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精微之探析
站樁精微之探析
2010-08-21 11:24:30 來自: Sagittar(大定智悲)
-- 黃景文
內家拳的「站樁練氣說」和外家拳的「站樁築基說」是武林中最富代表性 的、涇渭分明的兩大主流。「練氣的步驟,首先從站樁開始,無論是渾圓樁、 三體樁都是為了養氣、意守丹田……余年之後,真氣自然充足,即可開步練拳。」 此謂內家練氣說。「馬步樁功在少林流派的各種拳術之中,不僅常常以穩固、 紮實、進攻性強等特點,出現在套路之中,而且也是武術增強腿力的基本功之 一。」此謂外家築基說。不可否認,這些高論既讓酷愛武術的後生小子們深感祖國武學的深不可測,也使他們湧起難以取捨、無所適從的感覺。 應該看到,儘管以上二論各有易於理解、便於感受的長處,但是二者之短也是不容迴避的。比如:練氣之說,雖則強拉經絡之學為根據,玄奧高深且言之成理;但由於技擊者猝然間未有從容運氣之時機,故其理論豈能經受得起雷轟電擊般的實戰考驗?築基之說,雖則得於長期實戰之中,淺俗易懂且收益較快;但由於其論點僅限於對站樁的表面描述,而缺乏更深臆測的詳細闡述,故從學者豈有小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弊病之理?由此看來,只有理清站樁的脈絡,再找出精微所在,各家拳派才能於樁法本質上取得共識,永久消除關於站樁孰是孰非的曠日之爭。 淺見以為,所謂站樁,即是習者在特定姿勢和靜止狀態下,對體內環境進行誘導,利用意念激發等手段,集中催動於氣血運行,而後極大限度地加強周身肌肉之鬆緊度的獨特功夫。就其脈絡而言,是以神意激發為導、以氣血運行為養、以肌肉鬆緊為用的靜力性功法。可以說,神意、氣血、肌肉是構成站樁精微的三大要素。然而,沒有氣血運行,神意激發會丟失目的而變成幻覺,肌肉鬆緊會缺少養料供給而成為「火燒空鍋」。所以氣血運動是維繫意和力的中樞,是站樁精微的精微。
現代醫學認為,氣血運動既是彼此之間相互制約、密不可分的,也是增加人體自然本能的源頭活水。一方面,氣血之功用直接服務於心臟。由於心臟活動是由人體自律性地控制的,所以當體內缺氧、身體各部流回到心臟的血液量增加時,心跳就加速。相反當氧氣充分、回到心臟的血液量減少時,心跳就減緩。另一方面,氣血對於人體各部猶如清水潤澤莊稼一樣重要。因為周身血脈好似田裡縱橫交錯的溝溝渠渠,溝渠不塞則水流澤苗,血脈不閉則血行生力;所以無時停滯的氣血流注、日月灌輸,無疑是習樁者強化本能自然力的先決條件。如果渾身僵勁布滿筋絡,勢必阻遏氣血流注,使氣血不暢而淤滯,四肢百骸的營養供給不再後續,當然本能力量亦不得發揮出來。從以上所述來看,探索站樁的基本原理,既不宜依附於神秘的經絡學說,也不宜只著眼於樁功的表面現象;而應將思維的觸角深深扎進醫學的沃土裡,從中吸收豐富的營養。 如何在站樁時保持足夠的氧血供應呢?方法大約有兩種。 供氧方面:一則,練功時有意把所吸之氣沉至腹部,變胸部起伏為腹部起伏,以求擴大習者肺部的氣容量。二則,練功時消除呼吸間的明顯分界線,盡量做到若斷若續、細慢勻長的境界,如此體內各處就會源源不絕地得到充足的氧氣滋養。 供血方面:一則,習者按樁法基本要領合理配備樁架,力求渾圓勻整,然後使樁架向三維空間均整舒展,無限延伸。這樣很多淤積的血液就會因周身肌肉的強烈的伸展收縮而被趕回了心臟,從而大大增加了循環血容量,亦可增進肌肉本身的血液流動,同時帶走肌肉內的一些廢物,消除人的疲勞。二則,基於人體毛髮與血液之間的密切關係--發為血之梢的醫理,在站樁時利用某種意念以激發己身之毛髮,使根根毛髮長豎如立,就象拳譜里所載的「齒扣足抓毛髮似金槍,根根無不放光芒」一樣。這樣做能起到發立身松、身松血充、血充力足的效果,諸君不信,可以從生活中的兩雞爭雄靈貓捕鼠等現象中得到啟示。 值得注意的是,倘若把怎樣增強氧血量的方法綜合起來,就會歸納出這樣的站樁特點,一種區別於任何運動形式的特點--外靜內動。這種靜中求動的練法,從養生角度上講,則是順乎自然、合乎生理的健身運動。它能促進氧血循環,加強各系統新陳代謝的過程,最低限度消耗體能和養料,從而起到迅速調整、恢復、加強人體各器官組織機能的作用,使人體內部由不平衡狀態,發揮自調自養的特效。從技擊角度上講,這種靜中求動的練法,則是挖掘生命潛力、順應生理本能的實戰間架(技擊預備式)。