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魚表示陰陽兩儀
陰陽魚中,兩條陰陽魚首尾交接形成妙合而凝的姿態,太極圖以圓圈代表天象和宇宙,圓圈內畫著兩條陰陽魚,即黑色的魚和白色的魚。兩條陰陽魚,頭尾交接形成妙合而凝的姿態。老子稱此種姿態為「萬物負陰而抱陽」,那麼,這種結構的含義是什麼呢?明代醫學家張介濱說環中者天之象也」。認為它表示著一種天象,即天、地生成和演化的規律。
太極,是宇宙的陰陽未分、天地渾沌時期。太極,因為它大到了極點,就稱之為太極。物極必反,太極了,就會出現分化,分化為陰和陽。
何謂陰陽呢?陰原指山的北坡、河的南岸。陽指山的南坡、河的北岸。後來陰陽的涵義愈來愈擴大並愈來愈抽象,凡屬對立的事物和性質,如人之男女,生物的牝牡雌雄,天象上的日月、陰晴等等皆可用陰陽加以概括。陰陽成為表述事物及其性質的對立的普遍性範疇。陽代表雄、積極、進取、光明、剛健等事物和性質,陰代表雌、消沉、退守、幽暗、柔弱等事物和性質。陰陽學說認為:宇宙的萬物萬象,分為陰與陽兩大類;一切事物的形成、變化和發展,全在於陰陽二氣的運動,而陰陽學說和發展大體上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
西周末年,伯陽父首先把陰陽看作是性質對立的兩種氣,並以陰氣和陽氣的衝突解釋某些自然現象。他說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國語》)。但在伯陽父那裡,陰陽的對立僅僅被用來說明個別的自然現象,他還不曾以陰陽為一切現象的原因。
老子在陰陽學說的發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他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即一切事物都是由對立的兩種氣——陰陽構成的。這是一個普遍性的命題,陰陽也因此成為哲學範疇。
戰國時,陰陽學說得到進一步發展,出現專言陰陽的陰陽家。司馬談在《論六家之要旨》是把陰陽家列為六家之首,但他的學說沒有流傳下來,其具體內容不得而知。戰國時期講陰陽最為詳細,《說卦》說昔者聖人之作易也。……觀變於陰陽而立卦」。又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即認為陰陽的對立是天道的根本,一切變化都是由陰陽的對立引起的,卦象就是根據陰陽對立引起事物的變化而制定的。《繫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明確提出陰陽的對立即是宇宙發展根本規律的觀點。戰國時,思想家一般不認為天地是由陰陽凝聚而成,而是認為陰陽乃是由天地派生的氣。如《呂氏春秋·大樂》說太一生兩儀,兩儀生陰陽」。《禮運》說夫禮必本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在這裡,不是陰陽生天地,而是天地生陰陽。
陰陽學說得到充分發展是在兩漢,兩漢的思想家重視宇宙生成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陰陽被廣泛用以解釋天地萬物的生成:①陰陽生天地,如《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說「清陽為天,濁陰為地」。②陰陽生五行。如《淮南子·天文訓》說積陽之熱氣在火,積陰之寒氣為水」。③陰陽出入而生四時。如《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說「舂出陽而入陰,秋出陰而入陽,夏右陽而左陰,冬右陰而左陽」。④陰陽是生命之本。如《內徑·生氣通天論》說:「生之本,本於陰陽」。⑤陰陽是社會中尊卑德刑、予奪、仁戾、生殺的根據。「陽為德,陰為刑」。(董仲舒:《舉賢良對策一》)「陽氣予而陰氣奪,陽氣生而陰氣戾,陽氣寬而陰氣急,陽氣廢而陰氣惡,陽氣生而陰氣殺。(《春秋繁露·陽尊陰卑》)最後一點,顯然把陰陽道德化了。
在漢唐哲學發展的基礎上,北宋的思想家,提出較完整的宇宙生成理論,他們把宇宙的生成發展視作氣的演化系列,陰陽則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如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雲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李齡說廣厥初太極之分,天以陽離於上,地以陰卑於下……天降陽,地出陰,陰陽合而生五行」。(《刪變易圖序論》)。
氣本論確立後,不再把陰陽視作由「太極」或「元氣」分化出來的兩種氣,而看作氣的兩種狀態,如張載說一物兩體,氣也」(《正蒙·參兩》)。「兩體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淸濁也,其究一而已」(《太和》)。
上面說明了太極圖圓圈的兩條陰陽魚象徵著陰和陽以及陰陽學說發展的簡單過程。需要進一步明確的是:陰陽分,兩儀成。陰魚和陽魚相互環抱,表示陰陽交合,產生兩儀,兩儀就是天和地。
推薦閱讀:
※痣關愛情:鼻上痣表示容易三心二意
※衛生部官員表示醫院濫用抗生素將被降級_
※單身,不表示自己差勁
※男人說累是表示要分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