並不相同,但二者還是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經常都是由一個已知的人名和地名入手,或者以一個重複出現的詞作為突破口。FBI沒能破解這兩張紙上的密碼我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是在是太短了。畢竟可供分析的密文越長,破解的機會就越大。

  

  大家有興趣可以試一試。

下面是今天FBI網站首頁的截圖

第二章 遠征(連載2)

  

  拿破崙對馬爾他島可謂是志在必得。法軍離開歐洲大陸時攜帶的淡水僅僅夠使用一個月,絕無可能支撐艦隊行駛到埃及。因此,馬爾他島就成了法軍必須奪取的據點。6月9日,法軍抵達馬爾他島,拿破崙向騎士團大團長霍姆佩施(Ferdinand von Hompesch)要求進港補充淡水,而大團長答覆每次只能有兩艘船進入港口,相當於變相地拒絕了法軍的要求。天不怕地不怕的拿破崙立即命令艦隊開炮,猛轟馬爾他島。法國人對馬爾他島的攻擊也不是完全師出無名,畢竟馬爾他騎士團曾經向參加第一次反法聯盟的英國和西班牙提供過士兵和水手。

  

  6月11日清晨,法軍士兵在馬爾他島西側登陸。經過24小時的短暫交火後,西側的島民紛紛投降。接著,拿破崙和騎士團展開了談判。也許是認為與基督徒作戰有違騎士團成立的宗旨,再加上此時的騎士團成員有一半人是法國後裔,很快雙方達成了協議,騎士團同意離島。

  

  就這樣,法國人兵不血刃的得到了這座全歐洲最為堅固的軍事要塞,控制了通往東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在從騎士團手中接過主城瓦萊塔周圍的數個要塞後,法國人也不得不承認,如果騎士團堅守這些歷經數百年苦心經營的要塞的話,法軍將要付出巨大的傷亡才可能佔領馬爾他島。

  

  從下面這張衛星圖中可以看到,瓦萊塔城外小小的海灣中有六座要塞,互為掎角之勢,易守難攻。

其中一座要塞Fort St Elmo

另外一座要塞Fort St Angelo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20 22:59:08 
回復 

  值得一提的是,離開馬爾他島的騎士團作為一個組織並沒有消失。1834年,騎士團在羅馬建立總部,更名為馬爾他騎士團(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縮寫SMOM),並在1994年成為聯合國的永久觀察員。作為一個準主權國家,馬爾他騎士團已與世界上104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並發行有自己的護照、貨幣和郵票。隨著時代的改變,騎士團的軍事色彩已漸漸褪去,而它的主要任務也再次回到了1099年建立之初的宗旨,即「守衛信仰,援助苦難」(Tuitio Fidei et Obsequium Pauperum),成為了一個慈善機構。

  

  下圖為馬爾他騎士團在羅馬的總部,馬爾他宮(Palazzo Malta)。注意地面和牆上的八角十字元號,這是馬爾他騎士團的標誌,又稱馬爾他十字。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20 23:01:35 
回復 

  在馬爾他島短暫停留的一個星期里,拿破崙建立了臨時政府並宣布馬爾他為法國屬地。同時拿破崙給突尼西亞、的黎波里和阿爾及利亞的統治者發出信函,要求他們立即釋放所有的馬爾他籍的奴隸。雖然這些馬爾他奴隸昨天只不過是一個小小地中海島國的島民,但是現在他們已經成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臣民,任何奴役共和國臣民的行為都必將招致嚴厲的報復。要知道,拿破崙此時不過是共和國的一個嶄露頭角的將軍,然而其王者霸氣已經隱約可見。

  

  據說在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一名羅馬人可以任意穿行於已知世界所有的國家中,在遇到危險時,只需說出「Civis Romanus」這兩個詞,就可以保證自己的生命不受到威脅。這兩個魔咒一般的詞語意為「我乃羅馬公民」。羅馬帝國是如此的強大,以至於每個人都知道,任何傷害羅馬公民的行為都一定會招致帝國的報復。有著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這兩個簡單的詞語成為了一個普通人可以攜帶的最佳護身符。此時才剛剛29歲的拿破崙,已經立志將法蘭西打造成為一個像昔日的羅馬帝國一般強大的超級大國。

  

  即使是在今天,從一個國家保護自己國民的能力和意願,我們仍然可以它的綜合國力做出粗略的判斷。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可以派前總統親身遠赴朝鮮解救被扣押的平民記者,也可以緊急空降三名狙擊手到萬里之外的印度洋解救被海盜劫持的船長。美國政府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它的公民:當你們在國外遇到麻煩的時候,美國政府不會坐視不管。

  

  在留下了4000士兵留守之後,6月19日,拿破崙率領法軍離開了馬爾他島。在駛離港口後,拿破崙終於宣布了此次遠征的目標:亞歷山大港,埃及。

關於本文的標題

  

  不知道為什麼,在書店裡見到的關於埃及的書很多都是《埃及法老十大未解之謎》、《埃及文明探秘》、《金字塔來自於外星》之類的。

  

  而我希望我寫的這篇文章是以歷史真實事件和人物,以及主流學術界對於埃及文明的研究作為基礎。因此我的文章里不會出現「古埃及寺廟壁畫上有兩個電燈泡,說明埃及在幾千年前已經有了電力」這種不被主流學術界接受的內容。因此我給我的文章起了個不是很「探秘」或者「未解之謎」的標題。

  

  感謝所有看帖的朋友,我會持續更新。但業餘時間實在有限,爭取做到每周一更新,時間多就每周兩更新。

作者:最精銳輕騎 回復日期:2011-04-23 08:45:59 
回復 

  那個含-〉漢的不適合作為證據啊

  漢朝之前,我們這裡稱華夏啊

  漢只是漢水上的漢中,劉邦的王朝由漢而興起。

  另外,古音和現在的發音相差肯定很大,普通話的歷史很短。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23 12:41:17 
回復 

  第二章 遠征(連載3)

  

  行駛在東地中海上的法國艦船依然小心翼翼,生怕遇到尼爾森率領的英國海軍。雖然法國有著歐洲最強大的陸軍,但海洋卻仍然被英國人所主宰。每次有水手望到有船隻在海平面上出現,全軍都會立即進入緊張的戰鬥狀態,準備與英國人決一死戰。然而,每次等到來船駛近之後,都被發現不過是來往的商船而已。

  

  此時的尼爾森正在地中海中四處尋找法國艦隊的下落。自從接到拿破崙在土倫港集結兵力的情報後,這位海軍上將就率領艦隊等候在鄰近海域,準備攔截法軍。誰知,在一個濃霧瀰漫的夜晚,法國艦隊恰好與尼爾森的艦隊擦肩而過,而尼爾森對此卻渾然不覺。尼爾森左等右等也等不來拿破崙,直到法軍在馬爾他附近出現的消息傳來,他才知道已經錯過了法軍。根據法軍奪取馬爾他的舉動,尼爾森推斷法軍的目標是埃及,於是下令艦隊掉頭向東行駛。在這裡,尼爾森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推斷法軍已經領先自己五天的路程,而實際上法軍僅僅領先英軍兩天。因此,英軍選取了一條直線航路,全速前進,直撲亞歷山大港。

  

  6月28日,急匆匆趕到亞歷山大港的英國艦隊卻撲了個空,這裡一個法國人的影子都沒有。尼爾森心中一驚,認定自己被拿破崙騙了,法軍的真正目標應該是奧托曼帝國。英國艦隊又掉頭北上,直奔小亞細亞追尋法軍。

  

  真實的歷史有時比虛構的電影情節還要精巧。英國人剛剛離開亞歷山大港還不到24小時,法軍派出的偵查船就於6月29日晚抵達這裡。聽到英國海軍剛剛離開的消息,拿破崙也不敢大意。在法軍主力於7月1日傍晚到達之後,儘管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拿破崙還是命令立即登陸。此時的拿破崙彷彿已經可以聽到尼爾森在自己脖子後的呼吸聲,法軍一刻不踏上陸地,他緊繃的神經就一刻無法放鬆。

  

  登陸行動在亞歷山大西邊的一片海灘展開。這裡暗礁遍布,除了喜歡冒險的拿破崙以外,恐怕沒有人敢在未經偵查的情況下選擇這裡登陸。法軍船隻停泊在離岸邊約五公里的海上,士兵們先登上登陸用的小船,然後要再花四個小時才能抵達岸邊。在這個雷電交加夜晚,一艘艘登陸小舟在翻滾的海浪中艱難的駛向岸邊,不時有不慎落水士兵的呼救聲劃破夜空。經過一整夜的緊張行動後,終於來自東方的第一縷陽光照亮了這片北非海岸的沙灘,法國士兵仍在匆匆忙忙地從船上卸下各種軍用物資。火炮、木桶和各種工具很快便堆滿了整片沙灘,在清晨的陽光下閃耀著點點光輝。恰好在這時,幾名身穿阿拉伯白色長袍的當地居民來到海邊做早禱告。出乎法軍的意料,這些埃及人漠然看了幾眼這些忙碌的入侵者後,便徑直穿過驚訝的法軍士兵,到海邊平靜的清洗自己的身體,隨後面向東方跪下開始禱告。完成禱告後,他們便無動於衷地離去了,彷彿這些前來征服自己國家的軍人和自己全無關係。這種面對侵略者漠然而麻木的神情,數十年後法軍還將在更遙遠的東方再一次遇到。