它能借體內氧血的不斷滋養,逐步強化樁架整體的彈性,最大限度增長肌肉、筋絡的鬆緊度,使樁功從站樁時間的量變變成為樁架內在質變,從而起到一觸即發、發力圓滿、炸力無斷續的特有作用。 站樁的種類很多,但主要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練功者借氣血運轉的充分潤澤,給機體各組織增強生命動力。這樣練習者的本能力量會更加增強,而氣血運轉也就愈加旺盛。兩者互為因果,日久則形成一種非常有規律的「不動之動」的運動。 其實,區區筆墨決不能盡述站樁的精微所在。它的博大內涵不僅在拳學構架中功不可沒,而且於體育、書畫、醫學等諸多領域裡均有不可思議的效用。如拳擊、摔跤界的卜恩富、楊子明,書畫界的李苦禪,以及醫學界的於永年等等,以上諸先生的藝術造就就都曾大大獲益於樁法之學,他們的事迹可見於各類報刊。限於篇幅,這裡就不贅述站樁的具體練法及用途了。 誠如天上只有一個太陽,樁法之學亦不可能同時存在兩種真諦。被各家拳法推崇備至的站樁,雖然在千百年來的代代沿習下,各派自有一套系統、完整的樁法體系。但是,由於諸派拳理子根本上的較大差異,所以一直在樁法本質上難以取得一致認識。我個人認為,要想使武術如柔道、泰拳般揚威於世界武壇,就須以整理樁法之學為始,披沙揀金,總匯武學精華,劈出一條明確易懂、簡單易行的新路。而只有以醫學、力學和心理學等角度出發來研習站樁,再與站樁的實際效果密切結合,如是才有希望獲取站樁精微之珠。唯其如此,習武者才能辨清真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2010-08-21 14:48:44 Sagittar (大定智悲)
概述
意拳站樁為中國武術家王薌齋先生所創,是意拳的基本功夫,可分為養生樁與技擊樁,均在相對靜止的狀態下進行訓練,以體會「不動之動」的微動。其基本要點是精神集中、周身放鬆、呼吸通暢自然。
根據練功的目的不同,意拳站樁可分為健身樁和技拳樁,實際上健身椿也是從事拳術鍛煉的基本功,拳學修鍊到了登堂入室之時則無所謂什麼是健身什麼是技擊了。站樁功總的基本要求是:精神集中,周身放鬆,呼吸自然。 [編輯本段]作用 通過站樁的訓練使人體達到協調統一,肢體間處處連通成為ㄧ個整體,達到「一動無不動」的狀態,練成自身感覺的高度敏感協調,並且經由「鬆緊轉換」的訓練,培養整體的彈力,做到「無點不彈簧」,而能在技擊中發揮作用。 其作用若從養生的角度講,只此「凝神定意」一站,即可使精神意志、氣血筋骨都得到鍛鍊;若從技擊的角度講,只此一站,則可於「無力中求有力,拙笨中求靈巧,微動中求迅速」。 [編輯本段]要求 意拳,顧名思義是用意發揮之拳學,其重點並不在外形之操作。意拳講究神意,只要神意足具,就不必講求形狀的似或不似。然而當神意足具時,形體的姿勢又不求似而自然似了。就象中國藝術書法、繪劃劃山水花鳥,追求的都是神似而非形似。這點在義理上是完全相通的,即「學我者死, 似我者生」、「但求神意足, 不求形骸似」。 意拳不講套路,不論招式,著重「神不外溢,力不出尖,意不露形,形不破體」,以站樁為主,以試力為用,動靜配合,以期達到去後天之拙力,長先天之真勁的目的,所以強調「不在勞形苦體,在於方寸無誤」,其「一法不立,無法不容,拳本無法,有法也空」的精神,被譽為武學中的禪學。 意拳站樁不講求深呼吸,不用意守丹田,而是通過自然呼吸、全身放鬆、凝神定意,調整姿勢的動靜、虛實、鬆緊,及適當的意念活動,達到思想入靜,身體舒適輕靈。站樁強調「但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所以各地所傳授的站樁姿勢不盡相同,但「神圓意方,形屈力直」的精神卻始終如一。此種樁法不用意守,不講大小周天,練習時只需身心放鬆,保持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的舒暢狀態,所以少有偏差弊病發生。 意拳站樁用幻想力和聯想力假借出力量,不是透過死板板的姿勢來求得力量;樁法是一種導引的工具,而非必然,即使是獨立守神也是站樁。練習站樁時,首先將全身間架調整妥當。要內清虛,外脫換,松和自然。頭直、目正、身端、頂豎、神壯、力均、氣息平靜、意念放大、發挺腰松,周身關節似有微屈之意。掃除萬慮,默對長空。內念不外游,外緣不內侵。以神光朗照顛頂,虛靈獨存,渾身毛髮有長伸直豎之勢,周身內外激湯迴旋,自身覺如雲端寶樹,上下有磁力線相吸。悠然相依的神情,猶如空氣浴[2]相似。此時再體會自身肌肉細胞動湯不已,周身毛孔無不有穿堂風往返的感覺[3]。
