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皈依的學處
一、遮止學處
遮止,即皈依後不能做什麼。三皈誓言中的「皈依佛,終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終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終不皈依外道邪眾」,便是獲得皈依體後應遮止的範疇。
遮止學處中首先要求我們,皈依佛,永不皈依其他宗教或各類民間信仰。同時要認識到,皈依佛之後,也不應再以世間的感情、財物、地位為究竟歸宿。或許有人會問:難道學佛就要排斥生活的一切嗎?並非如此。皈依,決非逃避現實,更不是讓大家不再工作謀生或成立家庭。只是希望我們認識到:這一切於人生只有暫時意義,不是真實皈依處。否則的話,眼前利益往往會像蔽目之葉般擋住我們的目光,使我們看不到事實真相,看不到廣闊世界。皈依佛,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具有的覺悟,那是世、出世間最究竟圓滿的智慧。若皈依後還心系余皈依處,不僅會破失皈依體,更會使我們生生世世難有因緣得遇佛法。皈依法之後,應依教奉行,依法遵循各種戒規,遮止一切不如法的行為。對於在家居士來說,重點是奉行五戒十善,其中的每一條,都包含保護自己及不傷害他人兩方面。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五戒亦為五種布施,即無畏施。奉行五戒,是斷除惱害眾生的因緣,從而消除他人恐懼,故名無畏施。如果我們不殺生,別人就不必擔心被我們傷害;如果我們不偷盜,別人就不必擔心財物會被我們掠奪;如果我們不邪淫,別人就不必擔心家人和我們在一起不安全;如果我們不妄語,別人就不必擔心被我們欺騙;如果我們不飲酒,別人就不必擔心我們會失去理智。而在十善中,尤其注意口業的防護,如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是我們應當特別引以為戒的。不良語業不僅會製造事端,影響大眾和合共處,更會使內心在人我是非中越陷越深。此外,十善中還增加了不貪、不嗔、不邪見。貪、嗔、邪見為根本煩惱,由此派生一切不善業,抓住這一關鍵,其餘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皈依僧之後,不再皈依任何外道或其他宗教信仰者。但遮止的意義主要在於不以其為皈依處,並不排斥在工作中與他們進行接觸乃至合作。 遮止學處主要包含這三個方面。當我們皈依之後,對任何不信乃至詆毀三寶的行為,決不能隨順。寧捨生命,不舍皈依。須知,無論以什麼方式認同毀謗三寶的做法,將立即失去皈依體。二、奉行學處
奉行學處,是敬佛、敬法、敬僧。
首先是敬佛,包括一切泥塑木雕的佛像,皆應視為佛寶一般恭敬,切勿妄加評論。凡夫往往看到什麼都想發表高見,甚至對佛像也不例外。這個問題看來很小,其實不然。須知,當我們評論佛像時,將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佛菩薩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甚至失去對佛菩薩的清凈心,進入染污的凡夫心狀態。由此,將直接影響到我們對佛法的接受。 關於這個問題,阿底峽尊者處理得極為善巧。《菩提道次第論》記載,有人攜一文殊像請尊者過目:您看這尊像到底好不好?阿底峽尊者立即將文殊像高舉頂戴,答說:文殊像沒有不好的,只是這尊像的做工有欠缺。從這個回答上,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尊者對於佛像的恭敬之心。 既然佛像都是好的,那麼我們對所供之像不必進行選擇嗎?對於某些年久破損或做工質地簡陋的造像又該如何處理呢?這也是信眾們經常問起的問題。供養佛像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生起恭敬心。如法、莊嚴的佛像,對生起清凈心有極大作用,為修道助緣。所以,恭請佛像作為日常禮拜供養,應盡己所能選擇如法、莊嚴、質地精良的造像。若所供佛像年久破損,當以恭敬心作妥善處理,於高處焚化後將香灰置於凈地。若以虔誠心做這一切,並非對佛像不敬。因為凡夫是很著相的,尤其是尚未信佛者,往往會以世俗眼光看待佛像。為避免使佛菩薩形象受到影響,避免他人造作口業,我們可以本著恭敬心對破損、臟污的造像進行處理。 同時,切勿將佛像作為裝飾品、工藝品而隨處擺放,這恰是現代人極易違犯的問題之一。佛像,不僅作為佛菩薩的象徵為信徒供奉,本身也往往是佛教藝術精品。但不少人只看到藝術,卻忽略了佛像最重要的內涵和作用。