  

  等不及所有的士兵完成登陸,甚至等不及水和食物被卸下船,拿破崙就急匆匆地帶領3個師的兵力直奔亞歷山大港。幾個小時之後,拿破崙佔領了亞歷山大港。

  

  法國學者們直到7月4日才踏上埃及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這並不是一次愉快的旅程。一個多月來陪伴他們的食物只有單調的餅乾和熏肉,還要忍受船上狹小的空間和暈船所帶來的不適。隨行的士兵們對他們也並不友好,登陸之後更是少人有關心,大部分學者被帶到亞歷山大城外後就被扔下不管。你看,公費出國考察也不全都是好事。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23 14:43:23 
回復 

  自從九百年前被阿拉伯人征服之後,就絕少有歐洲人踏上過埃及的土地。為數不多的一些歐洲商人也僅僅停留在位於尼羅河三角洲的亞歷山大和開羅。即使在這裡,他們也要有全副武裝的護衛陪同才敢出門,而三角洲以南的地區則完全是未知的世界。因此,遠征軍中的每一個人——士兵,學者,還有拿破崙本人——對於埃及的印象都還停留在九百年前希臘和羅馬旅行者對埃及的描述中:肥沃的土地,繁榮的城市,華美的神廟,以及有著70萬卷藏書的宏偉圖書館。

  

  在得知此行的第一站是亞歷山大港之後,學者們異常興奮。亞歷山大是古代世界的一座傳奇城市。亞歷山大大帝在征服(或者說解放)埃及之後,於公元前332年建立了這座城市,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海港城市地處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道,是古代整個地中海最為繁榮的城市之一,並在將近一千年里一直是埃及的首都。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蹟之一亞歷山大燈塔便座落在這裡。這座燈塔高度超過120米,相當於大約40層樓高度,從公元前247年建成起至公元956年被地震摧毀的一千多年裡,一直用塔頂的火焰為來往的船隻指引方向。它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中唯一一個不是為國王或神明,而是為大眾建造的奇蹟。

  

  亞歷山大燈塔由希臘建築師索斯特拉特(Sostratus)設計。傳說當時的國王托勒密禁止他將自己的名字刻在燈塔上,於是他塗了一層石膏板在燈塔基座上,石膏板上刻著國王的名字。數百年後,石膏板逐漸破損脫落,下面露出了建築師偷偷刻在燈塔基座上的銘文:

  

  「來自克尼多斯的索斯特拉特,德克西佛之子,獻給保佑海上船隻的神們。」

  

下圖是亞歷山大燈塔的3D復原圖

 

  

  

第二章 遠征(連載4)

  

  除了燈塔之外,亞歷山大圖書館也是這座城市在古代世界如此負有盛名的原因之一。亞歷山大圖書館建造於約公元前300年,而建造它的目的只有一個:搜集全人類所有的知識。為此歷任國王不但花費重金到歐洲各地採購圖書,同時每一艘進入亞歷山大港的船隻上所有的圖書都被強行扣留,在被送去圖書館抄寫完成後,一份複製品會歸還原主,而原件則會永遠留在亞歷山大圖書館。這種對於書本近乎瘋狂的搜集很快便使得亞歷山大圖書館成為了古代世界中學者雲集的的學術中心。歐幾里得在這裡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幾何原本》,埃拉托色尼在這裡計算出了地球的周長(誤差不超過2%),靜力學和流體力學的創始人阿基米德曾在這裡求學。

  

  當法國學者們懷著對這座歷史名城的種種憧憬,興沖沖地進入亞歷山大時,看到的卻只是一個有著6000多名居民,破敗不堪的城市。燈塔和圖書館早已不知去向,學者們所期待的神廟和古建築也完全沒有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簡陋的房屋和狹小的街道。只有一些從古建築廢墟中殘存下來的,已經被當地人用來做門檻和石凳的刻有古埃及文字的石塊,還在提醒著法國人這座城市的古老歷史。亞歷山大昔日的輝煌已成過往雲煙。

  

  造成亞歷山大衰落的原因多種多樣: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相繼入侵,頻發的大地震,中世紀肆虐的瘟疫,以及尼羅河的改道造成的水源短缺。亞歷山大燈塔在公元956年的大地震中被嚴重摧毀,1303和1323年的另外兩次地震將它徹底變成了一堆廢墟。1480年,當時的蘇丹蓋貝依利用燈塔廢墟中的石材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座城堡。這座城堡歷經戰火之後保存到了今天,被稱作蓋貝依城堡。

  

  下面的圖片來自於法國學者回國後,於1809至1829年20年間編撰的巨著《埃及縱覽》(Description de l』Egypte)中。這部23卷的巨作由約160名學者編寫,對埃及古建築、人文及自然景觀的進行了詳盡的描述,並配有大量精美的手繪圖。從這些插圖中,我們可以透過當年法國學者們的眼睛,感受18世紀末的埃及。

  

  

學者們繪製的亞歷山大地圖

亞歷山大港口

亞歷山大城外

亞歷山大城內建築一

亞歷山大城內建築二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30 16:26:44 
回復 

  下面是蓋貝依城堡的圖片。

當年法國學者看到的蓋貝依城堡

今天的蓋貝依城堡遠景

今天的蓋貝依城堡近景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30 16:30:10 
回復 

  與燈塔相比,亞歷山大圖書館的下落則成了一樁歷史懸案。亞歷山大圖書館並沒有留下哪怕是一丁點的實物證據。今天我們對它所知道的一切都來自於古人的描述,甚至連它的外觀、建造位置、是一幢單獨的建築還是附屬於繆斯神廟也沒人知道。關於圖書館的毀滅有三種說法,元兇分別指向凱撒大帝、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和阿拉伯帝國統治者哈里發奧馬爾。

  

  第一種說法:凱撒大帝意外焚毀。

  

  公元前48年,在羅馬帝國內戰中被凱撒擊敗的龐培逃至埃及。懼於凱撒的威名,龐培才剛一下船,年僅十三歲的埃及國王托勒密十三世就將其殺死,準備將人頭送給凱撒作為禮物。兩天後趕來的凱撒看到龐培的人頭卻勃然大怒,因為龐培雖然是自己內戰中的敵人,但這個比自己大六歲的男人畢竟也是自己曾經的盟友和唯一的女婿。凱撒大帝賜死了行兇者,並介入了托勒密十三世與自己的姐姐克麗奧帕特拉之間的埃及王位之爭。後面的故事大家十分熟悉了:克麗奧帕特拉身裹毛毯,夜間潛入凱撒住處,憑藉自己的美貌得到了凱撒的支持。在隨後的埃及內戰中,托勒密十三世兵敗身亡,克麗奧帕特拉登上王位,史稱埃及豔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據說在這場戰爭中,凱撒大帝放火燒毀敵人艦隊的時候一不小心把大圖書館也給燒掉了。雖然在凱撒親自執筆的《內戰記》中並沒有提到圖書館被焚毀的事情,不過如果換了是你不小心燒掉了保存全人類智慧的圖書館,恐怕你也不會把這件事寫入博客中去吧。

  

  這個故事同時也告訴我們,拍領導馬屁的時候千萬不要拍到馬腿上。

  

  第二種說法: 狄奧多西一世下令破壞。

  

  狄奧多西一世是最後一位統治完整羅馬帝國的皇帝。在他的統治下,基督教於公元380年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作為一名狂熱的基督徒,狄奧多西在公元398年至391年間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宣布所有其他的宗教為非法,並下令摧毀帝國範圍內所有異教廟宇。公元391年,亞歷山大城的主教拆除了城中的一座神廟,並將其所供奉的神像抬上大街進行公開羞辱,這種行為導致了異教徒的暴動。異教徒們據守在塞拉皮斯神廟內,將其變為對抗基督徒的堡壘,並將劫持的基督徒在神廟內殺死。亞歷山大的主教將情況報告給了皇帝,並很快得到回復:「神廟內的異教徒可以得到赦免。但神廟,必須被摧毀。」皇帝的手諭在神廟外被大聲宣讀,基督徒們山呼萬歲,立即攻入神廟。狂熱的人群衝到塞拉皮斯神像面前時卻開始躊躇,因為據說凡人一旦觸摸到塞拉皮斯的神像,天空將會塌陷。僵持一段時間後,一名大膽的士兵在主教的唆使下將手中的斧子擲向神像。伴隨著人群驚恐的叫聲,斧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線,準確的擊中了神像的頭部。片刻後,原本驚慌失措的人們發現神廟外的天空紋絲未動,一擁而上將神像砸了個粉碎。隨後,整座神廟被夷為平地。據說和神廟一起被摧毀的還有建在神廟內的一座圖書館,但人們無法確定這座圖書館是否是亞歷山大圖書館的一部分。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不要以為把事情搞大就能解決問題。