[編輯本段]三種境界 持樁需經歷三種境界,體認有得,方為功夫。王薌齋先生曾在《意拳論》上引用清末學者王國維先生的詩作喻:「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來說明持樁所需經歷的三種境界。 [編輯本段]基本概念 《論意拳之哲理根據》中說:「莊子曰:『物物者非物』[4]。意即使物質成為物質者,並非物質。意拳主張一切力量都是精神之集合,亦可謂力者非力也。換言之,使力成為力者並非力,是精神也、意念也。此即意拳之實質所在。」 意 什麼是「意」? 簡言之,「意」就是「感覺」,也是『意拳』的根本所在,沒有了意就沒有意拳。這種「感覺」當然有別於平常生活的感覺,而是變化的感覺。在練習站樁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感覺,練習者要做的,首先只是專心感覺它(意感)的出現。它出現了不是要控制或追尋它,因為若有了這種心態,就是意的執著,感覺便會消失,繼而出現著相著形、力量出尖破體的現象,身體力量失衡,再不能達到「均整、單雙重」的結果了。 感覺的出現,最先由靜開始,當入靜之後,便能定。定是不可動搖之意;有了定,才能不受外界騷擾。 假借 入靜之法很多,有守命門、守丹田…等,意拳的入靜法是利用「假借」。要求做到「放鬆又放鬆,假借又假借」。假借的運用是集中精神,頂心有如牽著一條絲線,令頭頂不致下垂或歪斜,再想像自己浸沉在水中,感覺水中浮力,令肌肉處在放鬆的狀態,手抱著一個水球。由於水球表面濕滑,要捉緊是不容易的,太大力的話,球便會因「水」的浮力而滑走。若力量不足,又控制不了球的穩定。借著抱球將注意力集中起來,時而收緊,時而放鬆;最後「意緊而力松」,雜念便會漸漸消失,「球」的感覺便會出現,這才是所謂的「意感」。意感不是所追求的目的,只是一種過渡的產物,「執著己身一無是處,離開己身無物所尋」,便是要求練習者不要拘執一點點感覺。只需要感覺它,而不是要掌握它和控制它的出現。
意緊力松 所謂「意緊力松」不是刻意的將肌肉放鬆,重要在於精神,透過精神高度集中而產生放鬆的結果。更要做到「鬆鬆緊緊莫過正」,鬆緊得宜才能得到「得力、長力、又舒適」。一切都在微微一點點之中,一旦有了著力、著意的拘執,肢體便會出現僵硬、犯力和雙重的毛病,是一點也不會舒適的。 初習時,「假借」的作用未能發揮,雜念便會不斷出現,騷擾意志,此時切勿刻意驅趕雜念。「勿助勿忘」,才是守靜之道。 [編輯本段]如何發揮意 『意』的發揮一直都是意拳的重點所在,從「拳無拳,意無意,無拳無意是真義」到後來的「用勁如海溢…神如霧豹,力若犀牛。」都是意境上的表達,不是氣力的發揮;氣力是拙力,不是勁力。韓星垣[5]先生比喻意拳的力量是:「力學+結構」,這裡所指的力是勁而非拙力;結構就是整合之後的間架,也是從意念假借而來。 如何將意發揮?意到之後的這種感覺是通過意念訓練出來,而非由意識活動所建造而得,這點也是成敗的關鍵所在。 意的掌握別無他法:首從站樁起,最後到了圓融的地步,返過來學初步,回到最基本的樁法上去研究。由此尋求意境上的提升,做到「得力、長力、又舒適」的效果才算初步成功。若用拙力而練者,最多可以做到得力、長力,卻難以在練拳中感受悠然自得、飄飄蕩蕩的意境。拳經所說,都不是用方法手段而求得的。「學我者死,似我者生…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意拳就是意拳,一切從意開始,也從意結束,形並非所求之物,更遑論由形而入意了。 由於這一切都在由虛又實的意念之中,才會使人「為伊憔悴」百思不得其解,「望盡天涯路」地不斷地「眾里尋她」,到了有朝一日,感覺已經來臨,那種茫茫然又或是訝然失笑的情態,便體會「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無奈。此時此刻才叫真正開始了解。 [編輯本段]樁法意拳的樁法,若依王薌齋先生的《意拳拳譜與八法練習之法則》中所提的,有混元樁、技擊樁、雞樁、鷹樁、槓桿樁、彈跳樁等。
