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首唐詩賞析 (中)

百首唐詩賞析 (中)  

2014-05-26 13:21:08|  分類: 名詩詞賞析 |舉報 |字型大小 訂閱

百首唐詩賞析 (中)  

               高  :《別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曛(xūn):昏暗。  君:指的是董大。  

【賞析】在唐人的贈別詩中,有一種發為慷慨悲歌,卻以其真誠情誼和堅定信念而呈現出豪邁奔放色彩的作品。高適的這兩首《別董大》便是其中的佳篇。詩人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但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古琴音樂的人不多。而詩人此時,也正在不得意的浪遊時期,但詩人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兩句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大野蒼茫。因詩人內心有強烈的離情別緒,故發而為詩顯得悲涼壯闊。後兩句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雖說得樸質而婉轉,但見意氣豪邁有力,於慰藉之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鬥拼搏。高適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殷璠《河嶽英靈集》),此詩即是一例。  

        岑  :《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注釋】京:指長安。  使:使者。  故園:故鄉,指長安,作者在長安有別墅。  龍鍾:這裡是淋漓沾濕的意思。  憑:託付,依靠。  君:指入京使。  

【賞析】天寶八載(749),岑參第一次前往西域。這首詩就是詩人在遠赴邊陲途中,適逢入京使者,見他人歸京觸動自己對家鄉親人的思念而寫成的,真實地記錄下了詩人當時既欲仕進又極思鄉的瞬間矛盾心態。首句詩人寫自己東望故鄉長安,但見長路漫漫,距離已很遙遠。次句便自然寫出思鄉之情:雙袖都已淋漓沾濕猶自「淚不幹」。雖有誇張,但確可見出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深情眷念,也暗暗透出欲寄家書的微意了。三四句寫路遇回京使者,並托其捎話回家報平安的生活瑣事,脫口而出,自然生成,有如天籟,既樸實真摯地表達了詩人作為出行在外的遊子對故鄉家人的強烈思念,又把解決自己矛盾心態的方式提煉成「憑君傳語報平安」這一名句,成為經典,成為絕唱。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注釋】白屋:貧家住所,因屋頂用白茅覆蓋或木材不加油漆而得名。  

【賞析】這首詩用精鍊的詩筆,描繪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主題的寒山夜宿圖。整首詩按照時間順序安排。上半是旅客山行夜宿,後半是主人夜半還家;上半全為所見,後面皆是所聞。平中有轉,有起有伏,雖未直接抒情,但山野孤寂的羈旅情懷不寫自現。每句詩都構成一幅獨立的畫面,彼此又都相互承接。詩中有畫,畫中有情。  

         劉長卿:《彈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注釋】泠泠:洋溢貌。  七弦:古琴有七條弦,故稱七弦琴。  松風寒:松風,琴曲名,指《風入松》曲。寒,凄清的意思。  

【賞析】這是一首借詠古調的冷落,不為人所重視,來抒發懷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詩。前兩句描摹音樂境界,後兩句抒發情懷。全詩從對琴聲的讚美,轉而對時尚慨嘆,流露了詩人孤高自賞,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杜  :《望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釋】岱宗:泰山別名岱,居五嶽之首,故又名岱宗。  鍾:賦予、集中。  決眥:裂開眼眶。  凌:躍上。  

【賞析】杜甫「望岳」詩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嶽泰山的。詩以「望」入題,讚歎東嶽,謳歌造化。希望凌頂而小天下,以抒雄心壯志。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三、四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遙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蕩滌。最後兩句寫望岳而生登臨峰頂之意願。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  

         杜  :《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注釋】烽火:古時報警的煙火,指戰爭。  三月:言時間很長,非確指。  渾:簡直。  不勝簪:言頭髮少得連簪子都插不上。  

【賞析】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詩人目睹淪陷後的長安之蕭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詩的一、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今人徐應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為妥帖。「家書抵萬金」亦為流傳千古之名言。    

             杜  :《月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注釋】鄜州:現陝西省富縣。  雲鬟:婦女的鬢髮。  清輝:指月光。  虛幌:薄而透明的帷帳。  雙照:月光照著詩人和妻子。  