  

  第三種說法:哈里發奧馬爾下令焚毀。

  

  公元七世紀,阿拉伯人入侵埃及,將它變成了自己龐大帝國的一部分。一位阿拉伯將軍在亞歷山大發現了圖書館內海量的藏書後,向遠在麥加的哈里發奧馬爾請示如何處理。奧馬爾答道:「如果這些書本的內容與古蘭經相違背,那麼它們就是異端邪說;如果它們的內容與古蘭經相同,那麼它們就是多餘的。」接到命令的將軍把圖書館內所有的書本分發到全城的澡堂作為燃料使用。圖書館內的藏書是如此之多,以至於全城的人整整用了六個月才將它們全部用光。就這樣,記載著古代世界所有智慧的書本都變成了火爐中的灰燼。不過,這種說法也是受到史學界質疑最多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事事都向領導彙報也不一定是好事。

  

  以上就是關於亞歷山大圖書館毀滅的三種說法,在新的考古證據被發現之前,大家也只能從從中挑選一個作為亞歷山大圖書館的結局。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30 16:35:14 
回復 

  20世紀70年代,埃及人決心重建亞歷山大圖書館,恢復這座城市往日的榮耀。由於古代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外形並沒有記錄流傳下來,埃及政府只能在全世界範圍內徵集建築設計方案。最後在一千四百多個方案中,來自挪威的一家設計事務所的方案被選中。2002年,這座花費兩億美元重金打造的圖書館正式開放。新亞歷山大圖書館融合了古典和現代的建築元素,外立面上刻有120種不同語言書寫的文字。

新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外立面

外牆上刻有多種不同的文字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4-30 16:40:40 
回復 

  更正一下:「亞歷山大城內建築二」這張圖片應該是亞歷山大海邊的一處建築,而非城內,剛敲字敲錯了。

  

  這次的更新本應該是和上次的一起發的,但上次發了一半沒發完。可能大家要翻翻上一頁的內容才能前後連貫起來,呵呵。

  

題外話:Veni, Vidi, Vici

  

  凱撒大帝將埃及豔后扶上王位後,繼續北上至小亞細亞征討背叛羅馬的本都(Pontus)王國。秋風掃落葉一般,凱撒只用了五天時間就徹底擊潰了叛軍。在給羅馬的信中,凱撒寫下了那句簡潔有力、霸氣十足的短語「Veni, Vidi, Vici」。

  

  這句短語無論是翻譯成中文還是英文,都會喪失原有的韻味,變得略顯臃腫。(中文:我來,我見,我征服。英文:I came, I saw, I conquered.)。樓主曾十分困惑,為何拉丁原文表達同樣的意思卻只需要三個單詞。後來學了一段時間拉丁語系分支之一的法語,才大概明白其中的緣由。

  

  在法語中,動詞會根據主語人稱的不同進行複雜的變位。比如法語中的「去」是aller,但如果主語是我,我們,你,你們,他/她,他們/她們的時候,這個動詞要分別變形為vais, allons, vas, allez, va, vont。

  

  你是不是很想問為什麼要這麼折騰?

  

  我當時也問了,老師說沒有為什麼,就是這樣,趕緊去背。

  

  這種動詞的變位雖然很繁瑣,但也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可以省略主語,反正可以從動詞的變位中猜出主語是什麼。比如法語中的allons-y,雖然沒有出現主語,但由於allons是與「我們」相對應的動詞形式,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走」。同樣,vas-y中的vas是與「你」對應的動詞形式,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去吧」或者「你去做吧」。

  

  不過請大家注意,在現代法語中這種省略主語的情況只限於命令式。要探討在句子中普遍省略主語的情況,就要拿同樣屬於拉丁語系的西班牙語來舉例了,不過其原理和上面講的法語中的情況是相同的。

  

  大家有沒有聽過邁克爾傑克遜那首「We are the world」的西班牙語版?這首歌的名字到西班牙語版中變成了「Somos el Mundo」,如果硬生生直譯成中文就是「是世界」。但由於somos是與「我們」相對應的動詞變位,所以這三個的單詞的意思應該是「(我們)是世界」。

  

  回到開頭凱撒寫下的三個單詞,它們分別是拉丁語中Venire(來),Videre(看),和Vincere(征服)的第一人稱完成時變位。因此,凱撒可以用如此簡潔的方式向世人宣告自己不可戰勝的力量。

  

  語言真的是一樣很有趣的東西。

在亞歷山大,學者們唯一有價值的發現是兩座高達21米,刻滿了象形文字的方尖碑。方尖碑是一種具有鮮明埃及特色的建築物,通常上面刻有國王的豐功偉績,被豎立在神廟的入口兩側。這些細長的方尖碑稜角分明,外形簡潔而優美,在現代建築中,仍然有不少紀念碑採用這一造型,例如著名的華盛頓紀念碑就完全採用了埃及方尖碑的造型。

  

  在亞歷山大被發現的這兩座方尖碑後來被稱為「埃及豔后之針」(Cleopatra』s Needle),雖然事實上它們與埃及豔后並沒有任何關係。它們於公元前約1500年被法老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is III)豎立在赫利奧波利斯(Heliopolis,位於今天的開羅附近)一座神廟的入口處。方尖碑的四面各刻有一列豎排的象形文字,記錄下了法老的赫赫戰功。圖特摩斯三世一生南征北戰,所向披靡,征服了西起利比亞沙漠,東至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廣袤地區。在他的統治下,埃及盛極一時,堪稱當時的超級大國,圖特摩斯三世也被稱為「埃及的拿破崙」。不過如果古埃及文明能夠延存至今的話,他們的歷史課本里也許會寫道「拿破崙,法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被稱為法國的圖特摩斯三世」。

  

  公元前1500年究竟是怎樣一個概念?我們需要把這個抽象的數字放進歷史的坐標軸中,才能體會到它的古老:在這個時期,中華文明剛剛進入商朝,古希臘文明還要等700多年才會出現,羅馬共和國還要等900多年才會出現,而用來命名他們的埃及豔后還要再過1400多年才會出世。先別急著驚訝,現存於世的最古老的方尖碑建造年代還要再往前推移五百年,相當於中國歷史上夏朝的早期。不過遺憾的是,不同於有著大量實物考古證據支持的埃及歷史,夏朝的存在與否仍然是一個存在爭議的話題。

  

  兩座方尖碑在它們的出生地靜靜地矗立了三百年後,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利用兩座方尖碑剩餘的空白處,在原有的一列文字兩旁又刻上了另外兩列象形文字,記述下了自己在位時的功績。拉美西斯二世之後,這對方尖碑又度過了七百年的平靜生活,直到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了埃及。戰火所及之處,牆傾柱倒,赫利奧波利斯幾成廢墟。這對方尖碑很有可能在這時已被推倒在地,埋於沙塵之中,等待著自己的命運。

  

  這一等,又是五百多年。在這五百多年中,前來埃及求學的柏拉圖在它們身邊匆匆走過,將埃及從波斯人手中解放出來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它們身旁飛馳而過。終於,在公元前12年,這對孿生兄弟被羅馬人運到了亞歷山大的一座神廟中。在隨後的1800多年的歲月里,它們又依次經歷了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入侵,直到1798年被法國學者發現。

  

  這對方尖碑的故事到這裡並沒有結束。1878年,兩座方尖碑中的一座被英國人帶到了倫敦,豎立在泰晤士河畔的維多利亞築堤(Victoria Embankment)之上,並躲過了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空軍的轟炸。另一座方尖碑則在1881年乘坐蒸汽船被帶到了美國,並被豎立在紐約的中央公園中。

  

  在三千五百年的漫長生命中,這兩座方尖碑經歷了一個個文明的崛起與衰落,目睹了一代代英雄人物的出現與老去,看盡了人世間的種種戰爭與殘殺、歡樂與痛苦、忠誠與背叛,伴隨著人類從原始時代一路走到太空時代。盛裝的埃及豔后曾在它們身旁走過,鐵甲銀盔的十字軍曾在它們腳下與薩拉丁激戰;二戰中德國轟炸機群丟下的炸彈曾在它們四周爆炸,恐怖分子駕機撞向世貿大廈的濃煙曾遮蔽它們頭頂的天空。今天,這兩座方尖碑依然隔著大西洋分別佇立在紐約和倫敦,默默注視著人類繼續創造新的歷史。

  