姚宗勛[6]先生所整理的樁法有: 健身樁:提插式 撐抱式 俯抱式 推託式 扶按式 提抱式 休息式 半伏式 坐式踩棉 坐式勾挑 卧式 技擊樁:渾元樁 平抱樁 撐托樁 勾掛樁 大式樁 獨立樁 坐式 依照王玉芳[7]《意拳功法三十一式》所整理的樁法有: 撐抱式 浮托式 渾元式 矛盾式 扶按式 行走式 坐式(一)(二)(三)(四) 卧式(一)(二)(三)(四) 扶物式 雙側揉球 單側揉球 丁八式 金雞獨立 加力降龍 降龍式 伏虎式 舉手式 開合式 分爭式 前後分水式 陸水行舟式 蜻蜓點水 神龜出水(一)(二)(三) -
2010-08-21 15:24:36 Sagittar (大定智悲)
《意拳舉要》---------崔瑞彬
意拳渾元樁練習 渾元樁的外形於健身樁是有所區別的。健身樁的鍛煉是以步子平行站立,為「平步樁」範圍,技擊樁的步子很像部隊操練中的「稍息」動作,這種步法是為了隨時應付對抗需要,再技擊時便於運動,出擊靈活身體重心穩固得力,非常利於攻防訓練。 介紹渾元樁鍛煉方法:求得渾元力的樁法故名渾元樁。練功時,集中精神、凝神定意、自然直立、全身先挺一下,再把全身筋肉放鬆,要做到似松非松、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眼睛前視、略看高處、遠望天際,目光凝聚內斂,兩手自然下垂,兩足跟並齊,腳尖分開如立正姿勢。而後將左腿(下述以左式為例)順著腳尖所向的方向邁出一步。步子的大小以前腳能自由提起而不靠後腿的幫助為準。足跟要虛,再邁出合適距離的一步以後,左腳再往左橫移大約一個腳的寬度,這時兩腳的位置的形狀既不是丁字步也不是八字步,而是前人所謂「腳不丁不八」。故名「丁八步」。又名「半八步」。步子不能過小或過大,步子過小影響整體的穩定性;步子過大則應拳諺所說「步大不靈」。總之步子以合適為好。兩足前後力量的分配為前三後七,也就是後腿為支撐腿。採取這樣的步位是為了能夠隨時隨地前進或後退,能保證步法的有力靈活。步子定位以後,逐步調整下列部位:左膝略屈,膝骨凸出部位力微向前指,足趾有扒地之意。同時右胯向後略靠,胯關節處力向後,方向相反,力力相引。此所謂意拳之爭力,即一個向前一個向後,方向相反,力量相成的矛盾力量。爭力乃意拳之核心。下肢動作調整好以後,再來調整上肢:兩手徐徐抬起高於肩平,手心向內,左手內的位置與左腳的位置相對,右手心與右乳部相對,上臂和前臂彎曲的角度不可小於九十度。左手位置略高於右手約四、五公分。兩手虎口稍撐,十指分開各個指間如夾有棉絮。在調整了身體的外形以後,開始注意意念假借。我們要設想整體環抱著一顆大樹,不單是兩臂環抱,胸腹、大小腿等處也都向里接觸樹。隨之我們要設想:兩手和雙臂抱著這顆樹做往上拔、往下栽、往前推、往外扒開、往裡擠合的動作。但要做到用意不用力,動作越慢越小越好,意念中雖然不能將樹引力,但似乎有隨我意支配而微微顫動之感覺。有這麼一點意思就夠了。同時要注意凡身體於樹接觸的部分,如胸腹、大小腿等處,皆有應合兩臂微動之意。周身關節都要有似曲非直之意。站渾元樁,還要注意以下各點:
頭:頭的位置對人的整體運動非常重要,不同的頭部位置可以引起不同的姿勢反射。頭頂好象有線上提,似頂非頂、頸直而微擰,左足在前時則左擰,右足在前時則右擰。下顎微收、頸下若能容球。 肩:背骨自然豎直,兩肩松垂,向左右稍稍擴張,腋下如能容球,心窩微收,胸虛背圓,即前人所謂「肩如擔擔」。 手:兩手距離約三拳,十指分開,虎口微撐而指尖微斂。掌心內吸,有持物不使墜落之意。掌心內吸配合手指外張,似有線繩束縛,欲張不得之感,吸吐相互作用不可偏重。左手向右、右手向左伸時都不許超過鼻子。舉忌過高、按忌過低、前伸不過足尖、回撤不可貼身。 齒:上下齒要銜接而微錯,不可用力扣合。 舌、鼻、耳:和健身樁要法相同、從略。 腿:兩腿支撐體重用的力,大約是前腿三分、後腿七分。兩腿外緣似有力微向內滾裹,同時兩膝似有力向外翻張。 步:前後腳的距離,以後腿不必用力,前腳就可以提起、前進、回收都能隨意動作為準。步法的訓練,後面章節詳述。 下面就渾元樁來談談用意的問題。意拳講求的是一個「意」字。王薌齋先生說要「揣摩意中力」,我們在站技擊樁的時候,就要在這「揣摩意中力」上下一番功夫。意和力是什麼關係呢?薌齋先生說「意為力之帥,力為意之軍」,任何力的表現都是意念支配的結果。