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幽默是對人生的頓悟
文字:金正浩
1、
生活,能在一個人的胸中造成丘壑,也能造成幽默的回聲。不過,只有豁達、樂觀、真誠、善良的人才能掌握好這種幽默態度。同樣,幽默,能給一個人的生活增添歡樂,也能讓人感悟到生活的真諦。感悟,是心領神會,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我們用幽默的方法來創造人生的這種境界,這又何妨?佛教不是也特彆強調在日常的世俗生活中把握機遇,以證佛心嗎?可見,生活的真諦並不是玄得不可捉摸,相反,它是從生活里泡出來的,是從生活中涮出來的。
總而言之,任何高深莫測的感悟都得經過人世間的煙熏火燎才能得到。只不過,要步入這一境界必須得掌握一個方法,那就是幽默。
一位老母親,有一天和兒子、兒媳發生爭吵,再也不願忍受虐待,深更半夜離家出走。害得全家出動,四處尋找,直到第二天上午,才被一個熟人遇上送回家來。來到家門口的時候,左鄰右舍見她什麼衣物、行李也沒拿,毫無投靠親友的打算,使人大惑不解的是她卻從家裡帶走一把掃帚,回來時依然緊緊地夾在腋下,大家看了一時啼笑皆非,也有人見狀黯然神傷,落下淚來。「她一輩子愛清潔,一定是發現了骯髒地方,才會去打掃乾淨!」「別看她犯糊塗,心裡倒有一方凈土。」
以上議論,純屬一時觸景生情,完全出自鄰舍對這位老人的同情與敬愛。但是,誰說這些議論不是一種感悟?誰能說這種感悟不是一種幽默境界呢?儘管這位老人從來也不燒香拜佛,鄰居也不是虔誠的信徒,他們卻願意在她心中有一方神聖的凈土,這種善良的願望和祝福,一瞬間把病態的老人和自己都推向了一種美好的境界。有時候,人生的感悟通過一種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來更加顯得深刻和令人深省。
2、
1962年,蘇聯著名雕塑家恩斯特·涅伊茲韋斯內與赫魯曉夫發生了一場衝突。赫魯曉夫痛恨一切現實主義藝術。有一次,他邀請大批作家、畫家、雕塑家和記者到列寧山的賓館聚會。賓主在愉快的氣氛中酒足飯飽之後,主人談藝術,越談越激烈,開始罵人,他當眾極不客氣地指責涅伊茲韋斯內:「您的藝術像什麼」他搜腸刮肚,尋找尖銳的比喻。「對!就像您鑽進了廁所的便桶,從那裡向上張望,恰好看見一個上廁所的人的軀體的某一部分。這就是您的立場,您的藝術。」
後來,赫魯曉夫死後,涅伊茲韋斯內接受赫氏家族的請求雕制了他的墓碑。在莫斯科新聖母公墓中,赫魯曉夫的墓碑獨樹一幟,十分醒目。半塊黑色大理石和半塊白色大理石鮮明的框架,正中是墓主人的頭像。涅伊茲韋斯內說:「死者曾當眾侮辱我,使我在幾年內心情鬱悶。但我還是決定為他立碑,因為他值得我這麼做。」
一塊黑白相間的墓碑,鑲嵌著歷史的評價,也鑲嵌一個藝術家的良心和忘我境界,也算是雕塑家將赫魯曉夫幽默了一把,反映出涅伊茲韋斯內的真誠達觀,這樣的人生境界,不能走一條捷徑,更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就的,而要在風風雨雨中默默等候。由此可見,幽默是對人生的一種頓悟。只有成為對人生頓悟的幽默高手,才能夠使自己心靈從慾望的桎梏中解脫,從而踏上瀟洒快樂的人生之旅。
3、
一個能夠體悟的人生至高境界的人自然是一個有智慧的人,而這種智慧就體現在他的幽默話語與樂觀心態之中。讓我們來看看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幽默吧。
在世界上引起了強烈轟動的相對論被愛因斯坦發現後,很多人都稱他為天才。但是,也有很多人對於愛因斯坦的理論持不贊同的態度,一心想要推翻它。
20世紀30年代初,德國出版了一本名叫《一百位教授出面證明愛因斯坦錯了》的書,公開批評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當有人把這個消息告訴愛因斯坦後,他好像並不害怕,只是聳聳肩,說道:「100位?幹嗎要這麼多人?只要能證明我真的錯了,一個人出面就足夠了。」
愛因斯坦到普林斯頓大學就任那天,在教務主任的引導下,來到了他的辦公室。教務主任問他需要什麼教學用具時,愛因斯坦說:「我看,一張書桌或檯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紙張鉛筆就行了。哦,對了,還要一個大廢紙簍。」
「為什麼要大的?」教務主任不解。
「因為,我要扔的錯誤太多了。」
愛因斯坦的回答既幽默,又蘊含著一種樂觀、豁達的人生智慧。這裡面蘊含著他對真理的理解和認識,也包含著對自我的認識。真理是客觀的,不是因為眾口鑠金,就能顛倒是非的。同時自我的認識也是有限的,只有不斷的跟新自己的知識,不斷的反省錯誤才能更加的接近真理。而這種深刻的人生感悟正是在愛因斯坦的幾句隨意的幽默話語中表露無遺。
作者:金正浩,作家、自媒體人。22歲大學畢業,從不知名的小公司做起,30歲時開辦了自己的公司。代表作品《你焦慮,不代表你努力》,激勵了無數年輕讀者的內心。
推薦閱讀:
※《大魚海棠》- 輪迴的細語
※什麼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努力前行,等待著時間給你的回報
※哪裡有穩定的投資機會,錢出去了,都是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