  下面是倫敦和紐約方尖碑的圖片,大家有機會到這兩個地方旅遊的話,一定要抽出時間去看一下這兩座方尖碑。(被稱為「埃及豔后之針」的方尖碑一共有三座,還有一座在巴黎的協和廣場,它的故事後文會講到。)

  

倫敦的方尖碑

紐約的方尖碑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5-08 18:12:58 
回復 

  本次更新應為: 第二章 遠征(連載5)

  

  剛才忘記寫了。

作者:名都妖女 回復日期:2011-05-08 19:15:59 
回復 

  好貼,留記號~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5-08 20:29:31 
回復 

  

  法國學者們對刻滿碑身的象形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儘管這些文字背後所隱藏的含義要再過20多年才會被揭開,一個頻繁出現的橢圓形符號還是引起了法國人的注意。這個符號由一個橢圓形外加一條橫線組成,橢圓形內寫有數個象形文字。法國士兵根據這個符號的外形,將它叫做「彈殼」(Cartouche)。

  

  法國學者這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些橢圓徽章內所寫的是埃及法老的名字,它們日後將會成為破解埃及文字的關鍵線索。這個橢圓形符號在古埃及文中意為「被陽光所環繞的一切」,當法老的名字被寫入其中之後,它便成為一個護身符,保護法老不受傷害,在死後得到永生。

  

  在古埃及文化中,名字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埃及的創世神話中,創世之神普塔(Ptah)先為世間萬物取了名字,當他將這些名字一一念出的時候,與其對應的事物就被依次創造出來。在古埃及人眼中,一樣事物的名字決定了它的屬性與特點,甚至存在本身。

  

  在另一則神話中,女神伊西斯(Isis)用泥土和太陽神的唾液製造了一條毒蛇,放在太陽神(Ra)的必經之路上。太陽神被毒蛇咬過之後,疼痛難忍,前來向女神求助。女神告訴太陽神,要想治癒創傷,必須先將他真實的名字告訴她。太陽神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每個名字分別對應白晝的一個時刻,但他還有一個最隱秘的名字,乃是他全部神力的來源。太陽神豈肯把自己最大的秘密輕易告訴他人,於是他在女神耳畔輕聲講出一個假名,期望可以矇混過關。聰明的女神早已料到這一招,警告太陽神如果不將他的真名講出,自己的咒語就無法發揮作用,毒蛇的咬傷將永遠無法治癒。疼痛難耐的太陽神無奈將自己的真名講出,女神在自己咒語中加入太陽神的真名,立刻治癒了他的創傷。女神用這種方式巧妙的得知太陽神的名字,從此擁有了與太陽神同等強大的神力。

  

  名字是如此的重要,法老紛紛將自己的名字用神聖的象形文字書寫在神廟中。在法老死後,由祭司在神廟中將這些名字念出,法老在另外一個世界的靈魂聽到自己的名字,便可以前來享受後人的祭拜和供奉。對於法老來說,在塵世中的生活是短暫的,只有在死後才能獲得永恆的生命。如果留在世間的名字被擦去,則意味著自己無法獲得死後的永生,這無疑是另外一次死亡。

  

  圖特摩斯三世在登基後,就曾將前任法老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的名字在所有的神廟、紀念碑,甚至是她本人的陵墓中統統擦去,宣判了她的第二次死刑。這也是平日在人世間至高無上的法老們最為恐懼的一種懲罰。

  

  難怪另一位法老曾虔誠的用象形文字寫道:

  

  「願它(我的名字)永遠不被擦除,永遠不被沖洗,永遠不被擊碎,永遠不被覆蓋。願它永不消失,如果不幸丟失,我必將重新製作,令其嶄新如初。」

  

紐約的方尖碑上的象形文字,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橢圓形徽章

另外一處建築物上的橢圓徽章特寫,裡面寫的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稱號

第三章 奴隸軍團統治的國度(連載6)

  

  當學者們在亞歷山大城裡四處亂逛的時候,拿破崙也沒閑著。在佔領了亞歷山大後,他立即起草了一份公告,並命令隨行的東方學家帕哈迪(Venture de Paradis)將其翻譯成阿拉伯文。帕哈迪利用自己在突尼西亞學到的阿拉伯文,再加上中途加入遠征的馬爾他人的幫助(馬爾他人講一種阿拉伯方言),成功的將拿破崙的公告翻譯成了蹩腳的阿拉伯文。為了測試這份公告的效果,法國人將幾名當地阿拉伯人「邀請」到自己的船上,請人將阿拉伯文版的公告讀給他們聽。也許是因為這幾位阿拉伯人沒有膽量當面嘲笑侵略者的公告,法國人對這次測試的效果非常滿意。拿破崙也同樣自信滿滿,馬上下令印刷4000份公告分發出去,將它們視為法軍宣傳的重要手段。

  

  在公告中,拿破崙表示法軍來到埃及並不是為了破壞他們的宗教和信仰,而是為了將埃及人民從腐敗的統治者手中解放出來。接著,拿破崙表示自己以及其他法國人都是虔誠的穆斯林,而且他們曾經攻入羅馬推翻教皇的統治。關於後半句,拿破崙倒是沒有說謊。就在五個月前的義大利戰爭中,他曾囚禁了教皇皮烏斯六世(Pius VI),並將其押解回法國。最後在公告的末尾,拿破崙也沒忘記威脅道,任何膽敢反抗法軍的人都將從世上徹底消失。

  

  當這份公告沿著尼羅河流傳開來後,埃及人憤怒之餘,也不禁有些困惑。七百年來,穆斯林世界對於身披十字、以上帝之名作戰的基督教軍隊並不陌生。但這一次的入侵者,卻似乎有些不同。作為一個傳統基督教國家的將軍,為什麼拿破崙竟然如此公開地宣稱自己是穆斯林?為什麼法國人竟然膽敢逮捕自己的宗教領袖羅馬教皇?除此之外,公告中一些辭彙也讓埃及人感到無法理解。這不能全怪帕哈迪的翻譯水平,因為此時法國人腦中的許多思想和概念在阿拉伯語中還沒有對應的辭彙。

  

  為了理解這些問題,我們不得不暫緩一下埃及之旅的腳步,回過頭來看一下過去的一百年中歐洲究竟發生了什麼。

  

  1798年之前的一百多年間是歐洲的啟蒙時代。在這百餘年中,人們不再盲從世俗和宗教的權威,開始用自己的頭腦獨立地思考,理性的思維受到普遍崇拜,因此啟蒙時代也被稱為理性時代。啟蒙運動的浪潮釋放出了人類最具威力的武器——自由思考的頭腦。束縛歐洲人千年之久的思想枷鎖被拋開,千萬顆開始獨立思考的頭腦在百年間迸發出璀璨的光芒,成就了一個輝煌的時代。西方文明憑藉啟蒙運動中科技與思想井噴式的發展,在世界文明的競賽中一騎絕塵,將其他文明遠遠甩在身後,並將這一優勢牢牢地保持到了今天。

  

  在這段時間跨度大致相當於從清朝康熙至乾隆統治(1662-1795)的時期中,無數關於物理、數學以及力學方面的著作在歐洲問世,為現代科學奠定了基礎(翻開大學裡的高等數學和物理課本,你會驚訝於有如此之多的定理都是以這個年代的科學家命名:牛頓、萊布尼茨、拉格朗日、拉普拉斯、伯努利、歐拉……)。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理性主義的思潮很快便蔓延至社會、經濟和宗教領域。既然紛繁複雜的宇宙都可以運行於幾條簡潔的物理規律之上,為什麼人類社會的運行不能找到相應的規律和準則呢?於是,《論法的精神》、《社會契約論》和《國富論》等一系列關於人類社會的著作紛紛發表。

  

  在這個崇尚理性的時代,沒有什麼是不能質疑和挑戰的,包括曾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基督教。哲學家和思想家們對基督教和教會進行抨擊的言論此起彼伏,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更是對《聖經》和基督教進行了無情的嘲諷,甚至說「當第一個傻子遇到第一個騙子時,宗教就誕生了」。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自然神論者(Deist),即相信存在一個超乎自然的力量創造了宇宙,但在這之後便不再干涉世界的運轉。

  

  在今天,當我們面對十八世紀的世界地圖時,仍然可以依稀感受到當年在亞歐大陸東西兩端,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氛圍和心態。在西方,歐洲各國民智廣開,各種思潮泉涌而出,科技進步的速度更是要以天來計算。而在大陸的另一端,清政府卻忙著禁書毀書、閉關鎖國、大興文字獄。

  

  讓我們來隨意截取幾個年份來簡略對比一下,在這個中國正值所謂康乾盛世的時期內,歐洲人做了些什麼:

  

  康熙五年,法國科學院成立。

  

  康熙十二年,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發明能進行加減乘除及開方運算的計算機。

  

  康熙十五年,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在顯微鏡下發現細菌。

  