【賞析】這首詩作於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攜家逃難鄜州,自己投奔靈武的肅宗行在,被叛軍擄至長安。詩是秋天月夜的懷妻之作。望月懷思,自古皆然。但詩人不寫自己望月懷妻,卻設想妻子望月懷念自己,又以兒女(因為年幼)「未解母親憶長安」之意,襯出妻之「孤獨」凄然,進而盼望聚首相倚,雙照團圓。反映了亂離時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詞旨婉切,章法緊密,寫離情別緒,感人肺腑。  

            杜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注釋】戍鼓:戍樓上的更鼓。  邊秋:一作「秋邊」,秋天的邊境。  長:一直,老是。  

【賞析】詩作於乾元二年(759),這時安史之亂尚未治平,作者於戰亂中,顛沛流離,歷盡國難家憂,心中滿腔悲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託縈懷家國之情。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結構嚴密,環環相扣,句句轉承,一氣呵成。「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句,可見造句的神奇矯健。  

        杜  :《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注釋】天末:猶天邊。  君子:指李白。  文章句:意謂有文才的人總是薄命遭忌。  魑魅句:意謂山精水鬼在等著你經過,以便出而吞食,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一憎一喜,遂令詩人無置身地。  應共句:因屈原被讒含冤,投江而死,與李白之受枉竄身,有共通處,往夜郎又須經過汨羅,故也應有可以共語處。  汨羅:汨羅江,屈原自沉處,在今湖南湘陰縣。  

【賞析】李白於至德二載(757),因永王之罪受牽連,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還。杜甫於乾元二年(759)作此詩,眷懷李白,設想他當路經汨羅,因而以屈原喻之。其實,此時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因涼風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懷思。文人相重,末路相親,躍然紙上。    

             杜  :《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注釋】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石不轉: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賞析】這是一首詠懷詩。作者讚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三、四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統一中國的宏圖大業,表示惋惜。末句照應開頭,三句照應二句;在內容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情,言外有意;絕句中別樹一格。    

             杜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注釋】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被封為岐王。  崔九:即崔滌,當時擔任殿中監。  

【賞析】李龜年是開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貴族豪門獻唱。杜甫青年時才華卓著,也常出入於岐王李范和秘書監崔滌的門庭,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後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語極平淡,內涵卻無限豐滿。蘅塘退士評為:「少陵七絕,此為壓卷。」    

             張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注釋】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姑蘇:今江蘇蘇州。  寒山寺:舊在姑蘇城西十里楓橋東。  

【賞析】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在客船卧聽古剎鐘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過詩人藝術的再創造,就構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成為流傳古今的名作、名勝。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後,議論頗多。其實寒山寺夜半鳴鐘卻是事實,直到宋代仍然。    

             錢  :《歸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哀怨卻歸來。  

【注釋】瀟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內。  等閑:輕易、隨便。  水碧沙明:《太平御覽》卷六五引《湘中記》:「湘水至清,……白沙如雪。」苔:鳥類的食物,雁尤喜食。  二十五弦:指瑟,《楚辭·遠遊》:「使湘靈鼓瑟兮。」  勝:承受。  

【賞析】詩詠「歸雁」,雁是候鳥,深秋飛到南方過冬,春暖又飛回北方。古人認為鴻雁南飛不過衡陽,衡陽以北,正是瀟湘一帶。詩人抓住這一點,卻有撇開春暖北歸的候鳥習性,彷彿要探究深層原因,一開頭便突發奇問:瀟湘下游,水碧沙明,風景秀麗,食物豐美,你為什麼隨便離開這麼好的地方,回到北方來呢?詩人問得奇,鴻雁答得更奇:瀟湘一帶風景秀麗,食物豐美,本來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靈在月夜鼓瑟,從那二十五弦上彈出的音調,實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簡直承受不住,只好飛回北方。錢起考進士,詩題是《湘靈鼓瑟》,他作的那一首一直流傳到現在,算是應試詩中的佳作。中間寫湘靈(傳說是帝舜的妃子)因思念帝舜而鼓瑟,苦調清音,如怨如慕,結尾「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尤有餘韻。這首七絕,則把「湘靈鼓瑟」說成鴻雁北歸的原因。構思新奇,想像豐富,筆法靈動,抒情婉轉,以雁擬人,相與問答,言外有意,耐人尋味,為詠物詩開無限法門。    

