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離婚後的心理調適與重建

 大多數經歷過離婚的朋友們都有這樣的心理:簡直不敢相信,這樣的事居然會發生在我身上!我怎能同別人談起我已離婚這事,這很難以啟齒……

    我害怕,怕永遠都找不到真愛了……我從結了婚就與他(她)一起生活到現在,沒了他(她)我該怎麼活,我什麼都不會……

     那個該死的!我要報復,讓他(她)同我一樣受罪……

     寂寞是一塊黑色的幕簾,把你整個人罩在悲傷里,彷彿這世上只有你一個人……

     寂靜的周未就像地獄,過去沒有死去,未來也沒法活著,徹夜難眠日子怎樣渡過……

     以上這些例子都是處於離婚後各種心理發展階段的痛苦時期,因異常的痛苦或無助,許多朋友都來找我做心理調適。不管什麼樣的離婚者,但幾乎所有的離婚者都經歷幾個大的步驟:否定—恐懼—悲傷—寂寞—愧疚或被拒—憤怒等心理過程。

    如何能走出這種痛苦的心理過程?是否能就這次事件幫助你整理、總結在過去的婚姻里你們的互動是習慣於什麼方式的?婚姻結束的原因是什麼?自已該為失去的婚姻承擔一些什麼責任?你是否會把責任全推給對方,認為自已沒錯,都是對方難相處的原因,如果你堅持這個觀點,就不能走出這個痛苦與怨恨,你停留在痛苦中的時間就會沿長。要知道,沒有一個人結婚時願意離婚的,你的配偶也一樣。

    只有總結了自已在過去婚姻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自已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你才能從痛苦的漩渦里邁出堅實的腳步。

    我們每個人因成長背景不一樣,我們有自已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同時我們要獲得父母、社會的認可。如果這些需求遭到忽略,得不到滿足,這樣就發展出一套自已特有的、與別人不同的調適方式,這種調適方式大多是不健康的,這就會對我們夫妻互動有深遠的影響。一個過度負責任的配偶會把對方訓練成沒有責任感的人;一個過度理智的配偶會把對方訓練成一個極度敏感的人……想想看自已在婚姻中的互動是怎樣的?然後我們可以對從前不恰當的互動進行調適 ,調適到一個正常、健康的狀態。這是更深層次的重建,得以此為契機,重建一個成熟的自我。

    很多人在離婚後經歷了一個短暫痛苦的階段就很快的投入一段新的生活,其目的主要是逃避目前生活中所處的困難比如:孤獨、生活上需要照顧、性安全、經濟等原因。但過去不健康的調適、互動的習慣影響還留在自已身上,當你重新投入一段新的生活後,你會發現又走回過去的老路上了。我常建議離婚者:不要很快走入另一個婚姻、不要很快進入另一個戀愛角色。

    在離婚的心理調適過程中,有一個問題相當值得注意:誰主動提離婚的?誰是被迫答應的?我們將提離婚的那個定義為「拋棄者」,被動接受方定義為「被拋棄者」。而社會評價總是同情那個被拋棄者。如:「拋妻(夫)棄子」開始追求快樂、幸福的生活去了,把被拋棄都留在這兒受苦。

    然而上面說過:沒有任何一對配偶身穿潔白的婚紗禮服走入婚姻殿堂那一刻打算離婚的!做此決定,是經過痛苦的思考過程,這違背了當初的誓言,還得承受社會的負面評價,這也是一個極大的痛苦歷程,只是這個痛苦與「被拋棄者」的痛苦不是一個時間段,而是先於被拋棄者之前。了解到這一點,你就能明白,你們都經歷了痛苦,只是時間段不一樣。

    很多人離婚後自我價值會跌到低谷,覺得自已是最沒用、最失敗的人,麗麗這樣對我說:怕離婚後別人看不起我,地位很低下,怕的最多的是名聲,地位……其實,大家看到人們對離婚者並不感覺他們地位比別人低下或是失敗,這只是別人選擇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婚姻關係是我們往日生活中的重要人際關係,自我的認可是通過配偶的回饋來證實,這對我們的自我價值影響是相當大。還有一個是童年的教養方式,父母們告訴我們謙虛、不要自高自大,在學校比分數、爭名次,一個成績平平,不被父母認可的孩子自尊就不會很高,婚後終於感到自已對別人是有價值的,然而婚姻的解體又把自已推向自尊的底谷。自尊的提高是需要一個訓練的過程。