  康熙二十六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建立經典力學體系。

  

  雍正六年,英國天文學家布拉德利採用恆星光行差法計算出光速為301000公里每秒。

  

  乾隆十年,荷蘭科學家穆申布魯克發明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電容器。

  

  乾隆十三年,孟德斯鳩發表《論法的精神》,提出三權分立說。

  

  乾隆二十七年,盧梭發表《社會契約論》,奠定了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乾隆四十一年,亞當?史密斯發表《國富論》,現代經濟學誕生。同年,瓦特發明蒸汽機,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電影《盜夢空間》中的柯布說的沒錯,世界上最頑固、最具傳染性的病毒,是人的思想。憑藉一個念頭,人類可以建立一座城市,可以打破一切規則,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6-04 22:44:55 

回復 

  樓主,隔壁的《 《讀史筆記本》猶太人,《聖經》與基督教的產生(修改擴充版)》,已經劇透了埃及文的破解過程。由於他的文章的主旨是寫基督教,所以我就把我的關於埃及文的問題提給你。

  

  破譯埃及文的鑰匙,是拉美西斯(Ramesses),其中的【拉】(Ra),在埃及文中只有輔音R,沒有母音a;而且【拉】(Ra)的寫法,是圈中加點,與甲骨文中的【日】幾乎一摸一樣;【日】的輔音R,與【拉】的輔音 R 又相同,是否可以認為埃及文和中文有相通之處?

  

作者:sfp2086 回復日期:2011-06-05 06:38:11 
回復 

  

  來,讓我告訴你古埃及象形文字是怎樣被破解的  整理版:

  

  http://xunread.com/go.php?id=5436c4f2-e48d-45ad-9399-ea252805f0fd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6-05 12:06:48 
回復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6-04 22:44:55 

  

    樓主,隔壁的《 《讀史筆記本》猶太人,《聖經》與基督教的產生(修改擴充版)》,已經劇透了埃及文的破解過程。由於他的文章的主旨是寫基督教,所以我就把我的關於埃及文的問題提給你。

    

    破譯埃及文的鑰匙,是拉美西斯(Ramesses),其中的【拉】(Ra),在埃及文中只有輔音R,沒有母音a;而且【拉】(Ra)的寫法,是圈中加點,與甲骨文中的【日】幾乎一摸一樣;【日】的輔音R,與【拉】的輔音 R 又相同,是否可以認為埃及文和中文有相通之處?

  =====================================

  

  我不確定你說的「埃及文與中文有相通之處」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說的「相通」的意思是指兩者都是象形文字,發展過程中有相似之處,那沒錯。

  

  如果你的意思是像本版的那個「中國人是埃及人後代」的神貼一樣,說中文來自於埃及文,那我就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埃及文中沒有「Ra」這個詞,這只是西方人用拉丁字母對埃及文的轉寫。中文在近代以前也沒有「Ri」這個拼音,只有「日」這個字。所以你說的「日」和「拉」的輔音R相同只能說是當兩種風牛馬不相及的文字中的「日」字被轉寫為拉丁文時,剛好使用了同樣一個拉丁字母「R」。

  

  其次,古埃及文中代表「太陽」的這個字究竟怎麼念,根本沒人知道。「Ra」的這個發音是後人的推測,來自於科普特語(Coptic)。同樣,古代中文中的「日」字究竟怎麼念也沒人知道。拿「日」字的現代中文讀音的拉丁字母拼音和已經失傳的埃及文字的推測讀音的拉丁字母轉寫比較,實在是一點說服力都沒有。大家自己算一下,這中間到底繞了多少個彎。

  

  第三,退一萬步講,「R」是一個很特殊的字母,同樣的一個「R」,在不同語言中的發音有天壤之別。「Ra」在法語中的發音類似於「哈」,西班牙語中接近於「拉」,英文大家都懂,我就不說了。

  

  第四,再退一萬步講,就算兩種語言千千萬萬個單詞中剛好有兩個詞發音一樣,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我看過一本書里說,澳洲一種土著語中「狗」這個單詞剛好也是「dog」,但如果據此得出結論這種語言是英語演變而來,或者相反,無疑是十分荒謬的(很久以前看的,出處欠奉,好像是《槍炮、病菌與鋼鐵》)。

  

  第五,關於兩種文字中太陽的寫法都是圓圈中間加一點。我覺得這真的沒什麼好說的。文字都是由簡單的圖畫演變而來的,圖畫當然是按照大自然的樣子來畫了。如果你知道某個民族早期的文字中的太陽是三角形裡面加一點,我才會覺得奇怪。

  

  可能對你想要表達的意思理解有誤,就索性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歡迎討論。

第三章 奴隸軍團統治的國度(連載7)

  

  在人類歷史中有這樣一些年份,它們或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或結束了一個舊的時代,因而被深深地烙上了特定的印記。某種程度上,組成這些年份的幾位數字就足以讓人回憶起一段傳奇的歷史,或是一個驚心動魄的年代。這樣的年份包括世界史中的1492(哥倫布發現美洲)、1776(美國獨立)和1939(二戰爆發),或是中國人更為敏感的1840、1931和1949。

  

  1789也是這樣一個年份。它代表著一個理想與鮮血並存、激情與恐怖相伴的年代。這一年,在啟蒙運動釋放出的種種思想催化劑作用下,法國大革命爆發。

  

  1789年5月,法國三級會議召開。就像大家從中學歷史課本里知道的一樣,這次會議不歡而散。第三等級的代表們索性自己組成了國民議會,開始處理國家事務,並將多項徵稅宣布為非法。

  

  這讓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很尷尬。自古以來,國家的全部權力都屬於國王,除了上帝之外,國王不需要對任何人負責,一個國家就是一位國王的私有財產。而現在,國民議會卻要開始以人民的名義代替路易十六行使國家主權。首鼠兩端的路易十六沒能果斷的宣布國民議會為非法,而是以場地裝修為借口關閉了國民議會所在會議大廳。國民議會將會議地點搬到了一個室內網球場,發誓在為法國制定出一部憲法之前絕不解散議會,史稱「網球場宣言」(Tennis Court Oath)。

  

  1789年7月初,調入巴黎的皇家軍隊激怒了原本就對國王不滿的巴黎市民。7月14日,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獄,國王下令軍隊撤退。勝利了!反革命分子的陰謀被挫敗!法國人嘗到了暴力的甜頭。這次暴力行動就好像核彈中開啟鏈式反應的第一顆裂變的原子核一樣, 在接下來的數年間在整個法國掀起了一片不可逆轉的暴力狂潮。

  

  1789年8月,國民立憲議會(即原先的國民議會)發表《人權宣言》,宣布人們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神聖不可剝奪的權利。但議會代表們在這份神聖的宣言上簽字時,並沒有想到,這場以自由和平等之名開始的大革命將會給法國帶來無盡的殺戮和鮮血。

  

  在革命熱情的鼓舞下,國民制憲議會很快就著手開始進行各種各樣的改革。但不久革命的熱情就演變為宗教式的狂熱。革命成了一種新的宗教,「人民」和「自由」就像神的名字一樣成為抽象而又神聖的符號,沒人說得清它們的確切含義,但反對這兩個字眼的一定是罪不可恕的異教徒。

  

  為了建立一個美好的新世界,革命者們瘋狂地砸爛了和舊世界有關的一切事物。

  

  教士和貴族的封建特權被取消,所有標誌貴族身份的服飾和事物被一律禁止,歷代國王的陵墓被全部搗毀。教會賴以生存的什一稅被廢除,教會的土地被收歸國庫,教堂也在幾年後被統統關閉。人們之間不得以「您」相稱,而必須使用「你」,因為前者代表腐朽的封建制度。甚至就連曆法都被認為與舊制度下的宗教有過多瓜葛而被換成新的共和曆法(霧月、熱月等月份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城鎮和建築物的名字也紛紛被改得更加符合革命思想,例如里昂被改名為解放城,聖母院被改名為理性廟。

  

  作為封建君王的路易十六自然也逃脫不了自己的命運。關於這位現在被稱為公民路易?卡佩的前國王是否有罪,革命者陷入了激烈的辯論之中。堅定的革命者羅伯斯庇爾發表了著名的演講《路易必須死,因為祖國需要生》,隨後國民公會投票判處路易十六死刑。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押往革命廣場,在群眾的歡呼聲中被處死。另一名革命者領導者丹東歡呼道:「你們向整個歐洲丟出了手套,而這隻手套是一顆國王的頭顱!」(在歐洲,向對方丟出自己的手套意為要求決鬥。)

  

  果然沒過多久,不列顛、荷蘭,西班牙和義大利就加入早已向法國宣戰的普魯士和奧地利,形成第一次反法聯盟。法國和幾乎整個歐洲都處於戰爭狀態,但這只不過給了革命者們更加充足的理由進行暴力統治。擁有無限權力的革命法庭被設立起來,任何對革命發表質疑的人都會被以叛國罪的名義逮捕,不加審訊就被送上斷頭台。曾在國民公會中對路易十六的死刑投下反對票的議員顯然有叛國的嫌疑,他們的頭顱也毫無懸念地一一滾落在地。