        韓  :《寒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注釋】寒食:節日名,前一年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清明節前一天。相傳春秋時晉文公為求介之推出山,火燒森林,介之推抱木焚死。晉國人為了悼念他,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點燈,只吃冷食,故稱「寒食」。  春城:春天的長安城。  御柳:皇帝御花園中的楊柳。當時有寒食節在門上插柳條的風俗。  漢宮:實際上是指唐宮。  傳蠟燭:寒食節這天全國禁火,但權貴寵臣可得到皇帝的恩賜而燃燭。  五侯:指東漢桓帝時同一天受封為侯的單超、徐璜等五個宦官。  

【賞析】這首詩描寫宮廷寒食節的情形,以漢喻唐,諷刺了當時宦官得寵專權的弊政。寒食節禁火,然而得寵的宦官卻得到皇帝的特賜火燭,享受特權。因此,蘅塘退士批註:「唐代宦者之盛,不減於桓靈。詩比諷深遠。」詩的前兩句寫白晝,寫出仲春季節整個長安城及皇宮園林東風駘蕩,花飛柳舞的迷人春景。後兩句寫夜晚,寒食節家家禁火,宮廷權貴卻可例外,天還沒黑,宮裡就忙著分送蠟燭,一「傳」一「散」之間,活畫出一幅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此二句暗寓諷喻之情於細緻描摹和貼切典故之中,筆法巧妙,含隱深刻,入木三分。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注釋】外弟:表弟。  沉:沉淪。  分:情誼。  蔡家親:晉羊祜為蔡邕外孫,這裡只是說明兩家是表親。  

【賞析】詩意是寫自己貧居,遇外弟留宿而自道近況的。盧綸的《晚次鄂州》中,也有「舊業已隨征戰盡」句,與此詩中的「荒居舊業貧」句,正好印證,說明表兄弟兩人,此時處境都很艱難,環境使其更能互相體恤。詩的前半首寫靜夜荒村,陋室貧居,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髮人,構成一個活生生的畫面,表達了自我的辛酸和悲哀。後半首寫表弟盧綸來訪,在悲涼中見到親友,自然喜出望外。這一悲一喜,互相映襯,深刻地表現了主題。  

    盧  :《曲(二首)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注釋】草驚風:風吹草叢,以為有猛獸潛伏。  平明二句:用漢將李廣故事。  單(chán)於:匈奴的首領,這裡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  遁(dùn):逃。  

【賞析】盧綸《塞下曲》一組共六首,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軍營生活。第二首寫將軍夜裡巡邏邊境時的高度警惕。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吹得搖擺不定,颯颯作響,將軍以為野獸來了,連忙開弓射箭。天亮去尋找那支箭,已經深深地陷入石棱中。詩利用一個頗有戲劇性的情節變化,表現了將軍的勇武。第三首寫將軍雪夜帶領輕騎追逐敵軍的情景。前兩句寫敵軍的潰逃。月亮被雲遮掩,一片漆黑,宿雁驚起,飛得高高,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後兩句寫將軍準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正準備出發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最後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鬥的艱苦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李  :《喜見外弟又言別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注釋】滄海:比喻世事的巨大變化。  巴陵:現湖南省岳陽市,即詩中外弟將去的地方。  

【賞析】這是一首寫表兄弟因亂離闊別之後,忽然相逢又匆匆別離之詩。初問姓氏,心已驚疑,待知姓名,即憶起舊容,於是化驚為喜。敘談傷亂感慨之情,寓之意中。全詩採用白描手法,以凝鍊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再現了亂離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場面,抒發了真摯的至親情誼,讀來親切感人。  

      李  :《夜上受降城聞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注釋】回樂峰:在今寧夏靈武西南。  受降城:唐有三受降城,俱在今內蒙境內。  蘆管:笛子。  

【賞析】詩意在抒寫邊防將士之鄉情。前二句寫月下邊塞的景色;三句寫聲音,聞見蘆管悲聲;四句寫心中感受,蘆笛能動徵人回鄉之望。全詩把景色、聲音,感受融為一體,意境渾成。《唐詩紀事》說這首詩在當時便被度曲入畫。仔細體味全詩意境,確也是譜歌作畫的佳品。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凄凄去親愛,泛泛入煙霧。歸棹洛陽人,殘鍾廣陵樹。  