隨著現代工藝的發達,佛菩薩造像成了工藝品的重要題材,數量大大增加。得到一尊佛像不再是難事,因而不少人將之作為點綴居室的裝飾品。這樣做,非但不能起到供佛的效果,反而存在諸多問題:不僅擺放處所多不如法,更嚴重的是,一旦習慣性地將佛像視為工藝品,今後很難對佛像生起真正的恭敬心和清靜心。還應注意的是,不能以買賣佛像謀利。或許不少人感到疑惑:現在很多寺院也在流通佛像,是否如法呢?關於這個問題,應以發心作為考量標準。所謂買賣,是指商人將佛像、佛經作為貨物進行貿易並謀利,這是絕對錯誤的。如果出發點是為了更好地弘揚佛法而非贏利,那麼,流通佛像與不能買賣佛像並不存在本質矛盾。在這個問題上,一方面是以發心來衡量,一方面是從效果來考察。凡夫心非常微妙,容易得到的往往不加珍視,花錢請到的卻恭恭敬敬。我覺得,對於佛像和佛經的普及,關鍵不是在採取贈送或流通的方式,而在於我們自身的發心,更在於實際操作中的效果。若發心正確且不以贏利為目的,即使流通也無妨。但若發心不正,即使採取贈送方式,一樣是不如法的。
敬佛,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恭敬,因為諸佛世尊已徹底斷除我相,毀譽不動如須彌。既然如此,為什麼敬佛,乃至將佛像視為佛陀真身般恭敬?或許在某些人的眼中,這麼做無異自欺欺人,明明是泥塑木雕,為何看作真身並虔誠禮拜?須知,敬佛正是我們自身修行的需求,通過恭敬達到凈化內心的效果。當我們處於極度恭敬中,心必是清凈無染的,是與法相應的。這種恭敬,本身就是極好的修行。 其次,應恭敬法,恭敬佛經等一切法寶。我們要象敬佛那樣,將經典視為佛的法身。切勿將佛經當作普通書籍那樣隨意放置,尤其是不潔處,也不要將其他物品(包括佛像、念珠等法物)置於經書上。不少信徒對佛像非常恭敬,卻不懂得珍視法寶。須知,諸佛世尊皆因法而解脫,從這個意義上說,三寶又以法為尊,這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藏傳佛教在這方面非常重視,每拿到一本佛經,先高舉頭上頂戴受持。這決非可有可無的形式主義,事實上,通過對佛經的恭敬,能有效強化我們對法的信心,從而依教奉行。因為信心也需要因緣的滋潤,需要通過一些外在形式來喚醒它、加強它。 有一分恭敬,得一分佛法受益。學佛如此,任何世間法的學習也是如此,若對傳業師長不恭敬,對所學知識不重視,是不可能學有所成的。所以,從修行意義上說,恭敬佛經的意義極為重大。這不僅影響到今生對法的受持,還將影響到未來的法緣。若不恭敬法和法師,是壞智慧之因,會使我們將來無緣親近佛法,乃至投生於不聞佛法的邊地。 敬法,根本在於依教奉行。《普賢行願品》告訴我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從利益眾生到不離菩提心,都是行佛所行,是對佛陀教導的切身實踐,也是對三寶恩德的最好回報。《金剛經》也告訴我們:「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此處雖然校量的是福德,但也充分說明,依教奉行遠勝於世間一切善行。對法的恭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修學並實踐佛法。如此,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才是真正的佛子所為。
第三是恭敬僧寶。佛法能夠在世間得以流傳,正是因為有僧寶這一重要橋樑。僧寶是佛法的實踐者,也是正法的住持者。我們應時常憶念僧寶恩德,因為他們對佛法的住持和弘揚,我們才有機會親近僧團、聽聞正法、走向解脫。同時,在家居士也有責任護持僧團發展,或隨緣樂助寺院建設,或以飲食、衣服、卧具、湯藥行四事供養,或身體力行地參與各項弘法活動。 特別應當注意的是,皈依僧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寶,故應對所有僧眾一視同仁地恭敬,切忌以凡夫心妄加批判,說僧過惡,造作極大罪業。儘管現實中的僧團也是由不同素質的人組成,未必盡如人意。但作為佛弟子,尤其是在家居士,除了在抉擇善知識、依止師時需要仔細考量,對於其他僧人決不可妄加評論。 恭敬僧寶的意義,還在於幫助我們培植出家解脫之因,使未來能早日成為真正的僧寶。像佛陀那樣,以出家相證菩提,得自在,度眾生。敬佛、敬法、敬僧,是每個佛弟子必須做到的。不僅要發自內心地恭敬,更要將這分恭敬體現於一言一行中。切勿像某些好高騖遠的學人那樣,知道些禪宗皮毛,開口便是不著相。作為凡夫,如果不把佛法放在心上,那佛法還能對他產生作用嗎?雖然眾生本具佛陀那樣的品質和智慧,但現有心行基礎仍是凡夫心。若欲轉變這一生命狀態,必須從恭敬外在三寶開始,逐步成就內在三寶。
三、共同學處
所謂共同學處,即對三寶必須奉行的基本行為準則,共有五點:
第一,隨念三寶功德,數數皈依。我們應時常憶念佛、法、僧的無量功德,生起虔誠皈依之心。看到每一個眾生,皆存念:「汝等眾生,皈依三寶,發菩提心。」隨時發起這樣的願望,念念與三寶相應,將對自身心行改善有著不可思議的作用。 第二,隨念三寶大恩。我們應時常憶念三寶大海般深廣的恩德。因為有三寶應世,我們才能聽聞佛法,修習善行,故當以感恩心隨時修習供養。條件允許的話,家中設一佛堂,每日至少以凈水為供。平時得到任何精良的食品或衣物,皆應供養後才享用。供養主要具有兩重意義:其一,三寶乃世間最勝福田,由供養三寶而獲無量福報。人天路上,修福為先,任何成就都離不開福報的支撐。成佛,是福德和智慧資糧的圓滿,故應以供養三寶來培植福報。世人不知其中奧妙,津津樂道於蠅頭小利,反而忽略這一廣大福田,良可浩嘆。其二,強化三寶在心目中的地位,不斷修習供養,內心就會時常與三寶相應,使其牢牢地紮根於我們心中。 第三,隨念大悲。我們所以念佛,所以皈依三寶,原因就在於三寶具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殊勝品質。所以,念佛不僅是為了祈求護佑,更是為了效彷彿菩薩,最終成就他們那樣的慈悲和智慧。我們念觀音菩薩,是憶念觀音菩薩的大悲心;念阿彌陀佛,是憶念阿彌陀佛的大智慧。諸佛菩薩是以發菩提心、利益一切眾生來修習大悲。我們從佛法中得到利益後,也應引導一切眾生投歸三寶的懷抱。弘揚佛法,自利利他。 許多人都覺得弘法只是出家人的責任,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應該說,弘法不僅是出家人的責任,也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有人擔心自己能力不夠,以為未能自度,焉能度人。其實,每位佛子都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弘法利生。比如做每件事或修任何法門時,首先發心為利益一切眾生而做。尤其在修習皈依時,觀想自己帶領一切眾生投歸三寶懷抱。具足這一願望之後,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能以各種因緣引導眾生親近三寶。若自己有能力講,不妨現身說法;若自己缺乏能力,不妨介紹他們親近善知識,或助印法寶流通,這都屬於弘法的修行。 經雲,財施不及法施,財供不及法供。《金剛經》先後七次校量功德,雖以恆河沙財物乃至內在生命布施,皆不及為人演說四句偈的功德。原因何在?因為外在財物雖能給人帶去富足,卻不能徹底斷除內在煩惱。唯有引導他人學佛,才能助其究竟解決生命問題。可見,弘揚佛法及引導他人學佛的意義有多麼重大。 第四,凡事啟白三寶。每做一件事之前,首先恭敬合掌,啟白三寶曰:十方三寶證知,弟子某某今日準備做什麼,乞求十方三寶加持。遇到困難時,同樣可以向三寶祈求幫助,恭敬合掌曰:弟子某某遭遇困難,祈求十方三寶加持,使違緣遠去,順緣具足。倘若未能如願,切不可抱怨三寶不慈悲,需知自身業障所致,應生起大慚愧心,廣修善行,懺悔業障,直到心行與三寶相應,自然能得到加持。時時啟白三寶,不僅能獲得三寶加持,也是培養皈依之心的重要修行。人們處於困境時,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心目中最強大的人,作為佛弟子,三寶就是我們最有力的後盾。能時時處於三寶加持之下,是多麼幸福而安全。 第五,守護不舍。皈依之後,應堅定地守護皈依體,乃至捨命,亦不舍皈依。皈依體,甚至比我們的生命更重要。捨命而去並不可怕,因為來生還能繼續。在無盡生死洪流中,我們曾千生千死、萬生萬死,卻一直空過。但若捨棄皈依,將長劫沉淪,無有出期。那麼,多生一次又有什麼意義呢?再者,切莫將外道與三寶的功德相提並論。在社會上,時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論調: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都大同小異,本質一樣的,等等。若以為所有宗教殊途同歸,說明我們對三寶並未生起不共的信心及堅定的信解,這樣一些觀念也會使我們捨棄皈依。 皈依之後,一定要奉行相應的學處。通過守護這些學處,使自己保有皈依體,並強化三寶在內心的份量。唯有信仰堅定,行為如法,三寶才能真正對生命產生作用。推薦閱讀:
※如果想要皈依佛門,需要準備些什麼嗎?
※如何用佛教角度面對所謂「毒舌」的人?
※【嘎瑪仁波切】新皈依的弟子每天應該如何做功課
※皈依是什麼?-天王殿的教育
※大寶法王電視皈依法會及與海濤法師智慧座談
TAG: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