  

  就這樣,溫和的革命思想被激進的革命思想所代替,激進的革命思想馬上又被極端的革命思想所取代,革命也變成了以自由為名而進行的恐怖統治。無數的男女以反革命或是叛國的罪名未經審判就被羅伯斯庇爾等極端革命派送上斷頭台,任何對革命的質疑都可能會招致殺身之禍,人民生活在比君主統治還要可怕百倍的恐懼之中。即使是革命派內部對恐怖統治提出質疑的丹東等人,也無一例外地被羅伯斯庇爾送上了斷頭台。最後,羅伯斯庇爾自己也成為了這種恐怖統治的犧牲品。1974年7月28日,羅伯斯庇爾被押送至革命廣場,和路易十六一樣,在群眾的狂歡中被處死。這位雙手沾滿鮮血的革命理想主義者的墓志銘這樣寫道:

  

  「過往的行人,不要為我悲傷。如果我活著,你們誰也活不了。」

  

  恐怖統治結束後,在革命熱情的激勵下,再加上強制徵兵帶來的充足兵力,法國在面對反法同盟的戰爭中逐漸佔了上風。比利時被吞併,荷蘭投降,普魯士和西班牙向法國請求和平。接下來,拿破崙利用自己過人的軍事才華在義大利大敗敵軍,迫使義大利和奧地利簽訂了城下之盟。至1797年,也就是本文開頭法軍從土倫港出發遠征埃及的前一年,第一次反法同盟在拿破崙的凌厲攻勢下土崩瓦解。而這位藉此戰功享有無上榮譽的將軍,在數年後會將法國再一次帶回到君主獨裁統治之下。

  

  這出以自由與正義之名開始,卻以恐怖統治和暴民政治收場的慘劇,絕非是在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上演。在之後的兩百年間,世界各地眾多旨在推翻君主制、建立自由平等社會的革命某種程度上都成了法國大革命的翻版,有自己的路易十六、羅伯斯庇爾和拿破崙(列寧甚至還製作了羅伯斯庇爾的石像)。在這兩百年間,儘管人們口中的語言和手中的武器不斷變換,但法國大革命所折射出的人性,卻從未改變。

  

  了解了這些歷史背景,我們便不難理解這些於1798年來到埃及的法國人對於宗教無所謂的態度。此時就算是一個普通的法國士兵 ,腦子裡也裝著歐洲最前衛的宗教和國家觀念。相比之下,對於埃及人來說,國家只不過是統治者的私人財產,而自己只不過是被壓榨的對象。這也就不難解釋法軍在海灘登陸時,本地居民對待侵略者冷漠的眼神。

  

補發上次更新的一些圖片。由於照相機要到1839年才會被法國人發明出來,所以就讓我們透過一些繪畫作品來體驗一下這個革命的年代。

  

荷拉斯兄弟之誓(Le Serment des Horaces)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6-18 11:05:26 
回復 

  可能有人要問,這畫裡面明明是古羅馬的人物,和法國大革命有什麼關係?先別急,讓我來解釋一下這幅畫的創作背景和含義。

  

  這幅畫完成於大革命爆發前的1784年,為法國畫家雅克-路易?大衛的成名作。這幅畫是根據羅馬的一則傳說而作:

  

  據說羅馬和附近的一座城市阿爾巴發生了糾紛,為了避免曠日持久的戰爭所帶來的巨大傷亡,兩個城市約定各派出三名勇士進行決鬥,用他們的劍來決定兩國的命運。於是,羅馬的荷拉斯(Horatii)三兄弟被選中與阿爾巴的庫里亞斯(Curiatti)三兄弟進行決鬥。

  

  畫中描繪了三兄弟從父親手中接過寶劍,誓死捍衛羅馬的榮譽的場景。無論是父親還是三個兒子,個個神情堅毅,手臂筆直,為國捐軀的決心溢於言表。與四個男人的堅定表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位於畫面右側,傷心欲絕的妻子和姐妹們。荷拉斯兄弟中一人的妻子,正是庫利亞斯兄弟的妹妹。而荷拉斯兄弟的一個妹妹,也已經與庫利亞斯兄弟中的一人訂婚。對於她們來說,這個故事的結局註定是一個悲劇:自己的兄弟和丈夫之間,必然有一個會被對方殺死。面對傷心的親人,荷拉斯三兄弟卻沒一絲一毫的感情流露出來。通過這樣強烈的對比,觀眾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遞的信息:國家的利益高於個人的生命和情感,一個人應該為自己的國家獻出一切。

  

  在大革命風暴來臨前的1784年,這幅畫在觀眾中引起強烈的共鳴,極大的激勵了人們的愛國情感。

  

  繼續講完荷拉斯三兄弟的故事。決鬥開始後,荷拉斯三兄弟中的兩個很快就被敵人殺死,局勢變成了對比懸殊的一對三。阿爾巴士兵已經開始要提前慶祝勝利。沒想到,倖存的荷拉斯假裝逃跑,庫利亞斯兄弟被眼看就要到手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三個人拉開了距離對荷拉斯窮追不捨。荷拉斯趁對方落單,先後殺掉了兩個敵人,局勢現在變成了兩個人之間的單挑。剛剛手刃兩名敵人的荷拉斯一鼓作氣,將庫利亞斯兄弟中的最後一人打到在地,將劍刺進了他的胸膛,同時也將勝利和榮耀帶給了自己的祖國。

  

  凱旋而歸的荷拉斯回到家中,發現自己那個與庫利亞斯訂婚的妹妹正在為了自己的未婚夫而詛咒羅馬。憤怒的荷拉斯馬上殺死了她。

  

  作者大衛原本想把荷拉斯殺死自己妹妹的場景在另一幅畫里描繪出來,但由於擔心這個主題過於血腥而放棄。不過,他在五年後在另外一幅作品《處決自己兒子的布魯特斯》中描繪了類似的場景。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6-18 11:07:08 
回復 

  處決自己兒子的布魯特斯(或直譯為《運送布魯特斯兒子屍體的軍士們》)(Les Licteurs rapportant à Brutus les corps de ses fils)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6-18 11:08:14 
回復 

  在這幅完成於法國大革命爆發當年的畫作中,處於左下方的布魯特斯(Brutus)是推翻君主統治,締造羅馬共和國的英雄。而他的兩個兒子卻密謀推翻共和國,令羅馬重回君主統治之下。為了保衛共和國,布魯特斯親自判處他們死刑,而這幅畫描繪了軍士將他兩個兒子的屍體抬回家的場景。和上一幅畫相似,布魯特斯的堅定和女人們的悲痛形成鮮明的對比。雖然緊繃的雙腳顯示出他內心的痛苦,但布魯特斯卻堅決地對兒子的屍體看都不看一眼。

  

  當這幅作品展出時,法國大革命已經爆發,巴士底獄已經陷落。不難想像,在愛國熱情高漲的革命年代,這幅畫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王室曾試圖禁止這幅作品展出,但在群眾的壓力下被迫讓步。

  

  如果說《荷拉斯兄弟之誓》表達的是「為了國家利益,獻出自己的生命」,那麼這幅作品則更進一步:「為了國家利益,不惜大義滅親」。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法國大革命之後的多次革命中,人們被要求與自己的親人劃清界線,甚至要求親人之間互相揭發和舉報。愛國主義和獻身精神,聽上去很美。但這種將國家利益凌駕於個體生命與情感之上的做法,很容易走火入魔,給國家和民族帶來巨大的災難。

下面這幅畫描繪了1792年8月10日,巴黎市民暴動,攻佔國王所在的杜伊勒里宮的場景。畫中穿紅色衣服的是保衛路易十六的瑞士衛兵。隨後國王和他的家人被革命者囚禁起來。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6-19 00:13:31 
回復 

  路易十六被囚禁後,普魯士的布魯斯維克公爵(Brunswick)率大軍前來解救,揚言對反對國王的人要嚴懲不貸。1792年9月2日,普魯士軍隊攻克凡爾登的消息傳至巴黎。距離巴黎約200公里的小鎮凡爾登是巴黎東北方向的門戶,敵人已經近在咫尺。巴黎的革命者擔心被他們囚禁在監獄中的人藉此機會暴動,索性將監獄中的人全部殺死。這次血腥的行動持續了四天,史稱九月大屠殺。

  

  在這次混亂的屠殺中,被革命者處決的還有瑪麗皇后的好友朗巴勒親王妃(Princesse de Lamballe)。1792年9月3日,她在革命法庭上拒絕宣誓效忠新政權,隨即被拖出法庭丟給街道上的暴民,很快便被殺死。