今朝為此別,何處還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釋】揚子:揚子江,即長江。  親愛:指好友。  殘鍾句:意渭回望廣陵,只聽得曉鐘的殘音傳自林間。  沿洄:指處境的順逆。  

【賞析】這是離別時寫給好友抒發離情的一首詩。開頭兩句寫別離之「初發」。三、四句寫友人乘舟歸去。五、六句寫期望重逢。最後兩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順逆翻復,難以自主。全詩即景抒情,寓情於景。眼前景,意中情,口頭語,世間理,如水乳交融,似蛛網交織,牽人心緒,動人心弦。  

       韋應物:《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注釋】滁州:在今安徽滁縣以西。  西澗:在滁縣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憐:愛。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賞析】這是一首山水詩的名篇,也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描寫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而嫉高媚;後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的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的情懷。在詩的前、後二句中,詩人都用了對比手法,並用「獨憐」、「急」、「橫」這樣醒目的字眼加以強調,應當說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有人認為它通首比興,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的。    

                      張  :《  

前年戍月支,城下沒全師。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注釋】蕃:蕃邦,外邦。  月支:古西域氏族名,又稱月氏。  

【賞析】詩是悼念為征戰覆沒於異域的故人,然而是存是歿,將信將疑。詩前半首從戍守寫到全軍覆沒,消息全無,死生不明。後半首是想像戰場衰敗和希望友人能不死生還。語真情苦,流露出反戰思想。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注釋】朱雀橋:在朱雀門外秦淮河上,今南京城外。  花:此為開花之意。作動詞。  烏衣巷:對朱雀橋,是晉朝王導、謝安居處。  王謝:東晉時左右朝廷的兩姓豪門望族。  

【賞析】這是一首懷古詩。憑弔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以燕棲舊巢喚起人們想像,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陽斜」塗抹背景,美而不俗。語雖極淺,味卻無限。施補華的《峴佣說詩》評這首詩的三、四句時說:「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這首詩據說博得白居易「掉頭苦吟,嘆賞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注釋】酬:酬答,因別人贈詩而作詩應答。  樂天:白居易,字樂天。  巴山楚水:詩人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涯中,多次遷徙,先後做過朗州、連州、和州、夔州等地方官。夔州秦漢時屬巴郡,朗州戰國時屬楚地,故稱「巴山楚水」,此處概指貶謫過的地方。  棄置:指被貶。  舊:老朋友。  聞笛賦:晉人向秀經過亡友嵇康的舊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嘆,寫了一篇《思舊賦》,聞笛賦即指此。  翻似:倒好象。  爛柯人:《述異記》載,晉人王質進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他在一旁看棋到終局,發覺手裡的斧柄已朽爛了,下山回到家裡,才知已過百年,同輩的人都已死盡。  沉舟:和「病樹」都是自比。  歌一曲:指白居易贈劉禹錫詩作《醉後贈劉二十八使君》。  暫憑:暫且憑藉。  長(zhǎng):增長,振作。  

【賞析】劉禹錫有「詩豪」之稱,這一稱呼來自白居易對他詩歌成就的高度評價。劉詩之豪來源於他進步的人生觀、政治家的開闊胸襟和不向惡勢力低頭的堅強性格。因此其詩無論是懷古抒懷,還是指陳時事,大都情調高亢、筆鋒犀利、語言明快,充溢著一股豪邁的意氣。在這首酬唱詩中,詩人作為永貞革新的主將,在革新失敗後度過了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歷盡挫折,但艱辛與歲月並未磨去他積極進取的政治熱情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在「沉舟」一聯中,他借景物自比,形象地揭示了人類社會新陳代謝、不斷前進的發展規律,抒發了放開眼界看未來的豪邁情懷。從而使這一聯成為唐詩中萬古流傳的名句,它所包含的哲理,至今仍給人們以深刻的啟示。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注釋】竹枝詞:巴渝(今四川、重慶)一帶的民歌。歌詞雜詠當地風物和男女愛情,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晴:與「情」同音,諧音雙關,表面上說天氣,實際上是說這歌聲好像「無情」,又好像「有情」,令人難以捉摸。  