王先生還說「意即力也」,進一步說明了意與力的關係。初練站樁時,要求做到用意不用力。到了一定的階段,則要求做到意到力到,最後達到最高的階段,則應該是意力不分,意和力為一體了。若求技擊應用非達到意力不分不能得拳中奧妙。以渾元樁抱樹的意念來談一談「意」的訓練:在開始練渾元樁的時候,只要求單一的設想,把樹推、拉、提、栽、開、合等等。在有了初步的感覺,確實有棵樹推不動、拉不動的意境存在。進一步就要打亂意念的順序,在想把樹剛提起來就往前一推,或者剛把樹栽上去又橫著把它扒開,亦或剛合上又往後一拉等等。因為在實用的時候,用力就沒有固定的順序,所以在平日訓練的時候,就不能按事先編排好了的順序去練習。再提高一步到了高級階段就應該有一種模糊的感覺,又想把樹扒開、又想把樹合上,又想拉、又想推,又想提、又想壓,結果是什麼都想,什麼又都沒想,總之是一種哪兒都有一點意思,又都什麼也沒有的模模糊糊的感覺。其結果培養出來的是:不碰上就什麼也沒有,而在哪碰上哪兒就有的奇妙境界。模糊的感覺實際上是精神的高度集中而不是發獃。按拳術老前輩所述,習拳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拳無拳、意無意、無拳無意是真義」,也就是在有意無意之間。善於游泳的人,往往忘記了水的存在,正因為忘了水的存在,游得更幽然自得,就是這個道理。
上述對技擊樁練習的介紹應注意以下三個基本條件: 1.使精神凝重渾厚,忘我無懼,鬥志昂揚,大有當之即摧之概。 2.具有平衡守中的均整、渾然一體的渾元力。也就是要求在剎那間調動身體各部位相應一致地發出最大力量。 3.鍛煉神經、反應靈敏。只有這樣,力的發出才能迅速、剛勁。 同時訓練技擊樁還有三各基本要求: 練習技擊樁也要貫徹健身樁基本要求,全神貫注、周身放鬆、呼吸自然暢通。 1.要求精神高度集中。目的是要在應敵時能全神貫注從容應變。 2.要求身體放鬆。目的時因為一般人在精神高度集中時,常常不自覺地隨之用力疆滯,所以練習時要相應放鬆,這樣才能使動作敏捷、反應迅速。 4. 呼吸通暢。目的是只有保持呼吸的通暢,體力才能持久。 -
2010-08-22 18:18:02 Sagittar (大定智悲)
意拳(大成拳)樁法要義
李全有 樁功在意拳(大成拳)中的功法訓練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薌老在晚年將意拳(大成拳)只稱為「站樁功」,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不少意拳(大成拳)習練者並不明白應該如何站樁。在以前的文章中,本人對「肩撐肘橫」、「三夾兩頂」,「五脖緊,四盈松」等站樁的功法原理做了闡釋。在本篇文章中,本人想結合師傳和個人練拳體會談談站樁功法的要義,以供本門拳術習練者參考。 意拳(大成拳)站樁的練習要求做到松靜和諧,形、意、氣、力缺一不可。但是在站樁的練習過程中如何做到形、意、氣、力的和諧統一,如何通過練習達到一吸一呼之間產生一松一緊的彈力,本人認為有四個要點。 (一) 形成正確的間架定型 正確的間架定型是指站樁首先要做到形成正確的外形間架結構,這是站樁的第一要義,也是最基礎的工作。間架定型的具體練法是在站樁的過程當中,需要不時用自己的意識檢查一下自己的外形間架是否還符合樁法的要求,如檢查是否做到了「肩撐肘橫」、「三夾兩頂」,是否做到了「五脖緊,四盈松」等具體樁法要求。手、肘、腳、膝要有指力,手腕和腳腕處盡量不要有曲折,要有挺力。用腳脖引領全身,將身體微微向前帶動,這時自然就會做到腳趾抓地,腳脖自挺。站樁時用意識來矯正自己間架不足之處,當發現用意識控制不了時,就需要停下來休息,然後再進行練習。站樁不是空耗時間,需要嚴格達標,在漫長的練習過程中,讓自己的身體逐漸接受這種樁法的要求,逐漸形成正確的間架定型。 (二) 明白樁法中養生和技擊練法的關係 站樁功法中有養生和技擊兩種練法,這兩種方法首先是有聯繫的,養生的練法大都不用太注意間架,所用意念多為溫柔舒適的意念,作用是使身體放鬆,使身體內外達到平衡,而起到強壯體質的作用,為技擊的訓練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技擊的練法和養生的練法又有質的區別,通過樁法中養生的習練只能達到養氣健體的效果,但仍達不到技擊的要求。