  

  下面這幅畫表現了朗巴勒親王妃被殺死的場景。朗巴勒親王妃的屍體隨後還被殘忍的肢解,頭顱被插在長矛上送到瑪麗王后的窗外,強迫她觀看。但這幅畫中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血腥,朗巴勒親王妃被描繪得聖潔而無辜。街道遠端人們手中高舉的武器可以令人感到革命者的狂暴。

  

  

朗巴勒親王妃之死(Mort de la princesse de Lamballe)

下面是反映九月大屠殺的兩幅畫。在四天的屠殺中,有1400人喪命,其中很多人根本就是無辜的。

  

  

薩彼里埃醫院(Salpêtrière)

聖謝荷曼教堂(Saint-Germain-des-Prés)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6-19 12:47:31 
回復 

  下面這份文件記錄了對路易十六進行判決時的投票。最左邊的數字為序號,接下來為人名,最右邊即為此人對路易十六的判決意見。大家可以看到,大部分人的意見為死刑(la mort)。位於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別是羅伯斯庇爾(Robespierre)和丹東(Danton)這兩位革命巨頭。一些更加極端的革命者,如序號為135的馬拉,還在死刑後面特意加上了「24小時之內」(la mort dans 24 heures)。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序號為150的「菲利普-平等」(Philippe Égalité),此人是王室成員之一,路易十六的堂兄。革命爆發後,他放棄了貴族頭銜,出任國民公會議員,還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平等」,以示對革命的支持。大家可以看到,他對自己國王堂弟的判決意見同樣是「la mort」。不過這也救不了他,1793年11月6日,在簡短的審判後,他在當天就被匆匆送上了斷頭台。生在王室可能是他唯一的罪名,不過在那個年代,這已經足夠了。

  

把法國大革命的最後一張圖片發完,下次更新我們就又回到埃及了。

  

  Coldplay的熱門單曲Viva la Vida想必大家都聽過,但你有想過它歌詞的含義嗎?

  

  這首歌的歌詞中使用了不少宗教典故和隱喻,關於它的含義說法也很多。有很多人認為它描寫了路易十六在等待走上斷頭台時的心情。這種說法我覺得比較靠譜。尤其是歌詞里中間有兩段

  

  詭譎的寒風怒號

  只把我吹進深牢

  破窗中傳來震天鼓聲

  誰能想到我還有今日

  

  革命者等著我的下場

  將我的頭顱用銀盤盛裝

  我不過是一具扯線傀儡

  落至這部田地,誰還會願意做君王

  

  It was the wicked and wild wind

  Blew down the doors to let me in

  Shattered windows and the sound of drums

  People couldn"t believe what I"d become

  

  Revolutionaries wait

  For my head on a silver plate

  Just a puppet on a lonely string

  Oh who would ever want to be king?

  

  從一國之君變為階下囚,再變為即將走上斷頭台的全民公敵,這恐怕是人世間落差最大的生命之路。坐在囚室之中,聽著窗外傳來的震天鼓聲,此時這位曾經的國王心中充滿的究竟是恐懼,絕望,憤怒,還是不甘,已經不會有人知道。

  

  革命者們把路易十六描寫成一個懦弱、陰險的國王,在革命廣場上絕望地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但根據行刑手桑松(Charles Henri Sanson)1794年的一封信中的描述,路易十六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保持了一位君王的風度。這位國王鎮定的走上斷頭台,大聲說道:「我是無辜的,但我寬恕那些將我送上刑場的人。願我的鮮血保佑法蘭西國運長久。」

  

  這時,一位軍官命令軍鼓手們奏起樂鼓,將路易十六接下來的話淹沒在鼓聲當中。很快,斷頭台乾淨利落的斬下了國王的頭顱。群眾齊聲歡呼共和國萬歲,遠方傳來的軍禮炮聲連成一片。

  

  下面這幅畫繪出了路易十六走上斷頭台,留下遺言時的情景,在左面大家可以看到打斷他講話的軍鼓手。

  

同志們,快醒醒!我們又回到埃及了!

  

  第三章 奴隸軍團統治的國度(連載8)

  

  7月7日,剛剛下令發布《致埃及人公告》後,拿破崙就急匆匆地離開亞歷山大,揮戈南下。隨時可能到來的英軍讓拿破崙感到如芒在背,他急需在英軍到來之前控制埃及的首都——開羅。

  

  在八百二十九年前(公元969年),來自北非法蒂瑪(Fatimid)王朝的穆斯林軍隊征服埃及後,侵略軍將領昭海爾(Jawhar)奉哈里發之命為埃及建造一個新的都城,於是他選擇了一塊方形的土地,請來星相師們計算出最吉利的時辰破土動工。在動工的當晚,栓有鈴鐺的繩子沿著選好的地塊圍了一圈,只等吉時一到,星象師們搖動鈴鐺,地塊上的工人便會同時開工。可還沒等到動工的時辰,一隻烏鴉落在了繩子上,頓時鈴鐺大作,工人隨即開始挖掘。驚恐萬分的星象師急忙打開書本,查到這個時辰對應的星體為火星,阿拉伯文寫作al-Qahir,於是這座城市便被命名為al-Qahira,轉譯為中文,即為開羅。

  

  從地圖上看,亞歷山大到開羅的直線距離只有約200公里,也就相當於上海到杭州的距離。然而對於士兵來說,這次行軍遠遠沒有聽起來的那麼輕鬆。

  

  (下圖中紅色箭頭是法軍由亞歷山大至開羅的路線。還有一部分法軍先沿海向東再與主力中途會合,圖中沒有標記出來。)

  

  

  

  拿破崙一心只想著儘快趕到開羅,完全沒有考慮到沙漠中行軍必須的一些裝備——比方說水壺。7月份正是埃及最炎熱的一個季節,沙漠中的氣溫更是可以輕易達到45攝氏度以上。法軍離開亞歷山大後不到兩個小時就進入沙漠之中,行軍變成了煉獄一般的死亡之旅。法國士兵們身穿厚重悶熱的軍裝,拖著沉重的腳步行走在毒辣的陽光下,腳踩著炙熱的砂子,吸入肺中的空氣幾乎快要燃燒起來。在這樣的炎熱夏天中長途行軍,士兵卻沒有一滴水來清涼自己灼熱的喉嚨,不斷有人倒在沙漠中。活著的人都在不斷祈禱夜晚快些將臨,好讓自己能暫時脫離這人間地獄。當有一口水井被發現時,士兵們一擁而上,頃刻之間就將水井中的水喝光,許多士兵在爭搶水源的過程中被踩踏致死。

  

  在行軍途中,士兵們有時會發現遠方的地平線上有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水。等他們興高采烈地跑過去,卻發現哪裡除了砂子什麼都沒有。

  

  這種今天已經廣為人知的光學現象,正是在這次沙漠行軍中被隨行的法國學者蒙日記錄下來,並第一次對其成因進行了正確的分析。這種被稱為「海市蜃樓」的現象其實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遠。有沒有注意過,在炎熱的夏天,高速公路的遠端似乎總是有一灘水?那其實不是水,而是天空由於光的折射投在路面上的倒影。由於通常只有水面才會映射出天空的倒影,所以我們的大腦誤以為地面上有一灘水。

  

  

  

  憑空消失的湖水使法國士兵更加絕望,越來越多的人由於炎熱和脫水倒下。在這種停下來是死、走下去生不如死的困境中,不少難以忍受這種折磨的士兵紛紛舉槍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痛苦。活下來的士兵已經沒有精力去理睬死去的同伴,他們漠然的跨過地上的屍體,拖著自己的身體向前移動,期望可以撐到走出沙漠的那一刻。從亞歷山大到達曼胡爾(Damanhur)僅僅四天的行軍中,就有約1500名士兵死於脫水或自殺,法軍的士氣跌落到了谷底。

  

  一支滑膛槍,一身厚重的軍裝,再加上絕望的心情,就是這些法國士兵離開這個世界時所擁有的全部。然而對於騎在戰馬上,有著充足飲水的拿破崙來說,這些死去的士兵只不過是一個不斷跳動的數字而已。甚至這個數字,對於他來說恐怕也沒有太大意義。比起軍隊人數上的損耗,嘩變是一個更大的威脅,因為已經有士兵開始咒罵拿破崙糟糕的指揮,同時此次埃及遠征本身也開始遭到質疑。

  

  但拿破崙依然像往常一樣自信和堅定。他知道,他只不過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將士們的士氣。

  

  而他的敵人,馬穆魯克騎兵已經在開羅完成集結,正等待著拿破崙的到來。

 第三章 奴隸軍團統治的國度(連載9)

  