【賞析】這首詩摹擬民間情歌的形式,運用諧音雙關的手法,真摯、細膩地表現了一位初戀少女在聽到情人的歌聲時乍疑乍喜的複雜心情。第一句是寫少女眼前所見之景,同時也是起興之句:春風和煦,楊柳垂青,江水和緩,平如鏡面。第二句是寫少女的耳中所聞,在撩人情思的大好春光中,小夥子動聽的歌聲忽然從江面上飄了過來,這歌聲就像一塊石子投入平靜的江水,濺起一圈圈漣漪一般,牽動了少女的感情波瀾。三、四兩句,通過寫景和雙關,表現少女的內心活動。東邊出了太陽,西邊卻還在下雨,說是沒晴(情),實際上卻有晴(情)啊。詩人在這裡藉助眼前景物,運用「晴」「情」的諧音雙關,巧妙地將少女聽到情郎歌聲時一方面欣喜不已,同時又忐忑不安的複雜心情真實地表現了出來。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注釋】賦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詩題例在題目上加「賦得」二字。  離離:蒙茸披拂的樣子。  遠芳:謂芳草綿延,漸遠還生。  晴翠:陽光下碧草蒼翠。  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賞析】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並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注釋】錢塘湖:杭州西湖的別稱。  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賈亭:唐代杭州刺史賈全所建的賈公亭,今已不存。  雲腳:古語稱下垂的物象為「腳」,如下落雨絲的下部叫「雨腳」,這裡指下垂的雲彩。  暖樹:向陽的樹。  亂花:指紛繁開放的春花。  沒(mò):隱沒。  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  

【賞析】從孤山北面到現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詩人一路走來一路向人們報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樹上春鶯爭鳴、空中春燕銜泥、堤岸春花漸開、春草剛綠,詩人敏銳細膩的筆觸,讓人們從中體會到西湖正在舒展地著上春裝。詩人讚美西湖的春色,並且指出他最愛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兩邊是水,堤兩旁種滿了柳樹、桃樹。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腳邊,你彷彿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煙如霧,如絲如縷,飄拂在你的臉上,使你心中涌生無限溫柔,無限愛意,你像在夢境、在仙境。當春天走在白堤上時,你就更能體味到詩人寫這首詩時的感覺和心情了。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注釋】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  醅:沒有過濾的酒。  

【賞析】詩意在描寫雪天邀友小飲禦寒,促膝夜話。詩中蘊含生活氣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來,遂成妙章。語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細細品味,勝於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元  :《行  宮》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注釋】行宮: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宮殿。  寥落:寂寞冷落。  

【賞析】這是一首抒發盛衰之感的詩。首句點明地點:古行宮;二句暗示時間:紅花盛開之季;三句介紹人物;白頭宮女;四句描繪動作:閑坐說玄宗。構築了一幅完整動人的圖畫。當年花容月貌,嬌姿艷質,輾轉落入宮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紅顏憔悴;閑坐無聊,只有談論往事。此情此景,好不凄絕!    

        元  :《離  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注釋】離思:此題一組共五首,基本認為是詩人為悼念亡妻韋叢(字蕙叢)而作。此為第四首,流傳最廣。  曾經:曾經經歷。  除卻:除了。  巫山:此指長江巫峽沿岸的「巫山十二峰」,其中朝雲峰分外秀美,傳說為巫山神女所化。  取次:取道、經過。  半緣:一半是因為。  修道:拜佛信道。  

【賞析】元稹之妻韋叢,字蕙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季女,美麗賢慧,比元稹小四歲,20歲和元稹結婚,27歲早逝,元稹不勝其悲,曾寫了《遣悲懷三首》《離思五首》等一系列詩篇悼亡。本詩一、二兩句運用「索物以托情」的比興手法,先用「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這兩個世間至大至美、唯一無二的形象,隱喻詩人夫妻之間感情的深厚和專一,並以此表示除了亡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從而表明自己對亡妻忠貞不二的心跡。三、四兩句自然接下,說自己從此以後即使信步經過「花叢」(喻美色),也懶得回顧看視,表示他對女色絕無眷戀之心了(元稹後來還是有續娶)。第四句承上說明原因:一半是因為拜佛信道,一半是因為你。有人認為悼亡而曰「半緣君」,是薄情的表現,這實在是不解詩之論。所謂「修道」,實際上是心失所愛的一種寄託,和「半緣君」所表達的離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更為委婉深致。這首詩取譬極高,抒情極烈,用筆極妙,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勝境。「曾經滄海」二句尤其為人稱誦。  