要想達到技擊的效果,就必須在站樁過程中摸索渾圓力,也就是六面渾圓爭力。具體來說,在站樁過程中,首先要在老師正確指導下進行撐筋拔骨的訓練。大家知道一根皮筋,如果不去拉它,是不會產生彈力的;一個皮球,如果不給它充滿氣,也是不會有彈力的。從上述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在站樁過程中是必須要練出彈力,通過撐筋拔骨的訓練,在不失彈力的前提下,將全身的筋撐拉成一個整體,這是摸索渾圓力的物質基礎。在撐筋拔骨的具體練習中,要注意不是硬撐,而是力度要合適。舉個具體的例子來說,站樁時大家都知道手的虎口要撐園,但要使虎口撐園的力度具體應該用多大呢?應該是使虎口撐園之力與肘指之力相平衡,這樣就形成了自然的爭力。在撐筋拔骨的基礎上就要進行六個方向的爭力的摸索,最終形成六面渾圓的整體爭力。這種樁法中養生和技擊練法的區別,就最終形成了所謂「養生樁」和「混園樁」的區別。 (三) 做到形、意、氣、力和諧統一 在站樁中如何做到形、意、氣、力和諧統一,首先應明確什麼是形、意、氣、力。形是指正確的間架外型,也就是指要做到前述的肩撐肘橫,五脖挺立等形態。氣是內養習練的體認,感覺五臟六腑處處飽滿,肢體處處充實。意是思想的認識和意念的操作,是精神放大與收縮,精神的無為與有為,能自己檢查自身的聯繫,自身與周圍空間的聯繫。力是撐筋拔骨的結果,是渾圓一體的鬆緊爭力,包括脊背的爭力,需要明確的是脊背爭力的訓練和臟腑鬆緊的訓練必須要有明師的指導。 在明確概念之後,需要在站樁中具體進行操作,拳論言:「意為力之帥」。在形體正確的前提下,通過放鬆找得氣的感應,通過撐筋拔骨得到筋骨力,然後將意與力結合,確實做到「意到力到」,體會緊中找松,松中找緊。在樁法的技擊訓練中會產生全身的疼痛感,挺過這一關後,要體會全身心放鬆的感覺。還要細心體會與外界的結合,要切實感覺自身的皮筋與外界是拉上了,感覺與外界聯繫的皮筋的彈力,感覺到外界對身體的阻力,前、後、左、右、上、下均是如此。然後通過意識的慢慢放大,做到自身如雲端寶樹一般。當然這種境界是在意識放大後,不丟自身之間及自身與外界之間爭力的前提下才能有的建樹。 (四) 練出一吸一呼的呼吸彈力 一吸一呼的呼吸彈力的訓練實際上是上述形、意、氣、力和諧統一訓練的深入,也就是訓練由大動到小動到不動之動的步步深入的過程。一吸一呼是產生高速鬆緊轉換的關鍵。在上述形、意、氣、力統一訓練的初級階段,由於動作幅度較大,可能產生破體現象,在這個階段還是允許的。在大動達標後,就應將動作幅度減小,做到小動也能達標。最終應達到所謂「不動之動」的境界,就是極細微的動,也即所謂的「蠕動」。在達到這個階段後,呼吸自然與形、意、氣、力結合。也就是說呼吸彈力是練功深入後自然產生的結果。 以上所述,為本人練拳之體驗,希望能給意拳初學者有所幫助,如有不妥之處,請意拳同仁指正。 著名意拳技擊家李全有先生 ,1954年生,意拳嫡系傳人,自幼隨其舅王國強學習意拳,並得李志良等多位前輩指教,後納入王薌齋之女王玉芳門下受教多年。系統完整地掌握了意拳的訓練和技擊方法。現為北京王薌齋意拳培訓中心總教練。 -
2010-08-22 18:18:45 Sagittar (大定智悲)
意拳的樁法,若依王薌齋先生的《意拳拳譜與八法練習之法則》中所提的,有混元樁、技擊樁、雞樁、鷹樁、槓桿樁、彈跳樁等。
姚宗勛[6]先生所整理的樁法有: 健身樁:提插式 撐抱式 俯抱式 推託式 扶按式 提抱式 休息式 半伏式 坐式踩棉 坐式勾挑 卧式 技擊樁:渾元樁 平抱樁 撐托樁 勾掛樁 大式樁 獨立樁 坐式 依照王玉芳[7]《意拳功法三十一式》所整理的樁法有: 撐抱式 浮托式 渾元式 矛盾式 扶按式 行走式 坐式(一)(二)(三)(四) 卧式(一)(二)(三)(四) 扶物式 雙側揉球 單側揉球 丁八式 金雞獨立 加力降龍 降龍式 伏虎式 舉手式 開合式 分爭式 前後分水式 陸水行舟式 蜻蜓點水 神龜出水(一)(二)(三) -
2010-08-22 18:34:21 Sagittar (大定智悲)
站樁功的「意念活動」