    在心理重建時期離婚者還需要做一份重要的功課:坦城待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外衣,在這兒我把它稱之為面具,為的是與別人產生良好的互動,這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我被社會化後產生出來的。面具有時能夠幫助我們獲得與別人交往的良好工具,但用得太多了、用得過了就會影響我們與別人的良好互動。猶其是對離婚人員來說,在離婚後的某個時期,你得試著讓自已了解自已帶的是什麼樣的面具?是否該卸下面具?坦誠的面對自已所處的困難?如何處理這些痛苦?面具是一個堅硬的外殼,而我們的內心、自我需要陽光,如同一棵樹一樣,長期帶著堅實的面具,這棵樹不得見陽光,沒有養料,就會枯萎。帶著面具與人交流,傳出的信息不是真正的你,而是面具與面具的交流(你對別人帶面具,別人回饋給你的也許是面具)。只有試著了解自已的痛苦,面對痛苦,整理這些痛苦(這需要一個訓練的過程)你才能從這個困境中走出來。這時,痛苦的擔子又一次減輕。

大凡離婚後的人們在性上會經歷三個不同的階段:缺少性興趣、性興趣濃烈、回歸正常。但不是每個人都要經歷這三個階段,這是指常態歸納下的。

     第一階段由於離異的悲傷、失落,通常讓女性冷談、男性無能。

    第二個階段是性興趣濃烈階段,這個時期彷彿要解決的不僅是性問題,而是通過性的釋放來解決所有的憤怒、痛苦、迷惑、證實自已是否還有價值?企圖通過性來解決因離婚而帶來的所有疑問,這時的性,通常有些「強迫性」。有些甚至濫交,這相當危險,請把自我、他人、道德、艾滋考量進去。

    在圍城裡,人們幻想著自由而多姿多彩的單身生活。離婚後你帶上「快樂」的面具去參加單身Party,你才發現這很無聊,問題很多,有時交往的伴侶甚至不及從前的配偶迷人。在交往過程中你們會因此而提出許多問題如:約會支出誰買單、孩子誰照顧?是否會染上性病?他(她)是否是想要走入婚姻?中年離異的自已是否還會有下一個春天?因這些問題的提出而引導你走入第三個階段:性興趣回歸正常。

    在這個階段與異性交往通常心裡在想:是否要與他(她)上床,請別玩這種猜迷遊戲,坦誠的把性問題拿出來討論,闡明自已對性的理解、觀念等,這樣會幫助你們友善相處,真誠理解。除了性之外,我們得試著尋找、探索另一條沒有性的男女關係,這樣會讓你在這個過程中重新認識你自已。

     在這個問題中因同情會帶來的陷阱是值得注意的。一個善良的人看到另人的痛苦,會很想幫助他(她),甚至包括性。但在離婚群體中,有很大的寂寞和需求,如果你發現你有一種很強烈的要照顧對方的需要,警惕你是否掉進了同情的陷阱,這時的你還處於離婚的心理調適期,從內心來講還不完全是一個完整的個體,還得克服自已內心的寂寞與匱乏,只有讓自已適應了單身生活,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你才具有幫助別人的實力。

很多人在婚前並沒有單身生活過,通常是從父母的家來到了一個自已婚姻的家,一但離婚後,單身生活會讓他(她)們不知所措,不會整理房間、不會烹飪簡單食物。而更多一群的是有經濟支撐、有生活技能,失去了丈夫(妻子)就感覺內心沒了「主」。業餘時間不知如何打發,一種巨大的無用、空虛、無聊感會迎面撲來。這種情況得學會打理自已的生活,拓展自已的業餘愛好,做自已喜歡做的而以前有婚姻存在時自已又不能去做的事,學會自已取悅自已。這些課功是非常重要的。

    但有些單身卻不斷的尋找失落了的另一半,似乎只有這個才能挽救他(她)單身的尷尬。其實身生活並不等同於尷尬、孤單,這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單身生活也可以讓自已過得精彩、有滋味。只有把單身生活或是婚姻生活當成為自已的一種選擇,既不恐懼單身、也不恐懼親密關係,不把親密當成包袱,不恐懼婚姻、有自已的人生目標與追求,你才真正的做到心理重建,這時你的內心將是豐滿、健康而和諧的。


推薦閱讀:

婚前房產不屬於夫妻共有財產 婚後收入共同所有
婚後女人最容易忽視啥問題?
婚後的你,需要多一層鎧甲
女人婚後要包容男人哪些缺點?
結婚後女人易犯的十個錯誤!

TAG:心理 | 離婚 | 婚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