     李  :《憫 農 二   

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釋】子:指糧食顆粒。  

【賞析】農夫春種、秋收,種一粒種,收萬顆子,誇張地表現了收成的豐碩,也歌頌了農夫的辛勤勞動。如果耕種面積不廣,那麼即使豐收,也所獲有限。可是「四海無閑田」,所有能開墾、能耕種的土地都種了糧食,又都獲得了好收成。這就進一步歌頌農夫用自已的辛勤勞動創造了巨大財富。前三句層層鋪墊,第四句突然反跌:「農夫猶餓死!」那麼,農夫提供的那麼多糧食到哪裡去了呢?第二首的前兩句既是對第一首的補充描寫,表明那廣種、豐收,都灑滿農夫的汗水;又以「汗滴」與米粒相似為契機,引出後兩句:「盤中」的「粒粒」米,來自農夫的滴滴汗,可是又有誰知道呢?「誰知」一問,悲憤欲絕。二首用寥寥四十字概括了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然而形象鮮明,激情噴涌,千百年來,傳誦不衰。    

              柳宗元:《江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注釋】蓑(suō)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漁翁。  

【賞析】這是一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凄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詩採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千古丹青妙手,也爭相以此為題,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   

                柳宗元:《漁   翁》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注釋】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汲(jí):打水。  欸(ǎi)乃:搖櫓的聲音。  無心:指雲自由自在飄動。  

【賞析】柳氏的這首山水小詩是作於永州的。詩寫了一個在山青水綠之處自遣自歌,獨往獨來的「漁翁」,藉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寄寓政治失意的孤憤。詩的首二句是寫夜、寫晨。第一句平實自然,第二句卻奇峰突起,用語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謂超凡絕俗。三、四句為怪奇,寫「煙銷日出」,卻「不見人」了,忽然「欸乃一聲」人在遠方青山綠水中。這種奇趣的造語,勾勒出了悅耳怡情的神秘境界,從而可以透視詩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結尾二句,進一步渲染孤寂氛圍。「回看天際」只有「無心」白雲繚繞尾隨,可謂餘音繞梁。「欸乃一聲山水綠」句,歷來為詩人所玩賞稱讚。「綠」雖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韓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奏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注釋】藍關:藍田關。在長安附近藍田縣境內。  侄孫湘:韓湘,字北渚,韓愈侄子韓老成的長子,「八仙」中的韓湘子。  一封:此指諫書《論佛骨表》。  朝奏:早朝時呈上。  九重天:皇帝居住的地方,借指皇帝。  潮陽:今廣東潮安縣。  聖明:皇帝,此指唐憲宗。  弊事:弊政,指憲宗迎佛骨事。  肯將:豈肯。  秦嶺:山脈名,橫亘在陝西南部。  應有意:應是知道我此去的吉少凶多。  瘴江:指潮州附近的韓江,是有名的瘴癘之地。  

【賞析】這是韓愈左遷潮州途中行至藍田縣時,寫給遠道趕來送行的侄孫韓湘的一首詩。首聯「朝奏」點明獲罪的原因是「自取」,是盡職盡責。「路八千」指出貶所的遙遠偏僻。第二聯直書「除弊事」,透露出忠而遭貶的怨憤。「肯將衰朽惜殘年」,則顯示了他剛直不阿、堅持真理的倔強性格。五、六句,「雲橫秦嶺」,「雪擁藍關」,形容關山險惡,歸路渺渺,前途茫茫。「家何在」,「馬不前」,表現了詩人對親人,對國都的眷顧與依戀。最後一聯,點出「示」字,是對侄孫「收骨瘴江」的後事囑託,全詩言辭凄惋,感情沉鬱,悲歌當哭,動人肺腑,卻又慷慨沉雄,不卑不弱,境界宏闊,大氣磅礴。此為韓詩七律之佳作,清何焯以「沉鬱頓挫」評之,顯然是以杜詩相比並的。    

          韓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注釋】水部張十八員外:指張籍,時任水部員外郎,十八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天街:京城的街道。  酥:酥油。  好處:最好的時節。  絕勝:遠遠超過。  煙柳:柳綠如煙。  