-->返回意拳著作 姚宗勛 著 自古以來,前人傳留下了很多類似「站樁」功的養生方法,如「獨立守神,肌肉若一」,「以形為體,以意為用,以靜為和」,「勢以意變,形簡意繁」等說法。其中的「守神」,「以意為用」和「勢以意變」,都強調了意念活動的重要性。 一提到「意念活動」,就容易使人聯想起一般氣功所提的「意守丹田」。其實,「意念活動」和「意守丹田」根本不是一回事。「意守丹田」是要求練氣功的人,固定的「意守」在自己身體內的「丹田」部位(臍下小腹處),也就是常說的「守竅」。而「站樁」功的「意念活動」則要求練功者把自己的「意念」集中到大自然界的某種聯想中去,如默想平靜的海洋、夜晚的星空等等。所以,「站樁」功的「意念活動」,完全不同於氣功的「意守丹田」。同時,「站樁」功配合「意念活動」的結果,只會增加自身的舒適感,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 對初學「站樁」的慢性患者來說,「意念活動」可以起「穩定情緒,排除雜念,放鬆肌肉」的作用。一般患者由於受疾病的影響,在開始練「站樁」時,精神和肌肉都顯得格外緊張,很難達到平心靜氣的要求,這時,如果只簡單的告訴練功者要注意「放鬆」,就會使他們感到「放鬆」這兩個字太抽象,無法理解。如果配合「意念活動」讓他們放鬆,就顯得具體而有效。曾有一位病人,自己堅持練功一個階段,總沒有什麼舒適感,甚至有時練完了覺得全身難受。一次,他來找我們指導,在看了他練功的情況後,我們指出他的精神和肌肉都很緊張,這位病人卻不以為然,覺得自己已經很放鬆了。後來我們給他擺姿勢,配合「意念活動」指導他練習,讓他慢慢地想到自己是在溫水中洗浴,全身放鬆,隨水飄蕩。在練習結束後,他覺得這次才真的放鬆了,象洗溫水澡那樣舒服。有時有的患者出現了胸腹緊張的感覺,就給他們配合上「背部臀部與物接觸」,保持「似離不離」的意念;腰背緊張的,使他們產生「胸腹向前貼物」的意念;兩臂緊張的,讓他們想著自己的雙手在扶著水中的浮球等等。「意念活動」不僅能使練功者達到放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它能增進強身效果。因為「意念活動」對神經系統有負誘引作用,能使大腦皮層產生保護性抑制,可以抑制住因疾病影響形成的興奮灶,逐漸調整恢復大腦細胞的功能。因此,很多患者練功後,有頭腦清醒、精神爽快、記憶力增強、食慾增加、入睡快而深沉等良好感覺。對一些高血壓症,中醫認為是「陰陽失去平衡,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在練功時,配合全身血液下引的「意念活動」,就會有較好的效果。這就說明了站樁功的「意念活動」與姿勢配合起了良好的作用。 在「站樁」功的練習中,如果單純以姿勢和運動量大小來區分哪些是屬於「養生」的,哪些是屬於「技擊」的,是不確切的。例如,一些體質較好的神經衰弱患者,就可以採取負擔量較大的姿勢進行鍛煉,而體質較弱的病人,有時把手放在臍下很低的位置上,也還感到難以支持。如果以運動量來區別的話,就必須是運動量大的是「技擊」樁,運動量小的是「養生」樁,這是不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的標準,這會使患者很難選擇合適的姿勢來練習。所以,我們認為,確定「站樁」功的形式,應先以「意念活動」為標準,然後再以姿勢來衡量。例如,《站樁功的練法》一文中介紹的「擰裹推託」一式,如果形式上真做出「擰裹推託」的要求,就是屬於「技擊」部分中的四肢功鍛煉法了,這種姿勢一般來說並不適於初練者。但如果同樣是這個姿勢,不強調「擰裹推託」,而給練功者配合上「暖風吹拂」的「意念活動」,使他們想到自己是站在陽光燦爛、暖風拂體的草原上,全身每個毛孔都在開放,那會使練功者感到格外輕鬆舒適,決不會有「擰裹推託」那樣緊張的感覺,某些體質較好的患者,就可以採用這種姿勢。由此可見,確定「站樁」功的形式時,「意念活動」是很重要的。同時,它和「站樁」功運動量大小也是很有關係的。 「站樁」功從每個環節到具體姿勢,除了特定情況外,都不能離開「意念活動」,否則就會變成呆板的肢體鍛煉,效果難免不會受到影響。 -
2011-09-04 09:37:32 Sagittar (大定智悲)
1、起式