  馬穆魯克(Mamluk或Mameluke)在阿拉伯語中意為「買來的人」,是公元9世紀後出現於伊斯蘭世界中極為奇特的一支軍隊。馬穆魯克士兵大多來自高加索和黑海北岸,在童年時就作為奴隸被販賣到埃及和敘利亞等地。被蘇丹或貴族買下後,他們被培養成為虔誠的穆斯林,並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成為職業戰士。這些奴隸戰士遠離自己的國家,沒有父母,沒有家庭,頭腦中只有對主人的忠誠和對戰爭的狂熱,絕對是不折不扣的殺戮機器。

  

  等到薩拉丁1171年在埃及建立阿育布(Ayyubid)王朝時,馬穆魯克騎兵已經成為一支非常重要的軍事力量。在當時的伊斯蘭世界中,蘇丹及高級貴族都擁有大量的馬穆魯克騎兵。在統治者眼中,馬穆魯克是極為理想的軍事工具,因為他們與所處社會中的其他任何勢力都沒有瓜葛,完全聽命於自己,因而也就沒有反叛的危險。

  

  但事實證明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1250年,馬穆魯克發動叛亂,殺死了埃及阿育布王朝的最後一名蘇丹,馬穆魯克王朝由此建立,他們的將領阿依巴克(Aybak)也完成了由奴隸戰士到蘇丹的華麗轉身。不過好景不長,馬穆魯克很快陷入了內訌之中,坐在蘇丹寶座上的將領被相繼暗殺,直到1259年11月一個叫做古圖茲(Qutuz)的將軍結束了這一混亂的局面。但古圖茲還沒來得及把蘇丹的寶座坐穩,就又發生了一件比馬穆魯克將領之間的暗殺還要可怕百倍的事情。

  

  1260年春季的一天,古圖茲的王宮中來了四位不速之客——蒙古將領旭烈兀派來的使者。四位使者將旭烈兀的一封信交給了古圖茲,信的內容很長,但可以概括為簡單的一句話:投降,或是準備接受死亡。

  

  古圖茲的將軍們紛紛建議他選擇投降。嗜血成性的蒙古騎兵實在是令人感到恐怖,僅僅是聽到他們的名字,就足以讓開羅城內的每一雙膝蓋開始顫抖。將軍們對蒙古人的恐懼並非空穴來風,兩年前蒙古大軍征服波斯,繼而調頭南下,一路勢如破竹,所到之處血流成河。

  

  1258年1月29日,旭烈兀率大軍圍困巴格達。

  

  15天後,巴格達城破,蒙軍屠25萬人,哈里發被包裹在毛毯活活踩死,古城化為一片廢墟。

  

  1259年,蒙軍攻入敘利亞。

  

  1260年1月24日,蒙軍攻破阿勒頗(Aleppo)。

  

  1260年3月1日,蒙軍攻破大馬士革,逼近埃及邊界,整個伊斯蘭世界命懸一線。

  

  正是在這個旭烈兀大軍壓境的時刻,古圖茲收到了由蒙古使者帶來的死亡威脅。面對旭烈兀的恐嚇,古圖茲非但沒有選擇投降,反而把四名使者處決,將他們的人頭懸掛在城門外。古圖茲和命運做了一次賭博,而賭注就是自己的性命和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前途。但從雙方的實力對比來看,這無疑是一種自殺行為。蒙古人一方共有30萬名驍勇善戰的騎兵,無論是機動性還是戰鬥力在當時的世界均為頂級水平,幾十年來都未嘗有過敵手。馬穆魯克騎兵雖然也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職業軍人,但人數只有兩萬。

  

  如果不是隨後發生的一件事,雙方的對決可以說是毫無懸念。

  

  在古圖茲殺死蒙古使者後不久,蒙古大汗蒙哥死亡的消息傳到了旭烈兀的耳中。急於爭奪帝位的旭烈兀帶領大軍匆忙撤走,只留下約兩萬騎兵,交由自己的部下怯的不花(這到底是誰給翻譯的名字)統領。旭烈兀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兩萬騎兵已經足以征服埃及。

  

  兩萬對兩萬,古圖茲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7-02 16:02:09 
回復 

  下面的這張圖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蒙古騎兵進軍路線以及雙方的實力對比。粗條的橙色箭頭是蒙軍一路攻到大馬士革的路線,接著旭烈兀就帶著大軍撤走。細細的白色箭頭是怯的不花率領的剩餘蒙軍,與撤走的大軍相比,這隻能算是一支小分隊。最後,黃色的箭頭是北上決戰的馬穆魯克騎兵。

  

  

 第三章 奴隸軍團統治的國度(連載10)

  

  現在古圖茲最大的敵人不是蒙古騎兵,而是自己部下對敵人深深的恐懼。如果在開羅坐等蒙古人前來攻城,恐怕等不到敵人前來,他們的心理防線就會在等待的煎熬中崩潰。古圖茲決定背水一戰,於7月26日率軍出發,北上敘利亞,尋求與怯的不花進行決戰。儘管一路上古圖茲不斷地給部下打氣,還是有不少人疑慮重重。畢竟自從蒙軍西征以來,伊斯蘭世界所有的抵抗均被輕易粉碎,蒙古騎兵不可戰勝的神話至今無人能破。

  

  這一次,會有什麼不同嗎?

  

  怯的不花得知馬穆魯克北上的消息後,集合了敘利亞境內的兵力,準備一舉粉碎敵人。對於怯的不花來說,這次戰鬥不過是他經歷過的無數次戰鬥的重演而已。戰鬥一次次地打響,敵人一次次地潰敗,接著是一成不變的勝利和屠殺。

  

  這一次,不會有什麼不同。

  

  9月3日,馬穆魯克與蒙軍在艾因賈魯(Ain Jalut)遭遇,戰鬥隨即打響。一時間蒙古騎射手萬箭齊發,漫天的箭雨在空中呼嘯而過,帶著死亡沖向馬穆魯克騎兵。在如此猛烈的攻勢之下,馬穆魯克的左翼漸漸支撐不住,幾乎要潰敗下來。如果馬穆魯克此役失利,伊斯蘭世界最後一線希望將徹底破滅,蒙古人將會長驅直入佔領埃及乃至整個北非,整個伊斯蘭文明就此陷入黑暗之中(就像蒙古人統治下的中國)。而歐洲的戰況此時也不容樂觀,蒙古人在十幾年前就蹂躪遍了幾乎整個東歐,伊斯蘭世界的淪陷對於歐洲人來說無疑將會是雪上加霜。沒有了安全的外部環境,歐洲的文藝復興還會不會如期發生,世界還會不會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樣子,將會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就在這時,古圖茲做了一件改變了歷史前進方向的事情:古圖茲摘下頭盔,大喊三聲「為了伊斯蘭!」,以必死之心沖入敵陣奮勇殺敵。在宗教力量的感染下,馬穆魯克騎兵們也紛紛奮起反擊,並一舉擊潰蒙軍。怯的不花拒絕撤退,力戰而死,潰敗的蒙軍四散逃走,被追殺而來的馬穆魯克全殲。

  

  艾因賈魯一戰的勝利,戰略意義遠遠大於戰術意義。此戰打破了蒙古騎兵不可戰勝的神話,使伊斯蘭軍隊在蒙古人面前重新樹立起了信心,伊斯蘭世界也由此逃過一劫。蒙古軍隊西征的潮水在艾因賈魯一戰中漲至了最高點,隨後便慢慢退去。在此後的43年中,馬穆魯克騎兵又先後三次擊退了蒙古人的進攻。馬穆魯克戰士作為草原民族的後代,由他們來終結另外一個草原民族瘋狂西征的步伐,這也許是命運早已做好的安排。

  

  在艾因賈魯擊敗蒙軍的馬穆魯克進一步樹立了自己的威名,在此後的200多年內,或殘暴、或仁慈的將軍們繼續統治著埃及這片土地。雖然在1517年,馬穆魯克由於不屑於使用火器而被奧托曼帝國軍隊擊敗,但仍然在埃及保留了相當的自治權,是埃及的實際統治者。當拿破崙率法軍從亞歷山大匆匆趕往開羅的時候,馬穆魯克作為一個軍事貴族階層已經統治了埃及500多年。有著光榮歷史的馬穆魯克騎兵並沒有將法軍放在眼裡,甚至有人已經開始提前盤算如何慶祝勝利。

  

  拿破崙將在一天內,將馬穆魯克從埃及統治者的寶座上拉下來。

  

作者:席德梅爾的文明 回復日期:2011-07-14 21:56:20 
回復 

  

  實線部分是蒙古1241年對歐洲的入侵,已經蹂躪遍了幾乎整個東歐

                   
推薦閱讀:

羅盤每層破解之說
婆婆最忌諱的三件事,媳婦如何破解?
怎麼樣儘可能地分析出一個 dll 文件的有用信息?
【科研必備】千辛萬苦找到的資料有解壓密碼怎麼辦,這款密碼破解神器你值得擁有
《記錄》第15期:DUMP三十年(上)

TAG:古埃及 | 文字 | 破解 | 更新 | 埃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