【賞析】這是一首描寫和讚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首句點出初春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準確地捕捉到了它的特點,造句清新優美。第二句緊承首句,寫小草沾雨後的景色,描畫出了遠看似青,近看卻無的朦朧景象。三、四兩句對初春景色大加讚美: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遠超過煙柳滿城的衰敗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勝,別出新意。詩人只運用簡樸的文字,就常見的「小雨」和「草色」,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刻畫細膩,造句優美,構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節濕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   

       孟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注釋】寸草:小草。喻子女。  三春:指春天三個月。  暉:陽光。喻慈母的愛。  

【賞析】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詩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託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   

        賈  :《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注釋】尋:尋訪。  隱者:古代隱居在山林中的隱者。  松下:指隱者居住的地方。  童子:指隱者的弟子。  言:說,回答。以下都是童子的答話,省略了問句。  只在:就在,肯定的語氣。  雲深:雲霧很濃。  處:去處,行蹤。  

【賞析】詩人專程走訪一位隱士,卻沒有遇到,就記下了與隱者弟子的對話。首句點明會晤地點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就把「不遇」的情節作了交代。松樹是「歲寒三友」之一,古人寫松樹大多與表現孤傲高潔的品質有關,此句突出了隱士的高潔。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師採藥去」,採藥是隱者經常性的活動,用「採藥」一詞十分切合隱者的身份。第三句的回答是承接第二句來的,說師父就在這座山中採藥,對師父的大致去向給予明確的回答,是熱情的指引。第四句卻來了個轉折,「雲深不知處」,說雖在山中,但云霧瀰漫,不知他在何處,又作了婉轉的辭謝,請來訪者不要作徒勞的尋覓。本詩以問答的形式,採用寓問於答的手法,其言繁,其筆簡,白描無華,情深意切,雖未遇隱者,但通過白雲比其高潔,蒼松喻其風骨的側面描寫,把隱者飄逸的風神都表現了出來,也表達了詩人的仰慕之情和不得見的悵惘。   

        李  :《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注釋】雁門太守行:是樂府《相和歌·瑟調曲》三十八曲舊題之一,漢代古辭今存一篇。六朝和唐人的擬作都是詠嘆征戍之苦,本篇亦寫邊城將士苦戰報國之意。雁門,古雁門郡大約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與北方突厥部族的邊境地帶。  黑云:濃重的雲塊,這裡形容敵軍攻城的聲勢。  「甲光」句:形容鎧甲在日光下像魚鱗一樣閃耀。  角聲:軍中的號角聲。  「塞上」句:解說不一。一說是寫暮色漸濃,夜幕將臨,晚霞變為暗紫色,天光和山色都黯淡了。一說是寫戰鬥激烈而且殘酷,從白天到晚上,戰場上的血跡在夜色將臨之際呈現出一片片的暗紫色。燕脂,同「胭脂」。  易水:在今河北省易縣。易水距塞上尚遠,此處借荊軻故事以言悲壯之意。戰國時燕太子丹在易水邊送荊軻去刺秦王,荊軻唱《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聲不起:由於天寒霜重,鼓都敲不響了。此句暗示戰事慘烈,乃至戰鼓都喑啞了。  黃金台:《戰國策·燕策》載燕昭王求士,築高台,置黃金於其上,廣招天下人才。  提攜:拿起。  玉龍:寶劍名,此處代指劍。  

【賞析】這首詩屬於邊塞詩,詠唱的是一個古老的生命主題——報效君王,為國赴難,士為知己者死。唐朝自安史之亂後,邊境戰爭時有發生,詩中所寫的戰爭或非實指某地某次。但從詩中可以看出這場戰事是極慘烈、極悲壯的,這有點像屈原的《國觴》,寫的不是勝利而是失敗,在慘烈的失敗中謳歌將士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主義精神,同時也表達詩人自己渴望為君為國建功立業的願望。一、二句中「黑雲壓城」以至壓得「城欲摧」,明顯具有象徵意義,表現的是敵人大軍壓境圍城的緊張氣氛。「甲光」「金鱗」等在色彩和形象上進一步突出了軍陣的龐大和軍情的緊急。接下來四句用滿天的角聲、凝血的塞土、風卷的紅旗和喑啞的戰鼓等濃墨重彩地描繪了慘烈的戰場環境。最後兩句用「黃金台」典故和「玉龍」之喻刻畫出將士們報答君恩、誓死決戰、不惜為國捐軀的崇高形象。此詩光彩穠艷,對比鮮明,與悲壯激蕩的情緒相得益彰。  