身體正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這一點很重要,自己不易體會,要讓別人看你是站得掌與肩同寬),腳尖向前,不允許有內外八字,全腳踏地,肩井與湧泉一線,站好了這一點,足心會有發熱或發麻的感覺。雙手自然下垂,雙眼目視前方。 起式的目的,一是凝神,[從思想上做好練功的準備],二是體會氣血的運行,從而進入持樁狀態。 2、站樁 雙手緩緩上提到胸前,雙手外拉而抱圓 ,同時裹胯而曲膝. 要點如下: 脊柱正直,是氣機發動的關鍵,此點必須做到。頭正,頦微內收。這是軀幹的要點。 兩手指尖相距一拳之遠,指尖相對,掌心向內,十指自然分開,手掌與胸距約30公分。[雙手放在肚臍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具體可視個人的情況而定]手略高於肘,肩井要松,這是內力導於稍節的通道。內抱外撐,站到一定程度,自可體會深切。還要做到肘橫腕挺。這是上肢的要點。 胯向里一收,膝自然而彎曲,這是渾元樁對「曲膝」的解釋。接著是「圓檔」,是雙膝向左右一展。此作用有二,一是上下貫通,二是堅膝。樁功如無法造就堅實的下盤功夫,那不成笑話了。因此下盤的要領決不可輕視。 站樁時呼吸自然,身心放鬆[非常重要的一點,練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鬆,心態平和,只有這樣站得才會輕鬆。] 在站樁中要留意,如果覺得某一部分「走形」,要用意識去調整,而決不可低頭去看,以免功架更加失真。 3、收式 兩手合抱于丹田,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靜默二分鐘,默想全身氣機如百川歸海一樣流入丹田,丹田如同無底深淵,收藏無盡氣機。然後提肛收腹,二手往下一按,氣機由丹田收入關元,就完成了收功。 練混元樁注意事項: 1、不可以在電風扇下和空調房裡練功,易感風寒; 2、功後最少半小時內不可以接觸水,也不可以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功前喝水,大小便! 3、可以酒後站樁,不可以事後站樁(房事後)。 4、初煉者,應該避開颳風.下雨.雷鳴時站樁。 5、有心臟病的人不可過度練習站樁,應該少站勤站,積少成多。 -
2011-09-05 18:21:33 Sagittar (大定智悲)
站樁「九注意」
一、注意確保充足睡眠。站樁非常消耗體能,對於初學者來說,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日睡眠時間務必保證在七小時以上,同時日常生活中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消耗,積蓄體能。 二、注意站樁環境的選擇。站樁環境必須安靜、熟悉和有較好的通風性,最好在卧室中站樁,必須關掉手機和電話,以防「驚功」出偏。 三、注意飲食的搭配。要多素少葷,為了補充因素食造成的「油分」的不足,可多吃「生核桃仁」、「熟芝麻末」、「生花生仁」、水果和雜糧。 四、注意性生活的安排時間和度。練習站樁後一定要注意性生活的度,絕對不能太頻繁,否則你離與「老馬」握手的時間是不會太久的。 五、注意飯後站樁時間的安排。對初學者而言,一般來說,飯後半小時內不要站樁,對有低血糖的初學者,空腹不宜站樁。 六、注意不要對著風口站樁。對著風口處站樁易感冒;夏季在空調房內站樁一定要穿長衣褲,同樣不能對著空調出風口站,若站樁出漢較多,樁後必須用干毛巾擦拭全身,洗澡應當在半小時後,水溫應與體溫相宜;冬季站樁一定要注意保暖,應當帶手套和帽子。 七、要注意站樁次數和時間的把握。初學者一次站樁時間不可過長,應「多次少站」為宜,避免身體出現過度的不適感。待身體逐漸適應之後,再逐步延長每一次的站樁時間。 八、要注意站樁前排空大、小便。站樁前一定要把大、小便解完後再站;如果在站樁中有了便意,應立即停止站樁,便後再站。 九、要注意不要帶著急躁情緒站樁。若在練功中產生了急躁、不耐煩,可暫收功活動活動,穩定情緒。什麼時候情緒穩定了,什麼時候站。帶著急躁情緒練功,容易出現偏差(秘靜克前輩經驗)。同時不要在「雷電」天氣站樁,以免受強「雷電」驚嚇而產生「偏差」。
推薦閱讀:
※站樁功法指引
※站樁是不動的太極拳,推手是負重的太極拳
※站樁(四)小有所成之真整
※站樁身法要領2:伸腰
TAG:站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