              李  :《夢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注釋】老兔寒蟾:都是指月。  泣天色:意謂秋月初出,光影凄清,天色不明朗,連老兔、寒蟾亦為此愁慘。  雲樓:雲層隨意舒捲,有些雲塊就幻化成了樓閣的形狀。  壁斜白:月光斜照。因有雲影斜遮,壁上只見「斜白」。  玉輪軋露:月亮被露水沾濕。  濕團光:團團的月光也似乎濕漉漉的。  鸞珮:雕有鸞鳳的玉珮,指系著鸞珮的仙女。  桂香陌:飄著桂香的月宮小路。  黃塵清水:黃塵指陸地,清水指海洋。  三山:指神仙家所說的海上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如走馬:像跑馬一樣迅速。  齊州:即中國,古說中國境內分為「九州」。  九點煙:從月宮俯瞰天下,遼闊的九州如同九點煙塵。  一泓:一汪。  

【賞析】這是一首遊仙詩,寫夢遊月宮的幻想境界。「老兔寒蟾」,起筆「硬語橫空」,說月宮裡的玉兔和蟾蜍都在哭泣,它們為何而哭?或悲其老,嘆其寒吧?抑或是悲嘆自己的落拓不遇(李賀之父名李晉肅,「晉」「進」同音,因避父諱,李賀不得應考進士,只任過奉禮郎等小官,一生不得志,終年也僅二十七歲)。第二句想像雲塊幻化成樓閣的形狀,被月光斜照顯現出白色的輪廓,好像樓房雪白的牆壁,感受獨特。三、四兩句想像自己在被露水沾濕的月亮里,在飄著桂香的月宮小路上與身系鸞珮的仙女相逢共語。以上四句寫詩人從人間來到月宮的所見所聞,後四句則寫俯視地上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三座仙山下的陸地和海洋更替著變化,快得就像駿馬賓士;從月宮俯瞰遼闊的中國九州,竟小得如同九點煙塵,而浩瀚的海洋也只不過像是從杯子里倒出來的一汪清水。全詩馳騁想像,取象恢奇,構思巧妙,熔鑄詞采,創造出奇崛詭異的意境,洋溢著浪漫主義的魅力。尤其是後半首所作的哲理思索,從非現實的世界冷眼反觀現世,時間短促,空間渺小,從而揭示人生短暫、世事無常的道理,寄寓了詩人對人世滄桑的深沉感喟。  

      張  :《何 滿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 雙淚落 君前。  

【注釋】何滿子:舞曲名,曲調婉轉悲涼,因樂工何滿子而得名。據白居易載,何滿子乃開元中滄州歌者,臨刑進此曲目以贖死,竟不得免。  故國:指故鄉。  君:指唐武宗。  

【賞析】這首五絕又題作《宮詞》,是一首短小的宮怨詩,表現了宮女幽居深宮,白白地葬送了一生的哀怨。首句起題,寫宮女離家遙遠;第二句承接,寫宮女入宮已有多年;第三句轉出「一聲何滿子」的聲響,這或是一曲哀歌,或是一聲輕喚,但都起到對上以動破靜,對下以動襯靜的轉環之功,寫悲怨達到極點,成為前二句詩蓄勢蘊積的情感的觸發點;第四句合篇,寫在君前雙目淚流以示深重的哀怨和無聲的抗議,正是水到渠成,妙在自然,感情上又是自有節制,哀而不傷。一般宮怨詩多寫宮女失寵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詩卻一反其俗,寫在君前揮淚怨恨,還一個被奪去幸福與自由的女性以本來面目,這是獨到之所在。全詩短短二十字,卻能寫盡宮人的悲苦,令人一唱三嘆,感慨系之。詩中每句都嵌有一個數字,句與句基本對偶,天然流轉;而且全詩只用了「落」字一個動詞,其餘全部以名片語成,因而顯得特別簡括凝鍊,強烈有味,把情感表達得清晰而明確。  


推薦閱讀:

詩歌鑒賞分類?賞析
雜詩·秋風何冽冽原文、翻譯及賞析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賞析
民族英雄袁崇煥名詩:《邊中送別》賞析與背景
關於描寫花的詩句賞析目錄

TAG:唐詩 | 唐詩賞析 | 賞析 |